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鲢生态混养对其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清鹤 温彬 +1 位作者 高建忠 陈再忠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7-2650,共14页
【目的】探究大口黑鲈—鲢生态混养对其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混养比例,为大口黑鲈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口黑鲈与鲢混养,设4个处理组:单养大口黑鲈(K组)、大口黑鲈与鲢的比例分别为18∶1(L组)... 【目的】探究大口黑鲈—鲢生态混养对其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混养比例,为大口黑鲈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口黑鲈与鲢混养,设4个处理组:单养大口黑鲈(K组)、大口黑鲈与鲢的比例分别为18∶1(L组)、9∶1(M组)和4.5∶1(H组)。试验结束后,检测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指标、形体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和质构特性。采集肠道内容物,提取DNA进行肠道菌群测序分析,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统计各样品群落组成,并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LEfSe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混养模式下,4组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M和L组肌肉灰分含量显著低于K组(P<0.05,下同),M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K组。4组大口黑鲈肌肉中EAA/TAA均在最佳比例40%左右,L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K组,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K、M和H组。4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最高的必需氨基酸均为赖氨酸,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K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显著低于M、H和L组,L和M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K组。M组DHA+EPA显著高于K组。K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L、M和H组。M组肌肉回复性和黏聚性均显著高于K组。K和H组ACE指数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L组,L组Shannon指数极显著低于K和M组(P<0.01),显著低于H组。4组大口黑鲈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蓝藻门等。优势菌属有芽孢杆菌属、分枝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结论】大口黑鲈与鲢适宜的混养比例为9∶1和18∶1。大口黑鲈与鲢适宜的比例混养能通过提高肌肉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C22:6含量和C20:5含量等提升大口黑鲈肌肉质品质,并通过提高谷氨酸杆菌和土地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丰度,保护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养殖模式 生长性能 营养品质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