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析与资源丰度的预测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1 位作者
白思琦
张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9-636,共8页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的时空分布研究,根据2011—2018年间4—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值(SSTA)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对智...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的时空分布研究,根据2011—2018年间4—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值(SSTA)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对智利竹筴鱼集群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2011—2017年相同月份集群重心的平均值,确定出每月的固定集群重心,随着月份的增长,固定集群重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SSTA指数升高时,集群重心呈现向西北偏移趋势,SSTA指数降低时,呈现向东南偏移趋势;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2018年4—8月的集群重心,产量验证结果显示,4、5月集群重心范围内的实际产量分别占整个渔场总产量的82%、79%,6月、7月和8月智利竹筴鱼密度降低,占比分别为60%、56%、48%。研究表明,近年来智利竹筴鱼渔场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集群重心由西北向东北方向移动,SSTA指数在经度上与集群重心呈现显著负相关,在纬度上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东南太平洋
集群重心
渔场
神经网络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NN-BiLSTM模型的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1 位作者
丁淑仪
白思琦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为探究气候因子对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影响,根据1960—2021年的南方涛动指数(SOI)、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指数(NPI)、全球海气温度异常指标(dT)以及厄尔尼诺相关指标(Niño1+2、Niño3、Niño...
为探究气候因子对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影响,根据1960—2021年的南方涛动指数(SOI)、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指数(NPI)、全球海气温度异常指标(dT)以及厄尔尼诺相关指标(Niño1+2、Niño3、Niño4以及Niño3.4)等9种气候因子数据和全球黄鳍金枪鱼渔获量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BP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CNN-BiLSTM)模型对低频气候因子与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表征因子对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重要性依次为dT>SOI>Niño1+2>PDO>NPI>NAO,其对应的最佳滞后年限分别为0、11、6、5、15、0年。CNNBi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其后依次为BiLSTM模型、LSTM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最优预测模型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优度为0.887,平均绝对误差为0.125,均方根误差为0.154,预测值与实际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渔获量
气候因子
CNN-BiLSTM模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洄游路线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1 位作者
冯超
白思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洄游路线的研究,根据中国2000—2003、2007—2009、2016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大型拖网渔捞日志及生物学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洄游路线的研究,根据中国2000—2003、2007—2009、2016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大型拖网渔捞日志及生物学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Chl-a)等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频率分布法对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以2~4龄为优势叉长的智利竹筴鱼鱼群自智利和秘鲁沿岸海域向西洄游,于5月到达39.5°S、78°W附近海区后,向西北方向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10月鱼群到达33°S、85°W附近海域后,折向西南方向进行产卵前的索饵洄游,11月—翌年3月鱼群到达产卵场37°~39°S、85°~88°W海区;翌年3—4月自产卵场向西南方向进行索饵洄游,翌年5月到达41°S、87°W附近海区后,折向西北方向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翌年10月鱼群到达36.5°S、95°W附近海区后,折向西南方向进行产卵前的索饵洄游。研究表明:智利竹筴鱼鱼群5—10月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翌年4月向西南方向洄游;同一经度上较大个体竹筴鱼偏向南,同一纬度上较大个体竹筴鱼偏向西南,呈S形向西进行洄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东南太平洋
洄游路径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析与资源丰度的预测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白思琦
张鹏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远洋
渔业
创新中心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9-636,共8页
基金
东南太平洋公海竹筴鱼资源专题研究(D-8002-13-8004E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
文摘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的时空分布研究,根据2011—2018年间4—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值(SSTA)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对智利竹筴鱼集群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2011—2017年相同月份集群重心的平均值,确定出每月的固定集群重心,随着月份的增长,固定集群重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SSTA指数升高时,集群重心呈现向西北偏移趋势,SSTA指数降低时,呈现向东南偏移趋势;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2018年4—8月的集群重心,产量验证结果显示,4、5月集群重心范围内的实际产量分别占整个渔场总产量的82%、79%,6月、7月和8月智利竹筴鱼密度降低,占比分别为60%、56%、48%。研究表明,近年来智利竹筴鱼渔场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集群重心由西北向东北方向移动,SSTA指数在经度上与集群重心呈现显著负相关,在纬度上呈现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东南太平洋
集群重心
渔场
神经网络
系统聚类
Keywords
Trachurus murphyi
Southeast Pacific Ocean
aggregation center of gravity
fishing ground
neural network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931.4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NN-BiLSTM模型的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丁淑仪
白思琦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
资源
与管理学院
远洋
渔业
创新中心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基金
浙江省“领雁”重大攻关计划项目(2022C02025)。
文摘
为探究气候因子对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影响,根据1960—2021年的南方涛动指数(SOI)、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指数(NPI)、全球海气温度异常指标(dT)以及厄尔尼诺相关指标(Niño1+2、Niño3、Niño4以及Niño3.4)等9种气候因子数据和全球黄鳍金枪鱼渔获量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BP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CNN-BiLSTM)模型对低频气候因子与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表征因子对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重要性依次为dT>SOI>Niño1+2>PDO>NPI>NAO,其对应的最佳滞后年限分别为0、11、6、5、15、0年。CNNBi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其后依次为BiLSTM模型、LSTM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最优预测模型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优度为0.887,平均绝对误差为0.125,均方根误差为0.154,预测值与实际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渔获量
气候因子
CNN-BiLSTM模型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Thunnus albacares
Catch
Climatic factors
CNN-BiLSTM model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931.9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洄游路线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冯超
白思琦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远洋
渔业
创新中心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探捕项目(D-8002-13-8004E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
文摘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洄游路线的研究,根据中国2000—2003、2007—2009、2016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大型拖网渔捞日志及生物学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Chl-a)等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频率分布法对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以2~4龄为优势叉长的智利竹筴鱼鱼群自智利和秘鲁沿岸海域向西洄游,于5月到达39.5°S、78°W附近海区后,向西北方向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10月鱼群到达33°S、85°W附近海域后,折向西南方向进行产卵前的索饵洄游,11月—翌年3月鱼群到达产卵场37°~39°S、85°~88°W海区;翌年3—4月自产卵场向西南方向进行索饵洄游,翌年5月到达41°S、87°W附近海区后,折向西北方向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翌年10月鱼群到达36.5°S、95°W附近海区后,折向西南方向进行产卵前的索饵洄游。研究表明:智利竹筴鱼鱼群5—10月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翌年4月向西南方向洄游;同一经度上较大个体竹筴鱼偏向南,同一纬度上较大个体竹筴鱼偏向西南,呈S形向西进行洄游。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东南太平洋
洄游路径
海洋环境
Keywords
Trachurus murphyi
Southeast Pacific
migration route
marine environment
分类号
S932.8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析与资源丰度的预测
丁鹏
邹晓荣
白思琦
张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NN-BiLSTM模型的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丁鹏
邹晓荣
丁淑仪
白思琦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洄游路线
丁鹏
邹晓荣
冯超
白思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