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农高校助推土壤保护工作路径新探究——以扬州大学土壤医院为例
1
作者 刘蕾 王娟娟 +4 位作者 钱晓晴 陶天云 赵海涛 高亚娟 钱艳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65-69,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虽然乡村振兴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有待创新性解决。由于人为管理土壤肥力方式不当,导致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退化问题频发,给耕地土壤...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虽然乡村振兴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有待创新性解决。由于人为管理土壤肥力方式不当,导致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退化问题频发,给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安全与质量保障造成严重威胁。但土壤问题综合性强、复杂多样,农民、农技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土壤修复成本过高,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耕地保护计划实施。土壤医院以高校师生团队为平台,对障碍土壤开展调查与采样分析,综合立定土壤地力质量等级,确定土壤地力质量定量提升方法,结合目标作物产量推荐土壤-作物养分管理实施方案,并开展实验室模拟试验、校验和田间试验示范。该模式将农教学、产学研深度结合,把知识播撒在大地,把技术教给农民,可有效地促进各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值得涉农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高校 耕地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土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市善港设施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慧 胡锐 +6 位作者 丁峰 马静静 曾晓萍 夏冬健 王娟娟 毛伟 钱晓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82,共10页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指标权重系数的排序: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钼<有效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铜<有效磷<有效锌<pH;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知研究区土壤整体肥力处于二级及以上水平,但养分状况不堪理想,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铁含量极为缺乏;速效钾、有效铜、有效磷则处于极高水平;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间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关联性,互相印证了评价结果的正确。研究结果明确了张家港善港设施蔬菜基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丰缺状况,为未来的土壤管理工作与均衡施肥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养分水平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雨 曹逸凡 钱晓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244-247,共4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固碳减排是当前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已成为当前低碳经济格局下的必由之路。由于绿色低碳农业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很难用一个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固碳减排是当前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已成为当前低碳经济格局下的必由之路。由于绿色低碳农业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很难用一个单项指标全面、客观地衡量,故此对绿色低碳农业总目标进行拆分,系统研究绿色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深入探讨发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开展工作的阻力,最后提出发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路径,推进我国耕地系统向绿色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粮食可持续增产与有效碳减排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耕地质量提升 固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FeSO_(4)还原碱解体系在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中的应用
4
作者 汪晓丽 陈博文 +3 位作者 李静怡 陆清泉 盛海君 王小兵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7,共9页
还原碱解扩散法是测定旱地土壤有效氮的常规方法,建立和选择合适的还原碱解体系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土样实际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比较了当前普遍应用的3种FeSO_(4)还原碱解体系对土壤NO_(3)^(-)-N的还原能力,并探讨了其在土壤... 还原碱解扩散法是测定旱地土壤有效氮的常规方法,建立和选择合适的还原碱解体系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土样实际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比较了当前普遍应用的3种FeSO_(4)还原碱解体系对土壤NO_(3)^(-)-N的还原能力,并探讨了其在土壤有效氮测定中的适用性,旨在为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有效氮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供试土样的还原碱解氮测定值均以0.2 g-Fe体系(0.20 g FeSO_(4)·7H_(2)O+1.14 mol/L NaOH)最低,1 g-Fe体系(1.00 g FeSO_(4)·7H_(2)O+1.68 mol/L NaOH)居中,1 g-ZnFe体系(0.17 g Zn+0.83 g FeSO_(4)·7H_(2)O+1.55 mol/L NaOH)最高。与对照(CK,无还原剂+1.00 mol/L NaOH)相比,0.2 g-Fe、1 g-Fe和1 g-ZnFe分别使测定值增加了6.9~14.0、8.9~77.6和10.2~169.5 mg/kg。3种还原碱解体系的NO_(3)^(-)-N还原率随加标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以回收率90%计,0.2 g-Fe、1 g-Fe和1 g-ZnFe在空白加标实验中可分别还原26.6、57.8和203.5μg NO_(3)^(-)-N,在样品加标实验中则分别为29.0、50.3和153.2μg。由于有土样时的NO_(3)^(-)-N还原率低于无土样时,在进行土样实际测定时很可能会低于此估算值。相较于其他两种还原碱解体系,1 g-ZnFe具有更强的NO_(3)^(-)-N还原能力,更适用于当前的一般旱地农田土壤。在土壤NO_(3)^(-)-N丰富时,不建议采用还原碱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鉴于碱解氮和NO_(3)^(-)-N具有不同的土壤肥料学意义,建议分别测定两者以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土壤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氮 碱解扩散法 还原剂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红色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进军 李诗钰 +1 位作者 苗旺 鲍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红色素因具备抗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微生物具有原料廉价、产量稳定等特性,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产红色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作者综述了重要微生物红色素,系统总结了微生物红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红色素因具备抗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微生物具有原料廉价、产量稳定等特性,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产红色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作者综述了重要微生物红色素,系统总结了微生物红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差异。同时归纳阐述微生物红色素的活性,探讨微生物红色素在资源开发和生产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深入研究微生物红色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红色素 天然色素 色素提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现状调查及优化措施探讨
6
作者 梁春玲 刘永 +4 位作者 曹永宏 郑盛阳 赵海涛 钱晓晴 王桂良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有利于优化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通过对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量、方法和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总... 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有利于优化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通过对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量、方法和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总结出进一步推广有机肥料施用与地力提升技术,继续加大奖励补贴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农业科技普及等建议与展望,为更好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 施肥结构特征 优化措施 江苏省滨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洪胜 王桂良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0期54-56,共3页
土壤有机碳是农田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稳定性较差,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改变的指标。因此,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探讨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 土壤有机碳是农田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稳定性较差,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改变的指标。因此,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探讨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施用有机肥是支撑“两减”行动的有效措施,相关研究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施肥过量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作物产量 土壤微生物 有机肥替代 土壤质量 农田管理措施 稳定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菜心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8
作者 徐洪胜 徐俊成 +1 位作者 冯凯月 王桂良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4期34-36,共3页
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土壤有机碳的易分解性可分为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可以作为反映土壤质量改变的指标。稳定性有机碳则有利于土壤碳的积累。因此,... 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土壤有机碳的易分解性可分为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可以作为反映土壤质量改变的指标。稳定性有机碳则有利于土壤碳的积累。因此,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探讨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及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可以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有关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相关部门开展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设施菜心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为当地设施蔬菜有机肥施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肥料损失 有机肥施用 设施蔬菜 有机氮 土壤固碳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对小麦拔节期养分含量及植株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欢 宋凌麒 +1 位作者 田丽云 盛海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4-88,共5页
试验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正常施氮量、减氮10%、减氮15%和不施氮)田间试验,研究适度减氮对拔节期小麦氮、磷、钾营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小麦适度减氮及中后期合理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正常施氮处理相比,减氮10%条件下,小麦... 试验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正常施氮量、减氮10%、减氮15%和不施氮)田间试验,研究适度减氮对拔节期小麦氮、磷、钾营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小麦适度减氮及中后期合理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正常施氮处理相比,减氮10%条件下,小麦展1叶和展2叶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略有增减(+1.15%、-0.40%、-8.59%)但无显著差异,无缺氮性状出现,且群体茎蘖数提高(+4.88%),减氮10%处理小麦植株全氮含量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全磷、全钾含量亦无显著差异,全氮、磷、钾积累量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减氮15%以上会影响叶绿素合成,展2叶SPAD值显著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茎蘖数下降,植株全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显著下降,需要拔节期适度增加追肥量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小麦 氮磷钾营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晓娟 顾进初 +3 位作者 徐素霞 袁嘉烩 高化平 赵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49-151,共3页
为明确冬小麦栽培中有机替代的有益作用,设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30%磷肥、有机肥替代60%磷肥、不施用基肥等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基肥运筹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 为明确冬小麦栽培中有机替代的有益作用,设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30%磷肥、有机肥替代60%磷肥、不施用基肥等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基肥运筹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常规施肥小麦产量为7 455 kg/hm2,有机肥替代30%与60%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7 404和7 257 kg/hm2;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降低了土壤容重。综上,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供应状况,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可以实现小麦稳产,提高小麦有效穗数、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是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实现小麦稳产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磷肥 等量替代 小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玲 曹环 刘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3,7,共4页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不但能够显著减少化肥用量,也能够培肥土壤、消纳有机废弃物,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等氮量替代为原则,设有机肥部分(10%、20%、30%、40%、50%)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分析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不但能够显著减少化肥用量,也能够培肥土壤、消纳有机废弃物,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等氮量替代为原则,设有机肥部分(10%、20%、30%、40%、50%)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分析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究适宜的替代比例。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明显增加小麦植株的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茎叶和籽粒含氮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等养分总量条件下,单独施用化肥比单独施用有机肥更能提高小麦产量构成、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上升,小麦产量构成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标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20%的替代处理表现最好。综上,推荐采用20%有机氮替代化学氮,以利于小麦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等氮量替代 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膜使用现状及污染防治措施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玥 梁春玲 +2 位作者 刘永 田苗 钱晓晴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47-151,159,共6页
设施农业因其直接经济效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农膜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效的同时,农膜残留也给环境和农作物带来了不利影响,因而土壤中的残膜治理是事关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健康... 设施农业因其直接经济效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农膜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效的同时,农膜残留也给环境和农作物带来了不利影响,因而土壤中的残膜治理是事关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农膜种类和使用情况,简要分析了农膜对土壤、作物、大气的影响,并对残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减轻残膜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膜 使用量 残膜污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肥减氮对新建大棚草莓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春玲 刘永 +4 位作者 曹逸凡 钱艳琳 盛海君 钱晓晴 王桂良 《农业科学研究》 2023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明确新建大棚草莓适宜的施氮量,以试验地周边多年大棚种植草莓的常规施氮量为对照,研究草莓越冬期追肥减氮对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越冬期常规施氮处理(210.0 kg/hm~2)相比,追肥减氮27.76%时草... 为明确新建大棚草莓适宜的施氮量,以试验地周边多年大棚种植草莓的常规施氮量为对照,研究草莓越冬期追肥减氮对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越冬期常规施氮处理(210.0 kg/hm~2)相比,追肥减氮27.76%时草莓产量无显著差异,约为42 883.62 kg/hm~2;减氮17.27%时经济效益最佳,约为57.29万元/hm~2;减氮20%、10%时果实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20%、10%、20%时果实V_(C)、花青素质量比及糖酸比显著增加;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草莓灰霉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减氮使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有所下降,当减氮30%时硝态氮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对土壤碱解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新建大棚草莓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越冬期追肥减氮20%~30%可实现草莓生产提质增效以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大棚 越冬期减氮 草莓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