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编辑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宝瑞 黄天晴 +5 位作者 谷伟 刘恩慧 王高超 潘玉财 王炳谦 徐革锋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够对生物进行基因定向编辑或修饰的生物技术。近年来,随着全基因测序技术的改革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系统优化,使得基因编辑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基因...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够对生物进行基因定向编辑或修饰的生物技术。近年来,随着全基因测序技术的改革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系统优化,使得基因编辑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基因组靶向改造。本文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用原理和该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为其在鱼类基因功能解析、经济性状调控机制解析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鱼类 遗传育种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裕玉 贾晶 +1 位作者 徐革锋 丁立孝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81-5692,共12页
桑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食同源类植物资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还含有脱氧野尻霉素、槲皮素、绿原酸、苯甲酸、芦丁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 桑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食同源类植物资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还含有脱氧野尻霉素、槲皮素、绿原酸、苯甲酸、芦丁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桑叶产品可作为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和添加剂,在改善水产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糖与脂代谢、健康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正面效果。本文综述了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桑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桑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物质 水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6个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封岩 闫有利 +7 位作者 贾智英 李池陶 姜晓娜 杨培民 吴丽娜 肖祖国 张健 李敬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96-102,共7页
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对6个鲤(Cyprinus carpio)品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各群体等位基因频率范围广泛,其中42.07%的等位基因频率在0.2及以上,显示出这些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观察到11... 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对6个鲤(Cyprinus carpio)品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各群体等位基因频率范围广泛,其中42.07%的等位基因频率在0.2及以上,显示出这些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观察到118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约78.2139,平均I值(Shannon遗传信息指数)为1.7549,显示出不同鲤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等位基因分布的分析发现,不同鲤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该研究结果为鲤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验证了微卫星标记在种质鉴定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河鲈养殖群体种质资源特征分析
4
作者 任舒乐 孙志鹏 +3 位作者 鲁翠云 刘天奇 赵莹莹 郑先虎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7-2036,共10页
【目的】了解河鲈养殖群体种质资源特征,为其遗传改良及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3个河鲈养殖群体为研究对象,包括来自布尔津县额河特有冷水鱼繁育开发有限公司的HA群体、福海县海富特种鱼养殖公司的HB群... 【目的】了解河鲈养殖群体种质资源特征,为其遗传改良及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3个河鲈养殖群体为研究对象,包括来自布尔津县额河特有冷水鱼繁育开发有限公司的HA群体、福海县海富特种鱼养殖公司的HB群体及新疆克兰源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的HC群体,从可量性状、品质性状、抗氧化能力及遗传多样性4个方面评估其种质资源特征。【结果】3个河鲈养殖群体间的体型差异明显,其中,HA群体的平均体长为161.49±25.18 mm,平均体质量为83.00±59.16 g;HB群体的平均体长为160.78±19.07 mm,平均体质量为111.26±43.66 g;HC群体的平均体长为218.25±14.20 mm,平均体质量为219.58±48.21 g。3个河鲈养殖群体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共检出17种氨基酸,以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的含量较高,合计占总氨基酸的44.9%~45.1%;共检出2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其丰富,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220.92~241.70 mg/100 g。3个河鲈养殖群体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0.49~0.94μmol/g,HB群体与HC群体间的T-AOC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HA群体(P<0.05)。3个河鲈养殖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128~0.2244,近交系数(F_(HOM))分布在-0.0660~-0.0460;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0095~0.0152,基因流(N_m)为16.1974~26.0658。在全基因组水平上,3个河鲈养殖群体总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I类主要由HA群体和HC群体组成,混杂有少量HB个体;第II类主要由HB群体组成。【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人工养殖河鲈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符合优质蛋白源的标准;不同河鲈养殖群体分化程度较低,且存在杂合过剩现象,因此,在今后的育种与养殖工作中要加强监控,谨慎引种,避免近亲繁殖而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鲈 养殖群体 种质资源 肌肉营养成分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与黑龙江流域长春鳊养殖群体种质特征比较分析
5
作者 石昌何 郑先虎 +3 位作者 孙志鹏 刘天奇 那荣滨 鲁翠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为探究长江与黑龙江流域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的种质资源差异,开发黑龙江长春鳊种质资源,对长江流域(WB)和黑龙江流域(FB)长春鳊养殖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肌肉营养成分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B群体与FB群体的全长(TL)... 为探究长江与黑龙江流域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的种质资源差异,开发黑龙江长春鳊种质资源,对长江流域(WB)和黑龙江流域(FB)长春鳊养殖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肌肉营养成分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B群体与FB群体的全长(TL)、体高(BH)、头长(HL)、吻长(WL)、眼径(EB)、眼间距(EC)、尾柄高(FH)和体长(SL)的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长江群体与黑龙江群体体型差异较大,可作为长春鳊杂交育种的材料;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WB群体粗脂肪含量(0.63 g/100 g)显著低于FB群体(1.57 g/100 g)(P<0.05),而粗蛋白质含量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WB群体的总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FB群体(P<0.05),而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FB群体(P<0.05);基于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分析群体遗传结构,WB和FB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007和0.1004,群体处于低度遗传多样性水平(PIC<0.2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 st)为0.0305,基因流(N m)为7.9428,表明群体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换。本研究为长春鳊的开发、繁殖和持续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鳊 形态特征 肌肉营养成分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群体方正银鲫的肌肉营养成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周慧杰 孙志鹏 +5 位作者 闫婷 徐欢 张婷婷 何立川 陈丽梅 匡友谊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15-121,共7页
为系统分析方正银鲫的肌肉营养品质,测定了5个方正银鲫群体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为方正银鲫的养殖推广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结果表明:方正银鲫的水分含量为71.49%~76.63%,粗脂肪含量为2.28%~5.1... 为系统分析方正银鲫的肌肉营养品质,测定了5个方正银鲫群体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为方正银鲫的养殖推广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结果表明:方正银鲫的水分含量为71.49%~76.63%,粗脂肪含量为2.28%~5.16%,粗蛋白含量为17.36%~18.91%,属于中低脂鱼类,含有较高蛋白;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02~14.95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65~5.10 g/100 g,呈味氨基酸含量为5.53~5.84 g/100 g,必需氨基酸评分、化学指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推荐比值,鲜味氨基酸占比较高;21种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占23.77%~27.0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2.67%~36.73%,脂肪酸组成符合中国淡水鱼的脂肪组成。综上所述,方正银鲫肌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味道鲜美等特性,能够作为人类所需营养的优质来源进行推广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正银鲫 基本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肌肉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粒体序列比较分析梭鲈鸭绿江和乌伦古湖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志鹏 鲁翠云 +1 位作者 那荣滨 郑先虎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26,共8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分析了梭鲈(Sander lucioperca)鸭绿江(YL)和乌伦古湖(XJ)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变异。结果显示:Cyt b和D-loop序列的A+T含量分别为57.37%和66.64%,明显高于C+G含量(42.63%和33.36%)。Cyt b...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分析了梭鲈(Sander lucioperca)鸭绿江(YL)和乌伦古湖(XJ)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变异。结果显示:Cyt b和D-loop序列的A+T含量分别为57.37%和66.64%,明显高于C+G含量(42.63%和33.36%)。Cyt b序列共检测变异位点2个,包括单变异位点和简约信息位点各1个。D-loop序列中检测到变异位点26个,其中单变异位点19个,简约信息位点7个。检测到Cyt b序列3个单倍型,YL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0.032±0.031)和核苷酸多样性(π)(0.000 08±0.000 07)均低于XJ群体(0.467±0.043)(0.001 10±0.000 10),YL群体内遗传距离(0.000 076)小于XJ(0.001 102),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 873;检测到D-loop序列17个单倍型,YL群体Hd(0.466±0.088)和π(0.002 41±0.000 69)略高于XJ群体(Hd=0.435±0.100,π=0.001 91±0.000 67),YL群体内遗传距离(0.002 422)大于XJ群体(0.001 919),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2 269。结果显示,两个群体Cyt b和D-loop的遗传多样性较低。D-loop序列的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乌伦古湖群体可能经历种群扩张。Cyt b和D-loop序列分子方差分析(AMOVA)分析显示:梭鲈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64.56%和97.42%),少部分来源于群体间(35.44%和2.58%)。鸭绿江梭鲈群体可能不完全来源于乌伦古湖群体。本研究结果为两个群体在人工繁育中的利用提供了参考,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监测及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细胞色素B基因 线粒体D-LOOP区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草鱼北方中碱度碳酸盐型池塘养殖试验
8
作者 李成浩 罗亮 +6 位作者 张立民 黄晶 葛明顺 曹庆 高金亮 赵志刚 常玉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5期21-22,共2页
我国低洼盐碱水域面积高达6.9亿亩,这类水域普遍具有高碳酸盐碱度、高p H、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开发利用难度较高,导致90%以上处于低产及荒芜状态。针对这一问题选育耐碱鱼新品种,并因地制宜推广“以渔治碱”模式,对拓宽宜渔空间、推动... 我国低洼盐碱水域面积高达6.9亿亩,这类水域普遍具有高碳酸盐碱度、高p H、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开发利用难度较高,导致90%以上处于低产及荒芜状态。针对这一问题选育耐碱鱼新品种,并因地制宜推广“以渔治碱”模式,对拓宽宜渔空间、推动非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及促进渔民增收、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草鱼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大宗淡水养殖鱼,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特点广受养殖户青睐。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来源草鱼在北方中碱度碳酸盐型池塘的养殖试验,旨在为评价草鱼耐碱性能及选育耐碱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型池塘 草鱼 养殖试验 北方中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控鱼类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小军 黄天晴 +5 位作者 刘恩慧 王高超 谷伟 葛凯博 王炳谦 徐革锋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5期89-97,共9页
生殖调控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鱼类育性调控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生殖轴中的上游关键因子,在调控脊椎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直接注... 生殖调控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鱼类育性调控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生殖轴中的上游关键因子,在调控脊椎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直接注射或口服GnRH及其类似物的方式,以及利用调节GnRH上游关键信号分子的方式已在多种动物中实现了生殖调控。本文综述了GnRH的基本信息、鱼类生殖生物学新观点、GnRH在鱼类中的发现及调控鱼类育性等研究进展,为GnRH在水产动物生殖调控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GNRH类似物 鱼类 基因编辑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水生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海霞 刘恩慧 +5 位作者 黄天晴 王高超 谷伟 葛凯博 王炳谦 徐革锋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KIs)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Cyclins和CDKs的复合物调节有丝分裂和减数...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KIs)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Cyclins和CDKs的复合物调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KIs调控Cyclins和CDKs的复合物,三者协同工作,使细胞周期进程顺利进行。Cyclins、CDKs和CKIs参与动物生长发育的各个基本生理过程,近年来其在生殖调控中的研究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Cyclins、CDKs和CKIs三者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参与水生动物生殖调控过程的研究进展,重点汇总其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的作用,以期为水生动物生殖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CYCLINS CDKS CKIs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CyclinE1基因表达对虹鳟性腺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刘恩慧 徐革锋 +7 位作者 施文昊 谷伟 王高超 葛凯博 范鹏 孙云超 李大田 黄天晴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细胞周期基因对细胞生长、增殖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影响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DNA修复。为探索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E1(ccne1)对虹鳟性腺发育的影响,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虹鳟细胞周期蛋白调控基... 细胞周期基因对细胞生长、增殖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影响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DNA修复。为探索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E1(ccne1)对虹鳟性腺发育的影响,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虹鳟细胞周期蛋白调控基因ccne1进行基因沉默,通过调查性腺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及分析性腺组织结构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注射dsRNA后,虹鳟性腺组织中ccne1基因的沉默效率为85%。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注射dsRNA的实验组syc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是对照组的0.064倍;实验组mlh1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0.156倍;实验组dmc1基因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233倍;实验组spindlin和β-tubuli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718倍和0.156倍。组织切片结果显示,ccne1基因的敲低影响虹鳟幼鱼的卵巢和精巢的组织结构。研究表明,敲低ccne1基因,会影响虹鳟性腺组织中的减数分裂进程,使性腺组织出现发育滞后的现象,研究结果为今后虹鳟减数分裂通路解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虹鳟 CyclinE1基因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水体对梭鲈肌肉营养成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高佳敏 鲁翠云 +5 位作者 孙志鹏 刘天奇 张渴新 那荣滨 梁爽 郑先虎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6-813,共8页
为探明中碱度和淡水两种养殖水体对梭鲈肌肉营养成分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将2000尾体长5~7cm的梭鲈幼鱼分别放入黑龙江省大庆市连环湖地区总碱度20~30mmol/L池塘(667m^(2),中碱度组)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呼兰试验场淡水池塘(淡水组)中养... 为探明中碱度和淡水两种养殖水体对梭鲈肌肉营养成分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将2000尾体长5~7cm的梭鲈幼鱼分别放入黑龙江省大庆市连环湖地区总碱度20~30mmol/L池塘(667m^(2),中碱度组)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呼兰试验场淡水池塘(淡水组)中养殖2个月,测定梭鲈肌肉营养成分以及鳃、肝脏和肠道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氨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中碱度组梭鲈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淡水组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高于淡水组,达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优质蛋白的理想模式。中碱度组梭鲈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指数(65.12)高于淡水组(61.00);19种脂肪酸中,两组间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碱度组鳃中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淡水组,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淡水组;肠道中氨含量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淡水组;4种免疫相关生理指标在两组样本肝组织中均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中碱度水体养殖梭鲈肌肉氨基酸含量丰富且配比更加均衡;脂肪酸受中碱度水体环境影响较小;免疫酶类指标显示,中碱度养殖水体未引起梭鲈机体强烈免疫应激反应。综上所述,梭鲈可在中碱度养殖水体中健康生长,试验结果为梭鲈在中碱度池塘的养殖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中碱度养殖 肌肉营养成分 免疫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与中国华南地区鲫(Carassius auratus)的遗传分化
13
作者 程磊 陈蔚涛 于晓丽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4,共7页
鲫(Carassius auratus)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淡水鱼类之一,在越南也有自然分布。本文通过研究越南及中国广东阳春、潮州、广西博白和福建等地鲫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 b)基因遗传变异,以探讨越南和华南... 鲫(Carassius auratus)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淡水鱼类之一,在越南也有自然分布。本文通过研究越南及中国广东阳春、潮州、广西博白和福建等地鲫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 b)基因遗传变异,以探讨越南和华南地区鲫的谱系地理格局。在146尾样本中,共检测出32种单倍型,分属于6个鲫线粒体谱系,总的单倍型多样性(0.900±0.016)和核苷酸多样性(0.017±0.008)均较高。分析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和越南共存在3个土著鲫的线粒体谱系(C1A、C1B和C1C),而不是之前认为的1个或2个。谱系C1A分布于福建,谱系C1B和C1C则分别分布于越南的北部和南部,两广地区可能是谱系C1A和C1B的重叠分布区。此外,这一区域还检测到了其他线粒体谱系,这种谱系混杂的格局可能与自然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有关。本研究加深了对鲫谱系地理格局的认识,有助于鲫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分化 谱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龙虎泡野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兰若林 马文智 +3 位作者 张立民 孙博 常玉梅 梁利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37-443,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日本沼虾的遗传特性,为育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龙虎泡日本沼虾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多态性位点(PIC>0.5);太湖2号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4~11,有效...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日本沼虾的遗传特性,为育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龙虎泡日本沼虾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多态性位点(PIC>0.5);太湖2号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4~11,有效等位基因为3.6864~7.4805,观测杂合度为0.3182~0.8333,期望杂合度为0.7449~0.8848;各位点的多态性为0.6919~0.8517,属于高遗传多样性的群体。大龙虎泡野生群体等位基因数为1~2,有效等位基因为1.0000~2.0000,观测杂合度为0.0000~1.0000,期望杂合度为0.0000~0.5172,各位点的多态性为0.0000~0.3750,属于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群体。2个群体均有7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大龙虎泡野生群体另出现3个位点无法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太湖2号养殖群体的7个位点表现出来的是杂合子缺失,大龙虎泡野生群体的7个表现的是杂合子过剩。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有36.15%(P<0.0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而63.85%(P<0.01)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与太湖2号养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0.2769,遗传距离为1.2843,这2个群体遗传相似度低,遗传距离远,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2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36153(P<0.01),遗传分化程度明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最佳K值为3,说明这2个种群有3个可能的祖先。大龙虎泡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提示对大龙虎泡野生群体种质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太湖2号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与多糖复合膜制备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晨辉 黄丽 +5 位作者 白淑艳 葛凯博 覃东立 陈中祥 王鹏 高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9-215,共7页
寻找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制备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可食性保鲜膜,并分别复合壳聚糖、果胶及海藻酸钠3种多糖,研究多糖的添加对明胶膜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情况的影响。... 寻找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制备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可食性保鲜膜,并分别复合壳聚糖、果胶及海藻酸钠3种多糖,研究多糖的添加对明胶膜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情况的影响。膜的微观结构表明多糖与明胶之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结构,红外光谱显示添加多糖影响了O—H键的弯曲和伸缩振动,从而影响了氢键的形成。果胶和海藻酸钠的添加将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提高,同时壳聚糖将明胶膜的透光率最多降低30%。虹鳟冷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处理的虹鳟将菌落总数可接受限值从9 d延长至12 d左右,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也有类似结果,脂肪酸构成表明复合膜的处理延缓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综上,明胶经多糖复合后形成的活性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多糖 复合膜 虹鳟 脂质氧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碱度胁迫对乌苏里白鲑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生长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雪峰 黄天晴 +8 位作者 刘恩慧 徐革锋 史秀兰 董福霖 李文文 纪凯 谷伟 潘玉财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碱胁迫对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 Berg)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水温18℃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60.43±2.4... 为探究碱胁迫对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 Berg)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水温18℃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60.43±2.45)g的乌苏里白鲑饲养在180 cm×60 cm×47 cm的循环控温水族箱中6周,水中碳酸氢钠碱度为0 mmol/L、5 mmol/L、10 mmol/L、20 mmol/L和30 mmol/L,每个碱度组30尾鱼,三个平行组(n=10)。结果表明,在20mmol/L、30 mmol/L碱度下乌苏里白鲑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存活率均为100%,而在10 mmol/L组中增重率(87.85%)与特定生长率(1.50%/d)最高,饲料系数(0.88)最低,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0 mmol/L、30 mmol/L碱度胁迫组中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5 mmol/L、10 mmol/L碱度组中抗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5 mmol/L、10 mmol/L碱度下乌苏里白鲑IGF-1/GH生长轴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10 mmol/L组表达量达峰值(P<0.05);20 mmol/L、30 mmol/L碳酸盐碱度下表达量显著下降,30 mmol/L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38%(P<0.05)和30%(P<0.05)。结果表明,乌苏里白鲑对碳酸盐碱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10 mmol/L的低碱度环境中生长较好,尽管在20 mmol/L、30 mmol/L碱度不利于乌苏里白鲑生长,但其存活率仍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白鲑 碳酸盐碱度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碳酸氢钠碱度胁迫对草鱼存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黄璇 刘天奇 +4 位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那荣滨 常玉梅 郑先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程度,为开发培育草鱼的耐碱新种质提供支持。【方法】将(85.38±26.73)g草鱼置于0~120 mmol·L^(-1)的碳酸盐水体中进行96 h急性碱胁迫实验,计算96 h半致死浓度(LC...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程度,为开发培育草鱼的耐碱新种质提供支持。【方法】将(85.38±26.73)g草鱼置于0~120 mmol·L^(-1)的碳酸盐水体中进行96 h急性碱胁迫实验,计算96 h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afe Concentration,SC),检测血清、鳃、肝、肠及肾中的氨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Na+/K+-ATP酶(NKA)的活性变化。【结果】基于寇氏法、概率单位法和线性回归法计算,草鱼96 h LC50为59.20~62.01 mmol·L^(-1),SC为18.32~22.41 mmol·L^(-1)。不同碳酸盐碱度酶活性结果分析显示,碱度20 mmol·L^(-1)时解毒器官肝和肾中抗氧化免疫相关酶类(SOD、ACP、AKP)及用于解氨毒的GS活性均未出现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NKA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鳃中AKP和NKA活性变化显著(P<0.05),表明20 mmol·L^(-1)碳酸盐碱度不造成机体主要器官损伤,草鱼尚能清除碱胁迫造成的不利影响;高碱度40 mmol·L^(-1)时部分个体能存活,但相关酶活性受影响。【结论】草鱼能在20 mmol·L^(-1)碳酸盐碱度水体中保持较健康的生理功能,40 mmol·L^(-1)高碱度水体中肝脏等器官已出现一定程度损伤;鳃和肝在草鱼应对碱胁迫下的体内氨积聚、氧化损伤等不利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碳酸盐碱度 半致死浓度 氨质量分数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PPARγ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18
作者 周佳 刘天奇 +4 位作者 孙志鹏 吉宇丹 鲁翠云 曹顶臣 郑先虎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为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对鲤(Cyprinus carpio)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采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体质量(215.20±8.21)g鲤的PPARγ基因,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 为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对鲤(Cyprinus carpio)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采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体质量(215.20±8.21)g鲤的PPARγ基因,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结果显示,PPARγ基因c DNA全长为3 077 bp,包括233 bp的5′非编码区、1 311bp的3′非编码区和编码51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鲤PPARγ包括4个功能结构域,即A/B区,DNA结合区(DNA binding domain,DBD区),铰链区和配体结合区(ligand binding domain,LBD区)。鲤PPARγ与鲫(Carassius auratus)、斑马鱼(Danio rerio)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63%和87.28%。PPARγ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脑次之,脾和心脏中最少。腹腔脂肪中PPARγ基因表达量多脂鲤显著高于少脂鲤(P<0.05),背部肌肉中PPARγ基因表达量多脂鲤极显著高于少脂鲤(P<0.01)。推测PPARγ具有促进脂肪沉积的作用,PPARγ基因可以作为鲤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用于分子选择。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鲤PPARγ基因调控脂肪沉积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基因 基因表达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雅罗鱼3个养殖群体种质差异分析
19
作者 艾克达·热合曼 黄晶 +2 位作者 邹宇婷 张立民 常玉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对国内3个不同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生长可量性状、抗氧化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采用凯氏定氮、索氏抽提和水解氨基酸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瓦氏雅罗鱼优异种质的筛选、新品种选育及池塘养殖... 对国内3个不同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生长可量性状、抗氧化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采用凯氏定氮、索氏抽提和水解氨基酸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瓦氏雅罗鱼优异种质的筛选、新品种选育及池塘养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的瓦氏雅罗鱼生长情况良好,且在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和平均全长无明显差异;在抗氧化酶活方面,肇东(ZD)群体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呼兰(HL)和沈阳(SY)群体,说明酶活性受不同养殖环境、喂食的饲料以及种质因素的影响;各种质群体水分(73.9~76.3%)、灰分(1.17~1.37%)、粗蛋白含量(16.70~19.57%)和粗脂肪含量(1.90~7.70%)有显著差异;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TAA)为13.96%~15.76%;ZD群体EAAI指数(64.83)、AAS(6.5)和CS(4.82)评分均高于HL和SY群体;23种脂肪酸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含量分别为0.39%~1.36%、0.71%~3.74%、0.48%~2.08%;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SNP,进而计算群体遗传学参数,用以评估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针对此现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瓦氏雅罗鱼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综上所述,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符合FAO/WHO标准,均为符合人们营养需求的优质蛋白质,其中ZD和HL群体的瓦氏雅罗鱼肉质更鲜美多汁,可作为瓦氏雅罗鱼繁育以及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抗氧化酶活性 肌肉营养成分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镜鲤“龙科11号”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20
作者 姜晓娜 胡雪松 +5 位作者 石潇丹 葛彦龙 李池陶 程磊 石连玉 贾智英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9-65,103,共8页
本研究随机测定5月龄和17月龄镜鲤“龙科11号”(Cyprinus carpio var.Longke-11 mirror)的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头长(X5)、吻长(X6)、眼径(X7)、眼间距(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1项性状,随后以体... 本研究随机测定5月龄和17月龄镜鲤“龙科11号”(Cyprinus carpio var.Longke-11 mirror)的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头长(X5)、吻长(X6)、眼径(X7)、眼间距(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1项性状,随后以体质量为因变量、10项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利用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形态性状影响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5月龄镜鲤中除头长外9项形态性状、17月龄中10项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5月龄镜鲤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长、体厚和头长,而17月龄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高、体厚、头长和尾柄长;分别以影响体质量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了最优多元回归方程:5月龄为Y=-218.025+0.963X2+1.621X4+2.386X5,17月龄为Y=-2454.364+3.670X3+14.137X4+6.258X5+10.448X9。本研究结果可为镜鲤“龙科11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龙科11号”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