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雪 王督 +5 位作者 白艺珍 喻理 岳晓凤 张文 张良晓 李培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9-1195,共7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无需化学试剂、绿色环保,以及可实现多品质参数同步检测等优点。该文综述了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品质的近红外光谱速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油料含油量、粗蛋白含量、脂...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无需化学试剂、绿色环保,以及可实现多品质参数同步检测等优点。该文综述了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品质的近红外光谱速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油料含油量、粗蛋白含量、脂肪酸含量等品质指标,食用油的理化指标,以及脂肪酸和食用油的真实性鉴别,并对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速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 品质检测 油料 食用油 真实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油菜薹中反式维生素K1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月清 汪丹丹 +6 位作者 杨瑞楠 戚欣 马飞 王秀嫔 张奇 张良晓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2-849,共8页
为准确测定反式维生素K1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菜薹反式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样品经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C30反相色谱柱,以甲醇(含0.025%甲酸+2.5 mmol/L甲... 为准确测定反式维生素K1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菜薹反式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样品经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C30反相色谱柱,以甲醇(含0.025%甲酸+2.5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S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20 min内可实现顺反异构体色谱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反式维生素K1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5。该方法检出限为0.29μg/kg,定量限为0.95μg/kg。回收率为87.5%~117.6%,精密度(RSD)在0.72%~9.59%之间。利用该方法对油菜薹和反式维生素K1含量高的3种蔬菜进行分析,发现油菜薹中反式维生素K1含量为340.08μg/100g,高于小白菜(B. rapa spp. chinensis,260.93μg/100g)、西兰花(B. oleracea var. Italic Planch,167.65μg/100g)和结球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151.11μg/100g)。本文建立的蔬菜中反式维生素K1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同时比较发现油菜薹是一种富含维生素K1的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油菜薹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定量植物油中主要甘油三酯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新楠 王秀嫔 +4 位作者 李培武 印南日 万立昊 王晓 张良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3,共8页
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种类众多、结构复杂,准确定性定量非常困难。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选择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两对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准确定量植物油中七种主要甘油三酯,包括:三亚油酸甘油酯(LLL)、1-油酸-2,3-亚油酸甘油酯(OLL)... 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种类众多、结构复杂,准确定性定量非常困难。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选择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两对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准确定量植物油中七种主要甘油三酯,包括:三亚油酸甘油酯(LLL)、1-油酸-2,3-亚油酸甘油酯(OLL)、1-棕榈酸-2,3-亚油酸甘油酯(PLL)、1-棕榈酸-2-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POL)、三油酸甘油酯(OOO)、1,2-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O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甘油酯(POS)。使用反相色谱柱分离甘油三酯,以异丙醇/乙腈混合溶液和乙腈/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15 min内可实现甘油三酯的分离与检测。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均在0.996以上,检出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1.0μg/kg,精密度(RSD)为1.2%~4.9%。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能够实现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中七种甘油三酯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甘油三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准确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芯片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粮油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混合污染 被引量:5
4
作者 周丹 闵亚杰 +4 位作者 戚欣 宁佳囡 吴文琴 张兆威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1-349,共9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目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残检测方法主要是仪器检测法,无法满足现场对粮油农残混合污染进行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目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残检测方法主要是仪器检测法,无法满足现场对粮油农残混合污染进行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的需求。本研究在前期自主选育的克百威和甲萘威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研究并制备出农残混合污染同步快速检测阵列芯片,建立了一种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了在30 min内同步定量克百威和甲萘威。经过优化,克百威和甲萘威的检测限分别为0.11、0.09 ng/g,线性范围为0.33~3000 ng/g、0.18~1500 ng/g。在花生样品检测中,克百威和甲萘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4%~98.3%和90.1%~118.8%;批内差(RSD)分别为9.0%和3.5%;批间差(RSD)分别为12.3%和16.3%。该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检测结果高度一致。该阵列芯片满足了对农产品中克百威和甲萘威进行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的需求,并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氨基甲酸酯 阵列芯片 混合污染同步快速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