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韭菜绿色生产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王响 刘俟墨 +3 位作者 杨旭辉 张雨萌 刘玉凤 宁晓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3,共7页
绿色生产是指在农业领域中实施的一系列环保策略和技术,旨在降低环境负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致力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蔬菜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蔬菜绿色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 绿色生产是指在农业领域中实施的一系列环保策略和技术,旨在降低环境负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致力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蔬菜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蔬菜绿色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韭菜不仅是中国特色蔬菜之一,而且本身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目前韭菜生产农艺粗犷,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质量保障不足。本文介绍了韭菜典型栽培方式,重点论述了目前国内外韭菜绿色生产过程中,在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水肥,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收获和收获后处理环节中所应用的技术与装备,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为韭菜绿色生产技术装备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绿色生产 技术装备 栽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精准施肥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全春 曾锦 +3 位作者 雷哓晖 徐陶 李雪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89,共9页
精准施肥技术装备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载体。列举国内外学者在果园精准施肥技术装备开展的研究,从排肥量精准控制和施肥位置精准控制两个方面,总结归纳现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的方案。指出现有技术装备无法根据单棵果树... 精准施肥技术装备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载体。列举国内外学者在果园精准施肥技术装备开展的研究,从排肥量精准控制和施肥位置精准控制两个方面,总结归纳现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的方案。指出现有技术装备无法根据单棵果树的养分需求现场配制个性化肥料、定点施肥技术装备应用较少、基于果树生长规律的施肥决策模型缺乏等问题。提出要加强政策支持、深入研究高质量定点施肥技术和智能决策模型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精准施肥 农业机械 排肥量控制 施肥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机械化疏花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振 雷哓晖 +2 位作者 王伟 Andreas Herbst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352,共9页
为促进果园机械化疏花技术与装备发展,提高果园全程机械化水平,通过论述疏花的必要性与作业标准,以期为疏花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根据国内外手持式、振动式、机载式和智能式疏花机的工作方法与特点,概括分析其关键技术和优缺点。重点阐述... 为促进果园机械化疏花技术与装备发展,提高果园全程机械化水平,通过论述疏花的必要性与作业标准,以期为疏花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根据国内外手持式、振动式、机载式和智能式疏花机的工作方法与特点,概括分析其关键技术和优缺点。重点阐述机器视觉作为智能疏花机核心技术在花朵识别应用上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YOLO、Faster R-CNN等典型花朵识别算法的平均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总结其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主流机载疏花机存在的工作模式单一、精准作业水平低、对果园标准化水平要求高、适用范围窄等主要问题,从规范果园种植方式、研发新型主轴结构与疏花绳材料、构建果园生产管理经验专家库、花朵识别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智能疏花机未来研发重点5个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机械化 疏花 手持 机载 花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pressLRS的自主导航起垄覆膜机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赵科学 田素博 +1 位作者 宁晓峰 陶林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0-340,共11页
针对目前起垄覆膜机作业中由于地面不平以及机身晃动会导致机具行走定位不准,垄体直线度偏差较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ExpressLRS(Express long range system)的自主导航控制方法,设计了轻简化电动履带式自主导航起垄覆膜一体机,... 针对目前起垄覆膜机作业中由于地面不平以及机身晃动会导致机具行走定位不准,垄体直线度偏差较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ExpressLRS(Express long range system)的自主导航控制方法,设计了轻简化电动履带式自主导航起垄覆膜一体机,实现起垄、覆膜、覆土功能,并提升作业的直线度。对起垄机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和计算,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搭建基于ExpressLRS的自主导航控制系统。利用Wit-Motion公司的单轴角度测量传感器HWT101CT进行样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机行走的偏航角度波动范围在-2.5°~3.5°之间,横向位置偏差均值在3 cm以内,满足设计要求,速度在0.1~0.2 m/s区间导航效果最优,证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垄高170 mm起垄效果最优,作业后垄高合格率86.67%,垄顶宽合格率93.33%,垄底宽合格率86.67%。变异系数均小于6%,表明垄体的均匀性较高。垄体直线度为2.21 cm,垄顶平整度为1.22 cm,表明自主导航直线行驶功能合格,各项评价指标满足起垄覆膜机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自走式起垄机 导航 起垄机构 ExpressLRS协议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宁晓峰 刘俟墨 +3 位作者 孙晓天 赵萍 田素博 徐佳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0-117,共8页
果蔬采摘作为一项季节性且实时性强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正逐渐迎来自动化时代,而采摘机器人则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先进果蔬采摘机器人,具备自动识别、定位和抓取功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地面果实的捡拾和枝叶... 果蔬采摘作为一项季节性且实时性强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正逐渐迎来自动化时代,而采摘机器人则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先进果蔬采摘机器人,具备自动识别、定位和抓取功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地面果实的捡拾和枝叶上果实的采摘。在试验中,选取了青椒、苹果等球类果蔬作为采摘对象,并模拟果树园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的成熟度识别成功率高达95%,采摘成功率也达到了93%,为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提供可行性。在研究中,还特别关注了机械臂和机械爪的机构设计,发现其对于果蔬抓取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将为未来机器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采摘机器人 机械臂 机器视觉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密植移栽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白晓虎 杜国静 +3 位作者 张子浩 邱硕 赵博 田素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0-308,共9页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臂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与钵苗间距和投苗杯间距对应,省略了分苗环节。钵苗盘移位机构通过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将钵苗输送到取苗位置,实现整排间隔取苗。传动部件采用滚珠丝杠模组,驱动采用步进电机,以PLC为控制器,实现了运动位置精确控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取投臂回程速度、取投苗爪插入深度和取投苗爪入土角对取投苗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投臂回程速度为300 mm/s、取投苗爪插入深度为31 mm、取投苗爪入土角为10°时,实际取投成功率为97.0%。配备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栽植能力可达到7200株/h,满足密植移栽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密植移栽 斜置式 取投苗装置 移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果园土壤全氮含量高光谱预测
7
作者 冯上奇 袁全春 +3 位作者 黄凯 孙元昊 曾锦 吕晓兰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7-285,共9页
土壤全氮含量是土壤重要的养分指标,基于高光谱数据研究并构建果园土壤全氮含量预测模型,为准确检测土壤全氮含量提供新方法。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引入混合蛙跳算法和竞争... 土壤全氮含量是土壤重要的养分指标,基于高光谱数据研究并构建果园土壤全氮含量预测模型,为准确检测土壤全氮含量提供新方法。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引入混合蛙跳算法和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采样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并分别采用全波段和特征波段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经过多种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经SG卷积平滑联合标准正态变换预处理,全波段构建的全氮预测模型表现最佳;基于混合蛙跳算法提取10个关键波段,占总波段数量的4.08%,有效降低了数据维度;基于混合蛙跳算法提取特征波段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表现优异,此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5、均方根误差为0.21 g/kg、相对分析误差为3.97。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混合蛙跳算法能高效提取特征波段,降低数据维度,并且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估测精度,为果园土壤全氮含量准确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全氮 预测模型 高光谱成像技术 混合蛙跳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多养分精准配肥变量注肥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袁全春 曾锦 +2 位作者 黄凯 孙元昊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针对现有果园液态肥深施技术装备无法满足果树个性化养分需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果园多养分精准配肥变量注肥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三个蠕动泵分别供给氮、磷、钾液态肥料,根据精准施肥决策处方,在混合箱中形成多养分肥料;采用液压驱动旋... 针对现有果园液态肥深施技术装备无法满足果树个性化养分需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果园多养分精准配肥变量注肥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三个蠕动泵分别供给氮、磷、钾液态肥料,根据精准施肥决策处方,在混合箱中形成多养分肥料;采用液压驱动旋转钻入土壤,基于位移传感器数据反馈,精准控制钻孔深度;多养分肥料在注肥泵的作用下,经中空的注肥杆从底部小孔注入土壤。开发控制算法和交互式界面,标定蠕动泵的单圈排肥量,构建深度与位移传感器信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性能测试,得到肥料供给量的相对误差小于2%,钻孔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15%,可以满足要求。该系统实现现场精准配制多养分肥料,满足果树个性化养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养分肥料配制 钻孔注肥 精准施肥 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园风送式喷雾装备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陶 吕晓兰 +3 位作者 祁雁楠 曾锦 雷哓晖 袁全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共9页
风送式喷雾机是目前我国果园喷雾装备的主流,针对我国现阶段果园风送式喷雾装备起步晚、装备落后,存在用药量大、雾滴飘失严重等施药现状,从施药原理、作业特点等分别介绍不同机型风送式喷雾装备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先进静电喷雾技术、... 风送式喷雾机是目前我国果园喷雾装备的主流,针对我国现阶段果园风送式喷雾装备起步晚、装备落后,存在用药量大、雾滴飘失严重等施药现状,从施药原理、作业特点等分别介绍不同机型风送式喷雾装备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先进静电喷雾技术、循环喷雾技术、精准变量施药技术及CFD流体仿真模拟技术,重点阐述目前我国风送式喷雾装备与先进施药技术融合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不同作业方式下风送式喷雾机在果园喷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风送式喷雾机械装备发展的几点建议:深化推进平原及丘陵山地的标准化、宜机化建园;融合先进施药技术及智能探测手段,实现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智能化、精准化施药;针对丘陵山地,研发推广具有体积小、适用性强的适用于丘陵等地小型果园喷雾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送喷雾 果园 施药技术 靶标探测 精准施药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苗夹茎式双排自动取投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硕 于博 +3 位作者 计东 田素博 赵萍 白晓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1,152,共8页
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率,设计了一种双排夹茎式取投苗装置。利用两个对置移栽臂上的双排夹取爪实现辣椒苗循环取投苗作业,PLC控制系统保证取投苗装置有序平稳运转。夹取爪核心部件由软性材料和弹簧钢片紧贴构成,其精确定位由水平和... 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率,设计了一种双排夹茎式取投苗装置。利用两个对置移栽臂上的双排夹取爪实现辣椒苗循环取投苗作业,PLC控制系统保证取投苗装置有序平稳运转。夹取爪核心部件由软性材料和弹簧钢片紧贴构成,其精确定位由水平和竖直运动机构实现。分析软性材料厚度、辣椒苗苗龄、夹取爪气缸压力对取苗失败率、运苗失败率和投苗失败率的影响规律,以取投成功率为优化目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双排自动取投苗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软性材料厚度为10 mm、辣椒苗苗龄为51 d、夹取爪气缸压力为0.40 MPa时,平均取投成功率达到94.6%,基本满足蔬菜移栽作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苗 移栽 取投苗装置 夹取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适宜垄距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启峰 李星 +5 位作者 富宏丹 余朝阁 刘义玲 董文阁 张华仁 孙周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1,共8页
为了促进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探求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以番茄品种瑞一郎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南北垄栽培方式为CK,设置RD1(中心垄距1.6 m)、RD2(中心垄距1.8 m)、RD3(中心垄距2.0 m)东西垄3个处理,研究东西垄... 为了促进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探求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以番茄品种瑞一郎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南北垄栽培方式为CK,设置RD1(中心垄距1.6 m)、RD2(中心垄距1.8 m)、RD3(中心垄距2.0 m)东西垄3个处理,研究东西垄不同垄距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冠层环境、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东西垄3种垄距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茎叶鲜质量、果实品质等无显著差异;RD2处理单株光截获量、单株产量分别比CK增加11.22%和11.1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RD2条件下,与CK相应位置比较,东西垄南侧行单株光截获量普遍高于北侧行,并高于CK,同时东西垄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6.30%~21.46%、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4.06%~10.93%。此外,RD2垄间(作业道)宽1 m能够满足宽度为50~75 cm的多功能作业平台车作业需求。综上,中心垄距1.8 m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秋冬茬番茄 宜机化栽培 垄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梨树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健 祁雁楠 +2 位作者 陈鲁威 夏烨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169,共8页
梨树生长期内伴随着病害发生,喷施农药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而病害识别则是保证精准施药的基本要求。为实现梨树叶部病害的高效识别,提出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对梨树病叶进行分类检测的方法。利用近地面成像高光... 梨树生长期内伴随着病害发生,喷施农药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而病害识别则是保证精准施药的基本要求。为实现梨树叶部病害的高效识别,提出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对梨树病叶进行分类检测的方法。利用近地面成像高光谱仪在自然光条件下采集健康叶、褐斑病、黑斑病及日灼病四类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提取401~935 nm波段间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数据,对比分析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标准正态变换(SNV)、SG结合一阶微分和SG结合二阶微分4种预处理算法全波段模型效果,对最佳预处理方法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建立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和误差反馈神经网络(BPNN)判别模型,并对模型分类性能进行比较,最终优选出适合梨树病害的最佳分类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光谱数据在SNV预处理后识别效果最好,通过PCA和SPA算法分别提取出12、14个特征波长,波长数目减少90%以上,且SPA算法相较于PCA算法在SVM和BPNN模型中表现均更优。经对比发现,梨树病害的最佳判别分类模型为SNV-SPA-SVM,结合混淆矩阵得出该模型测试集总体准确率达93.57%,对各类样本的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0%,Kappa系数为0.9165。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分类识别梨树叶部病害,为实现田间梨树叶片病害的自动诊断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病害 高光谱成像 特征波长 判别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监测果树氮素含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鲁威 曾锦 +3 位作者 袁全春 潘健 姚凤腾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氮素是果树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氮素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会直接或间接降低果实产量及品质。快速准确掌握果树氮素含量,可为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达到果树的优质丰产。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遥感监... 氮素是果树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氮素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会直接或间接降低果实产量及品质。快速准确掌握果树氮素含量,可为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达到果树的优质丰产。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遥感监测以其无损、快速、实时、高效等优点在氮素含量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介绍目前主流无人机的基础上,梳理数据获取及后续处理方式,阐述多光谱、高光谱、可见光以及其他类型传感器实现果树氮素含量监测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多光谱和高光谱传感器对果树氮素监测效果更佳,且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模型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精度。提出无人机遥感监测果树氮素含量在无人机飞行平台与传感器性能、数据获取与处理、推广与应用及政策4个方面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果树 氮素含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梨树冠层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鲁威 曾锦 +3 位作者 袁全春 夏烨 潘健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1,共7页
针对杂草和阴影等较复杂背景影响梨树冠层图像信息提取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DeepLabV3+的梨树冠层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DeepLabV3+编码部分的主干网络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之间和解码部分的主干网络之后,重要... 针对杂草和阴影等较复杂背景影响梨树冠层图像信息提取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DeepLabV3+的梨树冠层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DeepLabV3+编码部分的主干网络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之间和解码部分的主干网络之后,重要的特征信息将得到关注,提高模型分割精度的同时保证分割效率。以Y字形棚架梨园为试验对象,通过无人机采集梨树冠层照片,进行冠层分割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BAM-DeepLabV3+模型对梨树冠层图像分割的平均交并比、类别平均像素准确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8.72%、94.56%和96.65%,分割单张图像时间为0.107 s。CBAM-DeepLabV3+模型分割梨树冠层的类别平均像素准确率相比DeepLabV3+和SE-DeepLabV3+分别提高2.28%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冠层 图像分割 DeepLabV3+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收获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哲 刘俟墨 +4 位作者 唐金成 魏东政 王响 李晓楠 宁晓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2,共9页
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种植特点,进行大白菜收获机设计开发,已成为我国大白菜机械化生产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主要大白菜收获设备,阐述了其主要的工作结构与基本性能参数,同时对目前国内的主要大白菜栽培方式进行论... 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种植特点,进行大白菜收获机设计开发,已成为我国大白菜机械化生产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主要大白菜收获设备,阐述了其主要的工作结构与基本性能参数,同时对目前国内的主要大白菜栽培方式进行论述,提出了当前大白菜机械化收割所面临的国外机械与农艺不匹配、国内种植农艺不统一、种植规模散乱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种植模式、进行机器关键组件设计提高收获质量减少收获损伤、进行机械通用化及自动化设计、改进加工制造减少成本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收获机 种植农艺 自动化设计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仁变温湿法脱红衣预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16
作者 陈伟洲 王京 +4 位作者 刘志侠 吴国振 闫鹤馨 张哲 钟喜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252,共11页
为提高花生仁湿法脱红衣质量,以花生品种“花育23”为试验材料,考察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单因素试验确定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 为提高花生仁湿法脱红衣质量,以花生品种“花育23”为试验材料,考察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单因素试验确定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有显著影响;响应面试验显示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和热浸时间对脱净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破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热浸温度>冷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含水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利用Design Expert V13软件优化求得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冷浸温度19℃、冷浸时间13 min、热浸温度75℃和热浸时间20s,此时脱净率、破损率、含水率分别为95.7%、11.3%和13.6%,与试验验证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4.13%、0.60%,该结果说明优化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仁 工艺参数 脱净率 破损率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氮磷钾含量传感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恒 袁全春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9-296,共8页
化肥价格上涨和化学物质污染饮用水源的生态担忧促使精准农业和基于场地的管理成为焦点,农业界正通过优化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来应对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但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准确测定依然主要依赖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限制... 化肥价格上涨和化学物质污染饮用水源的生态担忧促使精准农业和基于场地的管理成为焦点,农业界正通过优化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来应对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但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准确测定依然主要依赖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限制智能化施肥的发展。为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土壤氮磷钾含量的传感测定技术,以实现快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分析现有基于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研究,发现这些技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但在复杂田间环境中仍存在难以克服的挑战,尚无法实现自主测定。未来需要在土壤条件、光照补偿、自动化作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实时、原位的NPK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磷钾 配方施肥 传感测定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四头倾斜螺旋式精准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徐文智 袁全春 +1 位作者 曾锦 吕晓兰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0-40,共11页
针对现有传统螺旋排肥器排肥量波动大、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四头倾斜螺旋式精准排肥器。通过运动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影响排肥量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及其取值范围。以螺旋叶片头数、排肥器倾角、螺旋叶片直径、螺旋叶片螺距和螺旋... 针对现有传统螺旋排肥器排肥量波动大、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四头倾斜螺旋式精准排肥器。通过运动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影响排肥量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及其取值范围。以螺旋叶片头数、排肥器倾角、螺旋叶片直径、螺旋叶片螺距和螺旋叶片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量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开展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离散元仿真试验。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叶片头数、排肥器倾角、螺旋叶片直径和螺旋叶片转速等4个因素对排肥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采用四头倾斜排肥螺旋输送肥料,可以提高排肥量稳定性。多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四头排肥螺旋时,最优参数组合为:排肥器倾角38°、螺旋叶片直径46 mm、螺旋叶片转速31 r/min。在该组合下,排肥量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为1.65%。最后,在最优参数组合基础上,通过排肥量稳定性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显示,实测排肥量变异系数为3.69%。进一步优化得到,当螺旋叶片转速为33 r/min时,排肥量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为2.92%。仿真和台架试验表明,经过改进优化后的四头倾斜螺旋式精准排肥器在排肥稳定性方面表现良好,符合果园施肥规定标准,能够满足果园施肥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四头倾斜螺旋式精准排肥器 离散元仿真 参数优化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软枣猕猴桃SSC检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凤利 杨磊 +2 位作者 田有文 孙炳新 罗子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6,共9页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采后后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变化和分布规律,利用高光谱成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其SSC无损检测与可视化。首先,采集25℃下不同贮藏天数软枣猕猴桃的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其SSC。其次,...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采后后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变化和分布规律,利用高光谱成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其SSC无损检测与可视化。首先,采集25℃下不同贮藏天数软枣猕猴桃的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其SSC。其次,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最佳预处理方法;然后,基于3种特征波段提取方法优选特征波段,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extreme learning machine,PSO-EL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提取特征波长的PSO-EL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测试集R_(p)^(2)为0.934,RMSEP为0.952,RPD为2.277。最后,基于CARS-PSO-ELM模型计算软枣猕猴桃每个像素点的SSC,生成可视化分布图,直观地呈现出不同贮藏天数软枣猕猴桃SSC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软枣猕猴桃的品质评价和贮运销售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软枣猕猴桃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极限学习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高光谱成像的蓝莓果蝇虫害无损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有文 吴伟 +2 位作者 林磊 姜凤利 张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3-401,共9页
针对蓝莓果蝇虫害分类识别存在效率低、准确度差等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采集的蓝莓高光谱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实现蓝莓果蝇虫害的无损检测。首先蓝莓高光谱图像采用PCA进行降维,优选数据集PC2与PC3并进行拼接得到最佳数据集PC... 针对蓝莓果蝇虫害分类识别存在效率低、准确度差等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采集的蓝莓高光谱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实现蓝莓果蝇虫害的无损检测。首先蓝莓高光谱图像采用PCA进行降维,优选数据集PC2与PC3并进行拼接得到最佳数据集PC23,对数据集中图像进行旋转90°、旋转180°、模糊、高亮、低亮、镜像和高斯噪声共7种增强操作,使各数据集容量扩增为原始容量的18倍。然后采用VGG16、InceptionV3与ResNet50深度学习模型对蓝莓果蝇虫害图像进行检测,均取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其中ResNet50模型效率最高,且ResNet50模型的准确率最高,达到92.92%,损失率最低,仅有3.08%,因此ResNet50模型在蓝莓果蝇虫害无损检测方面整体识别效果最佳。为了进一步提高蓝莓果蝇虫害无损检测性能,从ECA注意力模块、Focal Loss损失函数与Mish激活函数3方面对ResNet50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改进的im-ResNet50模型。得出im-ResNet50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5.69%,损失率为1.52%。试验结果表明,im-ResNet50模型有效提升了蓝莓果蝇虫害识别能力。采用Grad-CAM分析了im-ResNet50模型可解释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无损检测蓝莓果蝇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蝇虫害 无损检测 im-ResNet50模型 高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