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鲁苏皖 徐宇 +5 位作者 李佳佳 高志宝 严维辉 许志强 王兴强 李旭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江苏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近年来繁养模式不断变化,多代繁养后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尚未可知,以及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特征数据尚不清楚。为研究当前江苏主产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对来自江苏... 江苏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近年来繁养模式不断变化,多代繁养后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尚未可知,以及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特征数据尚不清楚。为研究当前江苏主产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对来自江苏南京、徐州、连云港、扬州、淮安、无锡、泰州兴化和宿迁泗洪的8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分析了不同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共测序获得了8个群体223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序列,比对长度包括863个位点,其中,变异位点95个,简约信息位点25个。基因序列中AT含量(80.01%)高于CG含量(19.99%),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倚性。223个样本共定义了37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 1为8个群体的共有单倍型。泗洪群体独有的单倍型最多,泰州兴化群体独有的单倍型最少。本研究所涉及的养殖群体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39,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3 37,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宿迁泗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Hd为0.632),兴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Hd为0.228)。不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总体较小,其中,南京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0.005),提示南京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8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19 6~0.317 33,徐州、扬州、无锡及连云港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负值,表明这些群体间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95.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少(4.65%)。最小跨度网络图和系统发育分析均未显示出单倍型与不同群体的对应关系,提示当前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江苏地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俊杰 徐宇 +3 位作者 李佳佳 赵苹 许志强 黄鸿兵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评价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科学地开展养殖管理,测定分析了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腹部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pH、持水力、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规格的增大,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 为评价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科学地开展养殖管理,测定分析了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腹部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pH、持水力、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规格的增大,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呈下降趋势,L组显著低于S组。S组的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P<0.05);S组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低,M组和L组无显著差异。S组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M组和L组。S组和L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必需氨基酸指数均低于M组。S组的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显著高于M组和L组,M组和L组无显著差异。M组和L组的硬度、咀嚼型、弹性和胶黏性无显著差异,并且显著高于S组。因此,小规格克氏原螯虾腹部含肉率更高,但中规格和大规格的营养价值更高、肉质口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不同规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肌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保活运输研究进展
3
作者 邵俊杰 徐宇 +3 位作者 黄鸿兵 赵苹 俞雅文 许志强 《水产养殖》 2025年第3期20-23,共4页
简述了影响克氏原螯虾保活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氧气、水质和其体质状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低温、化学麻醉、增氧、净水等保活运输方法。指出,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的需求,未来保活运输应从品质调控技术研究、包装... 简述了影响克氏原螯虾保活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氧气、水质和其体质状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低温、化学麻醉、增氧、净水等保活运输方法。指出,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的需求,未来保活运输应从品质调控技术研究、包装工艺开发、信息化智能化保活运输装备研发和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克氏原螯虾保活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保活运输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及出肉率的相关性
4
作者 孙梦玲 薛晖 +4 位作者 徐宇 赵彦华 李佳佳 姜虎成 许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扇长和尾扇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雌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腹甲长与第一腹节长(P<0.01);与雄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螯肢长、头胸甲宽及腹甲长(P<0.01),呈显著相关的性状有体长、头胸甲高(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螯肢长对克氏原螯虾雌虾和雄虾出肉率具有负向直接效应;腹甲长和第一腹节长对雌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头胸甲高和头胸甲长对雄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净肉重 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高温低氧胁迫应激及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云宽 胡宇宁 +3 位作者 徐宇 李佳佳 郭慧 许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39,共8页
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当前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淡水虾类。克氏原螯虾的许多生命活动均会受水生环境因素影响,其中,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生长、代谢和发育的2个关键环境因子。在养殖过程中,低氧和高温胁迫... 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当前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淡水虾类。克氏原螯虾的许多生命活动均会受水生环境因素影响,其中,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生长、代谢和发育的2个关键环境因子。在养殖过程中,低氧和高温胁迫会诱发克氏原螯虾的应激反应,不仅会抑制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进程,降低其免疫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滞后性死亡,给相关从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克氏原螯虾的高温、低氧胁迫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不同氧气和温度条件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阐明可通过调节抗氧化能力、消化酶活性、能量代谢方式及发展生理适应策略等多种途径,来应对低氧和高温造成的环境胁迫压力;并进一步从存活率、生长繁育、消化酶活性及各项免疫指标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克氏原螯虾应对低氧和高温胁迫的多环境因子联合机理等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中对高温低氧应激的应用研究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低氧 高温 环境胁迫 生理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下中华绒螯蟹表皮基因表达谱分析
6
作者 张婷 储俊东 +5 位作者 王丹 周军 邓燕飞 张慧敏 许建和 李旭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2,共9页
为探究急性低氧胁迫下蜕壳后期中华绒螯蟹表皮基因表达响应特征,本研究通过使用Illumina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对照与急性低氧胁迫处理[(1.0±0.1 mg/L处理1 h)]处于蜕壳后期的中华绒螯蟹表皮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急性低氧胁... 为探究急性低氧胁迫下蜕壳后期中华绒螯蟹表皮基因表达响应特征,本研究通过使用Illumina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对照与急性低氧胁迫处理[(1.0±0.1 mg/L处理1 h)]处于蜕壳后期的中华绒螯蟹表皮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急性低氧胁迫处理中华绒螯蟹蜕壳后期表皮基因与对照相比有691个差异表达,主要富集在角质层结构成分、几丁质结合等生理活动和氮代谢、甘油酯代谢、糖酵解途径等代谢通路,从中筛选出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本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处于蜕壳后期的中华绒螯蟹表皮应对急性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为后续深入开展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急性低氧胁迫 蜕壳后期 表皮基因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形态与转录组的影响
7
作者 包志明 邹永烽 +4 位作者 曹攀辉 张嘉媛 徐宇 许志强 郭慧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造成了明显损伤,且随着胁迫温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损伤加剧。与对照组(26℃)相比,在32℃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2 462和4 619个差异基因;在37℃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1 825和7 298个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内质网蛋白加工、代谢途径等通路中显著富集,其中在同一胁迫时间内胁迫温度从32℃升至37℃时,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富集频率升高,表明其在应对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GO功能注释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折叠等相关过程中显著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高温胁迫 转录组学 肠道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过程观察
8
作者 许荟 俞雅文 +3 位作者 黄鸿兵 李旭光 徐宇 许志强 《水产养殖》 2025年第2期21-24,57,共5页
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水温在25℃时,克氏原螯虾胚胎经历约25 d即可出膜,发育方式为直接发育。其发育过程分为8个时期: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出膜前期以... 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水温在25℃时,克氏原螯虾胚胎经历约25 d即可出膜,发育方式为直接发育。其发育过程分为8个时期: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出膜前期以及孵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胚胎发育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虾-小龙虾轮作养殖模式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沐子 张可 +2 位作者 雷莹 徐许平 严维辉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5期52-53,61,共3页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学名日本沼虾,是江浙沪地区传统的高档水产消费品种。江苏是我国最大的青虾主产区,其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2以上,根据《2018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17年江苏青虾的养殖产量为11.80万t,养殖总面...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学名日本沼虾,是江浙沪地区传统的高档水产消费品种。江苏是我国最大的青虾主产区,其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2以上,根据《2018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17年江苏青虾的养殖产量为11.80万t,养殖总面积48977.81万m^(2);根据《2022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21年江苏青虾养殖产量10.4万t,养殖面积38019万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养殖面积 养殖模式 青虾 江浙沪地区 养殖产量 日本沼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罗氏沼虾养殖系统的水质调控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缪艳阳 高志宝 +4 位作者 李旭光 周军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2-661,共10页
为研究沉水植物对罗氏沼虾养殖系统的水质调控效应,比较了生态养殖组与传统养殖组的水质、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解析了浮游动植物、微生物优势种群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养殖水体水质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均... 为研究沉水植物对罗氏沼虾养殖系统的水质调控效应,比较了生态养殖组与传统养殖组的水质、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解析了浮游动植物、微生物优势种群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养殖水体水质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态养殖组的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低于传统养殖组。传统养殖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生物量均高于生态养殖组,两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主要包括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和变形菌门,其中生态养殖组放线菌门的丰度最高,传统养殖组优势菌为蓝细菌门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以及拟杆菌门的黄杆菌属。冗余分析结果表明TP、COD和溶解氧(DO)是影响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利用沉水植物开展罗氏沼虾养殖水环境的原位净化,可显著消减养殖水体氮、磷营养盐,降低浮游动植物生物量,提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改善养殖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罗氏沼虾 水环境 原位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代谢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永烽 包志明 +6 位作者 曹攀辉 张嘉媛 郭介宇 苏现斌 徐宇 许志强 郭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334,共14页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代谢机制,为改善其养殖管理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6℃为对照组,对克氏原螯虾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在胁迫后24 h和72 h收集鳃丝样品。通过组织学观察、生化指标测定(丙...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代谢机制,为改善其养殖管理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6℃为对照组,对克氏原螯虾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在胁迫后24 h和72 h收集鳃丝样品。通过组织学观察、生化指标测定(丙二醛、活性氧、总抗氧化能力、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碱性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和转录组学分析,综合探讨克氏原螯虾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代谢机制。【结果】高温导致鳃丝组织损伤,生化指标总体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32℃胁迫组在24和72 h分别鉴定出226和693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37℃胁迫组则有高达2928和9449个DEGs。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显著富集在O-聚糖生物合成、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等过程。此外,加权基因表达网络分析发现DEGs聚类在免疫和能量代谢等模块上,并筛选出组蛋白(H2A)、线粒体(ND6)等核心基因。选取10个DEGs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和测序结果一致,验证了转录组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32℃和37℃的温度下,克氏原螯虾的鳃丝受到损伤并降低了葡萄糖的利用率,迫使其通过调整热休克蛋白、抗氧化能力和代谢等途径维持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高温 生理代谢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幼蟹生长性能及性早熟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志宝 张婷 +2 位作者 李旭光 邓燕飞 周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32-34,57,共4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长江、瓯江、辽河等内陆水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2022年全国河蟹养殖面积53万hm2,产量80万t[1]。河蟹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长江、瓯江、辽河等内陆水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2022年全国河蟹养殖面积53万hm2,产量80万t[1]。河蟹养殖周期主要包括苗种繁育、幼蟹培育和成蟹养殖3个阶段,其中幼蟹质量直接决定着成蟹的养殖产量与效益。幼蟹培育阶段,1龄幼蟹性腺如提前发育达到性成熟,会导致性早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内陆水域 幼蟹 节肢动物门 苗种繁育 性成熟 绒螯蟹属 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cCRCN-L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在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
13
作者 韩一鸣 鲁苏皖 +5 位作者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潘建林 杨家新 李旭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N-L基因的c DNA序列,分析了PcCRCN-L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模式,研究了PcCRCN-L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探讨了Pc CRCN-L在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显示,PcCRCN-L基因c DNA序列长270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长6130 bp,位于克氏原螯虾基因组的第12号染色体,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规则。Pc CRCN-L具有1个完整的lipocalin结构域,包含典型的序列保守区Ⅰ(SCR1)序列G-X-W、保守区Ⅱ(SCR2)序列T-D-Y和保守区Ⅲ(SCR3)序列精氨酸R。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CRCN-L独立于传统虾青蛋白A和C亚族,单独聚为一支。Pc CRCN-L在克氏原螯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肝胰腺以及卵巢组织中的Pc CRCN-L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低氧胁迫下,肝胰腺组织中Pc CRCN-L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氧后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cCRCN-L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低氧–复氧胁迫应激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类虾青蛋白 组织表达 性腺不同发育时期 低氧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养模式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变化
14
作者 王丹 许荟 +4 位作者 徐宇 张婷 高迎莉 李旭光 许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3-743,共11页
为了解稻麦轮作(RW)、稻虾轮作(RC1)和稻虾共作(RC2)等模式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针对不同种养模式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种养模式与稻田水体理化因子及水体中浮游生物... 为了解稻麦轮作(RW)、稻虾轮作(RC1)和稻虾共作(RC2)等模式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针对不同种养模式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种养模式与稻田水体理化因子及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麦轮作模式在灌浆期总氮(TN)含量显著高于稻虾轮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P<0.05)。3种模式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浮游动物优势种以轮虫为主,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绿藻门浮游植物和硅藻门浮游植物为主。灌浆期稻麦轮作模式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密度显著低于稻虾轮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水体中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也显著低于稻虾轮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分蘖期稻虾共作模式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稻虾轮作模式(P<0.05);灌浆期稻虾轮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稻麦轮作模式(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水体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3)-N)、硝酸盐氮(NO_(3)^(-)-N)、总氮(TN)、总磷(TP)是对浮游生物影响大的环境因子。总体而言,稻虾种养模式水体质量更好,水体中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稻虾种养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内源性纤维素酶糖苷水解酶9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15
作者 王霆辉 李旭光 +4 位作者 徐宇 李佳佳 王爱民 明建华 许志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5-199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鉴定克氏原螯虾内源性纤维素酶糖苷水解酶9(GH9)基因家族,研究其在投喂不同饲料时以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对于植物性饲料的消化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高效利用研究积累... 本试验旨在分析鉴定克氏原螯虾内源性纤维素酶糖苷水解酶9(GH9)基因家族,研究其在投喂不同饲料时以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对于植物性饲料的消化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高效利用研究积累数据资料。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克隆相结合的策略,系统研究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布情况,获取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的结构特点、分布特征及其在投喂不同饲料(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时以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结果。结果显示:1)克氏原螯虾基因组中共有7个GH9基因家族成员(PcGH9-1、PcGH9-2、PcGH9-3、PcGH9-4、PcGH9-5、PcGH9-6、PcGH9-7),GH9基因家族成员的cDNA长度为1843~2354 bp,编码氨基酸残基数为510~585个,分布于LG23、LG39以及LG54等3条染色体上。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具有1个典型的Glyco hydro 9结构域,外显子数为7~14个,内含子数为6~13个。依据是否具有纤维素结合区(CBD),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可分为2个亚类,第Ⅰ亚类包括PcGH9-1、PcGH9-2和PcGH9-7,第Ⅱ亚类包括PcGH9-3、PcGH9-4、PcGH9-5、PcGH9-6。2)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主要在肝胰腺中高表达。3)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GH9基因家族表达量及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投喂植物性饲料时最高,在投喂动物性饲料时最低。4)低氧-复氧胁迫下,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PcGH9-1、PcGH9-2、PcGH9-3、PcGH9-4与PcGH9-5的表达量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PcGH9-6与PcGH9-7的表达量在低氧-复氧胁迫下变化较小;低氧-复氧胁迫下,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知,克氏原螯虾体内具有内源性纤维素酶GH9基因家族,GH9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在肝胰腺中高表达。投喂植物性饲料可显著提升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GH9基因家族的表达及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低氧-复氧胁迫可显著抑制GH9基因家族表达及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GH9基因家族 Β-1 4-内切葡聚糖酶 不同饲料 低氧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内源性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不同饵料的响应
16
作者 刁澎云 储俊东 +6 位作者 李旭光 陈建华 周军 邓燕飞 许郑超 刘洪岩 曾庆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筛选到内源性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克隆获得该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组DNA和c DNA序列。EsGH9-1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1 67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和1... 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筛选到内源性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克隆获得该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组DNA和c DNA序列。EsGH9-1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1 67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c DNA序列全长为2044 bp,编码580个氨基酸,具有糖基水解酶第9家族的典型催化功能域。RT-PCR结果显示,EsGH9-1主要分布在肝胰腺组织,在大眼幼体期和仔蟹早期高表达。不同饵料条件下,EsGH9-1相对表达量在植物性饵料组显著上调,与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趋势相一致,推测EsGH9-1参与纤维素的消化与分解。本研究证明中华绒螯蟹自身具有纤维素酶基因,为今后深入研究内源性纤维素酶在水生甲壳类的摄食与消化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纤维素酶 β-1 4内切葡聚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不同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水产动物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武肖 江青青 +8 位作者 夏斯蕾 田红艳 刘飞 杨文平 於叶兵 杨志刚 许志强 诸永志 王爱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232,共13页
在水产养殖中,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饲料原料的替代等不可避免地造成水产动物肌肉品质和风味的降低。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肌肉品质和风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水产动物肌肉品质评价指标、影响肉质的因素及氨基酸对肉质的影... 在水产养殖中,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饲料原料的替代等不可避免地造成水产动物肌肉品质和风味的降低。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肌肉品质和风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水产动物肌肉品质评价指标、影响肉质的因素及氨基酸对肉质的影响等方面着手,综述了氨基酸对水产动物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为后期深入研究氨基酸调控肌肉品质及饲料营养素改善水产动物肉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水产动物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