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我国果品质量安全发展趋势
1
作者 徐国锋 匡立学 +1 位作者 李海飞 程杨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114-118,共5页
果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标准体系以及认证体系等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 果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标准体系以及认证体系等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果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及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水平、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和认证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 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管理体系 认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沿革与现状 被引量:15
2
作者 聂继云 匡立学 沈友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目前有效的标准仅有2项,即GB2763—2016和GB 2763.1—2018。梳理了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现状,列出了新近发布的标准G... 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目前有效的标准仅有2项,即GB2763—2016和GB 2763.1—2018。梳理了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现状,列出了新近发布的标准GB 2763.1—2018增补的37项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 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匡立学 聂继云 徐国锋 《中国果树》 2024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苹果、梨、橙鲜果和苹果汁、桃罐头、蓝莓果酱、苹果脆片为试材,建立了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的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表...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苹果、梨、橙鲜果和苹果汁、桃罐头、蓝莓果酱、苹果脆片为试材,建立了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的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苹果酸的2种对映异构体浓度在0.02~1.0 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L-苹果酸和D-苹果酸在水果及其制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1.2%~112.3%,5次平行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反映本标准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水果制品 L-苹果酸 D-苹果酸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匡立学 聂继云 +4 位作者 徐国锋 李静 张建一 高贯威 程杨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1,共5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以苹果、梨、桃、李、蓝莓、葡萄、橙、香蕉、火龙果和龙眼10种水果为试材,建立了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前处理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方式、提取方式以及提取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水果试样采... 采用离子色谱法,以苹果、梨、桃、李、蓝莓、葡萄、橙、香蕉、火龙果和龙眼10种水果为试材,建立了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前处理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方式、提取方式以及提取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水果试样采用冷冻研磨处理,用甲醇进行超声提取后过滤,滤液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糖组分在2~50 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2以上。4种糖组分在水果中添加回收率范围在81.2%~113.1%,反映本标准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各种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山梨醇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氟氰戊菊酯
5
作者 程杨 聂继云 +2 位作者 刘红弟 闫震 匡立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5-628,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氟氰戊菊酯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氟氰戊菊酯在λex=251 nm,λem=306 nm处发射荧光,经β-CD包合增敏后,荧光强度增强。探讨了pH值和β-CD浓度对于氟氰戊菊酯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5.02时β...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氟氰戊菊酯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氟氰戊菊酯在λex=251 nm,λem=306 nm处发射荧光,经β-CD包合增敏后,荧光强度增强。探讨了pH值和β-CD浓度对于氟氰戊菊酯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5.02时β-CD对氟氰戊菊酯增敏效果最好,β-CD和氟氰戊菊酯形成1∶1的超分子体系,根据经典双倒数法计算其包合常数K=148 L/mol。据此建立了测定氟氰戊菊酯的荧光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30 ng/mL,相关系数为0.9975,检出限为0.25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已成功应用于水果样品中氟氰戊菊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氟氰戊菊酯 荧光光谱 包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探究苹果中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及其含量 被引量:17
6
作者 高贯威 匡立学 +3 位作者 李银萍 李静 李海飞 徐国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共4页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是国内测定水果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探究了该方法中不确定表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加入时样品是否冷却、CaCO_(3)是否加入均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甲基红指示剂下,需要将...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是国内测定水果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探究了该方法中不确定表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加入时样品是否冷却、CaCO_(3)是否加入均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甲基红指示剂下,需要将样品调节至无明显红色,NaOH溶液稍过量造成的样品呈现橙黄色和浅黄色时,其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别;葡萄糖标准品未经烘干易造成可溶性糖检测结果偏高。验证了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并测定了100个苹果中可溶性糖含量,为苹果可溶性糖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苹果 测定 可溶性糖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