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
作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1页
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三)油菜1+3分段联合收获成套技术装备为满足我国油菜种植区域多样性收获需求的难题,针对单一收获方式适应性差、联合收获损失率高、青籽影响油品品质、装备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创制成功了1+3分段/联合收获成套装备,满... 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三)油菜1+3分段联合收获成套技术装备为满足我国油菜种植区域多样性收获需求的难题,针对单一收获方式适应性差、联合收获损失率高、青籽影响油品品质、装备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创制成功了1+3分段/联合收获成套装备,满足长江流域高大油菜、北方春油菜、小油菜等各种类型油菜割晒和捡拾、联合收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 收获方式 小油菜 春油菜 油菜种植 科技进展 成套装备 机械化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2
作者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1期68-68,F0002,F0003,共3页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农机科研院所之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是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曾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和中...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农机科研院所之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是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曾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和中国第一台病虫害防治设备,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近年来,主要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重点聚焦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农产品初加工、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农机化智能控制与发展政策等学科重点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初加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械化研究所 水稻插秧机 植保机械 收获机械 农业工程学科 种植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3
作者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2期70-70,F0002,F0003,共3页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农机科研院所之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是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曾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和中...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农机科研院所之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是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曾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和中国第一台病虫害防治设备,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近年来,主要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重点聚焦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农产品初加工、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农机化智能控制与发展政策等学科重点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初加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械化研究所 水稻插秧机 植保机械 收获机械 农业工程学科 种植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一) 花生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与系列装备
4
作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满足花生产业发展需要,该成果针对花生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适应性和顺畅性差、损失率和含杂率高等技术难题,发明了自动限深起秧、有序顺畅输秧、柔性低损摘果、无阻滞高效清选、参数与故障实时监控等技术,创制出分段收获、半喂入联合收... 为满足花生产业发展需要,该成果针对花生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适应性和顺畅性差、损失率和含杂率高等技术难题,发明了自动限深起秧、有序顺畅输秧、柔性低损摘果、无阻滞高效清选、参数与故障实时监控等技术,创制出分段收获、半喂入联合收获和全喂入捡拾收获等系列设备,有效破解了上述技术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核心发明已获"江苏省专利金奖"和"中国优秀专利奖",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在生产中获得了良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展 机械化收获 联合收获 机械化研究所 分段收获 含杂率 系列设备 花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二) 全秸硬茬地高质顺畅机播关键技术与系列装备
5
作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该成果技术为破解我国秸秆焚烧严禁不止重大难题.面对农作物收获后未做任何秸秆收集移出与耕整地处理的“全秸硬茬地”作业T况,从思路创新人手,取得了秸秆障碍整体消除与适量适位精细覆还--体化机播技术重大突破,并创制出全秸硬茬地去... 该成果技术为破解我国秸秆焚烧严禁不止重大难题.面对农作物收获后未做任何秸秆收集移出与耕整地处理的“全秸硬茬地”作业T况,从思路创新人手,取得了秸秆障碍整体消除与适量适位精细覆还--体化机播技术重大突破,并创制出全秸硬茬地去秸障高质顺畅播种系列技术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展 机械化研究所 秸秆焚烧 思路创新 南京农业 技术装备 机播技术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机械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6
作者 黄锦锦 石研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2-309,326,共9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有效工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农业机械化能够通过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定量分析2011—2022年城市层面数据,考察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有效工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农业机械化能够通过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定量分析2011—2022年城市层面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动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系数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说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优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较低区域优于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中等区域,东、西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组间差异性检验显示各组内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传导路径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滞后一期、两期的系数分别为0.210和0.253,且显著为正,说明农业机械化在数字普惠金融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时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鉴于此,应加强数字基础建设,构建地域特色数字普惠金融框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机械化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7
作者 陈青 吴玄博 +3 位作者 殷程凯 郭自良 丁文芹 周宏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共12页
苹果作为重要的水果,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然而,苹果在采收过程中存在劳动力短缺、采摘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加强苹果机械化采收技术及配套装备的开发,对于提高收获效率和保证... 苹果作为重要的水果,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然而,苹果在采收过程中存在劳动力短缺、采摘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加强苹果机械化采收技术及配套装备的开发,对于提高收获效率和保证果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首先综述了苹果振动式采收、采摘作业平台、采摘机器人3类机械化采收技术,并对目前国内外已商品化的采收设备进行概述。其中,分别探讨了苹果振动采收机械及减损技术进展,以及与种植模式相结合实现规模化收获的情况;梳理了国内外苹果采摘作业平台的差异化发展,分类总结了两种采摘作业平台的研究特点;介绍了苹果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归纳出国内多臂协同采摘机器人研发热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对于鲜食苹果成熟度和品质的高度要求,以及目前农业智能化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实识别、定位以及精准抓取方面所涉及的核心技术,旨在确保机器人准确无误地抓取识别选中的苹果。最后,分析了3类苹果采收机械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总结了农机与农艺结合、降低设备成本的整体研究趋势,以期为国内苹果机械化采收技术和装备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采摘 振动式采收 采摘作业平台 采摘机器人 识别定位 末端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场景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崔思远 曹蕾 +3 位作者 陈聪 胡朝中 沈诗逸 曹光乔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丘陵山地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34.62%、34.20%,覆盖人口达54.2%,GDP仅占全国的30%,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未达50%,研究如何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我国耕作制度区划为基础,结合... 中国丘陵山地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34.62%、34.20%,覆盖人口达54.2%,GDP仅占全国的30%,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未达50%,研究如何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我国耕作制度区划为基础,结合丘陵山区分布等因素开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区划;以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情况、产业经济效益为基础,梳理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从丘陵山区耕地条件、土壤和农艺等方面分析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应用特殊场景,结合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等因素分析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围绕丘陵山区应用场景探讨提出紧凑型轻量化的专用发动机、轻量化及减黏降阻的先进材料、轻简化的整机结构设计等十大农机共性技术需求以及黏重土壤的高效低耗耕整地装备、缓坡地黏重土壤的大宗粮油糖和高山蔬菜播种装备、缓坡地黏重土壤的油菜和高山蔬菜移栽装备等十大农机适用装备需求;借鉴日本、韩国等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从良机—良种—良法—良田—良制深入融合和研产推用四位一体化的角度提出系统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的思路与举措,以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制约因素 应用场景 技术需求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倩 王公仆 +3 位作者 张万枝 胡良龙 张婷婷 穆桂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2,共7页
机械化种植是甘薯高效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实现甘薯机械化种植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甘薯主产区分布特点和甘薯种植农艺要求,分析国内外甘薯起垄、移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甘薯链... 机械化种植是甘薯高效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实现甘薯机械化种植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甘薯主产区分布特点和甘薯种植农艺要求,分析国内外甘薯起垄、移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甘薯链(带)夹式、多连杆式、挠性圆盘式等移栽机构工作特点、研究重点及应用领域。结合现代化农业背景和甘薯产业生产发展要求,指出当前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面临移栽机械化水平低、关键技术创新不足、符合甘薯种植农艺要求的成熟适用机型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展适于甘薯移栽的多样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展甘薯移栽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等建议,以期为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植机械化 种植农艺 种植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30个省域面板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潘经韬 智瑞婷 +1 位作者 吴萍 李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6-323,335,共9页
提高农业碳生产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生... 提高农业碳生产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农地经营规模门槛和农村人力资本门槛。随着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据此,提出应健全绿色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低碳技术的培训与应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生产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地经营规模 农村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11
作者 占才学 宋志禹 +2 位作者 韩余 孙翔灵 蒋清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前国内蓝莓采收基本上是以人工采收为主,随着劳动短缺和成本的增加,发展机械化采收代替人工采收是一大趋势。研发蓝莓机械化采收装备用于蓝莓园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外蓝莓种植现状,重点从机械振动式采收技术与装备、气力采收... 目前国内蓝莓采收基本上是以人工采收为主,随着劳动短缺和成本的增加,发展机械化采收代替人工采收是一大趋势。研发蓝莓机械化采收装备用于蓝莓园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外蓝莓种植现状,重点从机械振动式采收技术与装备、气力采收技术与装备和采收机器人3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指出目前蓝莓机械化采收存在损失率较高、农机农艺不匹配、采摘分级难度大等问题,并且提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增强蓝莓采收机械的通用性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机械化采收技术 机械化采收装备 振动式采收 气力式采收 采收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12
作者 占才学 宋志禹 +2 位作者 韩余 梅松 蒋清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71,共6页
蓝莓是一种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在其种植过程中严重依赖于繁重的人工劳动,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发展蓝莓机械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总结蓝莓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究现状,重点阐述水肥一体化各个阶段的发展技术要... 蓝莓是一种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在其种植过程中严重依赖于繁重的人工劳动,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发展蓝莓机械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总结蓝莓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究现状,重点阐述水肥一体化各个阶段的发展技术要点,介绍蓝莓采收的技术难点以及要点,指出机械振动式、气力式和采收机器人等采摘方式的优缺点。同时从机械式和机器视觉式两种分选方式对蓝莓机械化分选进行全面分析。指出我国蓝莓机械化存在种植规模小和种植模式多样的问题,提出我国蓝莓种植机械化应朝小型化、模块化、电动化、轻简化发展,并且对农机农艺相融合、信息化(自主监控系统作业、蓝莓品质动态溯源系统)等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机械化生产 水肥一体化 机械化采摘 蓝莓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原培超 纪要 +1 位作者 张文毅 周洵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57,共7页
水稻机械化移栽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水稻钵苗移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质量,但是由于钵苗移栽机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没有成熟的配套农艺支撑和移栽设备,尚未得到推广。基于此,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 水稻机械化移栽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水稻钵苗移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质量,但是由于钵苗移栽机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没有成熟的配套农艺支撑和移栽设备,尚未得到推广。基于此,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水稻钵苗移栽不仅具有产量优势,而且在双季稻间作、杂交稻育种等方面更符合作业要求;重点阐述国内外水稻钵苗移栽的研究现状及装备现状,介绍国内水稻钵苗移栽方式中机栽插和机抛秧两种主要类型及各自特点,从育秧技术、育秧阶段秧盘问题、机具技术发展与农户使用成本、机具区域性发展等方面分析其不足;对水稻钵苗移栽机具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提出规范育秧、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研制通用机具、挖掘无人机应用潜能、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等建议,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 种植特点 移栽优势 机械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移栽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作者 于庆旭 李如烨 +3 位作者 龚艳 马遥 陈晓 胡健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2,共9页
当前党参等根茎类中药材移栽环节机械化水平低,中药材露头覆膜移栽技术还处于研发初期,党参露头覆膜移栽样机尚未产业化应用,目前党参主要采用传统人工移栽。针对党参产业发展需求,基于高产高质的露头覆膜移栽农艺要求,结合国内外自动... 当前党参等根茎类中药材移栽环节机械化水平低,中药材露头覆膜移栽技术还处于研发初期,党参露头覆膜移栽样机尚未产业化应用,目前党参主要采用传统人工移栽。针对党参产业发展需求,基于高产高质的露头覆膜移栽农艺要求,结合国内外自动化移栽技术和根茎类中药材移栽机的研究现状,探寻党参露头覆膜机械化移栽制约因素,分析总结“卡脖子”技术包括整机低耗高质作业、党参种苗单体分离、苗头对齐定向移栽、膜侧苗头距离控制和全自动化移栽。提出党参露头覆膜移栽机需重点攻关减阻降耗开沟、有序柔性分苗、定向投苗栽植、精确覆土覆膜和移栽自动电控等关键技术,为党参露头覆膜机械化移栽的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助力研发适宜于丘陵山区的自走式党参露头覆膜移栽机,提升党参移栽作业机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露头覆膜移栽 有序分苗 减阻开沟 定向移栽 移栽电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雪婷 赵闰 +1 位作者 肖体琼 胡良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施展才能的主阵地之一。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体制机制,对落实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远影响。本文...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施展才能的主阵地之一。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体制机制,对落实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讨论的成果转化人才包含技术转移、科技推广和产业经营人才三类。文章以某国家级农业科学院(文中简称:A科学院)及其下属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文中简称:M研究所)为例,分析其现有转化人才队伍的结构、激励现状,以及制约激励的主要因素,给出规范岗位考评体系、强化人才激励力度、完善配套保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见效等方面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人才 激励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茶园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6
作者 陈佳 蒋清海 +4 位作者 韩余 占才学 陈彬 孙翔灵 宋志禹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2024年国内外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概况,重点突出国内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归纳当前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立机械化、智能化并行发展的茶园生... 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2024年国内外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概况,重点突出国内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归纳当前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立机械化、智能化并行发展的茶园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园机械化 茶园智慧管控 茶园耕作 茶园施肥 茶园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培育机制探讨——以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研研 赵闰 +1 位作者 常春 张晓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7-211,共5页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改进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培育方式,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对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M研究所”)2008—2019年获奖科技成果(省部级以上,含社会力量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M研究所获奖数量较...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改进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培育方式,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对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M研究所”)2008—2019年获奖科技成果(省部级以上,含社会力量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M研究所获奖数量较少、质量偏低、各科研团队取得成果奖励差异较大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开展好学科方向建设、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力争稳定经费支持、加强联合攻关和推动科研管理方式改变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科技成果 培育机制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农业档案管理的优化研究
18
作者 李巧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随着农业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智能化管理成为关键问题。研究基于对当前农业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旨在通过优化数据标准化、加速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深化档案信息的应用以及完善... 随着农业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智能化管理成为关键问题。研究基于对当前农业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旨在通过优化数据标准化、加速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深化档案信息的应用以及完善信息安全体系,提出实现档案资源一体化、智能化、数据价值提升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优化路径,以推动农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农业档案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飞 唐莉莉 +2 位作者 张烁 平英华 欧阳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5-221,共7页
农机行业通过开展农机托管服务、出台技术指导意见等措施,在疫情防控、菜篮子保供和春耕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机具拥有量大、覆盖面广、作业效果优、新型装备研发快的优势。但疫情对农机作业、农机... 农机行业通过开展农机托管服务、出台技术指导意见等措施,在疫情防控、菜篮子保供和春耕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机具拥有量大、覆盖面广、作业效果优、新型装备研发快的优势。但疫情对农机作业、农机具检修、新技术培训、新装备推广和农机工业生产销售等方面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暴露了江苏设施农业机械化、智能农机和缺少省级调度平台等发展短板。提出着力突破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重点突破智能农机发展障碍、农机社会化服务双轨发展、注重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引导农机企业化危为机等发展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农业机械化 江苏 设施农业 农机调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都市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一波 唐啸风 +1 位作者 张俊 曹蕾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6-223,230,共9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经济条件较为出色,土地具有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低山缓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8%,水域面积超11...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经济条件较为出色,土地具有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低山缓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8%,水域面积超11%以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南京市必然要发展“绿色+高效”的都市特色农业。在农业劳动力供给持续减量、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以机械化推动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南京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南京市特色农业生产与初加工机械化现状,发现目前机械化发展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配套服务较差等问题,并从土地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产业融合化以及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促进都市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都市农业 特色农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