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V与PEDV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克礼 陈文杰 +6 位作者 郭锐 周丹娜 袁芳艳 刘泽文 刘威 高婷 田永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对采自湖北省内16家规模化养猪场的650份组织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除PCV4未检出阳性外,PCV1、PCV2、PCV3、PEDV单一感染... 对采自湖北省内16家规模化养猪场的650份组织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除PCV4未检出阳性外,PCV1、PCV2、PCV3、PEDV单一感染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08%、4.15%、2.46%和6.46%;在双重感染中,以PEDV+PCV2的阳性率最高,达3.54%,其次为PCV2+PCV3,其阳性率为1.54%;在多重感染中,以PEDV+PCV2+PCV3的阳性率最高,为2.00%。虽然PEDV、PCV感染的阳性率较前期调查结果有所下降,但它们在湖北省内流行仍较广,且以混合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环境细菌监测分析
2
作者 廖卫东 张文婷 +8 位作者 刘廷江 姜博达 郭云清 张腾飞 卢琴 汪最 程伊洛 罗青平 姚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18,共6页
为了解蛋鸡养殖场环境中病原菌流行情况,试验采集湖北省不同地区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不同位置的空气、水线和饲料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测,并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样品中的优势病原菌。结果显示:饲料样品中细菌总数符合《GB 13078—2017饲料... 为了解蛋鸡养殖场环境中病原菌流行情况,试验采集湖北省不同地区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不同位置的空气、水线和饲料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测,并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样品中的优势病原菌。结果显示:饲料样品中细菌总数符合《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而鸡舍风机附近空气及水线中细菌总数均较高;空气中优势病原菌是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饲料和水线优势菌为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饲料中的芽孢杆菌易污染水线和空气,风机附近是细菌污染重点区域,应定期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 环境监测 细菌总数 优势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斑丹毒丝菌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3
作者 吴雪军 董琦 +2 位作者 周彩琴 章晓炜 刘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7-141,共5页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共包含2113对非冗余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330个蛋白,并绘制了互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全基因组内蛋白之间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红斑丹毒丝菌中互作频率最高的4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翻译、转录、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伴侣蛋白DnaK、DnaJ、GroEL以及DEAD/DEAH解旋酶的互作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伴侣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DnaJ、GroEL、DEAD/DEAH解旋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则会对红斑丹毒丝菌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蛋白间相互作用 互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某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王娟 卢琴 +3 位作者 张记高 程伊洛 张腾飞 刘静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鸽养殖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然而相关的流行及耐药数据却相对较少。为研究湖北省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了肉鸽屠宰后的肝、脾、肠内容物等285份,经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通过PCR鉴定,分离到了19... 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鸽养殖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然而相关的流行及耐药数据却相对较少。为研究湖北省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了肉鸽屠宰后的肝、脾、肠内容物等285份,经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通过PCR鉴定,分离到了199株鸽源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69.82%。经过双重PCR扩增对菌株进行系统进化群鉴定,筛选出高致病群菌株60株(B2群34株,D群26株),占分离株的30.15%。采用药敏纸片法对60株高致病群菌株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率高于95%,而对大观霉素、替加环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等较为敏感。所有菌株均耐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最多可耐9种抗菌药物,其中51.67%的菌株耐6种抗菌药物,占比最多。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鸽场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分离鉴定 致病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的测定及其抑菌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白若男 郭云清 +7 位作者 张睿 张腾飞 张文婷 卢琴 胡巧 邵华斌 罗青平 郭利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长特性、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呼吸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醇提液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含量分别为7.48%±0.27%、3.52%±0.12%、2.21%±0.07%、2.48%±0.08%,且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125、0.5、0.5、0.125 mg/mL。MIC浓度的黄连醇提液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黄连醇提液还可增加胞外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含量均高于药典规定含量,且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通过破坏细菌膜的通透性、抑制呼吸系统代谢等发挥抑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醇提液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选育对新城疫LaSota疫苗株热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庆庆 曾哲 +6 位作者 肖倩妮 李丽 冯贺龙 姚伦 罗青平 温国元 商雨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为了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疫苗株热稳定性相关的潜在氨基酸位点,将其在SPF鸡胚中自然传代、间隔耐热选育和连续耐热选育至20代,监测血凝活性和细胞感染力的热稳定性;对不同代次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 为了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疫苗株热稳定性相关的潜在氨基酸位点,将其在SPF鸡胚中自然传代、间隔耐热选育和连续耐热选育至20代,监测血凝活性和细胞感染力的热稳定性;对不同代次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传代过程中的突变位点,并利用蛋白结构生物学方法分析突变位点在病毒蛋白结构热稳定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经过间隔耐热选育和连续耐热选育的病毒血凝活性和细胞感染力热稳定性均有所提升。测序结果分析表明,与自然传代毒株相比,间隔耐热选育和连续耐热选育病毒分别共计有11和12个碱基突变,其中5个为错义突变(间隔耐热选育病毒为4个),NP蛋白Q169K(仅发生在连续耐热选育病毒)、HN蛋白G171S和V191I、M蛋白E170D以及L蛋白E1612K。蛋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L蛋白E1612K的突变导蛋白二级结构改变;HN蛋白G171S的突变导致蛋白三级结构改变。通过耐热选育筛选出了5个可能与NDV LaSota疫苗株热稳定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为NDV的耐热机理研究及ND耐热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LaSota疫苗株 耐热选育 鸡胚传代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脂蛋白LppB介导纤毛黏附功能域的鉴定
7
作者 叶利颖 刘威 +5 位作者 闫安 周丹娜 杨克礼 高婷 田永祥 宋淇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主要引起地方性肺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LppB是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与纤毛的黏附和呼吸道定植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的功能域还未见报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pB可能的串联重复区域、disorder... 猪肺炎支原体(Mhp)主要引起地方性肺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LppB是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与纤毛的黏附和呼吸道定植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的功能域还未见报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pB可能的串联重复区域、disorder功能域、抗原表位和高级结构进行了预测;为了保留预测功能域的完整性,将LppB分成了3个截短片段,依次为ΔLppB 27-247、ΔLppB 248-424和ΔLppB 425-604;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3个截短片段,获得了表达的rΔLppB 27-247、rΔLppB 248-424和rΔLppB 425-604重组蛋白;借助纤毛黏附试验,测定了截短片段黏附纤毛的能力。结果显示,LppB黏附纤毛的功能域主要位于27-247 aa和425-604 aa区域。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LppB 纤毛黏附 功能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泽文 袁芳艳 +6 位作者 刘威 高婷 周丹娜 杨克礼 郭锐 陈文杰 田永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6,共4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本试验将已确诊为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猪场的母猪随机分成疫苗免疫组、疫苗免疫联合药物防治组、药物防治组和对照组共4个组,进行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防治试验,分别统计各组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以及仔猪黄... 为了更好地防治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本试验将已确诊为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猪场的母猪随机分成疫苗免疫组、疫苗免疫联合药物防治组、药物防治组和对照组共4个组,进行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防治试验,分别统计各组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以及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药物防治组、疫苗免疫组和疫苗免疫联合药物防治组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1.7头、11.5头和11.4头,与对照组(11.4头)无明显差别;仔猪发病率分别为12.57%、7.51%和3.51%,死亡率分别为5.14%、2.31%和1.17%,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试验猪场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采用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猪 大肠杆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抗养殖趋势下的家禽细菌病防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文婷 汪琛 +6 位作者 张腾飞 商雨 王红琳 卢琴 罗玲 罗青平 邵华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4,共4页
家禽细菌病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其防控主要依赖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不仅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危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无抗养殖成为必然趋势。... 家禽细菌病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其防控主要依赖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不仅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危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无抗养殖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需要从思想观念转变、慎重引种、严格养殖环境与管理、抗生素替代方案的选择、疾病监控体系的完善以及技术产品研发的加强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才能控制复杂多样的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细菌病 无抗养殖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10
作者 许云澎 汪最 +8 位作者 窦俊峰 李丽 卢琴 金鑫鑫 凌小淳 汪宏才 翟新国 罗青平 李芸轩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在江汉鸡中的遗传进化方向和致病性,对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疑似感染ALV的江汉鸡进行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env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以及致病力评估。结果表明,病鸡脾脏肿大,肝脏表面肉眼可见肿瘤;匀...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在江汉鸡中的遗传进化方向和致病性,对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疑似感染ALV的江汉鸡进行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env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以及致病力评估。结果表明,病鸡脾脏肿大,肝脏表面肉眼可见肿瘤;匀浆组织接种DF-1细胞后,经ELISA和IFA检测发现P27抗原均呈阳性,PCR亚型鉴定仅扩增出J亚群特异性条带,成功分离出1株ALV-J毒株,命名为HB18449株;分离株env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山东商品蛋鸡分离株SD13QJ03遗传关系最近,且和多数地方鸡分离株一样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处于同一大分支。此外,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HB18449感染雏鸡会抑制其生长、免疫器官发育、引起病毒血症、降低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江汉鸡 遗传进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在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11
作者 张蓉蓉 潘爱銮 +6 位作者 吴娟 方兵兵 汪最 卢琴 张腾飞 温国元 罗青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70-5478,共9页
【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 【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研究DTMUV的非结构蛋白对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构建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带HA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真核表达非结构蛋白均正常表达,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蛋白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38、25、14.4、68、13.9、28和100 ku。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7个非结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形态不一,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S2B和NS4B蛋白后,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非结构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其中NS2B和NS4B蛋白具有颉颃IFN-β活性的功能。试验结果为DTMUV的免疫逃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深入探究DTMUV在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非结构蛋白 亚细胞定位 IFN-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疫苗生产用菌种种子批的建立与鉴定
12
作者 刘泽文 袁芳艳 +8 位作者 刘威 高婷 杨克礼 郭锐 李畅 吴琼 朱佳佳 田永祥 周丹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3,共5页
为了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K88+K99+987P)灭活疫苗,以大肠埃希氏菌生产菌种C83549(k88)第2代和C83644(k99)、C83710(987p)第3代基础种子作为原始种子,建立了用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生产的大肠埃希氏菌基础种子批,分别对种子批的F1、F5... 为了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K88+K99+987P)灭活疫苗,以大肠埃希氏菌生产菌种C83549(k88)第2代和C83644(k99)、C83710(987p)第3代基础种子作为原始种子,建立了用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生产的大肠埃希氏菌基础种子批,分别对种子批的F1、F5、F10、F13代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表明,各代种子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均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特征,抗原结构分别为C83549(O149∶K88)、C83644(O68∶K99)和C83710(O9∶987P);各代次菌株的菌毛抗原RIHA单位≥800,菌种免疫原性鉴定合格;各菌株经口服途径灌服1.5×10^(10)CFU/头,可引起仔猪100%发病。因此,3个菌株均可用作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K88+K99+987P)灭活疫苗生产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种子批 建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禽细小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3
作者 汪宏才 商雨 +7 位作者 马瑶 曾哲 张蓉蓉 姚伦 罗玲 李丽 温国元 罗青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18-222,共5页
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 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77;除WPV出现S形扩增曲线外,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肝炎病毒(DHAV)、鸭肠炎病毒(DEV)、鸭呼肠孤病毒(DRV)样品均未出现S形阳性扩增曲线;批内变异系数(CV)为0.15%~0.23%,批间变异系数为0.09%~0.28%。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的符合率达98.4%,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 000倍。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不仅能定性检测WPV,还可以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种鸭场、种鹅场的WPV净化检测,也可用于WPV临床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细小病毒 检测方法 SYBR GreenⅠ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混合感染的鉴定及gp85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窦俊峰 汪最 +5 位作者 李丽 卢琴 金鑫鑫 凌小淳 罗青平 翟新国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11,共10页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亚群之间混合感染及其gp85基因遗传变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AL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提供参考。【方法】对来自湖北宜昌疑似感染ALV的一只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无菌采集病变组...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亚群之间混合感染及其gp85基因遗传变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AL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提供参考。【方法】对来自湖北宜昌疑似感染ALV的一只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无菌采集病变组织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PCR、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进行亚群鉴定,进一步对分离株gp85基因的相似性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剖检结果可见病死鸡肾脏、脾脏肿大,肺脏出血,表面可见灰白色肿瘤结节;组织匀浆接种DF-1细胞后,ELISA检测发现细胞上清P27抗原呈阳性;IFA检测发现,感染细胞里有特异性绿色荧光;PCR鉴定能同时扩增出A(692 bp)、B(847 bp)和J(545 bp)亚群的特异性条带。鉴定结果表明,从该病死鸡中分离到A、B和J亚群ALV毒株,分别命名为HBYC2022-A、HBYC2022-B和HBYC2022-J。分离株gp85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析显示,HBYC2022-A与江苏株JS-A1201相似性最高,为99.6%;HBYC2022-B与江苏株JS-B1204相似性最高,为99.7%;而HBYC2022-J与黑龙江株PK19FA01、广西株GX20YL12 J及安徽株AHaq02相似性均为100%。此外,分离株gp85基因高突变区域(hr1、hr2)氨基酸序列并未出现特殊点突变。【结论】鸡群存在A、B和J不同亚群ALV的混合感染情况,提示国内养禽场需提高警惕并加强针对ALV各亚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GP85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殷梦玉 张腾飞 +4 位作者 张文婷 胡巧 卢琴 郭云清 罗青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为弄清湖北省某蛋鸡场180日龄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产蛋率下降的病原,采集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用鸡胚感染试验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试验。... 为弄清湖北省某蛋鸡场180日龄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产蛋率下降的病原,采集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用鸡胚感染试验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病原分离鉴定结果仅滑液囊支原体阳性,镜检观察到典型的“煎蛋样”菌落;16S rRNA序列与已报道的滑液囊支原体的具有高度同源性;鸡胚感染试验显示,分离株导致鸡胚发育迟缓,胚体弱小,从弱小胚体内可再次分离出滑液囊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滑液囊支原体分离株对泰妙菌素、四环素和盐酸克林霉素敏感。结果表明,从产蛋下降的鸡群中成功分离到1株滑液囊支原体,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免疫新城疫疫苗后宿主法氏囊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立人 冯贺龙 +9 位作者 姜鑫瑞 王梓晨 张高峰 商雨 曾哲 姚伦 汪宏才 罗青平 田光明 温国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2-1641,共10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分析鸡胚免疫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C株后宿主法氏囊内免疫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分子转录差异,探究免疫后宿主法氏囊内免疫相关分子的调控反应。【方法】将60只18胚龄SPF鸡胚随机分为免疫组...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分析鸡胚免疫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C株后宿主法氏囊内免疫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分子转录差异,探究免疫后宿主法氏囊内免疫相关分子的调控反应。【方法】将60只18胚龄SPF鸡胚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30枚/组,免疫组将NDV TS09-C株通过羊膜腔接种鸡胚,剂量为103.0 EID 50/枚,注射体积为0.1 mL,对照组以同样的方法接种等体积PBS。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点肺脏、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的病毒载量。选取病毒载量最高的法氏囊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后,筛选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参与的主要功能及通路。【结果】免疫后1 d法氏囊组织中即可监测到病毒,免疫后3 d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将免疫后3 d的法氏囊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有453个基因上调、98个基因下调,其中免疫相关基因有36个上调、10个下调。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自噬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分析显示,自噬通路中富集的BCL2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有较多互作关系,且在B细胞活化、分化、免疫系统发育等功能注释中均有参与。【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鸡胚免疫NDV TS09-C株后法氏囊内调控B细胞活化、分化的潜在靶向基因及通路,为进一步研究该毒株鸡胚免疫后B淋巴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TS09-C株 鸡胚免疫 法氏囊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矿化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高峰 魏家阳 +8 位作者 冯贺龙 李丽 曾哲 田光明 聂仁锋 罗青平 温国元 魏红波 商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3-5671,共9页
旨在研究生物矿化对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耐热活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通过测定不同矿化条件下病毒粒径、血凝效价和斑点印记,确定NDV的最佳生物矿化条件;将矿化后病毒接种BHK-21细胞,检测矿化对病毒增... 旨在研究生物矿化对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耐热活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通过测定不同矿化条件下病毒粒径、血凝效价和斑点印记,确定NDV的最佳生物矿化条件;将矿化后病毒接种BHK-21细胞,检测矿化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同时比较热处理后的矿化病毒在BHK-21细胞中的滴度变化情况;利用抗体中和试验检测矿化病毒的免疫原性;最后通过饮水免疫的方式评估矿化病毒在SPF雏鸡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生物矿化条件经优化后,LaSota株在4 mmol·L^(-1)Na_(2)HPO_(4)和3 mmol·L^(-1)CaCl_(2)条件下矿化效果最好,此时矿化病毒粒径最大,血凝效价最低,矿化率高达98.25%。矿化的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增殖起始时间迟于未矿化病毒,但两者的最终增殖滴度没有显著差异。经NDV抗体中和后,矿化病毒滴度的下降值为103.0 TCID_(50)·mL^(-1),显著低于未矿化组。在56℃水浴中孵育15 min后,矿化的LaSota株病毒滴度仅下降103.5 TCID_(50)·mL^(-1),与TS09-C耐热株的耐热特性相当。矿化的LaSota株免疫SPF雏鸡14 d后,抗体水平均高于未矿化LaSota株免疫鸡群。免疫后42和78 d进行攻毒试验,矿化LaSota株免疫鸡群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60%。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了NDV LaSota株的最佳矿化条件,矿化会延缓病毒的增殖速度,但不影响病毒的增殖滴度。经矿化后,能降低病毒与抗体的中和反应并提升其热稳定性,并可通过饮水免疫的方式对SPF雏鸡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本研究证实通过生物矿化开发新城疫耐热活疫苗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也为开发其他病毒耐热活疫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LaSota株 生物矿化 生物学特性 热稳定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酮对鸡胚接种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鑫瑞 冯贺龙 +8 位作者 杨宏春 蒋立人 汪宏才 曾哲 左波 张腾飞 罗青平 商雨 温国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74-4181,共8页
【目的】探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作为疫苗佐剂对新城疫(ND)疫苗鸡胚接种的免疫效果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8胚龄SPF种蛋108枚,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不注射任何物质)、TS组(注射0.1 mL 103.0 EID 50/0.1 mL的新城疫... 【目的】探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作为疫苗佐剂对新城疫(ND)疫苗鸡胚接种的免疫效果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8胚龄SPF种蛋108枚,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不注射任何物质)、TS组(注射0.1 mL 103.0 EID 50/0.1 mL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C疫苗株)和BLF+TS组(注射0.1 mL含2%BLF和103.0 EID 50/0.1 mL的NDV TS09-C疫苗株的混合液),每组36枚种蛋。试验期间,统计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鸡的存活率,在雏鸡7、14、21、2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3只进行屠宰,采集脾脏、法氏囊、胸腺组织,统计免疫器官指数;采集雏鸡翅下静脉血液,测定血清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在雏鸡28日龄时使用NDV强毒株F48E9进行攻毒保护试验,攻毒后每天观察试验雏鸡状态,记录体重变化情况,并于攻毒后第3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雏鸡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肺脏和气管组织并检测雏鸡不同组织病毒载量。【结果】鸡胚接种后,BLF+TS组雏鸡孵化率为100%,存活率为97.22%。与TS组相比,21~28日龄时BLF+TS组雏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BLF+TS组雏鸡存活率为100%,攻毒后2~4 d BLF+TS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攻毒后3~7 d时BLF+TS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高于TS组(P<0.05)。BLF+TS组雏鸡攻毒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组织的病毒载量显著低于TS组(P<0.05)。【结论】BLF作为免疫佐剂可安全进行鸡胚接种,而且能够帮助雏鸡建立早期免疫保护,进一步提高ND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鸡胚免疫疫苗佐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接种 竹叶黄酮 新城疫疫苗 疫苗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A型副鸡禽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梦玉 李枫 +6 位作者 郭云清 张腾飞 张文婷 胡巧 卢琴 翟新国 罗青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对湖北省某规模化养鸡场中肿头肿脸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生化特性、血清型和耐药性鉴定,并测定了分离菌株基因组序列,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菌株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白色圆形、边缘光滑、半透明露... 对湖北省某规模化养鸡场中肿头肿脸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生化特性、血清型和耐药性鉴定,并测定了分离菌株基因组序列,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菌株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白色圆形、边缘光滑、半透明露珠样的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卫星试验中呈典型的“卫星”现象,分离菌株的16S rRNA与已报道的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高度同源,血清型鉴定为A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甲氧苄胺嘧啶、林可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对强力霉素、大观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引起雏鸡典型的肿头肿脸症状,病理切片显示菌株造成雏鸡的肺脏、肝脏以及脾脏出现明显的病变。分离株二代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有53个耐药基因和121个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 生化特性 致病力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中的作用分析
20
作者 李艳莉 程伊洛 +2 位作者 罗青平 杨玉莹 张腾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84,共9页
为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的影响,试验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的sod1、sod2、sod3和sod4的单基因缺失株和同为Cu/Zn家族的sod1与sod3、Fe/Mn家族的sod2与sod4的双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 为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的影响,试验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的sod1、sod2、sod3和sod4的单基因缺失株和同为Cu/Zn家族的sod1与sod3、Fe/Mn家族的sod2与sod4的双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比较分析亲本株、基因缺失株与互补株的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过氧化氢和抗生素耐受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基因缺失株与亲本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但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和Δsod2Δsod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在环丙沙星处理后活性氧产生量显著高于亲本株(P<0.05);与亲本株、4个单基因缺失株和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相比,双基因缺失株Δsod2Δsod4在过氧化氢环境中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且在环丙沙星处理后,其耐受能力大幅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以Fe和Mn作为辅因子的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Sod4通过协同作用,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耐受 环丙沙星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