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发育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郭鑫伟 张洋 +3 位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姚亚军 姚红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61,共9页
为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一致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9.00±0.49)g)27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硫酸亚铁(FeS... 为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一致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9.00±0.49)g)27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硫酸亚铁(FeSO4)、甘氨酸亚铁(Fe-Gly(II))和羟基蛋氨酸铁(Fe-MHA)3种铁源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养殖8周,测量各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发育等形态结构指标。研究表明:(1)铁源对各组间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Fe-MHA组肥满度、全鱼和脊椎骨中Fe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2)Fe-MHA组肝脏CAT活性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且该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3)摄食Fe-MHA组饲料的石斑鱼前、中、后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FeSO4组和Fe-Gly(II)组(P<0.05),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FeSO4组和Fe-Gly(II)组(P<0.05);该组中肠段肌层厚度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Fe-Gly(II)和FeSO4相比,Fe-MHA有利于机体对铁元素的沉积,改善鱼体肠道发育,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建议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添加的铁源形式为Fe-M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源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酶 矿物元素沉积 肠道发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