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扑草净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婕 穆迎春 +4 位作者 喻亚丽 陈建武 刘婷 何力 甘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采用改良QuEChERS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水产品中扑草净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增强型脂质去除吸附剂与Cleanert LipoNo组合净化,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 采用改良QuEChERS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水产品中扑草净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增强型脂质去除吸附剂与Cleanert LipoNo组合净化,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扑草净及其代谢物在1.0~5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确定系数R2大于0.992,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低至0.20μg/kg和0.50μg/kg,在草鱼、克氏原螯虾和中华绒螯蟹等基质的加标实验中呈现良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4.4%~113.7%和3.17%~11.47%。经内标法校正,5种扑草净及其代谢物在不同水产品中的基质效应不明显。方法实现了水产品中扑草净及其代谢物的识别与定量分析,并通过检测药浴扑草净的克氏原螯虾阳性样品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扑草净 代谢物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QuEChERS技术测定水产品中甲胺磷残留及不确定度评定
2
作者 彭婕 喻亚丽 +3 位作者 程波 张浪 甘金华 何力 《渔业研究》 2024年第5期528-538,共11页
【目的】准确评估全国稻渔共生体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维护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稻田水产品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鲤(Cyprinus carpio)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样品基质,... 【目的】准确评估全国稻渔共生体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维护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稻田水产品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鲤(Cyprinus carpio)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样品基质,有机磷类杀虫剂甲胺磷为研究对象,以甲胺磷良好的色谱分离效果及质谱响应强度筛选适宜的仪器测定条件,基于改良的QuEChERS技术,通过对比分析乙腈、乙酸乙酯、酸化乙腈、酸化乙酸乙酯等不同提取溶剂,PSA、C18、无水硫酸镁、Cleanert LipoNo等不同净化试剂组合,以及不同氮吹温度对甲胺磷加标回收率的影响,优选最佳的前处理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以准确测定水产品中甲胺磷的残留量,并评估其样品前处理及仪器分析等不同药物残留测定环节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为下一步优化测定步骤、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依据。【结果】试样优选乙腈提取,Cleanert LipoNo净化,40℃氮吹浓缩,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甲胺磷在0.1~50.0µ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2),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低至0.25、0.5µg·kg^(−1),平均回收率为82.1%~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水产品中甲胺磷残留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拟合和回收率;其次为标准系列溶液配制、样品重复测定、样品称量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定容体积产生的误差最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基质干扰小,灵敏度优于现有文献报道,能够满足水产品中甲胺磷痕量残留的检测需求。检测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和控制标准曲线拟合与回收率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便科学评估水产品中甲胺磷残留浓度及膳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水产品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9种除草剂残留及基质效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丽春 刘书贵 +8 位作者 尹怡 汪玉洁 郑光明 马丽莎 单奇 戴晓欣 赵城 谢文平 魏琳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8-266,共9页
建立水产品中9种除草剂(扑草津、乙草胺、丁草胺、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甲磺隆、莠去津、利谷隆和灭草松)残留的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分析9种除草剂的基质效应... 建立水产品中9种除草剂(扑草津、乙草胺、丁草胺、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甲磺隆、莠去津、利谷隆和灭草松)残留的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分析9种除草剂的基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在0.50~100 ng/mL(二氯喹啉酸和利谷隆为1.00~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0~0.50μg/kg和0.50~1.50μg/kg。在对虾、鲤鱼、鲫鱼和鳙鱼空白基质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33%~116.37%(n=6),精密度为0.80%~13.81%(n=6),该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9种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该方法下基质种类、基质质量和除草剂质量浓度对基质效应有一定影响,二氯喹啉酸、甲磺隆和苄嘧磺隆在鲤鱼和对虾中均存在较强的基质增强效应,丁草胺、乙草胺、利谷隆、灭草松和莠去津在4种水产品基质中均表现为基质抑制效应。在实际检测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时,应采用基质校准曲线减弱基质效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除草剂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田水产品中毒死蜱残留 被引量:9
4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2 位作者 居小倩 陈建武 何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9-734,共6页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稻田水产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由0.2 g乙二胺- N -丙基硅烷(PSA)和1.2 g无水硫酸镁分散萃取净化,采用Hypersil GOLD C 18 ...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稻田水产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由0.2 g乙二胺- N -丙基硅烷(PSA)和1.2 g无水硫酸镁分散萃取净化,采用Hypersil GOLD C 18 色谱柱(100 mm×2.1 mm, 5 μm)进行分离,用加热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在0.5~100.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毒死蜱的加标回收率为86.2%~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3.5%~7.6%( n =6),检出限为0.25 μg/kg ,定量限为0.5 μg/kg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能够满足稻田水产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毒死蜱 稻田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力 喻亚丽 +4 位作者 甘金华 董立学 彭婕 陈建武 韩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作为中国加工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克氏原鳌虾的质量安全总体概况,围绕苗种、渔药、养殖环境、饲料、非规范用药、重金属残留、寄生虫和水产品流通等环节,... 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作为中国加工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克氏原鳌虾的质量安全总体概况,围绕苗种、渔药、养殖环境、饲料、非规范用药、重金属残留、寄生虫和水产品流通等环节,针对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的现状和隐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保证苗种质量,加强饲料和非药品管理,完善行业标准、溯源体系等建议。本研究旨在促进克氏原螯虾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安全食用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 重金属 苗种 溯源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色孔雀石绿在水产品基质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邢丽红 郑关超 +6 位作者 彭吉星 孙伟红 孙晓杰 郭萌萌 吴海燕 李兆新 翟毓秀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4期22-29,共8页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其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MG及其代谢物LMG在水产品中的稳定性又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基质品种和保存条件对LMG稳...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其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MG及其代谢物LMG在水产品中的稳定性又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基质品种和保存条件对LMG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LMG回收率,考察LMG回收率在不同基质品种(鲢和鲤)中随贮存时间(1~5个月)的变化,探究加标基质的LMG回收率在不同贮存温度(22~23℃室温、2~6℃冷藏、-12℃和-20℃冷冻)下随贮存时间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基质称样和加标时间间隔对LMG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品种是影响LMG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冷冻贮存条件下,贮存1~5个月的鲤基质中,LMG的回收率基本稳定在90%~110%之间,而冷冻贮存3个月的鲢基质,LMG添加回收率仅为30.7%。2)空白基质贮存时间和基质加标后的贮存温度和时间是影响LMG测定结果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新鲜的鲢和鲤基质对LMG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空白基质贮存时间越长和加标后基质样品的保存温度越高、保存时间越长,LMG的添加回收率越低。3)称样与加标间隔时间对LMG的回收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在开展水产品中MG残留量检测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鲤基质样品,并尽快进行检测;如果样品不能及时检测,则需冷冻保存,并尽早安排检测。本研究可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及以添加方式开展能力验证和数据比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隐色孔雀石绿 水产品 稳定性 基质 回收率 贮存 质量控制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田水产品中2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5
7
作者 彭婕 居小倩 +2 位作者 伍刚 甘金华 何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4期45-56,共12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稻田水产品中2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混合溶剂超声提取,由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下测定。结...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稻田水产品中2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混合溶剂超声提取,由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下测定。结果表明,26种目标物在1~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方法的检测限(LOD)为0.20~1.00μg/kg,定量限(LQD)为0.60~3.00μg/kg。26种目标物在鲤(Cyprinus carpio)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空白样品中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10.90%。该方法适用于稻田水产品中2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稻田水产品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5种磷脂含量的HPLC-ELSD检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新楠 彭吉星 +5 位作者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文艺晓 王联珠 谭志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4期10-1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水产品中5种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方法并测定了几种水产品及水产品性腺组织中5种磷脂的含量。采用氯仿-甲醇(2∶1,V/V)进行磷脂的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HPLC-ELSD对牡蛎(Ostrea gigas tnu... 本研究建立了水产品中5种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方法并测定了几种水产品及水产品性腺组织中5种磷脂的含量。采用氯仿-甲醇(2∶1,V/V)进行磷脂的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HPLC-ELSD对牡蛎(Ostrea gigas tnunb)、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磷虾(Euphausia)以及海胆(Echinoidea)黄、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蟹黄、鲟鱼(Acipenser sinensis)子酱、刺参性腺中的磷脂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7%~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75%~9.78%,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良好的精密度。结果显示,上述样品中含量最高的磷脂均为磷脂酰胆碱,其中磷虾粉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最高为29.71~35.30 mg/g。磷脂酰乙醇胺除鲟鱼子酱样品外均有检出,其中刺参和牡蛎冻干粉样品中磷脂酰乙醇胺含量较高,含量范围分别为2.90~3.69 mg/g和2.49~4.40 mg/g,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3种磷脂仅有少数品种有检出,且含量较低。综上,HPLC-ELSD法可以实现对鱼、贝、虾等水产品中5种磷脂组分的快速准确分析及定量,为水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磷脂 HPLC-ELSD 检测方法 定量分析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莹莹 王联珠 +2 位作者 朱文嘉 江艳华 姚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82-187,共6页
南极磷虾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相关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由于南极磷虾油中总砷含量较高,使其在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 南极磷虾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相关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由于南极磷虾油中总砷含量较高,使其在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南极磷虾及其产品中总砷、无机砷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基于检测数据和南极磷虾产品的膳食消费量,采用点评估方法对南极磷虾产品中砷膳食暴露量及食用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整虾和磷虾肉中总砷含量均低于0.50 mg/kg,南极磷虾粉、南极磷虾油及其胶囊产品中总砷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南极磷虾产品中无机砷含量一般低于0.050 mg/kg;点评估结果表明,摄食南极磷虾油等产品对无机砷膳食暴露量的贡献率极低,长期食用磷虾油不会增加总膳食无机砷的摄入量。因此,南极磷虾及其产品可以作为安全、优质的食品、饲料或保健品原料予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产品 总砷 无机砷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精酿啤酒酿造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涵玉 鲁莎莎 +3 位作者 陈非凡 毛涛 邓祥宜 李继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该研究在精酿啤酒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白萝卜汁制备白萝卜精酿啤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酿造工艺条件,并检测白萝卜精酿啤酒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白萝卜精酿啤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麦汁糖度16&... 该研究在精酿啤酒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白萝卜汁制备白萝卜精酿啤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酿造工艺条件,并检测白萝卜精酿啤酒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白萝卜精酿啤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麦汁糖度16°P、白萝卜汁和麦汁体积比1∶4(白萝卜汁在发酵前添加)、酵母添加量0.8 g/L、酒花添加量0.8 g/L、发酵温度12℃。在该优化条件下,白萝卜精酿啤酒感官评分为90.3分,其香气浓郁、协调,理化指标符合GB/T 4927—2008《啤酒》的要求。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果表明,白萝卜精酿啤酒中共检出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醇类13种、酯类10种、醛酮类4种、其他类7种,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42.94%)。当白萝卜精酿啤酒加样体积为0.5 mL、0.5 mL、20μL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羟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94.24%、99.35%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精酿啤酒 酿造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饲料中地西泮残留 被引量:20
11
作者 马丽莎 尹怡 +8 位作者 谢文平 单奇 郑光明 李丽春 刘书贵 戴晓欣 赵城 魏琳婷 林嘉薇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3期17-23,共7页
本研究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建立了测定水产品饲料中地西泮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经纯水和乙腈提取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及氯化钠盐析,提取液经吸附剂中性氧化铝、PSA、纳米二氧化锆结合GCB粉净化后上机检测,内... 本研究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建立了测定水产品饲料中地西泮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经纯水和乙腈提取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及氯化钠盐析,提取液经吸附剂中性氧化铝、PSA、纳米二氧化锆结合GCB粉净化后上机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地西泮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2,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开展3个水平加标回收实验(0.15、0.25、0.50 mg/kg),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6.3%~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1.4%~7.8%,地西泮的检出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方法检出限远低于标准“NY/T 934—2005”的方法检出限1.00 mg/kg。该法具有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适合各种水产饲料中地西泮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稳定同位素内标 水产饲料 地西泮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和淡水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营养和风味品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喻亚丽 鲁晓蓉 +7 位作者 董立学 周运涛 任治豪 张浪 毛涛 彭婕 伍刚 甘金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9,共10页
为探究低盐养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的品质特征,以淡水养殖草鱼(体质量为1.83 kg±0.13 kg)和低盐养殖草鱼(体质量为1.37 kg±0.21 k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与脂... 为探究低盐养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的品质特征,以淡水养殖草鱼(体质量为1.83 kg±0.13 kg)和低盐养殖草鱼(体质量为1.37 kg±0.21 k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质构特性的差异,并进行了品质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低盐养殖(低盐组)草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EPA+DHA含量极显著高于淡水养殖(淡水组)草鱼(P<0.01),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辛烯-3-醇对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的总体风味贡献最大,低盐组草鱼肌肉中呈异味的1-辛烯-3-醇、辛醛、(E,E)-2,4-癸二烯醛含量显著低于淡水组(P<0.05),具有较好的风味;低盐组草鱼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淡水组草鱼(P<0.05),具有较好的口感。研究表明,低盐养殖草鱼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均优于淡水养殖草鱼,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低盐养殖 淡水养殖 营养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鱼粉中AOZ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13
作者 邢丽红 孙伟红 +2 位作者 姚琳 孙晓杰 李兆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本研究建立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鱼粉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以大菱鲆为研制对象,通过药浴方式获得大菱鲆阳性基体标准物质原料样品。原料样品通过匀浆-冻干-制粉-过筛-混匀-封装-辐照灭菌等制备... 本研究建立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鱼粉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以大菱鲆为研制对象,通过药浴方式获得大菱鲆阳性基体标准物质原料样品。原料样品通过匀浆-冻干-制粉-过筛-混匀-封装-辐照灭菌等制备工艺,获得鱼粉中AOZ残留基体标准物质候选物。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8家实验室合作定值以及不确定度评估,确定了2种大菱鲆冻干鱼粉中AOZ的特性值分别为(7.0±0.6)μg/kg和(18.0±1.5)μg/kg(k=2)。获得的大菱鲆鱼粉基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要求,定值结果可靠。该基体标准物质可用于水产品中AOZ残留检测,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及不同方法比对等工作。本方法为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提供了技术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4,14(6):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鱼粉 呋喃唑酮代谢物 AOZ 基体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微流水处理对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喻亚丽 李清 +7 位作者 张浪 孙艳红 鲁晓蓉 魏辉杰 陈见 李佩 高银爱 王贵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d和12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总量分别为48.05、1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微流水处理 质构特性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四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磊 彭婕 +2 位作者 甘金华 喻亚丽 何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43-2448,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水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10μg·kg^-1,其它3种为0.05μg·kg^-1;土壤和水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LOD)为0.20μg·kg^-1,其它3种为0.10μg·kg^-1;在不同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7.52%-93.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3%-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苄嘧磺隆 双草醚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稻渔综合种养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蛄可食组织中镉和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艳芳 康绪明 +4 位作者 宁劲松 翟毓秀 尚德荣 丁海燕 盛晓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2-287,共6页
为揭示虾蛄可食组织中镉和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虾蛄可食组织(肌肉和性腺)中镉和砷的总量及其形态。结果显示,虾蛄对镉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实验采集的样... 为揭示虾蛄可食组织中镉和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虾蛄可食组织(肌肉和性腺)中镉和砷的总量及其形态。结果显示,虾蛄对镉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实验采集的样品可食组织中总镉超标率达100%且总镉含量与雌雄性别无相关性,其中性腺组织中总镉含量约为肌肉组织的10倍,形态分析显示大部分样品中毒性最高的无机离子态镉占总镉百分比低于20%,且各组织中的无机离子态镉与总镉呈显著正相关。虾蛄可食组织中总砷含量较高且与雌雄性别无相关性,性腺组织中的总砷含量普遍高于肌肉组织。实验采集的所有虾蛄样品可食组织中均检出三价无机砷和五价无机砷,部分样品和组织中检出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其中肌肉组织中无机砷含量最高为0.46 mg/kg,未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无机砷占总砷百分比范围为1.71%~6.14%,可食组织中无机砷含量与总砷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砷甜菜碱是虾蛄可食组织中的主要砷形态。因此针对虾蛄高富集镉和砷的特性,亟需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镉和砷的生物利用率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标准限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蛄 形态分析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婕 吕磊 +2 位作者 喻亚丽 甘金华 何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以雄性及雌性个体的背部蟹壳和腹部蟹壳为研究对象,测定氨基脲在上述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分析不同部位蟹壳中的主要成分甲壳素、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的分布规律,评估并验...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以雄性及雌性个体的背部蟹壳和腹部蟹壳为研究对象,测定氨基脲在上述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分析不同部位蟹壳中的主要成分甲壳素、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的分布规律,评估并验证其与氨基脲残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蟹壳中甲壳素含量与其氨基脲残留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与氨基脲残留水平呈负相关性,结果表明,蟹壳中的甲壳素和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可能是导致氨基脲检出的重要因素。验证实验表明,甲壳素和氨基酸在前处理过程中能产生氨基脲,这一途径可能是导致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残留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氨基脲 产生途径 甲壳素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组织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邢丽红 孙伟红 +3 位作者 彭吉星 孙晓杰 郑关超 李兆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贝类组织中残留的硝基呋喃类蛋白结合态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缩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滤净化后,采用液相...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贝类组织中残留的硝基呋喃类蛋白结合态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缩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滤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0.5—2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添加水平为1.00,2.50、10.0μg·kg^(-1)时,平均回收率在90.1%—99.5%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5%.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出限均为0.50μg·kg^(-1).本方法灵敏、高效、简单、重现性好,满足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贝类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黄鳝中全氟化合物的残留特征及其来源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殿芳 吕磊 +3 位作者 周剑光 甘金华 彭婕 何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65,共8页
为探究长江中上游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残留特征和污染来源,调查研究了2015~2016年采自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和重庆10个城市的150份黄鳝样品,同时,2016年在湖北省潜江市... 为探究长江中上游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残留特征和污染来源,调查研究了2015~2016年采自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和重庆10个城市的150份黄鳝样品,同时,2016年在湖北省潜江市黄鳝养殖基地追踪了黄鳝养殖过程中的PFCs污染可能来源,并探究黄鳝中PFCs的来源。样品经提取,通过C18和碳黑(GCB)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了19种PFCs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黄鳝中PFCs共8种物质残留,主要污染物是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长江流域PFCs污染最严重的是湖北省黄鳝,其次是江西省黄鳝;PFOS在湖北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5.42μg/kg,PFOA在四川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3.66μg/kg;同时,对整个黄鳝养殖过程进行追踪,结合黄鳝的特殊养殖方式,发现黄鳝中PFCs污染主要来源于黄鳝养殖中摄食的蚯蚓以及所处的养殖环境,包括池塘水和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黄鳝 残留特征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毛涛 喻亚丽 +6 位作者 何力 张涛 张浪 邓薇 张潇峮 张红林 董立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探讨不同体色及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s clarkii)的营养品质差异,选择不同规格红壳虾、青壳虾,并测定其肌肉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含量、肌肉质构等。结果显示: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肌肉水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肌肉水... 为探讨不同体色及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s clarkii)的营养品质差异,选择不同规格红壳虾、青壳虾,并测定其肌肉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含量、肌肉质构等。结果显示: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肌肉水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肌肉水分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着规格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肌肉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油酸(C18∶1n9c)。红壳虾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而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青壳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随着规格的减小而增大。不同规格的红壳虾中,必需氨基酸除苯丙氨酸外,各氨基酸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青壳虾的呈味氨基酸随着规格的变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小规格的青壳虾、红壳虾肉质较嫩,硬度小。随着虾规格的增大,虾肉的硬度和黏性呈现显著性增大。结果表明:不同体色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s clarkii) 规格 体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