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细菌生物膜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正义
陈慧心
+1 位作者
钟国华
刘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2,共11页
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污染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微生物降解作为一种资源丰富、高效环保、操作便捷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却由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在田间实际应用效果不显著。如何稳定和提高降解菌的田间活性,已成为制约...
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污染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微生物降解作为一种资源丰富、高效环保、操作便捷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却由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在田间实际应用效果不显著。如何稳定和提高降解菌的田间活性,已成为制约农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产业化的“瓶颈”。生物膜是细菌通过分泌多糖和蛋白质等胞外聚合物,将其自身包绕其中并黏附于固体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群落结构。基于土壤环境多相、分散等特征,微生物在土壤中以生物膜态存在,在增强细菌抵御复杂环境胁迫、提高农药降解能力、维持土壤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弥补了传统游离菌直投式修复技术效率低、持效期短、对低浓度农药残留不敏感等方面的不足。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水体、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领域且颇具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阐述了细菌生物膜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作用机制,解析了利用活性细菌生物膜促进农药残留污染修复的方式和优势,并提出了基于细菌生物膜的强化土壤抵御农药胁迫能力、促进土壤健康的创新研究思路,可为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农药残留
微生物修复
环境胁迫与应答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安平
胡昌雄
+5 位作者
陈国华
殷红慧
徐天养
杨进波
杨航
张晓明
《农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本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四季豆西花蓟马的危害情况进行研究,为四季豆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更加了解西花蓟马在四季豆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方程对四季豆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
本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四季豆西花蓟马的危害情况进行研究,为四季豆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更加了解西花蓟马在四季豆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方程对四季豆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叶片在绿色和浅绿色两种生长情况时,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四季豆叶片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成虫主要分布在四季豆上部,若虫分布在下部;若虫数量在各个时期均多于成虫数量,成熟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普遍高于开花期叶片上的种群;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要多于浅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四季豆西花蓟马呈聚集分布,在田间防治四季豆西花蓟马时,应该注意对若虫以及绿色叶片上的蓟马进行重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四季豆
种群密度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优势种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段盼
杜飞
+3 位作者
胡昌雄
赵艳芳
陈国华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5-272,共8页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882头,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882头,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上蓟马发生动态,并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蓟马Thrips flavus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避雨栽培葡萄上共采集到隶属于2科4属的10种蓟马,其中棕榈蓟马(35.97%)、黄蓟马(29.22%)和西花蓟马(24.50%)为优势种蓟马。根据四分位法得到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在发生早期和主要发生期葡萄树上部蓟马发生量显著高于下部。两种诱集植物均对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有一定的诱集作用,且在各个发生期黄金菊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蓝花鼠尾草。6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啶虫脒>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黄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对西花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噻虫嗪>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上述结果表明,为害避雨栽培葡萄的蓟马主要为棕榈蓟马、黄蓟马和西花蓟马,推荐使用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噻虫嗪进行防治。同时,可在葡萄园周围种植黄金菊和蓝花鼠尾草作为诱集植物诱集后施药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葡萄
蓟马
优势种
发生动态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细菌生物膜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正义
陈慧心
钟国华
刘婕
机构
绿色农药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天然农药与化学
生物
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001948).
文摘
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污染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微生物降解作为一种资源丰富、高效环保、操作便捷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却由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在田间实际应用效果不显著。如何稳定和提高降解菌的田间活性,已成为制约农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产业化的“瓶颈”。生物膜是细菌通过分泌多糖和蛋白质等胞外聚合物,将其自身包绕其中并黏附于固体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群落结构。基于土壤环境多相、分散等特征,微生物在土壤中以生物膜态存在,在增强细菌抵御复杂环境胁迫、提高农药降解能力、维持土壤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弥补了传统游离菌直投式修复技术效率低、持效期短、对低浓度农药残留不敏感等方面的不足。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水体、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领域且颇具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阐述了细菌生物膜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作用机制,解析了利用活性细菌生物膜促进农药残留污染修复的方式和优势,并提出了基于细菌生物膜的强化土壤抵御农药胁迫能力、促进土壤健康的创新研究思路,可为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膜
农药残留
微生物修复
环境胁迫与应答
分子机制
Keywords
biofilms
pesticide residues
microbial remediation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response
molecular mechanisms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39.9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安平
胡昌雄
陈国华
殷红慧
徐天养
杨进波
杨航
张晓明
机构
云南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
云南格瑞
生物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目“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捕食功能影响的生理生殖机制”(202001AT070134)
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蓟马天敌小花蝽规模饲养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530000241015)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对杀虫剂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SCIPM2018-08)
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西花蓟马在作物周围杂草上的生态适应性及抗性鉴定”(校办发[2018]18号)。
文摘
本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四季豆西花蓟马的危害情况进行研究,为四季豆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更加了解西花蓟马在四季豆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方程对四季豆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叶片在绿色和浅绿色两种生长情况时,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四季豆叶片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成虫主要分布在四季豆上部,若虫分布在下部;若虫数量在各个时期均多于成虫数量,成熟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普遍高于开花期叶片上的种群;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要多于浅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四季豆西花蓟马呈聚集分布,在田间防治四季豆西花蓟马时,应该注意对若虫以及绿色叶片上的蓟马进行重点防治。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四季豆
种群密度
空间分布
Keyword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a
kidney bean
population den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优势种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段盼
杜飞
胡昌雄
赵艳芳
陈国华
张晓明
机构
云南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
农业
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5-27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301)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202001AT070134)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CIPM2018-08)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10676039)。
文摘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882头,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上蓟马发生动态,并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蓟马Thrips flavus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避雨栽培葡萄上共采集到隶属于2科4属的10种蓟马,其中棕榈蓟马(35.97%)、黄蓟马(29.22%)和西花蓟马(24.50%)为优势种蓟马。根据四分位法得到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在发生早期和主要发生期葡萄树上部蓟马发生量显著高于下部。两种诱集植物均对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有一定的诱集作用,且在各个发生期黄金菊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蓝花鼠尾草。6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啶虫脒>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黄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对西花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噻虫嗪>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上述结果表明,为害避雨栽培葡萄的蓟马主要为棕榈蓟马、黄蓟马和西花蓟马,推荐使用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噻虫嗪进行防治。同时,可在葡萄园周围种植黄金菊和蓝花鼠尾草作为诱集植物诱集后施药防治。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葡萄
蓟马
优势种
发生动态
毒力
Keywords
rain-shelter cultivation
grape
thrip
dominant species
dynamics
toxicity
分类号
S435.7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细菌生物膜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杨正义
陈慧心
钟国华
刘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陈安平
胡昌雄
陈国华
殷红慧
徐天养
杨进波
杨航
张晓明
《农学学报》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优势种的毒力测定
段盼
杜飞
胡昌雄
赵艳芳
陈国华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