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源、氮源对菠萝果醋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晓芳 何家媛 +5 位作者 龚霄 袁源 陈吴海 刘飞 张利 周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9-1460,共12页
针对菠萝果醋在液态发酵过程中底物利用率低,易失去典型风味,且滋味寡淡等不足之处,本研究拟探究添加不同碳源(蔗糖、菊粉)、氮源(富铬酵母、大豆蛋白)对菠萝果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总酸、还原糖、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性(DPPH自由... 针对菠萝果醋在液态发酵过程中底物利用率低,易失去典型风味,且滋味寡淡等不足之处,本研究拟探究添加不同碳源(蔗糖、菊粉)、氮源(富铬酵母、大豆蛋白)对菠萝果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总酸、还原糖、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ABTS+清除率)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期提高菠萝果醋发酵过程底物利用率和最终果醋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碳源、氮源均可显著提高醋酸菌的产酸量,并且添加氮源促进醋酸菌利用还原糖、产酸的能力优于碳源。氮源对菠萝果醋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碳源。4组处理的菠萝果醋中共检出3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醇类、酸类、酚类、酮类等。添加氮源组的菠萝果醋挥发性成分总浓度高于碳源组,其中,添加富铬酵母的果醋中酯类、酸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3712.37、972.97μg/L,分别是蔗糖组的6.39倍、8.76倍;与蔗糖处理相比,其他处理组的菠萝果醋中各类挥发性成分总浓度增加了3.78~5.19倍。蔗糖处理组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有2种(癸酸乙酯、苯乙醇),菊粉处理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有4种(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癸酸乙酯、苯乙醇),氮源处理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有5种(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癸酸乙酯、芳樟醇、苯乙醇)。适量添加有机氮源可促进醋酸发酵过程,最大限度发挥醋酸杆菌的发酵潜力,增强菠萝果醋的抗氧化性,提升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菠萝果醋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果醋 碳氮源 发酵 理化指标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生物样本体系中甘油磷脂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会芳 陈丽 +3 位作者 潘晓威 刘丽丽 潘政 叶剑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17-123,136,共8页
甘油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种类繁多且含量极低,加之其结构中缺乏易于电离的官能团,直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颇具挑战。通过衍生化技术,甘油磷脂可被转化为更易于分析和检测的化合物,这不仅提升了离子化效率,还改善了色... 甘油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种类繁多且含量极低,加之其结构中缺乏易于电离的官能团,直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颇具挑战。通过衍生化技术,甘油磷脂可被转化为更易于分析和检测的化合物,这不仅提升了离子化效率,还改善了色谱分离度,并增强了质谱(MS)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衍生化技术在甘油磷脂的定量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鉴于此,综述了甘油磷脂的纯化与富集方法、衍生化定量分析技术以及衍生化试剂的选择,以期为甘油磷脂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 衍生化试剂 衍生化反应条件 富集 纯化 稳定同位素 定量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衍生化技术的甘油磷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会芳 王雯琪 +3 位作者 潘晓威 刘丽丽 潘政 叶剑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131-138,共8页
甘油磷脂作为生物细胞膜的关键成分,在细胞膜架构组建、信号传导路径运作及物质跨膜转运流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深度参与众多基础生命活动的精密调控。其分子架构多元复杂,种类多样,且在生物样本中含量少,同时易受复杂基质环境干扰,... 甘油磷脂作为生物细胞膜的关键成分,在细胞膜架构组建、信号传导路径运作及物质跨膜转运流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深度参与众多基础生命活动的精密调控。其分子架构多元复杂,种类多样,且在生物样本中含量少,同时易受复杂基质环境干扰,因而传统分析方法在应对甘油磷脂定性与定量检测时,难以契合高通量、高覆盖的现代分析标准。稳定同位素衍生化技术通过测量同位素标记衍生物与未标记原物的比例,推算甘油磷脂真实含量,克服了基质抑制效应,实现了高精度测定。在系统阐释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法、丙酮稳定同位素衍生化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3种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对比三者的衍生化试剂、操作步骤、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这些方法借助稳定同位素标记衍生化试剂,提升了甘油磷脂离子化与检测性能,但受限于成本、操作复杂性及仪器要求等。通过衍生化处理后,甘油磷脂分析在离子化、色谱分离及质谱检测灵敏度与选择性方面的效果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脂质营养、疾病机制等多元领域研究,有助于拓展甘油磷脂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从而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精准化、深入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 稳定同位素衍生化技术 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法 丙酮稳定同位素衍生化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定量分析 脂质营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优化及与ICP-OES法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政 赵丽霞 +7 位作者 陕红 占国艳 潘晓威 梁耀辉 刘丽丽 欧阳小雪 孙宝利 叶剑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共9页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意义重大,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由于NY/T 1121.14—2006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较差,亟须优化其提取、测定条件以提高方法的准...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意义重大,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由于NY/T 1121.14—2006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较差,亟须优化其提取、测定条件以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鉴于此,主要探究了沉淀剂的状态、品牌及线性拟合方式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硫标准曲线改用现用现配的40 g/L氯化钡溶液定容可显著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使其相关系数r>0.999,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同时本实验室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有效硫进行方法验证、对比,比浊法、ICP-OE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20、0.80 mg/kg,均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均可用于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并且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比浊法适用于测定低含量(<48 mg/kg)样品,ICP-OES法适用于含量范围在0~150 mg/kg的样品。结合本实验室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建议将ICP-OES法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效硫测定的首选方法,以期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有效硫 比浊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式测定土壤中的全硼含量对比 被引量:5
5
作者 占国艳 陈淑贤 +2 位作者 梁耀辉 刘丽丽 潘晓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4-1553,共10页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选择KOH作为碱熔剂,并且KOH添加量为3.0 g时,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加酸种类以及赶酸温度的选择对微波消解法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3 mL HF+1.5 mL H_(3)PO_(4)),赶酸时温度选择170℃,测试效果较好;不同的加酸体系以及消解温度同样会引起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测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O_(4)+3 mL HF+1.5 mL H_(3)PO_(4)),消解温度设为170℃,测定结果更可靠。方法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法检出限为0.7 mg/kg,微波消解法检出限为0.9 mg/kg,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检出限为1.0 mg/kg,均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三种消解方式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均可用于土壤全硼的测定,并且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消解方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实际测试时可以根据样品数量及样品中全硼大致含量等选择具体的消解方式。建立的方法可以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全硼 碱熔法 微波消解法 微敞开石墨消解法 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橡胶籽中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定性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会芳 刘元靖 +3 位作者 潘晓威 刘丽丽 叶剑芝 潘政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32-137,共6页
橡胶籽作为橡胶树的副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少量被用来育种,大部分均未被开发利用。本文利用ICP-MS等设备对不同品种橡胶籽中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橡胶籽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从而为下... 橡胶籽作为橡胶树的副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少量被用来育种,大部分均未被开发利用。本文利用ICP-MS等设备对不同品种橡胶籽中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橡胶籽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及橡胶籽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籽中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饲料必需氨基酸,适合作动物性饲料的原料;不同品种橡胶籽中均含有较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与品种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橡胶籽可用于植物蛋白粉和优质蛋白饲料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 氨基酸 无机元素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火龙果中手性苯醚甲环唑的分离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利强 邢淑莲 +3 位作者 林丽云 林玲 叶剑芝 杨春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5-949,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火龙果中手性苯醚甲环唑的方法。火龙果样品经乙腈提取,石墨化炭黑/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测定。实验考察了不同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流速及进样体积对分离的影响,通过优化分离成功拆分了苯醚甲...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火龙果中手性苯醚甲环唑的方法。火龙果样品经乙腈提取,石墨化炭黑/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测定。实验考察了不同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流速及进样体积对分离的影响,通过优化分离成功拆分了苯醚甲环唑对映体。优化的色谱条件为:Chrialcel IF-3手性柱为色谱柱,正己烷-乙醇(92∶8,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为60μL。在上述条件下,4个对映体基本完全分离,分析时间不超过35 min。单个对映体在0.10~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5 mg/L。分别添加0.4、2.8 mg/kg两个水平的外消旋苯醚甲环唑,测得4个对映体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7%~99.3%和86.4%~91.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7.2%和1.4%~3.1%。该方法的分离时间较短,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火龙果等水果中手性农药苯醚甲环唑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火龙果 苯醚甲环唑对映体 手性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天然橡胶中14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晓威 杨春亮 +4 位作者 曾绍东 李培 马会芳 林丽云 叶剑芝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62-2368,共7页
建立了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中铅、镉、铜、铬等14种无机元素的方法,旨在为天然橡胶中多元素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研究基础。通过优化石墨消解法的前处理条件,再应用ICP-MS测定天然橡胶样品中14种元素(Ba、Na... 建立了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中铅、镉、铜、铬等14种无机元素的方法,旨在为天然橡胶中多元素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研究基础。通过优化石墨消解法的前处理条件,再应用ICP-MS测定天然橡胶样品中14种元素(Ba、Na、Mg、K、Ca、Cr、Mn、Fe、Ni、Cu、Zn、Cd、Pb、Co)的含量,采用在线内标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以确保数据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检出限范围为0.0014~0.020 mg/kg,方法回收率86%~96%,RSD在0.53%~6.13%,得到的线性关系良好,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石墨消解法操作简便,可按照设定程序自动完成消解全过程,消解时间固定,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同时,设备以及耗材成本较低。与传统干灰化-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本检测方法更适用于天然橡胶中14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具有耗时短、干扰小、检测范围宽、处理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橡胶样品的多元素检测分析。已应用本实验方法,快速测定了我国6个橡胶主产区中的天然橡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等离子体质谱仪 石墨消解 元素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核仁油理化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涂行浩 马会芳 +4 位作者 魏芳 谢亚 吕昕 陈洪 杜丽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53-2363,共11页
芒果核仁是芒果加工的副产物,其中脂肪含量达9.0%~13.1%(干基),从中提取的核仁油是一种优质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从芒果核仁油理化性质、脂质组成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总结归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进展,并与可可脂... 芒果核仁是芒果加工的副产物,其中脂肪含量达9.0%~13.1%(干基),从中提取的核仁油是一种优质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从芒果核仁油理化性质、脂质组成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总结归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进展,并与可可脂、类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分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芒果核仁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核仁油 理化性质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量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丽 马会芳 +6 位作者 占国艳 潘晓威 梁耀辉 欧阳小雪 陈淑贤 潘政 叶剑芝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1-670,共10页
土壤水溶性盐是表征土壤盐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耕地地力的重要参数,被纳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三普”)监测指标体系中。重量法是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最常用方法,其测定过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测定结果不准。鉴于此,... 土壤水溶性盐是表征土壤盐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耕地地力的重要参数,被纳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三普”)监测指标体系中。重量法是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最常用方法,其测定过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测定结果不准。鉴于此,分别验证水溶性盐浸提和浸提液固液分离这两个过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固液分离是影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进一步探究4种不同固液分离方式(布氏漏斗过滤、滤膜真空抽滤、离心、滤纸组合过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式,滤纸组合过滤测定结果准确度高,适用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对改进后的重量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进行方法学确认,结果表明,其检出限为0.01 g/kg,测定下限为0.04 g/kg;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范围等均符合相关要求。旨在为“三普”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面摸清不同区域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水平及土壤盐渍化程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水溶性盐总量 重量法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资源的研究开发现状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晓威 叶剑芝 +1 位作者 曾绍东 杨春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31-135,共5页
我国橡胶籽资源广泛且价格低,开发橡胶籽资源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提高橡胶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橡胶籽的主要组成成分,总结了橡胶籽在饲料、食品、医药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我国橡胶籽资源广泛且价格低,开发橡胶籽资源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提高橡胶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橡胶籽的主要组成成分,总结了橡胶籽在饲料、食品、医药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以期为橡胶籽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 橡胶籽油 橡胶籽粕 橡胶籽壳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火龙果中5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晓威 杨春亮 +2 位作者 李培 马会芳 叶剑芝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408-1411,共4页
建立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仪快速测定火龙果中铅、镉、砷、铜、铬5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并对比了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法与石墨消解法测定火龙果中微量元素的优劣势。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火龙果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具有耗时短、干扰小... 建立石墨消解-等离子体质谱仪快速测定火龙果中铅、镉、砷、铜、铬5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并对比了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法与石墨消解法测定火龙果中微量元素的优劣势。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火龙果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具有耗时短、干扰小、检测范围宽、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检出限为0.0009~0.0022 mg·kg^(-1),标准物质均在检出范围,RSD在0.8%~6.5%,满足试验要求。相较于其他2种消解方法,石墨消解法的优势在于操作方便简单,省去转移赶酸过程,工作效率较高,便于大通量分析,且设备以及耗材成本更低。建议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增加石墨消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消解方法 微量元素 等离子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荔枝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成 周如 +4 位作者 杨春亮 叶剑芝 曾绍东 林玲 李琪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6-241,共6页
介绍我国荔枝农药登记情况,归纳分析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GB/T 2763—2021)中涉及荔枝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中国与欧盟、日本、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荔枝农药残... 介绍我国荔枝农药登记情况,归纳分析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GB/T 2763—2021)中涉及荔枝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中国与欧盟、日本、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荔枝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荔枝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完善我国荔枝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食品安全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测定方法优化与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占国艳 潘政 +4 位作者 梁红芳 潘晓威 梁耀辉 曾绍东 叶剑芝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1-838,共8页
为确保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相关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目前NY/T 1121.8—2006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测试土壤有效硼灵敏度较低,显色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容易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鉴于... 为确保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相关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目前NY/T 1121.8—2006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测试土壤有效硼灵敏度较低,显色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容易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鉴于此,对沸水浴浸提-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效硼过程中的浸提时间、浸提方式以及显色条件等关键因素进行考察,并探究方法测定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时间选择12 min、加盖浸提以及23℃避光显色处理,可以较好地减少有效硼测定过程中的误差,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土壤有效硼进行了验证,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2、0.009 mg/kg,均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均可用于土壤有效硼的测定,并且实际样品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高含量(>0.5 mg/kg)样品,ICP-OES法适用于中、低含量样品的测定。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建议将ICP-OES法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效硼测定的首选方法,以期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有效硼 沸水浴浸提-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方法优化与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柠檬酸浸提-硅钼蓝比色法测试土壤有效硅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占国艳 卢信 +5 位作者 潘晓威 潘政 梁耀辉 陈淑贤 刘丽丽 叶剑芝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5,共7页
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可以了解土壤硅素肥力状况,有助于指导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必测的一项参数,有利于全面摸清土壤硅的含量水平。通过改变浸提方式、浸提剂浓度以及显色方式等参数对... 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可以了解土壤硅素肥力状况,有助于指导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必测的一项参数,有利于全面摸清土壤硅的含量水平。通过改变浸提方式、浸提剂浓度以及显色方式等参数对柠檬酸浸提-硅钼蓝比色法测试土壤有效硅进行考察,对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最后对改进后的测试条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时间不足、浸提剂浓度偏低以及显色时温度不稳定均会导致所测的有效硅含量偏低。采用连续振荡2 h的方式浸提、增加浸提剂浓度为0.050 mol/L、显色过程全程于35℃水浴中操作等措施可以较好地减少误差,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1.0 mg/kg,精密度RSD(n=6)最大为2%,准确度相对误差最大为-4.7%。测定结果可靠,可以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硅 柠檬酸浸提-硅钼蓝比色法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方式对农残检测样品中有机氯类农药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成 周如 +6 位作者 李辉 王娅玲 杨春亮 叶剑芝 曾邵东 林玲 李琪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2期181-185,共5页
本试验以生菜为材料,研究了3种贮存方式(室温25℃、冷藏4℃、冷冻-20℃)对生菜中有机氯类农药(乙烯菌核利、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稳定性高于甲氰菊酯和乙烯菌核利;样品贮存3 d时,室温贮存效果最好;样... 本试验以生菜为材料,研究了3种贮存方式(室温25℃、冷藏4℃、冷冻-20℃)对生菜中有机氯类农药(乙烯菌核利、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稳定性高于甲氰菊酯和乙烯菌核利;样品贮存3 d时,室温贮存效果最好;样品贮存5 d时,冷冻贮存效果优于冷藏;农药浓度为0.05 mg/kg时,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在样品贮存3~5 d后残留率在3个浓度中最高;随着样品冻融次数增多,农药降解的速度加快,检测结果偏低,冻融3次后,3种农药残留率在70%及以下,因而冻融3次后的样品不宜再作为农残检测样品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 有机氯类农药 农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法青稞糊精理化性质及表征结构研究
17
作者 刘元靖 董丽雯 +3 位作者 白佳怡 李思敏 张豫青 李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41,45,共6页
采用酸解法制备青稞糊精,并对青稞淀粉和青稞糊精的理化性质、形貌结构、短长程有序结构、热特性和葡萄糖当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青稞淀粉的休止角、膨胀势、溶解率、析水率均大于青稞糊精,而青稞糊精的堆积密度大于青稞淀粉。扫描电... 采用酸解法制备青稞糊精,并对青稞淀粉和青稞糊精的理化性质、形貌结构、短长程有序结构、热特性和葡萄糖当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青稞淀粉的休止角、膨胀势、溶解率、析水率均大于青稞糊精,而青稞糊精的堆积密度大于青稞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青稞糊精展现出粗糙的表面、杂乱的微结构形态和更小的颗粒尺寸;红外光谱中发现青稞糊精在(1537±235)cm-1处产生了1个新峰,且青稞糊精的结晶度低于青稞淀粉;通过葡萄糖当量(DE)值可以发现,青稞糊精DE值明显高于青稞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糊精 青稞淀粉 理化性质 表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橡胶籽壳炭化的影响及其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
18
作者 占国艳 梁耀辉 +1 位作者 陈淑贤 潘晓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5年第10期1534-1544,共11页
为研究热解温度对橡胶籽壳炭化的影响及其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探究橡胶籽壳资源化利用以及在环境治理中应用新方式,以橡胶籽壳为原料,在300、450、600、750℃不同温度下热解炭化以获得生物炭(记为RSS300、RSS450、RSS600、RSS750),通... 为研究热解温度对橡胶籽壳炭化的影响及其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探究橡胶籽壳资源化利用以及在环境治理中应用新方式,以橡胶籽壳为原料,在300、450、600、750℃不同温度下热解炭化以获得生物炭(记为RSS300、RSS450、RSS600、RSS750),通过热重分析(TG)、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研究热解温度对橡胶籽壳炭化的影响,评估不同生物炭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探究在不同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和初始Cd(Ⅱ)浓度的条件下,热解温度对橡胶籽壳生物炭吸附Cd(Ⅱ)的影响,并讨论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等温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热解温度会使橡胶籽壳生物炭热稳定性产生差异,也会对生物炭产率、pH值、灰分和孔隙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热解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无法使炭化的生物炭获得最佳孔隙结构;热解温度越高,获得的橡胶籽壳生物炭芳香性逐渐变强,亲水性和极性变弱,同时高温炭化使得橡胶籽壳生物炭变成碎片状,表面光滑,并且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开始出现部分坍塌现象;经过合适的温度热解后,橡胶籽壳生物炭具有较丰富的如—OH、C—H以及C=O等表面含氧功能团,有利于Cd(Ⅱ)的去除;四种温度热解获得的生物炭中,RSS450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表面含氧功能团,有助于Cd(Ⅱ)吸附。RSS450对Cd(Ⅱ)吸附量要大于其他生物炭材料,生物炭投加量为80 mg,初始溶液pH值为6时对Cd(Ⅱ)吸附达到最佳,这可能归因于生物炭材料与Cd(Ⅱ)之间的静电吸附和沉淀/共沉淀作用。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生物炭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化学吸附起到主要作用;吸附等温线模拟结果显示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Freundlich模型,单分子层吸附占主导地位;由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RSS300、RSS450、RSS600、RSS750对C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56、13.98、11.89和8.90 mg/g。采用中温热解可以获得性能较佳的橡胶籽壳生物炭,并且能够实现对Cd(Ⅱ)的高效吸附。研究结果可以为橡胶籽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壳 生物炭 性能 重金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土壤中多种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潘政 李琪 +7 位作者 孙宝利 赵丽霞 林玲 马会芳 查玉兵 袁志华 邓卯英 叶剑芝 《热带作物学报》 2025年第9期2214-2226,共13页
由于抗生素残留种类多、浓度低,需要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高效准确的同时检测土壤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本研究拟通过优化提取条件(浸提剂类型、提取方式、避光、隔夜处理)及净化条件(固相萃取小柱类型)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 由于抗生素残留种类多、浓度低,需要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高效准确的同时检测土壤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本研究拟通过优化提取条件(浸提剂类型、提取方式、避光、隔夜处理)及净化条件(固相萃取小柱类型)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土壤中20种抗生素。在优化后的条件下,目标抗生素在线性范围0.10~100.00μg/kg内线性良好,R^(2)在0.9951~0.9999之间;回收率范围在62%~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16.8%;检出限范围为0.01~0.50μg/kg,定量限为0.04~2.00μg/kg。该方法已应用于天津市武清区设施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4类抗生素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最多可同时检出16种目标物,土壤中抗生素的总残留浓度为2.52~142.00μg/kg,最高浓度为105.00μg/kg(土霉素)。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旨在为土壤中抗生素检测方法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并为新污染物防控提供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固相萃取 土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