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角蛋白酶及其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本旭 马诗淳 邓宇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3-19,共17页
角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它能降解羽毛等结构复杂的角蛋白,实现多肽、氨基酸等高值化产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天然角蛋白酶的活性、抗逆性和生产效能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为提高角蛋白酶的产量、改善功能特性提供了... 角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它能降解羽毛等结构复杂的角蛋白,实现多肽、氨基酸等高值化产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天然角蛋白酶的活性、抗逆性和生产效能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为提高角蛋白酶的产量、改善功能特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文章系统地综述了角蛋白酶的来源、生理特性及结构特点,总结了目前角蛋白酶活性检测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角蛋白酶蛋白质工程在功能域改造及多功能域组合的工程方面的策略和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角蛋白酶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角蛋白酶 酶活检测 蛋白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脱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安银敏 张东东 +2 位作者 顾红艳 刘刈 吴进 《中国沼气》 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渐增大,若过分依赖化石能源,人类终将面临能源危机。沼气是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的产物,沼气中通常含有大量CO2,CO2的存在会使得沼气热值降低。提高沼气的热值使沼气的工业化应用成为可能,沼气脱碳...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渐增大,若过分依赖化石能源,人类终将面临能源危机。沼气是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的产物,沼气中通常含有大量CO2,CO2的存在会使得沼气热值降低。提高沼气的热值使沼气的工业化应用成为可能,沼气脱碳是提高沼气热值的有效方法。目前工业应用中脱碳技术较成熟的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尚不成熟的生物法。文章总结对比了目前的主流沼气脱碳技术、脱碳原理、甲烷生成效率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甲烷 加氢 脱碳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潘科 熊霞 +3 位作者 李江 葛一洪 施国中 雷云辉 《中国沼气》 2022年第4期3-7,共5页
根据我国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对农村生活污水提出了新的治理规划和要求,立足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以行动方案的规划方向,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为我国... 根据我国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对农村生活污水提出了新的治理规划和要求,立足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以行动方案的规划方向,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为我国农村以后的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模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的基本特性及沼气化处理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淑兰 刘萍 宋立 《中国沼气》 2018年第3期64-66,共3页
为考察柑橘皮沼气化处理的可行性,文章首先对柑橘皮的特征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其次,在中温条件下,对柑橘皮进行厌氧发酵产气特性试验研究。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柑橘皮中的挥发性物质(VS)约占干物质(TS)95.25%,理论上讲,柑橘皮是适合厌... 为考察柑橘皮沼气化处理的可行性,文章首先对柑橘皮的特征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其次,在中温条件下,对柑橘皮进行厌氧发酵产气特性试验研究。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柑橘皮中的挥发性物质(VS)约占干物质(TS)95.25%,理论上讲,柑橘皮是适合厌氧生物法处理的;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皮的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比较高,即单位原料质量产沼气量达1.05 m3·kg-1TS;从产气成分看,甲烷含量最高可达69.50%。从该研究综合分析,柑橘皮适宜厌氧发酵生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特征成分 厌氧发酵 产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政策与产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琨 张英楠 +2 位作者 赖成晞 任晓斌 吴进 《中国沼气》 2020年第3期86-92,共7页
老挝畜禽养殖业的快速成长,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同时产生的畜禽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沼气具有治理环境,提供清洁能源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和欢迎。文章重... 老挝畜禽养殖业的快速成长,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同时产生的畜禽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沼气具有治理环境,提供清洁能源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和欢迎。文章重点研究了2006年~2015年老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沼气的产能潜力。结论表明:老挝畜禽养殖废弃物如果可以完全利用转化为可用生物质能源沼气,则能够生产1044.46×10^7 m^3沼气,可转化为731.11×10^4 t标准煤。这将为老挝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畜禽养殖 户用沼气 产能潜力 环境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沼气发酵工艺优化及菌群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珞宇 罗臣乾 +2 位作者 张敏 施国中 张国治 《中国沼气》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了解沼气发酵对农村有机生活垃圾中细菌菌群的影响,文章从2个正在稳定运行的20 L反应器中选取两个水力停留时间(15 d,20 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在2个水力停留时间内,沼气产量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而提高;沼气... 为了了解沼气发酵对农村有机生活垃圾中细菌菌群的影响,文章从2个正在稳定运行的20 L反应器中选取两个水力停留时间(15 d,20 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在2个水力停留时间内,沼气产量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而提高;沼气中甲烷成分均大于50%,粒径大的反应器中沼气甲烷成分要高于粒径小的反应器;在所选4批次的原料中,存在的病原菌为Enterobacter和Enterococcus,未发现Salmonella,Shigella Castellani及Staphylococcus Aureus,随着沼气发酵的进行,原料中腐败性细菌减少,发酵性细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沼气发酵 细菌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式沼气工程资源化利用农村有机垃圾技术模式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文俊 李冰峰 +2 位作者 李惠斌 宣华军 梅自力 《中国沼气》 2020年第6期74-78,共5页
文章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后通过地埋式沼气工程处理有机垃圾的技术体系、运维方式,形成“锦润模式”。研究表明,该模式优势为:处理成本较低,处理过程节能环保,处理工艺先进成熟,且处理后的产物经济实用。最后从建立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文章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后通过地埋式沼气工程处理有机垃圾的技术体系、运维方式,形成“锦润模式”。研究表明,该模式优势为:处理成本较低,处理过程节能环保,处理工艺先进成熟,且处理后的产物经济实用。最后从建立健全运行保障体系、综合开发利用“三沼”产品、大力开展公共宣传3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资源化利用 农村有机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沼气技术的村级生态循环案例研究——以诸暨市为例
8
作者 孔垂雪 王久臣 +5 位作者 李悦 李惠斌 李冰峰 徐文勇 梅自力 冉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2期202-205,共4页
在运用沼气技术、实现生态循环的实践过程中,诸暨市以乡村为基本功能单元,形成了村级生产园区和村级生活社区两种不同形态的生态循环案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从依托乡村概况、工艺技术模式和项目管理经验3个方面,对2个典型案例分别进行... 在运用沼气技术、实现生态循环的实践过程中,诸暨市以乡村为基本功能单元,形成了村级生产园区和村级生活社区两种不同形态的生态循环案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从依托乡村概况、工艺技术模式和项目管理经验3个方面,对2个典型案例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为今后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村级生态循环相关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技术 村级 生态循环 案例研究 诸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竹基纤维素为碳源生物转化L-乳酸的潜力研究
9
作者 杨春柳 管秀琼 +2 位作者 刘春 何明雄 刘林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3,共7页
以竹材制浆厂备料工段产生的废弃竹屑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且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竹基纤维素为碳源,同时对预处理前后竹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用分步水解发酵工艺,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L-乳酸... 以竹材制浆厂备料工段产生的废弃竹屑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且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竹基纤维素为碳源,同时对预处理前后竹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用分步水解发酵工艺,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L-乳酸工艺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该碳源生物转化L-乳酸的潜力。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提高了原料酶解还原糖释放量,在总固体(total solids,TS)质量浓度140 g/L、酶添加量60 FPU/g、酶解54 h条件下糖化,总糖质量浓度可达31.19 g/L。将糖化液用于发酵试验,在起始糖质量浓度19.43 g/L,发酵初始pH 6.5、菌株接种量5%、发酵17 h条件下,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6.28 g/L,其糖酸转化率高达80.87%。综上,该实验为竹基纤维素的利用提供了高值化途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竹屑 蒸汽爆破预处理 分步水解发酵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效聚磷菌Rhodococcus sp.H的分离鉴定及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 杨波 +2 位作者 代立春 曾清如 刘爱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6-224,共9页
采用混合稀释平板法,从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滇池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推测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将其命名为Rhodococcus sp.H,并对菌株H在不同理化因素条件下的生长及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 采用混合稀释平板法,从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滇池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推测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将其命名为Rhodococcus sp.H,并对菌株H在不同理化因素条件下的生长及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接种培养24 h后即能完成对数增长期,在pH值为6~7、温度为30℃时能获得较高生物量和除磷率,最佳碳源为乙酸钠和乙醇,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p H值高于9或低于5时,菌株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除磷率较低。同时研究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会影响其生长环境基质的p H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p H值调节能力。该菌株能够有效利用乙酸钠和乙醇等小分子碳源获得较大生物量和较高的除磷效率,但是不能将铵盐作为唯一的氮源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聚磷菌 红球菌属 分离鉴定 除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因子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金怀 蒲小东 +3 位作者 魏世清 叶勇卫 黄凌志 李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因子对秸秆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为农作物秸秆沼气干发酵工程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接种物比例、碳氮比和料液pH 3个因子对玉米秸秆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形状... 【目的】探明不同因子对秸秆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为农作物秸秆沼气干发酵工程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接种物比例、碳氮比和料液pH 3个因子对玉米秸秆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形状(短秆状、细丝状、粉末状)玉米秸秆干发酵的产气量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接种物比例对干发酵启动及整个厌氧反应的影响显著,原料接种物比例为30%,碳氮比为20∶1,pH 7.0的工艺参数组合产沼气较优,总产气26100 mL、日均产气量为900 mL,池容产气率为0.18 mL/(mL·d);细丝状玉米秸秆日均产气量最高,沼气甲烷含量高且稳定,日均产气量为2121 mL。【结论】接种物比例对干发酵启动及整个厌氧反应的影响显著,将玉米秸秆粉碎为细丝状更有利于提高干发酵累积产沼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干发酵 沼气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锌浸渍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吸附氯霉素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庆玉 王永超 +4 位作者 梅自力 冉毅 彭波 贺莉 王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7-567,共11页
抗生素在人类医学和动物养殖业中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为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修复氯霉素污染水体,使用ZnCl_(2)对水稻秸秆进行改性并制备生物炭以提高对氯霉素的吸附性能。借助比表面积... 抗生素在人类医学和动物养殖业中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为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修复氯霉素污染水体,使用ZnCl_(2)对水稻秸秆进行改性并制备生物炭以提高对氯霉素的吸附性能。借助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对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给予表征,并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初始溶液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的条件下生物炭对氯霉素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吸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和扩散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nCl_(2)改性生物炭在1h内对氯霉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达90%以上,且700℃下制备的ZnCl_(2)改性生物炭(Zn-BC700)效果最佳,在平衡时对100mg·L^(-1)氯霉素最大吸附容量为96.68mg·g^(-1),700℃下制备的ZnCl_(2)改性生物炭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分别为640.175m^(2)·g^(-1)和0.064cm^(3)·g^(-1),其在电镜下呈现丰富的管状和簇状结构;FTIR表征发现Zn-BC700上形成了酚羟基和芳香环等含氧官能团;Zn-BC700的XRD光谱上呈现多种含Zn化合物的特征峰,证明Zn粒子成功负载至Zn-BC700上。吸附过程受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小,氯霉素在ZnCl_(2)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模型和Elovich等温线,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进行,吸附机理涉及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和电子给体受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氯霉素 吸附 秸秆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鑫 沈旭 +3 位作者 吴波 庄勇 刘林培 何明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4-150,共7页
目前农作物秸秆存在综合利用效率低以及其生物转化产品饲料附加值低的问题,为提高干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本研究以干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辅以中草药(黄连、黄芪、黄芩等)、混合菌液(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运动发酵单胞... 目前农作物秸秆存在综合利用效率低以及其生物转化产品饲料附加值低的问题,为提高干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本研究以干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辅以中草药(黄连、黄芪、黄芩等)、混合菌液(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运动发酵单胞菌比例1:1:1:1)、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发酵制作饲料。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个因素的添加范围为水分含量(60%、65%、70%)、菌液添加量(1%、2%、3%)、尿素添加量(1%)以及葡萄糖添加量(4%、6%、8%),再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究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饲料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水量70%,葡萄糖添加量8%,混合菌液添加量3%,尿素添加量1%,30℃发酵30 d,此条件下,真蛋白含量最高为7.61%;对该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工艺结果验证,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中真蛋白含量为7.47%,且添加中草药后能够促进乳酸菌的数量由6.09 Log10CFU/g增加到7.01 Log10CFU/g,增加15.10%,乳酸含量由24.93 g/kg增加到29.38 g/kg,相较对照组(-TCH)提高了17.84%。同时添加中草药能够明显地抑制腐败菌如霉菌和大肠菌属的滋生,以及促进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部分降解。此外,添加中草药可提升干物质质量,增加饲料营养保存的完整性。因此,在玉米秸秆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利用混合固体发酵有助于提高饲料发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微贮饲料 正交试验 中草药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菌群TC-5生物强化秸秆猪粪混合发酵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祥平 奚永兰 +3 位作者 杜静 王宇欣 黄艳 叶小梅 《中国沼气》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厌氧消化过程是通过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交互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能源甲烷,对厌氧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和功能进行调控是提高厌氧发酵过程效率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基于生物菌群强化技术研究了添加厌氧微生物菌群TC-5对半连... 厌氧消化过程是通过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交互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能源甲烷,对厌氧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和功能进行调控是提高厌氧发酵过程效率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基于生物菌群强化技术研究了添加厌氧微生物菌群TC-5对半连续秸秆/猪粪发酵体系产甲烷过程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强化菌剂TC-5能够提高日产量和累计产气量,与批次发酵和未接种菌剂组相比,甲烷产量可提高12.47%~15.0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的动态变化,发现发酵型细菌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_(1),vadinBC27 wastewater sludge group和产甲烷古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均比批次发酵和未接种TC-5菌剂的半连续发酵过程显著提高,发酵型细菌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的丰度升高可能是发酵过程甲烷产量提高的原因。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菌剂TC-5强化厌氧发酵过程提升甲烷产量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沼气 生物强化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核桃青皮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龙思帆 王丽 +1 位作者 李堃 贺静 《中国沼气》 2022年第3期38-42,共5页
将核桃青皮通过堆肥化处理是一种良好的林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但是核桃青皮含有多种抗菌成分,造成堆肥过程不易启动和控制。实验共设4个堆肥处理,进行堆肥腐熟试验,比较堆肥过程中pH值、含水率、温度的变化、种子发芽率、大肠杆菌菌... 将核桃青皮通过堆肥化处理是一种良好的林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但是核桃青皮含有多种抗菌成分,造成堆肥过程不易启动和控制。实验共设4个堆肥处理,进行堆肥腐熟试验,比较堆肥过程中pH值、含水率、温度的变化、种子发芽率、大肠杆菌菌落数和蛔虫卵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A_(3)(60%的核桃青皮+30%的食用菌渣+10%的草木灰)处理堆肥效果最好,pH值稳定在6.0左右,含水率50%~55%,堆肥温度维持较高,种子发芽指数达93.27%,腐熟程度高。直至堆肥结束,4个处理的蛔虫卵的死亡率为100%,大肠杆菌菌落数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有机肥 堆肥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发酵单胞菌底盘细胞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永富 耿碧男 +5 位作者 宋皓月 何桥宁 何明雄 鲍杰 白凤武 杨世辉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1期59-90,共32页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Entner-Doudoroff(ED)途径代谢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产乙醇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乙醇发酵速率高和对糖表观收率高、乙醇耐受性好及生物安全(generally regarded as ...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Entner-Doudoroff(ED)途径代谢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产乙醇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乙醇发酵速率高和对糖表观收率高、乙醇耐受性好及生物安全(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GRAS)等特点。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和代谢工程改造,可以作为纤维素乙醇及其他生物基产品生物炼制的细胞工厂。本文综述了运动发酵单胞菌独特的生理特点及其作为细胞工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构建运动发酵单胞菌作为底盘细胞,实现工业产品规模化经济生产涉及的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改造相关方法、技术与工具等方面的进展及瓶颈。同时探讨了持续开发、完善、应用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代谢途径精准时空调控方法及高通量自动筛选检测手段,在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精简优化以及生物固碳与固氮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推动合成生物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合成生物学 底盘细胞 系统生物学 基因编辑 非模式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对水培生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汇 樊战辉 +4 位作者 郑述东 杨琴 李忠华 施国中 熊霞 《中国沼气》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试验以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资源化利用为目的,探索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替代水培生菜营养液,研究不同比例替换对水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格化粪池出水可以替换部分标准营养液进行水培生菜生产,而且达到提质增产... 试验以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资源化利用为目的,探索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替代水培生菜营养液,研究不同比例替换对水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格化粪池出水可以替换部分标准营养液进行水培生菜生产,而且达到提质增产;综合考虑,替换比例为20%条件下,效果最佳,鲜重相对于CK增加了3.2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0.77%,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20.52%;与标准营养液相比,所有添加三格化粪池出水的试验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硝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农村户厕三格化粪池出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格化粪池出水 生菜 水培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污泥胞外多糖的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雯谚 王兰 +1 位作者 王茹 邓良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缓慢,颗粒化有助于其在反应器中的持留,防止污泥流失,而胞外多糖作为颗粒化的生物胶,是其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其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及结构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泥的... 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缓慢,颗粒化有助于其在反应器中的持留,防止污泥流失,而胞外多糖作为颗粒化的生物胶,是其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其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及结构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泥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众多,但尚无针对其胞外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因此,该研究对比了3种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甲酰胺-NaOH法、加热-Na_(2)CO_(3)法和甲醛-NaOH法。通过比较其污泥形态、EPS产量、TOC总量、3D-EEM图谱及污泥细胞裂解程度,发现甲醛-NaOH法所得到的EPS提取液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胞外蛋白含量最低、细胞裂解程度最低,是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胞外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该研究可为厌氧氨氧化污泥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和结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胞外聚合物 胞外多糖 甲醛-NaOH法 甲酰胺-NaOH法 加热-Na_(2)CO_(3)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酒发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9
作者 覃瑶 吴波 +1 位作者 秦晗 何明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调配等工艺制得的低酒精度饮料酒,其保留水果原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因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深受喜爱。该文简述了果酒的营养价值、种类和工艺流程,从果酒菌株选育、复合果酒开发、多菌株混合发酵、降酸... 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调配等工艺制得的低酒精度饮料酒,其保留水果原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因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深受喜爱。该文简述了果酒的营养价值、种类和工艺流程,从果酒菌株选育、复合果酒开发、多菌株混合发酵、降酸技术、澄清技术以及香气成分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果酒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我国果酒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果酒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果酒产业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发酵菌种 酿造技术 香气成分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R的近红外光谱沼液主要营养成分实时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佳芮 钟元 +2 位作者 李悦 杨婧 贺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9-1094,共6页
按需施用沼肥,可提升我国粮食产能,筑牢大国粮仓。鉴于国内外利用近红外模型对沼液中氮、磷、钾含量快速检测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183个沼液样本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快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沼液中的总氮、总钾和氨氮含... 按需施用沼肥,可提升我国粮食产能,筑牢大国粮仓。鉴于国内外利用近红外模型对沼液中氮、磷、钾含量快速检测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183个沼液样本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快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沼液中的总氮、总钾和氨氮含量,校正决定系数(R_(C)^(2))分别为0.9238、0.9339和0.9191,预测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9255、0.9184和0.9160,均大于0.9。校正集残留预测偏差RPD_(C)分别为3.8044、4.0034和3.6724,预测集残留预测偏差RPD P分别为3.7035、3.5403和3.4876,均大于3。这说明模型定标效果好、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能够用于实际检测;总磷含量的R_(C)^(2)为0.9047,大于0.9,R_(P)^(2)为0.8083,RPD_(C)为3.2538,大于3,RPD P为2.3100。模型可用于定量分析,为农业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沼液 偏最小二乘回归 营养成分 实时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