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如男 董丰收 +3 位作者 吴小虎 刘新刚 徐军 郑永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573-3579,共7页
农药对防控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产品高产贡献巨大,然而其大量使用常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同时还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造成影响,如改变农产品营养成分,导致农产品产生异味等变化等,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农产品... 农药对防控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产品高产贡献巨大,然而其大量使用常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同时还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造成影响,如改变农产品营养成分,导致农产品产生异味等变化等,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农产品营养物质及风味的影响及机制探究,以期为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品质保障提供理论参考,为农药科学使用提供合理建议。开展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改善和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营养水平,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农产品 营养物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与三种外源硒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志芯 毛连纲 +3 位作者 张兰 张燕宁 朱丽珍 蒋红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9-1167,共9页
分别测定了嘧菌酯、3种外源硒(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对水体模式生物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单一急性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AI)法、毒性单位(TU)法和混合毒性指数(MTI)法对其联合... 分别测定了嘧菌酯、3种外源硒(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对水体模式生物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单一急性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AI)法、毒性单位(TU)法和混合毒性指数(MTI)法对其联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3个生命阶段对亚硒酸钠的敏感性(以96 h-LC50(致死中浓度)mg/L表示,其中mg指硒的质量)顺序为:仔鱼(1.11 mg/L)>胚胎(1.48 mg/L)>成鱼(13.05 mg/L);对硒代蛋氨酸的敏感性:仔鱼(0.80 mg/L)>胚胎(1.03 mg/L)>成鱼(9.36 mg/L);对纳米硒的敏感性:成鱼(0.48 mg/L)>仔鱼(1.67 mg/L)>胚胎(4.32 mg/L)。除MTI法计算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对成鱼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外,采用AI法、TU法和MTI法计算嘧菌酯与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对斑马鱼成鱼、仔鱼和胚胎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亚硒酸钠 硒代蛋氨酸 纳米硒 斑马鱼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小双 李泓甫 +4 位作者 张芹芹 高利 刘博 陈万权 刘太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3,110,共7页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依靠气流传播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明确气象因子对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月-8月最热10 d的日均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对7月-8月0 c...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依靠气流传播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明确气象因子对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月-8月最热10 d的日均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对7月-8月0 cm平均地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提取了93个小麦叶锈菌越夏调查点的气象数据,再与调查点小麦叶锈菌能否越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叶锈菌越夏与7月-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平均日最高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果为小麦叶锈病的越夏区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越夏 气象因子 回归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大麦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检测与污染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哲 刘太国 +2 位作者 刘博 高利 陈万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5,236,共7页
为明确自然发病条件下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CZX)、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HNS)、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HBS)、北部冬麦区水地组(BBS)180份小麦样品... 为明确自然发病条件下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CZX)、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HNS)、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HBS)、北部冬麦区水地组(BBS)180份小麦样品中DON、3ADON、15ADON、T-2、HT-2和ZEN共6种镰刀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来自CZX小麦籽粒中的DON、3ADON与ZEN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麦区;T-2毒素在CZX小麦籽粒中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麦区;15ADON毒素含量在HNS与CZX、HBS与BBS以及CZX与BBS差异不显著,其他麦区间该毒素含量差异显著,15ADON在HNS含量最高;检出率方面,HT-2毒素均未检出;ZEN、3ADON检出率较低,DON、15ADON和T-2毒素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镰刀菌毒素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分析实时分析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兴鲁 董丰收 +3 位作者 吴小虎 刘新刚 徐军 郑永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6-151,共6页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AMS)技术由于实时、原位分析、不需要复杂样品处理过程等特点,已经成为质谱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时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作为一种典型的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AMS)技术由于实时、原位分析、不需要复杂样品处理过程等特点,已经成为质谱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时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作为一种典型的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自2005年报道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不同样品的分析过程中。本文主要从DART发展历程、构造及原理以及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 质谱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肉桂醛对稻绿核菌细胞超微结构及3种呼吸酶活力的影响
6
作者 郑静格 郭志芯 +4 位作者 刘婷婷 毛连纲 张燕宁 张兰 蒋红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NADMDH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4μg/mL的TC处理后,菌丝细胞内脂质体显著增多,线粒体结构变模糊。当TC质量浓度升高至30μg/mL时,可破坏菌丝细胞壁的完整性,且对NAD-M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44.3%,对S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76.7%;而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力随TC质量浓度升高呈U型变化,其中,4μg/mL的TC对ATPase活力的抑制效果最强,相对抑制率达78.4%以上。研究表明,细胞壁及线粒体可能是TC抑制稻绿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靶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稻绿核菌 细胞超微结构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三磷酸腺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进展
7
作者 闫震 陈万权 +3 位作者 张昊 刘太国 刘长仲 冯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109,共12页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刺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变化。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真菌与植物互作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真菌代谢组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刺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变化。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真菌与植物互作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真菌代谢组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丝状真菌类型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丝状真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丝状真菌样品制备、代谢物鉴定、数据分析、生物标志物发掘、代谢通路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代谢组学在真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代谢组学 样品处理 数据分析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