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农业在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上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张聪颖 李世峰 +5 位作者 任建成 闫爱玲 王慧玲 刘振华 王晓玥 孙磊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减少施肥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葡萄生产上应用广泛。尽管我国在葡萄生产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较晚,许多地区仍旧依赖于相对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但高精度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的开发...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减少施肥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葡萄生产上应用广泛。尽管我国在葡萄生产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较晚,许多地区仍旧依赖于相对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但高精度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深入分析了智慧农业在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上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推动葡萄园水肥管理的智能化进程,并为相关智能系统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水肥一体化 葡萄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北京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2
作者 刘东悦 陈俊红 刘起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50-252,共3页
农业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与效益的核心所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指标。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对当前北京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加以分析,归纳北京品牌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体系建设、文化挖掘、宣传推广、科技支撑... 农业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与效益的核心所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指标。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对当前北京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加以分析,归纳北京品牌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体系建设、文化挖掘、宣传推广、科技支撑方面提出可实施性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品牌 高质量发展 对策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托管: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晋苏黑三省的调研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1 位作者 张俊峰 刘宝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共3页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文章基于山西、江苏、黑龙江三省的调研,分析当前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此为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托管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 农户 服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方式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李芸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文章基于晋中市寿阳县、平遥县和吕梁市文水县的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了农业示范园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联合社带动型三种生产托管模式,对比不同农业生产托管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针对农业生产托管在组... 文章基于晋中市寿阳县、平遥县和吕梁市文水县的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了农业示范园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联合社带动型三种生产托管模式,对比不同农业生产托管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针对农业生产托管在组织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创新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 组织方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生产托管主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洪燕 刘宝印 +1 位作者 陈俊红 龚晶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0期76-79,共4页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新生事物,涉及众多小农户和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隐含着复杂的风险。基于黑龙江、山西和江苏等的案例调研,在识别供需主体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归纳专营服务主体、兼营服务主体以及政府部门...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新生事物,涉及众多小农户和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隐含着复杂的风险。基于黑龙江、山西和江苏等的案例调研,在识别供需主体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归纳专营服务主体、兼营服务主体以及政府部门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基于相关主体的角色定位,提出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的模式规范和政策优化,需尽快摸清服务主体状况、尽快制定地方性行业标准、尽快开发农业生产托管保险产品等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风险控制 专营服务主体 兼营服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玛琳 陈俊红 +1 位作者 贾少格 田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共9页
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 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产技术应用、采收及销售、成本效益、联农带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生产经营现状,针对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产业链延伸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引导、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拓展与优化四个方面提出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产业园区 机械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白灵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
7
作者 宋爽 刘宇 +4 位作者 武月园 高琪 吴灵芝 张欣媚 王守现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基于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对中国新疆塔城地区的52个野生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数量性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提... 基于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对中国新疆塔城地区的52个野生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数量性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提取菌株菌丝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计算等位基因位点数、多态性位点数、多态位点百分率、有效等位基因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构建52个白灵侧耳菌株的聚类图,采用SPSS16进行数量性状的Q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64个多态性位点,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25;UPGMA聚类分析可将52个菌株分为5个类群,菌株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3~0.93;5个质量性状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01~1.26,10个数量性状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82~2.05,其中菌柄直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5;当平方欧式距离为15时,Q型聚类可将52个菌株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菌株JZB2106018,第二类包括菌株JZB2106020,第三类包括其余50个菌株;综合得分较高的菌株是JZB2106048、JZB2106045和JZB2106039。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综合得分较高的3个菌株的单菇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白灵侧耳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与扁桃属间远缘杂交后代的SSR标记亲子鉴定
8
作者 张俊环 张美玲 +4 位作者 杨丽 姜凤超 王玉柱 于文剑 孙浩元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杏(Armeniaca vulgaris)与扁桃(Amygdalus communis)进行远缘杂交育种,开放式授粉获得的杂种纯度较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需要在苗期对杂交子代进行鉴定。以母本为龙王帽、父本不完全确定的3个疑似来源于杏与扁桃远缘杂交的子代个体为对... 杏(Armeniaca vulgaris)与扁桃(Amygdalus communis)进行远缘杂交育种,开放式授粉获得的杂种纯度较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需要在苗期对杂交子代进行鉴定。以母本为龙王帽、父本不完全确定的3个疑似来源于杏与扁桃远缘杂交的子代个体为对象,选用了15个多态性和扩增效率较高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通过荧光修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对3个亲本和3个子代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亲权指数和亲子关系概率(RCP)。结果发现,15个SSR位点在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78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4~7个之间。子代A1和B1与其疑似亲本间的累积RCP值均高于99.99%,并由此断定远缘杂交后代A1是来源于父本蒙特瑞(Monterey)扁桃,而辛普森(Thompson)是子代B1的真实父本。15个位点中子代B2均未出现其假定父本扁桃2号的等位基因,从而排除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亲子鉴定结果与聚类分析显示的亲缘关系相符合。另外,通过分析SSR位点的数量与累积RCP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基于这些SSR位点对杏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进行亲子鉴定时,需要选用9个以上的位点。此方法可用来鉴定杏与扁桃属间远缘杂交后代的所有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远缘杂交 SSR标记 亲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新原 陶杰杰 +8 位作者 刘明池 左进华 武占会 郑鄢燕 康欣娜 梁浩 牟建楼 陈婕 季延海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水培、土培和基质培)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水培、土培和基质培3种栽培方式种植‘航研791’韭菜,采后放入20℃、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中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水培、土培和基质培)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水培、土培和基质培3种栽培方式种植‘航研791’韭菜,采后放入20℃、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中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培和基质培栽培方式能够较好地维持韭菜在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水培韭菜则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都较高,与水培相比,土培和基质培韭菜能够较好地维持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含量,土培还能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含量的积累,基质培韭菜的木质素呈下降趋势,水培韭菜在贮藏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木质素含量则基本不变。韭菜的风味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醚类、杂环类化合物等,α-松油醇、丁酸异戊酯、水杨酸甲酯和苯乙醛等物质是3种韭菜贮藏前后的主要风味物质。土培韭菜能够在贮藏过程中更好地维持韭菜的品质和风味物质,耐贮性最强,其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以衰老为主,基质培次之,水培韭菜则耐贮性最差,品质劣变以软化腐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栽培方式 韭菜 贮藏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地区草莓多年一栽制生产模式下产量下降原因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双桃 孙瑞 +13 位作者 万红 隗永青 吴瑞双 董静 常琳琳 魏灵芝 陶磅 熊融 钟传飞 高用顺 张宏力 张运涛 王桂霞 孙健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90,共15页
【目的】云南会泽地区为我国四季草莓主产区,主要采取多年一栽模式,即一次定植连续多年收获,后期产量逐年下降,多年生产后重新定植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解析草莓多年一栽生产模式下的产量下降原因,能够为该模式提质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目的】云南会泽地区为我国四季草莓主产区,主要采取多年一栽模式,即一次定植连续多年收获,后期产量逐年下降,多年生产后重新定植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解析草莓多年一栽生产模式下的产量下降原因,能够为该模式提质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盛果期对不同生产年份土壤取样,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pH、电导率以及主要矿质养分含量并比较分析;提取土壤微生物DNA,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并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多年一栽模式下,土壤p H平均每年下降0.87,土壤电导率(EC)每年上升60.40%,第四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超过59%。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年降低,第4年土壤微生物Chao1指数下降41.8%,真菌多样性下降52.5%;N循环相关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大多数C循环与N循环细菌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EC呈负相关。同时,随着收获年限增加,FUNGuild分析显示病原菌和腐生菌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其中镰孢菌属为最主要病原菌,同时有益菌如共生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会泽地区特殊的栽培模式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有机质亏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和草莓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多年一栽模式 产量下降 土壤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基质和供液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区离子积累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文选 刘明池 +5 位作者 陈婕 武占会 丁海凤 王宝驹 王丽萍 季延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7,共12页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和供液方式下番茄根区离子积累情况,以期为番茄栽培基质和灌溉模式的选择和营养液配方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以‘瑞粉882’番茄为试材,设置3个栽培基质(椰糠、草炭和珍珠岩)和2个供液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处...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和供液方式下番茄根区离子积累情况,以期为番茄栽培基质和灌溉模式的选择和营养液配方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以‘瑞粉882’番茄为试材,设置3个栽培基质(椰糠、草炭和珍珠岩)和2个供液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处理,即:开放式椰糠(OC)、开放式草炭(OT)、开放式珍珠岩(OP)、封闭式椰糠(CC)、封闭式草炭(CT)和封闭式珍珠岩(CP)6个处理,结合番茄生长、品质、产量、根区溶液离子积累、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相同供液方式下,草炭基质更有利于番茄生长和提高产量,相同基质下,开放式有利于番茄生长和产量提高,但品质低于封闭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开放式和封闭式均有离子积累的现象,导致根区溶液电导率(EC)值升高,且封闭式供液离子积累程度更加严重,生长末期,CC、CT和CP处理分别达到6.21、6.78和5.73 mS/cm。封闭式珍珠岩营养液槽中EC值达到顶峰的时间明显晚于椰糠和草炭,选用珍珠岩作为栽培基质可以减少营养液的更换频率。生长末期番茄根区溶液离子积累程度达到顶峰,表现为CT>CC>CP>OT>OC>OP,离子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为K^(+)、Ca^(2+)、SO_(4)^(2-)、Mg^(2+)、H_(2)PO4^(-)。番茄综合效益表明,封闭式在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上优于开放式。平均隶属函数表明,封闭式草炭栽培下番茄在节肥减排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结论】开放式供液方式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但需水量巨大,选用开放式供液方式时可选用草炭作为栽培基质。封闭式更有利于实现节水节肥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选用封闭式供液方式时需注意根区离子积累的影响,在后期营养液的配方中,封闭式椰糠需降低SO_(4)^(2-)的离子含量,封闭式草炭需降低K^(+)、Ca^(2+)含量,封闭式珍珠岩需降低H_(2)PO_(4)^(-)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基质 供液方式 离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代蛋氨酸添加和亏缺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高宇 季延海 +5 位作者 陈婕 谢龙 王星 梁浩 刘明池 王丽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为研究外源硒代蛋氨酸添加和亏缺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京彩8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水分亏缺处理和硒代蛋氨酸添加对成熟番茄果实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单株产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0(水分充足)条件下,... 为研究外源硒代蛋氨酸添加和亏缺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京彩8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水分亏缺处理和硒代蛋氨酸添加对成熟番茄果实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单株产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0(水分充足)条件下,Se1(添加硒代蛋氨酸)处理会显著加深番茄果实颜色,提高CAT活性;增加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显著减少可滴定酸含量;在W1(水分亏缺)条件下,Se1(添加硒代蛋氨酸)处理会增加单株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减少VC含量、降低POD和CAT活性;在基因表达层面,参与类胡萝卜素和糖代谢相关基因及抗氧化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因此,外源硒代蛋氨酸添加不仅有利于提升亏缺灌溉下番茄果实品质,也有助于缓解亏缺灌溉对植株产量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水分亏缺 硒代蛋氨酸 品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3种香型白酒大曲中微生物群落比较
13
作者 周森 李婷 刘京国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8,共7页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主坐标分析(PCoA)、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比较不同香型(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细菌和真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低,酱香型白酒大曲中真...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主坐标分析(PCoA)、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比较不同香型(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细菌和真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低,酱香型白酒大曲中真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而细菌菌群在浓香型白酒大曲中最高。从3种香型白酒大曲样品中共注释到18个细菌门、351个细菌属以及5个真菌门和166个真菌属,清香型白酒大曲与浓香型白酒大曲样品微生物菌群组成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均与酱香白酒大曲微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清香型白酒大曲中主要差异微生物为覆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浓香型白酒大曲中主要差异微生物为毕赤酵母属(Pichia)、曲霉属(Asperg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酱香型白酒大曲中主要差异微生物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和克罗彭施泰特氏菌属(Kroppensted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香型白酒 大曲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主坐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制剂和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
14
作者 华艺 范诺羽 +2 位作者 陈青 刘悦萍 常明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77-81,共5页
【目的】旨在评估和分析甲氨蝶呤在不同pH值、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特征,为优化药物制备工艺和储存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配制不同pH值的甲氨蝶呤样品溶液;选取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的甲氨蝶呤溶液,于0 h、6 h、24 h、48 h、... 【目的】旨在评估和分析甲氨蝶呤在不同pH值、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特征,为优化药物制备工艺和储存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配制不同pH值的甲氨蝶呤样品溶液;选取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的甲氨蝶呤溶液,于0 h、6 h、24 h、48 h、72 h、96 h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氨蝶呤含量。【结果】在室温、避光的条件下,甲氨蝶呤能够在pH值为5.5到9.0时长时间保持稳定;在pH 7.4、室温、光照的条件下,48 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甲氨蝶呤的浓度逐渐下降,在96 h时甲氨蝶呤的浓度降解为初始浓度的35.0%;在pH 7.4、避光、80℃的条件下,48 h后甲氨蝶呤开始降解,96 h时降解为初始浓度的40.0%。【结论】甲氨蝶呤在pH值为5.5~9.0、96 h内、避光、室温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稳定性,可用于后续制备工艺和储藏条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照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 pH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不同地区油菜菌核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易冬银 袁善奎 +1 位作者 毕扬 马春英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湖北、安徽和江苏3个不同地区共146株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共有6株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占4.1%,多菌灵对其余140株敏感菌株的EC_(50)为0.0194~0.3447μg/...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湖北、安徽和江苏3个不同地区共146株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共有6株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占4.1%,多菌灵对其余140株敏感菌株的EC_(50)为0.0194~0.3447μg/mL,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77倍;菌核净和腐霉利对146株油菜菌核病菌的EC_(50)分别为0.0525~0.5786μg/mL和0.0555~0.3741μg/mL,最大值是最小值11.02倍和6.74倍,未检测到对这2种药剂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啶酰菌胺对146株油菜菌核病菌的EC_(50)为0.0011~0.2108μg/mL,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91.64倍,出现了敏感性下降的病菌亚群体,但整体敏感性仍然较高;3个地区之间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 多菌灵 菌核净 腐霉利 啶酰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霉变粒优势真菌分析及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子恒 唐芳 +4 位作者 纪立波 张海洋 田琳 雷雨晴 祁智慧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感染真菌的玉米籽粒发生霉变,会影响玉米质量,有些真菌可产生毒素,引发人畜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玉米霉变识别技术,特别是产毒真菌的识别,为玉米真菌及毒素污染的防控处置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辽宁地区采集的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 感染真菌的玉米籽粒发生霉变,会影响玉米质量,有些真菌可产生毒素,引发人畜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玉米霉变识别技术,特别是产毒真菌的识别,为玉米真菌及毒素污染的防控处置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辽宁地区采集的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进行真菌分离鉴定,附生与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均为镰孢属(Fusar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通过人眼识别对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进行分类,初步确定霉变粒颜色与优势内生菌及毒素污染水平具有关联关系。运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2种算法对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图像进行训练识别。K-means算法只能识别出玉米籽粒是否霉变;卷积神经网络不仅能区分是否霉变,对于霉变粒中优势菌属镰孢属和木霉属也可有效区分,进而可对毒素污染水平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优势真菌 霉变籽粒 机器视觉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及减排效果
17
作者 王瑜 雷秋良 +5 位作者 朱新萍 张怡雯晨 地力米热·木塔力甫 潘凯丽 华玲玲 刘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潜力最大,减排比例分别平均高达37.6%、43.4%,其次是新型缓控释肥替代和化肥减施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虽然对稻田氮径流流失减排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会增加稻田磷径流流失风险。此外,秸秆还田对径流氮、磷的削减范围在2%~26%、5%~12%之间,沟渠对径流氮、磷的削减比例分布在11.1%~66.0%、9.1%~75.0%。【结论】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沟渠均可减少氮、磷径流流失,有机肥替代技术可减少氮径流流失,且存在磷素的径流流失风险增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稻田 清洁生产 沿淮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甲基化相关基因的组合表达调控丁烯基多杀菌素的合成
18
作者 苏畅 郭超 +4 位作者 李新颖 陈霞 庞建 王超 张根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3-50,共8页
绿色生物杀虫剂丁烯基多杀菌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虫活性,在农作物生产、粮食贮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高生产性能菌株的选育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所在。在丁烯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过程中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 绿色生物杀虫剂丁烯基多杀菌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虫活性,在农作物生产、粮食贮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高生产性能菌株的选育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所在。在丁烯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过程中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作为甲基供体,在3种不同的O-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对鼠李糖基团进行甲基化修饰,O-甲基转移酶及SAM供给充足,对丁烯基多杀菌素的合成极为重要。该研究通过外源添加SAM发酵实验、内源SAM合酶挖掘与活性表征、metK和O-甲基转移酶基因协同表达来探究鼠李糖甲基化及相关基因对丁烯基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etK和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组合过表达工程菌株发酵验证获得3株高产工程菌株I-1、I-2和H-1,产量分别提高3.17、2.21、1.43倍。菌株I-1中busI和metK 1的过表达调控促进了菌株的生长代谢和底物的消耗,从而更高效合成丁烯基多杀菌素。该研究阐明了鼠李糖甲基化相关基因对丁烯基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为基因工程改造须糖多孢菌促进目标产物合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糖多孢菌 丁烯基多杀菌素 粮食贮藏 虫害防治 O-甲基转移酶 S-腺苷甲硫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朱新萍 贾远彬 +4 位作者 陈康怡 税燕 刘文祎 苟燕如 贾宏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13-2322,共10页
为了揭示覆膜连作年限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覆膜种植年限为0、5、10、20、30 a的棉田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值显著下降... 为了揭示覆膜连作年限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覆膜种植年限为0、5、10、20、30 a的棉田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值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显著上升,土壤速效钾显著降低。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中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为优势属,丰度为39.31%~69.87%,土壤线虫群落主要营养类群为植物寄生类和食细菌类。荒地开垦为耕地后的前5 a,土壤中植物寄生类线虫丰度降低,之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延长逐渐增加,在第30年丰度达到最高,为74.38%;而食细菌类线虫丰度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在连作第30年达到最低,为19.90%。与未开垦的荒地(0 a)和连作5 a的土壤中螺旋属线虫的丰度相比较,连作30 a土壤中螺旋属线虫的丰度分别增加了56.98%和56.19%。线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土壤速效钾、pH、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线虫营养类群分别与土壤有机质、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和线虫通道指数(NCR)关系密切。覆膜连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主要依靠细菌途径分解。覆膜连作强烈扰动了荒地土壤环境,在第5年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食物网逐渐形成,食物网结构化增强并逐渐稳定成熟。综上,土壤线虫群落结果和营养类群的变化可良好应用于长期覆膜连作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干扰性评价,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覆膜连作措施对新疆棉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连作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多样性 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尔马林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受精卵和仔稚幼鱼的毒性及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效果
20
作者 宋立民 罗鑫 +4 位作者 徐林通 王宇 孙金辉 史东杰 姜巨峰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防治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的淀粉卵甲藻病,研究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对眼斑双锯鱼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毒性和防治淀粉卵甲藻病的效果。在海水晶配制的盐度28~32海水和水温27~30℃下,将附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用福... 为防治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的淀粉卵甲藻病,研究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对眼斑双锯鱼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毒性和防治淀粉卵甲藻病的效果。在海水晶配制的盐度28~32海水和水温27~30℃下,将附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 min后,移至养殖缸中,再用0 mg/L、100.0 mg/L、200.0 mg/L、300.0 mg/L和400.0 mg/L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 min。将破膜后第6 d的仔鱼和患淀粉卵甲藻病体长0.8~1.0 cm的幼鱼在养殖缸中,分别暴露在不同的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急性毒性试验(0 mg/L、19.9 mg/L、31.6 mg/L、50.0 mg/L、79.3 mg/L、125.6 mg/L、199.1 mg/L和315.5 mg/L)和预防试验(0 mg/L、19.9 mg/L、31.6 mg/L、50.0 mg/L、79.3 mg/L和125.6 mg/L)。结果显示:在受精卵转移过程中,宜采用200.0 mg/L的福尔马林浸泡处理10 min;对仔稚鱼的24 h LC_(50)和48 h LC_(50)分别为66.2 mg/L和62.5 mg/L,静水养殖水体中宜采用16.7 mg/L福尔马林的安全浓度处理;在后期幼苗的循环水养殖中,可定期使用浓度为80.0 mg/L的福尔马林药浴4~6 h,以预防淀粉卵甲藻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卵甲藻 眼斑双锯鱼 福尔马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