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冻湿法汤圆冻藏期间品质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忠民 张钰洋 +4 位作者 艾志录 潘治利 邓智民 袁欢欢 雷萌萌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6,共5页
为探究速冻湿法汤圆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将基于米浆直接制作的速冻湿法汤圆置于-18℃温度条件下冰箱冻藏0、30、60、90、120 d,以糯米粉加水制作的传统速冻干法汤圆为对比,测量其失水率、质构特性等品质指标,并结合糊化特性、... 为探究速冻湿法汤圆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将基于米浆直接制作的速冻湿法汤圆置于-18℃温度条件下冰箱冻藏0、30、60、90、120 d,以糯米粉加水制作的传统速冻干法汤圆为对比,测量其失水率、质构特性等品质指标,并结合糊化特性、水分迁移规律揭示速冻汤圆湿法加工方式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2组汤圆失水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部分深层结合水逐渐向弱结合水转移,速冻湿法汤圆在冻结及冻藏过程中的失水率低于干法制作的汤圆,结合水含量略高于干法汤圆;在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方面,湿制汤圆略高于干制汤圆。随冻藏时间延长,速冻湿法汤圆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均呈增加趋势,汤圆品质下降,而回复性无显著性变化,与干法汤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综合分析,速冻湿法汤圆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中变化较为稳定,在煮制后品质保持更佳,该结果可为速冻湿法汤圆在贮藏和流通过程中品质保持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湿法汤圆 冻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快速检测研究
2
作者 范会平 杜朝炜 +4 位作者 李真 杨勇 任广跃 张德榜 艾志录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去线性趋势(Detrend,DT)是破损淀粉含量和吸水率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Savitzky-Gloay(SG)卷积平滑是降落数值和拉伸面积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可有效提高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641、0.7140、0.9755、0.9434和0.8283;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可有效提高稳定时间和延伸度预测模型的效果,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7135和0.9530。总体预测模型对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的预测效果均有所提升,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从1.86、4.27和2.51提升到2.43、5.26和3.11。综上可知,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的无损快速检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专用粉 近红外光谱 品质特性 偏最小二乘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冷方式对冷冻熟面品质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潘治利 张凯彦 +3 位作者 雷萌萌 张志凤 袁欢欢 艾志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8-256,共9页
冷冻熟面因口感好、方便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预冷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冷冻熟面在不同预冷方式处理的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变化,选取了3种预冷方式:冰箱预冷(refrigerator pre-cooling,RPC)、冷水预冷(cold water pre-cooling,CW... 冷冻熟面因口感好、方便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预冷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冷冻熟面在不同预冷方式处理的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变化,选取了3种预冷方式:冰箱预冷(refrigerator pre-cooling,RPC)、冷水预冷(cold water pre-cooling,CWPC)、真空预冷(vacuum pre-cooling,VPC),4种预冷终温:20、15、10、5℃,对面条进行预冷。利用质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低场核磁等手段,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冷冻熟面水分含量、质构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水分分布等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PC处理后的面条自由水含量增加,微观结构遭到破坏,面筋网络结构断裂,对面条品质产生负面影响;CWPC处理后的面条水分含量显著提升(P<0.05),在5℃升高至73.35%,预冷至20℃和15℃的面条有较好的拉伸特性和面筋网络结构,但随着预冷终温的降低,面条吸入更多的水分,形成了更多的冰晶,面条的品质特性有所下降;VPC处理后的面条水分含量显著(P<0.05)降低,在5℃时达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3.13%。VPC处理后的面条在硬度、弹性、黏性、咀嚼性上都存在下降趋势,蛋白质二级结构更有序,微观结构更连续、致密。因此,VPC对冷冻熟面的品质特性产生正面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预冷方式在冷冻熟面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熟面 预冷方式 水分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胶体复合醋酸酯淀粉对速冻蒸饺面皮冻藏及冻融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凤 黄忠民 +2 位作者 雷萌萌 张凯彦 潘治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297,共11页
为研究速冻蒸饺面皮在冻藏和冻融状态的品质,将醋酸酯淀粉(acetylated starch)、可得然胶(curdlan)和卡拉胶(carrageenan)组成亲水胶体与醋酸酯淀粉复合剂(acetate starch composited with curdlan and carrageenan,AsCC)添加入面皮,以... 为研究速冻蒸饺面皮在冻藏和冻融状态的品质,将醋酸酯淀粉(acetylated starch)、可得然胶(curdlan)和卡拉胶(carrageenan)组成亲水胶体与醋酸酯淀粉复合剂(acetate starch composited with curdlan and carrageenan,AsCC)添加入面皮,以空白作为对照,经不同冻藏时间和冻融周期处理,分析面皮复蒸后的含水率、可冻结水含量、色泽及质构变化,并通过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进一步揭示流变特性、水分状态、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28 d冻藏或5次冻融处理后,亲水胶体与醋酸酯淀粉复合剂AsCC有效改善了面皮在冻藏和冻融状态的品质,1)AsCC组面皮的水分流失率相较对照组分别显著下降6.24%及5.03%(P<0.05),可冻结水含量分别以27.21%和26.7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速冻蒸饺面皮的保水性;2)AsCC组面皮在冻藏和冻融下的亮度L^(*)分别达到65.84及66.58,相同冻藏冻融条件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保证了速冻蒸饺面皮的外部色泽;3)AsCC组面皮冻藏和冻融下的硬度和弹性分别达到12.54 N/cm^(2)及0.87,其胶着性、咀嚼性以及剪切力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改善了速冻蒸饺面皮的质构特性;4)AsCC组面皮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部强结合水峰比例A_(21)显著提高、自由水峰比例A_(23)显著下降(P<0.05),有效改善了速冻蒸饺面皮的黏弹性及保水能力;5)AsCC组面皮的α-螺旋和β-折叠等蛋白质二级有序结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观视野下面皮面筋蛋白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均匀,极大提升了速冻蒸饺面皮在长期冻藏和反复冻融下的结构稳定性。该研究将亲水胶体与醋酸酯淀粉复用,可为速冻蒸饺及其他速冻预制面食品的冻藏或冻融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酯淀粉 亲水胶体 速冻蒸饺面皮 冻藏品质 冻融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致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娜 孟利军 +3 位作者 黄忠民 艾志录 崔晨旭 张改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2-299,共8页
该研究探究了热加工(水煮、烘烤、微波、高温高压)、冷处理(液氮、速冻机速冻)和非热加工(超高静压、辐照、脉冲强光、臭氧和超声波)处理对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致敏性的影响。利用SDS-PAGE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各种加工处理后非... 该研究探究了热加工(水煮、烘烤、微波、高温高压)、冷处理(液氮、速冻机速冻)和非热加工(超高静压、辐照、脉冲强光、臭氧和超声波)处理对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致敏性的影响。利用SDS-PAGE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各种加工处理后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的分子量和致敏性变化。结果表明:200和300 MPa的超高静压处理后,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的致敏性显著增加(P<0.05),均增至125%左右;水煮、微波、高温高压、烘烤、液氮、速冻机处理、超高静压250MPa、辐照(7、13kGy)、臭氧熏蒸、脉冲强光和超声波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的致敏性(P<0.05),其中以水煮、高温高压、液氮、臭氧和脉冲强光(PL-1)处理的脱敏效果最显著(P<0.01),均降至60%左右。由此可知,加工方式能够显著影响非发酵面团小麦醇溶蛋白的致敏性,可作为食品中过敏原安全控制的有效手段,为脱敏食品的生产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研究需要结合其他体内试验的评估,特别是小麦易敏人群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蛋白 非发酵面团 小麦醇溶蛋白 致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研究
6
作者 王静 杜朝炜 +5 位作者 杨勇 艾志录 任广跃 张德榜 范会平 宋晓燕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3-143,共11页
为实现稻米品质的定量快速检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3种数据划分方法、4种预处理方法、3种特征波长筛选方法,建立稻米中蛋白质、直链淀粉和水分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采用归一化(NOR)预处理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 为实现稻米品质的定量快速检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3种数据划分方法、4种预处理方法、3种特征波长筛选方法,建立稻米中蛋白质、直链淀粉和水分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采用归一化(NOR)预处理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直链淀粉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佳;而水分则采用去线性趋势(DT)预处理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优。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和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SCARS)3种特征波长筛选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筛选,SCARS可有效提高蛋白质和水分PLS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582和0.9216;直链淀粉采用CARS法显著提高了预测模型的效果,预测系数为0.8464,与全光谱相比提升33.42%。且蛋白质、直链淀粉和水分最佳预测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5,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微孔淀粉对速冻饺子品质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袁欢欢 黄忠民 +5 位作者 卢晔 梁淇雅 艾志录 张凯彦 潘治利 雷萌萌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3,共8页
本研究将玉米微孔淀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速冻饺子皮,对其最佳蒸煮时间、吸水率、蒸煮损失、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并对包制后的速冻饺子感官品质及其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失水率进行检测,探究玉米微孔淀粉对速冻饺子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本研究将玉米微孔淀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速冻饺子皮,对其最佳蒸煮时间、吸水率、蒸煮损失、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并对包制后的速冻饺子感官品质及其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失水率进行检测,探究玉米微孔淀粉对速冻饺子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微孔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饺子皮的蒸煮时间显著减少(P<0.05),煮后饺子皮的吸水率、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增大(P<0.05),而弹性、回复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0.05);适量添加微孔淀粉可有效改善速冻过程中饺子皮因冰晶生长造成的机械损伤。速冻饺子的感官评分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其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失水率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P<0.05)。由此可见,在速冻饺子皮中适量添加玉米微孔淀粉能够显著改善速冻饺子的品质特性,但过量添加会导致速冻饺子的整体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微孔淀粉 饺子皮 速冻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炸面饼的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8
作者 蔡静静 张俊 +4 位作者 潘治利 李真 范明辉 杨勇 艾志录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7-173,共7页
目的:作为我国传统食品的油炸面饼,是河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更是胡辣汤的首选搭档,深受大众喜爱。文章探究了油炸面饼的工艺配方,旨在推动油炸面饼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方法:探讨油炸温度、油炸时间、食盐添加量和泡打粉添加量4个单因素... 目的:作为我国传统食品的油炸面饼,是河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更是胡辣汤的首选搭档,深受大众喜爱。文章探究了油炸面饼的工艺配方,旨在推动油炸面饼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方法:探讨油炸温度、油炸时间、食盐添加量和泡打粉添加量4个单因素对油炸面饼的质构、色泽、比容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油炸面饼的加工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制作油炸面饼最优的工艺配方参数为油炸温度180℃、油炸时间2 min、食盐添加量1%、泡打粉添加量1%,最终得到油炸面饼的感官评分为89.07分。结论:最佳工艺配方参数所得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为0.11%,表明建立的模型拟合度好,油炸面饼的品质得到保障,加工工艺和配方具有可行性。该研究为油炸面饼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面饼 加工工艺 响应面优化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结方式对青椒肉丝预制菜肴品质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梁淇雅 黄忠民 +3 位作者 苏艺萌 潘治利 艾志录 雷萌萌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50-157,共8页
探究冻结方式对青椒肉丝预制菜肴品质特性及水分分布的影响。采用冰箱冻结(refrigerator freezing,RF)、螺旋隧道冻结(spiral tunnel freezing,SF)及液氮浸渍冻结(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F)3种方式分别对青椒肉丝冻结,测... 探究冻结方式对青椒肉丝预制菜肴品质特性及水分分布的影响。采用冰箱冻结(refrigerator freezing,RF)、螺旋隧道冻结(spiral tunnel freezing,SF)及液氮浸渍冻结(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F)3种方式分别对青椒肉丝冻结,测定复热后菜肴水分分布、表面色度、质构、微观结构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冻结方式对青椒肉丝质构、水分分布、色泽有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越低,冻结速率越快,青椒及肉丝的结合水含量越高,硬度更高,且样品色泽越好,感官总体可接受度更高。LF组样品青椒细胞轮廓清晰,结构完整,肉丝纤维束之间间隙最小,排列整齐。电子舌分析发现冻结方式对青椒肉丝菜肴的滋味的影响有差异,SF组和LF组结果接近。综上,液氮浸渍冻结可以显著保护青椒色泽,保持菜肴口感,复热后成品最接近新鲜样品,可以为预制菜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肴 青椒肉丝 冻结方式 水分分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提升酵母抗冻性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杨静 姬生鑫 +3 位作者 蔡杰 杨勇 艾志录 李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4-5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母抗冻性相关的代谢途径及关键基因。结果表明,经过3次冷冻-解冻循环后,0.5%-OβG和1%-OβG组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高于空白组20.60%、17.08%。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结果可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多条代谢途径在OβG增强酵母抗冻性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通过下调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减少对氨基酸的消耗,同时VB6生物合成基因表达量下降,使得酵母细胞内的氨基酸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这一变化促进了胞内海藻糖的积累。分子伴侣基因CNS1和HSP82以及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s1和Phs1在OβG对酵母抗冻性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OβG能通过调节多条代谢途径提升冻融条件下酵母的抗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酵母冷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酵母 抗冻性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前处理对土豆烧牛肉菜肴品质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11
作者 蔡静静 黄忠民 +4 位作者 许盟皎 雷萌萌 杨勇 范雯 艾志录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0,共9页
目的:菜肴制作过程中分切方式对原料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较大,且与产品质构关系密切,对菜肴的整体品质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探究原料前处理对土豆烧牛肉品质的影响,优化菜肴的工艺配方,以期推动预制菜肴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进程。方法:... 目的:菜肴制作过程中分切方式对原料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较大,且与产品质构关系密切,对菜肴的整体品质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探究原料前处理对土豆烧牛肉品质的影响,优化菜肴的工艺配方,以期推动预制菜肴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进程。方法:探究牛肉块大小、土豆块大小、牛肉炖煮时间、土豆炖煮时间、豆瓣酱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6个单因素对土豆烧牛肉菜肴质构特性、剪切力、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土豆烧牛肉菜肴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最终确定土豆烧牛肉菜肴的最佳工艺配方参数为牛肉块大小20 mm×20 mm×20 mm、土豆块大小20 mm×20 mm×20 mm、牛肉炖煮时间96 min、土豆炖煮时间10 min、豆瓣酱添加量7%、食盐添加量0.3%。该工艺配方下得到的感官评分为91.25分,接近验证试验结果,此时菜肴中牛肉蛋白质含量为33.0 g/100 g,脂肪含量为6.1 g/100 g,水分含量为54.2%。结论:该工艺配方制作的土豆烧牛肉菜肴口感佳、品质优,表明该试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能够较好地优化土豆烧牛肉菜肴的制作工艺。该研究对土豆烧牛肉预制菜肴的标准化、工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豆烧牛肉 响应面优化 品质特性 预制菜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联合胶体对冷冻鸭血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王昊 黄忠民 +4 位作者 闫利强 雷萌萌 李会品 张艳杰 潘治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8-87,共10页
冷冻鸭血作为鸭血豆腐以外鸭血加工利用的新品类,丰富了鸭血制品的种类,但其品质较鲜鸭血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促进冷冻鸭血的蛋白热聚集行为,增强其物化特性及凝胶特性,有效地提升冷冻鸭血的食用品质。采用物性分析仪、纳米粒度电位... 冷冻鸭血作为鸭血豆腐以外鸭血加工利用的新品类,丰富了鸭血制品的种类,但其品质较鲜鸭血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促进冷冻鸭血的蛋白热聚集行为,增强其物化特性及凝胶特性,有效地提升冷冻鸭血的食用品质。采用物性分析仪、纳米粒度电位仪、低场变温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探究了高速剪切处理联合结冷胶(Gellan gum,GG)、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MC)、阿拉伯胶(Gum Arabic,GA)、水溶性胶原蛋白(Hydrolyzed Collagen,HC)以及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对冷冻鸭血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剪切联合SA或HC的效果优于CK(未高速剪切联合胶体)、CMC、GA和GG。粒径由704.34μm增大到1016.79、1018.86μm;电位绝对值12.58 mV增大到21.23、23.55 mV;游离巯基含量由7.64μmol/g减小到4.78、4.33μmol/g;表面疏水性指数由420增大到1270、1470。高速剪切联合海藻酸钠或水溶性胶原蛋白促使鸭血热诱导凝胶分子形成更大、更均匀的蛋白质聚集体,物化特性明显增强。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也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冷冻鸭血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鸭血 蛋白热聚集 凝胶特性 高速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活度调节剂对山药半干面保鲜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贾花婷 张剑 +2 位作者 赵阳 岳琪 赵明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9-76,83,共9页
为探究水分活度(Aw)调节剂对山药原浆半干面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山药原浆半干面的微生物、水分分布、Aw、质构特性、感官评分、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研究山梨糖醇、丙二醇、复合磷酸盐(六偏磷酸钠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1∶2)3种Aw调节剂对在2... 为探究水分活度(Aw)调节剂对山药原浆半干面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山药原浆半干面的微生物、水分分布、Aw、质构特性、感官评分、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研究山梨糖醇、丙二醇、复合磷酸盐(六偏磷酸钠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1∶2)3种Aw调节剂对在25℃和4℃条件下储藏的山药原浆半干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糖醇对半干面的Aw降低效果最好,添加4%山梨糖醇(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下同)使半干面的Aw从0.921±0.007降低至0.890±0.003。在25℃储藏时,添加4%山梨糖醇与0.2%丙二醇的半干面的微生物超出阈值的时间延长至6 d。在4℃储藏时,添加3%、4%山梨糖醇与0.2%丙二醇的半干面的微生物超出阈值的时间延长至35 d。复合磷酸盐对半干面的保鲜效果与山梨糖醇和丙二醇相比较差。通过添加Aw调节剂降低了半干面的Aw,有效维持了半干面的储藏稳定性,延长了保质期且能保持其较好的食用品质,其中添加3%山梨糖醇半干面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面 微生物 水分活度 保鲜 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处理对红薯粉条复水性、质构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范明辉 蔡静静 +3 位作者 索标 郑帅帅 杨勇 艾志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82,共7页
该文以未经冷冻处理的红薯粉条为对照,分析了经不同冷冻温度(-80、-40、-20℃)处理后红薯粉条的复水时间、冲泡损失、微观结构、淀粉短程有序性、晶体结构、质构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冷冻速率结果表明,-80、-40、-20℃冷冻环境下... 该文以未经冷冻处理的红薯粉条为对照,分析了经不同冷冻温度(-80、-40、-20℃)处理后红薯粉条的复水时间、冲泡损失、微观结构、淀粉短程有序性、晶体结构、质构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冷冻速率结果表明,-80、-40、-20℃冷冻环境下,红薯粉条的冷冻速率依次为1.33、2.04、3.09 cm/h。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冷冻处理过程中生成的冰晶增大了红薯粉条结构中孔洞的尺寸,增强其结构受到的挤压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具有较慢冷冻速率的较高冷冻处理温度条件下更为明显。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冷冻处理促进了淀粉分子的重排,红薯粉条的老化程度随冷冻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深。复水时间结果表明,-20℃冷冻处理将红薯粉条的复水时间由273.75 s缩短至247.50 s,但-80、-40℃冷冻处理延长了其复水时间。此外,从冲泡损失、质构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分析,冷冻处理降低了红薯粉条的冲泡损失,增大了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减慢了其消化速率,且这种效果随冷冻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综上可知,冷冻处理可以改善红薯粉条的复水性、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且较高冷冻温度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处理 红薯粉条 复水时间 质构特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麸皮挤压加工对全麦粉面团及馒头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雪杰 张剑 +1 位作者 郑文刚 艾志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187,共7页
为研究小麦麸皮挤压加工对全麦粉面团及馒头的影响,通过对小麦麸皮进行挤压处理,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粒度的挤压麸皮和未挤压麸皮对全麦粉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全麦粉面团的发酵高度和... 为研究小麦麸皮挤压加工对全麦粉面团及馒头的影响,通过对小麦麸皮进行挤压处理,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粒度的挤压麸皮和未挤压麸皮对全麦粉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全麦粉面团的发酵高度和产气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持气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挤压过的面团持气量高于未挤压的,且在麸皮添加量为高筋粉5%(质量分数)时最好;馒头的亮度、比容以及感官评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而挤压麸皮馒头优于未挤压麸皮。挤压麸皮添加量为高筋粉5%(质量分数)时,随着麸皮粒度的减小,面团的发酵高度和持气量都逐渐增大,馒头的亮度、比容和高径比逐渐升高。综上所述,挤压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面团品质,当麸皮添加量为高筋粉5%(质量分数)时,全麦粉面团和馒头的各项性能指标处于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挤压 面团 馒头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对纤维素酶酶解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安艳霞 刘欣 +3 位作者 李占超 赵阳 张剑 李梦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在木质素对纤维素酶酶解形成的空间位阻、非生产性吸附等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预处理、木质素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及化学键、改性木质素,以及木质素酚类衍生物等对纤维素酶酶解抑制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木质素对降低纤维素酶... 在木质素对纤维素酶酶解形成的空间位阻、非生产性吸附等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预处理、木质素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及化学键、改性木质素,以及木质素酚类衍生物等对纤维素酶酶解抑制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木质素对降低纤维素酶酶解抑制的作用。借助现代技术分析手段,采取有效措施以期实现对木质素结构的定向调控,降低木质素对纤维素酶酶解抑制,减少纤维素酶酶解的成本。最后针对预处理成本、预处理对环境影响等问题及绿色、高效的纤维素酶酶解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纤维素酶 空间位阻 非生产性吸附 改性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复合压延工艺对紫薯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会平 陈雨蒙 +3 位作者 索标 李真 杜朝炜 艾志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9-258,共10页
为改善紫薯面条加工性能差,拉伸特性不佳,蒸煮过程中营养损失高等问题,采用三层复合压延工艺,用小麦粉面片包裹紫薯面片,制备紫薯面条,改善面条品质。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紫薯全粉添加量、加水量、谷朊粉添加量、食... 为改善紫薯面条加工性能差,拉伸特性不佳,蒸煮过程中营养损失高等问题,采用三层复合压延工艺,用小麦粉面片包裹紫薯面片,制备紫薯面条,改善面条品质。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紫薯全粉添加量、加水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淀粉添加量5个因素对芯层紫薯面片加工特性的影响,得出芯层紫薯面片的最佳配比为紫薯全粉添加量55%,加水量45%,谷朊粉添加量6%,食盐添加量1%,淀粉添加量13%(以上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考察外层面片加水量、芯层淀粉添加量、内外层面片厚度比、每道压延次数4个因素对紫薯面条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确定出三层复合压延紫薯面条的最佳工艺为:外层面片加水量35.2%、芯层淀粉添加量13.2%、内外层面片厚度比为1、每道压延次数为3次。按照最佳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制得的紫薯面条呈淡紫色,口感爽滑,咀嚼性好,可为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复合压延 紫薯面条 质构特性 拉伸特性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小麦粉特性及其蒸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艾志录 张梦杰 +3 位作者 李会品 姬生鑫 张俊 杨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7-324,共8页
目前蒸饼的制作大多采用传统的半烫面工艺,工序较为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干热处理)对小麦粉进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粉的糊化特性、热机械学特性、微观结构等的影响,并将处... 目前蒸饼的制作大多采用传统的半烫面工艺,工序较为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干热处理)对小麦粉进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粉的糊化特性、热机械学特性、微观结构等的影响,并将处理后的小麦粉添加到未处理的小麦粉中制成蒸饼,考察了所制得的蒸饼的水分分布、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3种热处理的适当处理时间都可以提高小麦粉的黏度和回生值;经干热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高于经蒸汽处理的小麦粉。3种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均可以提高面团的吸水率,蒸汽处理小麦粉的添加使面团耐揉性降低、蒸煮稳定性提高,微波和干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使面团的耐揉性和内部结构稳定性提高。适当处理时间的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可以提高蒸饼的结合水含量、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其中,经蒸汽处理40 min、微波处理2 min和干热处理30 min后的小麦粉的添加制得的蒸饼有相对适中的强韧性、较高的结合水含量和感官评分。该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热处理后的小麦粉代替传统的烫面工艺制作高品质蒸饼具有可行性,同时能够为蒸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处理 小麦粉 蒸饼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手揉多向压延技术对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潘治利 赵映然 +2 位作者 白毅博 艾志录 李蓓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29,共7页
通过采用流变发酵仪、低场核磁成像分析仪、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压延后的面团进行测定,探究在压面5次、15次、25次状态下,传统单向压延与仿手揉多向混合压延处理对面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延... 通过采用流变发酵仪、低场核磁成像分析仪、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压延后的面团进行测定,探究在压面5次、15次、25次状态下,传统单向压延与仿手揉多向混合压延处理对面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延次数的增加,面团中面筋网络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仿手揉多向混合压延处理对面团黏弹流变特性、水分分布特性、发酵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在仿手揉多向压延15次时面团的韧性和发酵特性均呈现最大值,深层结合水含量增加54.05%,微观结构孔洞减少,馒头品质也有显著改善,硬度值显著降低,感官评分也达到最高。通过仿手揉多向压延技术可以减少压延次数,在压延15次后即可使馒头有较好的品质和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手揉 多向压延 面团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娅晴 张剑 +7 位作者 张琨 王罡 赵阳 安艳霞 李梦琴 张伟峰 任秀娟 贾花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为提高生鲜面品质,研究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将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与国内外4种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较高的小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测定配粉后的品质性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并制成生鲜面测定其水分分布状况、质构和感... 为提高生鲜面品质,研究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将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与国内外4种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较高的小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测定配粉后的品质性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并制成生鲜面测定其水分分布状况、质构和感官特性。结果发现,经配粉处理后,小麦粉的面筋指数和L值得到显著提升;面筋蛋白二级结构中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所占的比例之和显著高于原粉;所制得生鲜面的强结合水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弱结合水显著下降;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优于原粉制得的生鲜面。综上,优质小麦粉的添加会通过改变面筋蛋白组分,使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和生鲜面的水分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生鲜面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该研究为中等品质普麦生产生鲜面专用粉加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粉 生鲜面 品质 二级结构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