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藜芦扩散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庞波
海香
+4 位作者
张海芳
张艳军
王慧
刘红梅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藜芦(Veratrum nigrum)可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指标,其在天然草地中常为伴生种,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不可逆地取代本土植物演化为优势物种。然而,藜芦扩散对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明藜芦扩散蔓延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
藜芦(Veratrum nigrum)可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指标,其在天然草地中常为伴生种,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不可逆地取代本土植物演化为优势物种。然而,藜芦扩散对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明藜芦扩散蔓延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以内蒙古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藜芦覆盖度等级设置对照C_(0)(无藜芦)、轻度危害C_(1)(盖度≤20%)、中度危害C_(2)(20%<盖度≤40%)、重度危害C_(3)(盖度>40%)4个危害度等级,调查分析不同藜芦危害程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理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藜芦对照C_(0)相比,C_(3)处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下降;总地上生物量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相比C_(0),C_(1)、C_(2)和C_(3)处理除藜芦与优势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9.93%、57.7%、46.9%;同时,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大,土壤p H显著下降,而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C_(3)处理下均显著高于C_(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值、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藜芦地上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p H值、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藜芦通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 H,同时降低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加速自身种群数量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
山地草甸草地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2
作者
吴宪
张婷
+6 位作者
王蕊
王欣奕
赵建宁
王丽丽
杨殿林
李刚
修伟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3-941,共9页
为了探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含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化肥减量处理(F)、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还田(FS)、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FM)、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FSM)共5个处...
为了探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含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化肥减量处理(F)、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还田(FS)、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FM)、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FSM)共5个处理定位试验,分别测定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并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0.25 mm粒级的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分形维数(particle-sized dimension,PSD)。结果表明:小麦季,FS、FM和FS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0.25 mm粒级的含量、MWD和GMD,显著降低了水稳定性团聚体PSD,各处理之间机械稳定性团聚体PSD差异不显著。玉米季,F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FS、FM和FSM处理的>0.25 mm粒级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K。FSM处理显著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0.25 mm粒级的含量、MWD和GMD;FM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稳定性团聚体PSD。小麦季PSD和玉米季干筛团聚体PSD与粒径>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玉米季湿筛团聚体PSD与粒径>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在华北潮土区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作物秸秆可促进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是维持土壤肥力有效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化肥减量
有机肥
秸秆
土壤团聚体
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猕猴桃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峰
杨殿林
+3 位作者
王华玲
王慧
刘红梅
刘惠芬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93-297,共5页
探讨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微生学特性的影响。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自然留养杂草(CK)、黑麦草/白三叶复合种植(2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复合种植(4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紫羊茅/毛苕子/波斯菊/百日草(8种...
探讨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微生学特性的影响。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自然留养杂草(CK)、黑麦草/白三叶复合种植(2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复合种植(4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紫羊茅/毛苕子/波斯菊/百日草(8种草)4种生草处理模式对猕猴桃园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96 h时,生态板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排序为4种草处理>8种草处理>2种草处理>CK。2种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对照,而4种草和8种草处理则均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草处理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4种草和8种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生草
Biolog-Eco微平板
功能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芦扩散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庞波
海香
张海芳
张艳军
王慧
刘红梅
杨殿林
机构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基金
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F1304102)。
文摘
藜芦(Veratrum nigrum)可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指标,其在天然草地中常为伴生种,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不可逆地取代本土植物演化为优势物种。然而,藜芦扩散对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明藜芦扩散蔓延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以内蒙古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藜芦覆盖度等级设置对照C_(0)(无藜芦)、轻度危害C_(1)(盖度≤20%)、中度危害C_(2)(20%<盖度≤40%)、重度危害C_(3)(盖度>40%)4个危害度等级,调查分析不同藜芦危害程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理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藜芦对照C_(0)相比,C_(3)处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下降;总地上生物量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相比C_(0),C_(1)、C_(2)和C_(3)处理除藜芦与优势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9.93%、57.7%、46.9%;同时,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大,土壤p H显著下降,而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C_(3)处理下均显著高于C_(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值、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藜芦地上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p H值、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藜芦通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 H,同时降低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加速自身种群数量的扩散。
关键词
藜芦
山地草甸草地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Veratrum nigrum
Mountain meadow stepp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2
作者
吴宪
张婷
王蕊
王欣奕
赵建宁
王丽丽
杨殿林
李刚
修伟明
机构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
农业
环境
与农产品安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3-941,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04)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2016YFD0201009)。
文摘
为了探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含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化肥减量处理(F)、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还田(FS)、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FM)、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FSM)共5个处理定位试验,分别测定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并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0.25 mm粒级的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分形维数(particle-sized dimension,PSD)。结果表明:小麦季,FS、FM和FS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0.25 mm粒级的含量、MWD和GMD,显著降低了水稳定性团聚体PSD,各处理之间机械稳定性团聚体PSD差异不显著。玉米季,F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FS、FM和FSM处理的>0.25 mm粒级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K。FSM处理显著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0.25 mm粒级的含量、MWD和GMD;FM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稳定性团聚体PSD。小麦季PSD和玉米季干筛团聚体PSD与粒径>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玉米季湿筛团聚体PSD与粒径>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在华北潮土区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作物秸秆可促进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是维持土壤肥力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化肥减量
有机肥
秸秆
土壤团聚体
潮土
Keywords
wheat-maize rotation
fertilizer reduction
organic fertilizer
straw
soil aggregate
fluvo-aquic soil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猕猴桃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峰
杨殿林
王华玲
王慧
刘红梅
刘惠芬
机构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
环境
学院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
农业
环境
与农产品安全
重点
实验室
十堰市
农业
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93-297,共5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CAAS-XTCX2016015)。
文摘
探讨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微生学特性的影响。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自然留养杂草(CK)、黑麦草/白三叶复合种植(2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复合种植(4种草)、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紫羊茅/毛苕子/波斯菊/百日草(8种草)4种生草处理模式对猕猴桃园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96 h时,生态板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排序为4种草处理>8种草处理>2种草处理>CK。2种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对照,而4种草和8种草处理则均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草处理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4种草和8种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较高。
关键词
猕猴桃园
生草
Biolog-Eco微平板
功能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藜芦扩散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庞波
海香
张海芳
张艳军
王慧
刘红梅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华北潮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吴宪
张婷
王蕊
王欣奕
赵建宁
王丽丽
杨殿林
李刚
修伟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猕猴桃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林峰
杨殿林
王华玲
王慧
刘红梅
刘惠芬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