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京磊 王国良 +4 位作者 吴波 贾春林 张进红 周圆 马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8-1062,共15页
把豆科植物纳入作物轮作体系,不仅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尤其是应用在低投入和低多样性农业系统时。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于豆科作物轮作的响应仍鲜有研究。以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 把豆科植物纳入作物轮作体系,不仅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尤其是应用在低投入和低多样性农业系统时。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于豆科作物轮作的响应仍鲜有研究。以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模式对于冬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夏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冬小黑麦两种轮作模式的响应。结果显示,相对于小黑麦-玉米轮作,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小,但降低了真菌群落丰富度,这可能与土壤氮和磷含量的变化有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但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这可能与土壤pH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小黑麦轮作增加了细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体表现在网络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接度、关键节点以及负连接数的增加,平均路径长度的降低。然而,真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却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该研究表明,细菌和真菌对苜蓿轮作具有不一致的响应,在探究豆科作物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应当充分考虑这种不一致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作物 轮作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饲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京磊 贾春林 +6 位作者 张进红 管聪 杨燕 郭璇 王国良 高润 吴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1558,共8页
为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滨海盐碱地改良方面的作用及其饲用价值,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和家庭农场饲喂试验,研究了柳枝稷不同种植密度和年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及柳枝稷饲喂对鲁波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 为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滨海盐碱地改良方面的作用及其饲用价值,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和家庭农场饲喂试验,研究了柳枝稷不同种植密度和年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及柳枝稷饲喂对鲁波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种植以前,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在种植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5%(P=0.09),盐分含量显著降低了59%(P<0.05)。此外,两个种植密度(1 m×1 m和1 m×3 m)的柳枝稷,均能显著降低大多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P<0.05)。饲喂试验发现,柳枝稷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不同比例混合,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鲁波山羊的生长,以柳枝稷꞉花生秧为3꞉7时效果最佳。本研究证明,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能够有效改良滨海盐碱土壤,同时兼具一定的饲用价值,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能饲兼用 生态修复 土壤有机质 碳汇 粗蛋白 饲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