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酸改性木质素纳米颗粒Pickering乳液在农业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应用
1
作者 韩佳志 王丽娜 +1 位作者 陈铭杰 郭延柱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增加农药液滴在叶片上的沉积量和附着率是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和应对农药应用挑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单宁酸对木质素结构进行修饰,通过反溶剂法得到单宁酸改性木质素纳米颗粒(TA-LNPs),并将其用于稳定负载异丙甲... 增加农药液滴在叶片上的沉积量和附着率是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和应对农药应用挑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单宁酸对木质素结构进行修饰,通过反溶剂法得到单宁酸改性木质素纳米颗粒(TA-LNPs),并将其用于稳定负载异丙甲草胺的Pickering乳液,构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农用化学品递送系统;探究了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TA-PEs)在叶面上的沉积性能、缓释行为和紫外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TA-PEs与叶面的接触角为37.92°,展现出较好的叶面润湿能力;TA-PEs在叶面沉积量可达81.53%;同时,TA-PEs还表现出对异丙甲草胺的紫外防护效果,在紫外线照射24 h后,异丙甲草胺的保留率为77.46%,TA-PEs的叶片润湿性、叶片沉积性能和紫外光稳定性均优于市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稳定的异丙甲草胺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纳米颗粒 Pickering乳液 异丙甲草胺 沉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杨 邓名荣 +3 位作者 杜娟 宋仲戬 吴清平 朱红惠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6,共10页
农业微生物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肥料、饲用微生物产品、微生物农药、酶... 农业微生物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肥料、饲用微生物产品、微生物农药、酶制剂微生物产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梳理了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了农业微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在研判种质资源、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行业标准等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布局科研平台专项、建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微生物种业创新、构建法律法规体系等重点举措。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健全农业微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孵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企业,以此保障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产业发展 微生物肥料 饲用微生物 微生物农药 酶制剂微生物 微生物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剂与噻唑膦减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成江 谢小林 +4 位作者 陈猛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朱红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数量和番茄根系的根结指数相比单独使用噻唑膦或生防菌剂及清水处理均显著降低,番茄移栽后60 d,根结线虫减退率为49.61%,根结指数为32.50,防治效果达64.77%。与仅用噻唑膦处理相比,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的总量,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仅用噻唑膦处理增加76.21%和47.96%,微生物总量增加69.60%。此外,放线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而酸杆菌门和芽胞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正好相反。无论使用生防菌剂还是噻唑膦减量配施生防菌剂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髌骨细菌门、浮霉菌门和木霉属的相对丰度,但仅使用噻唑膦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木霉属的相对丰度。综上,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可通过增加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门和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丰度来提高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减量 噻唑膦 生防菌剂 根际土壤微生物 根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高温产朊假丝酵母生物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胡艳娜 陈美标 +3 位作者 张明霞 廖富迎 关金标 朱红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5-160,共6页
试验从工业废水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温产朊假丝酵母A-1,旨在评价其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高温耐受性试验和脱氮试验,结合对产朊假丝酵母A-1的耐酸、耐胆盐、耐盐、疏水性、自凝聚力和代谢物抑菌性等生理特性的系统检测,全面评价了该菌株的... 试验从工业废水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温产朊假丝酵母A-1,旨在评价其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高温耐受性试验和脱氮试验,结合对产朊假丝酵母A-1的耐酸、耐胆盐、耐盐、疏水性、自凝聚力和代谢物抑菌性等生理特性的系统检测,全面评价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受40℃高温、酸性(pH 3.0)、胆盐(0.6%)、高盐(5%NaCl),且疏水性与自聚性较好。该菌株代谢物对坎氏弧菌和解藻酸弧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因此,该菌株在饲料工业和水处理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产朊假丝酵母 生物学特性 氨氮 亚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取、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宇凡 胡惠萍 +6 位作者 沈若琳 王玥婷 施心雨 米云冲 刘轩 姜明 刘远超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绣球菌属菌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食品与医药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多糖作为绣球菌属菌类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 绣球菌属菌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食品与医药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多糖作为绣球菌属菌类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文献进行总结,以期为绣球菌属菌类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多糖 提取工艺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弃羽毛、菌渣为主的基质及其应用效果
6
作者 谢小林 李成江 +6 位作者 周莲 陈猛 刘玉敏 王勇 李燕旋 姚青 朱红惠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5,共7页
为促进废弃羽毛、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寻找草炭的适宜替代原料,用发酵完全的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去替代草炭,添加蛭石、珍珠岩配制成不同比例的基质,研究其对上海青、番茄、辣椒的出苗率、基质理化性质及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为促进废弃羽毛、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寻找草炭的适宜替代原料,用发酵完全的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去替代草炭,添加蛭石、珍珠岩配制成不同比例的基质,研究其对上海青、番茄、辣椒的出苗率、基质理化性质及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基质(CK)相比,用25%、50%、75%和100%的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替代草炭,上海青种子出苗率随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增加而降低,当替代量为50%时,上述种子出苗率与CK间无显著差异,而当替代量为75%时,上海青种子出苗率则较CK降低44.79%。从基质理化性质来看,用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去替代草炭,基质的pH值、EC值、容重较CK显著提高。对于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而言,当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替代量为50%时,辣椒株高、茎粗、叶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植株鲜质量较CK显著增加,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36.33%和118.95%。综上,用发酵完全的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替代草炭能提高基质的pH值、EC值和容重,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植株鲜质量,从而提高辣椒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但用作种苗培育时,羽毛、菌渣联合发酵物的替代量应控制在50%以下,否则会影响蔬菜种子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羽毛 菌渣 栽培基质 种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SB10的筛选、鉴定及其在番茄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玉敏 谢小林 +5 位作者 陈猛 周莲 李成江 王勇 李燕旋 朱红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4-143,共10页
为获得雷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高效拮抗生防菌株资源,从生姜患病组织中分离、筛选出高效拮抗菌株SB10,经理化指标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对病原菌的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SB10具有... 为获得雷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高效拮抗生防菌株资源,从生姜患病组织中分离、筛选出高效拮抗菌株SB10,经理化指标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对病原菌的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SB10具有广谱抑菌功能,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ium dahliae)等病原真菌和柑橘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及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原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均在3.0 cm以上。生防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B10菌体重悬液和发酵液均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其发酵液的预防作用的相对防效为80%,显著优于治疗作用的相对防效(42%);且SB10菌体重悬液和发酵液对青枯雷尔氏的防治效果有差异,其菌体重悬液生防效果优于发酵液。促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株SB10菌体重悬液显著地增加了番茄的地上部鲜重。综上,Bacillus velezensis SB10菌株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番茄植株有明显促生效果,可作为番茄青枯病高效生防菌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番茄青枯病 广谱抑菌功能 生防作用 促生作用 土传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半乳糖地质杆菌分离筛选及其对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小林 陈猛 +5 位作者 李成江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姚青 朱红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eobacillus galactosidasius),并进一步对BWTGW1.1菌株的耐盐、耐高温、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和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耐盐方面,BWTGW1.1菌株在盐浓度为1.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48 h后OD_(600)=1.1;在耐高温和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方面,BWTGW1.1菌株85℃培养12 h依然能存活,60℃培养48 h后可产生水解的透明圈,且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大于2.0。在116 m^(3)大型立式固体发酵罐中,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能使堆体温度发酵24 h就达到58℃,较普通菌剂单独处理提高13℃,且60~70℃高温持续时间达108 h,而普通菌剂处理仅持续60 h。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处理猪粪泥发酵168 h后黄瓜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6.75%,较普通菌剂处理提高26.24%,表明BWTGW1.1在猪粪泥等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堆肥发酵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地质杆菌 嗜热高温菌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全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家舒 熊雄 +3 位作者 段锦梅 陈颖麟 江家俊 朱红惠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9,共9页
本研究使用碳酸钠高温碱熔消解试样,通过优化熔融温度、熔融时间、酸溶解条件等实验条件,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中全硼。实验表明,向样品中加入2.0 g Na_(2)CO_(3)于950℃碱熔20 min后,使用HCl水溶液(1:1,V... 本研究使用碳酸钠高温碱熔消解试样,通过优化熔融温度、熔融时间、酸溶解条件等实验条件,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中全硼。实验表明,向样品中加入2.0 g Na_(2)CO_(3)于950℃碱熔20 min后,使用HCl水溶液(1:1,V/V)溶解熔块的效果最好。碱熔法可以有效避免硼在HF中易挥发损失的问题。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全硼含量在0~1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20 mg/kg,定量限为0.65 mg/kg,方法精密度(RSD,n=6)为1.92%~3.79%,相对误差(RE)为-0.32%~3.69%。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9%~1.82%。相比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本方法的数据稳定性更好、工作效率更高,适用于土壤中全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土壤 全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研究
10
作者 张梦雅 张志清 +1 位作者 李文茹 谢小保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K-B)药敏实验、菌群谱型分析(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耐药稳定性实验以及生长实验,完成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菌株的筛选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药敏实验初筛得到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异质性耐药率分别为19%、21%。PAP实验确证后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菌株有13株,占总菌株的13%,其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为1×10^(-6)~7×10^(-5);挑选KS42、KR9菌株的各自3个耐药亚群,并进行了无抗生素条件下的耐药稳定性实验,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异质性耐药菌株KS42的3个耐药亚群及KR9耐药亚群KR9(3)无适应成本,但KR9耐药亚群KR9(1)、KR9(2)有适应成本。本研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和耐药水平较高,且耐药亚群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因此在使用该类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时,应更加注意异质性耐药现象的发生,防止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异质性耐药 左氧氟沙星 适应成本 耐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测定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研究
11
作者 陈家舒 熊雄 +3 位作者 段锦梅 韩和悦 熊诗阳 朱红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加标回收率为97.1%~156.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7.9%,28种不同类型的饲料样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在0~349.220 EU/mg。研究表明,实验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适用于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动态试管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型和非扩增型CRISPR/Cas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文星 邵艳娜 +3 位作者 吴清平 王涓 张菊梅 丁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7-265,共9页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构建针对其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构建针对其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组成的CRISPR/Ca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并切割外源核酸。因此,可以利用CRISPR/Cas系统这一对外源核酸的识别及切割活性实现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本文详细介绍基于核酸扩增和免核酸扩增的两种CRISPR/Cas系统,综述其在对各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讨论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建立更高效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提供技术参考,以期更有效地减少食源性致病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食源性致病菌 等温扩增 非扩增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法对香蕉园土壤条件和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小林 李成江 +4 位作者 周莲 陈猛 刘玉敏 王勇 朱红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165,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园土壤环境条件、香蕉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筛选香蕉园较佳的施肥方式,为香蕉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以当地常规施肥(仅施化肥)为对照,设置增施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和鸽子粪肥等处理,在广州市增城区...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园土壤环境条件、香蕉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筛选香蕉园较佳的施肥方式,为香蕉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以当地常规施肥(仅施化肥)为对照,设置增施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和鸽子粪肥等处理,在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道永和简村开展为期2年的香蕉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园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香蕉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和鸽子粪肥处理均显著增加香蕉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分别较对照和增施鸽子粪肥处理增加46.51%和18.23%,处理间差异显著;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有效磷、总氮、碱解氮含量及pH值也最高。土壤酶活性方面,3个增施肥处理均增加α-葡萄糖苷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多酚氧化酶显著降低,而纤维素酶则显著增加。增施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而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则提升细菌群落丰度。3个增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香蕉产量和产值,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产量增加754 kg/667 m^(2),纯收益增加1248元/667 m^(2),施肥产投比达到5.8∶1。说明香蕉园增施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和鸽子粪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及丰度,并显著提高香蕉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以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群落 香蕉产量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接种和生草刈割对盆栽初生枳生长和土壤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谢小林 陈猛 +5 位作者 王勇 周莲 李成江 刘玉敏 姚青 朱红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AM真菌接种和柱花草间作条件下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和柱花草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初生枳生长,增加了土壤GRSP含量,并且土壤结构也得到改善。在AM真菌接种与柱花草间作的相同条件下,与柱花草未刈割相比,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柱花草未刈割处理的菌丝长度是刈割处理的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大团聚体显著地与菌根侵染率、土壤GRSP含量和菌丝长度正相关,而生草刈割影响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长度,可能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丛枝菌根真菌 刈割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质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高抗原活性猪链球菌2型疫苗培养基的研制与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森 牛得权 +5 位作者 张阳阳 刘翔 蒋富凤 张菊梅 万强 吴清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试验旨在研制具有高抗原活性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疫苗培养基。研究以SS2 CVCC60615株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SS2疫苗培养基。培养基发酵验证结果显示,... 试验旨在研制具有高抗原活性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疫苗培养基。研究以SS2 CVCC60615株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SS2疫苗培养基。培养基发酵验证结果显示,SS2疫苗培养基菌液最大活菌数为1.09×10^(9) CFU/mL,是TSB培养基最大活菌数的2.41倍。测定SS2不同时间点的抗原活性发现,在SS2发酵培养过程中当活菌数达到最大值后的1~3 h内细菌的抗原活性最高。小鼠感染试验表明,SS2抗原活性最高时制备的灭活疫苗与商品化灭活疫苗相比具有更高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和疫苗保护率。研究表明,采用研制得到的高抗原活性SS2疫苗培养基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IgG抗体效价高、免疫保护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响应面分析 高抗原活性 疫苗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研究
16
作者 史梦兰 李文茹 +2 位作者 朱爱意 张建设 谢小保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8-276,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常引发临床细菌性感染,其对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heteroresistance,HR)经常导致治疗失败。研究KP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治疗KP感染提供参考。收集100株临床分离的KP,采用微量...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常引发临床细菌性感染,其对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heteroresistance,HR)经常导致治疗失败。研究KP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治疗KP感染提供参考。收集100株临床分离的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K-B)药敏纸片法、菌群谱型分析法(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耐药稳定性试验以及适应成本试验探究KP的异质性耐药特征。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对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和头孢吡肟(cefepime,FEP)的耐药率分别为23%和25%。K-B药敏纸片法初筛得到KP对CAZ和FEP的异质性耐药率为33%和23%。PAP试验复筛确认了9株FEP异质性耐药菌株,检出率为9%,耐药亚群发生频率为1×10^(-6)~4×10^(-2)。在无抗生素条件下传代50代后,异质性耐药菌株KS38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发生部分回复,异质性耐药菌株KR9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保持稳定。适应成本试验结果表明,KS38耐药亚群比原始菌株生长速度快(4~8 h),且有显著差异(P<0.05),KR9耐药亚群和亲本菌株的生长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率相对偏低,但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较高。耐药亚群的稳定性不同,但经过50代传代后都保持在临床耐药水平,均未产生生长适应成本。因此在用头孢菌素治疗KP感染时要注意HR的发生,防止出现更高水平的耐药亚群,导致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异质性耐药 头孢菌素 适应成本 耐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细菌氧化微杆菌Y8对枳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解磷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玉敏 李成江 +5 位作者 谢小林 陈猛 周莲 王勇 朱红惠 姚青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3-81,共9页
以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为研究植株,以华南红壤柑橘园分离出的1株解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Y8为研究菌株,通过盆栽试验探究PSB Y8对枳生长以及土壤磷素、磷循环相... 以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为研究植株,以华南红壤柑橘园分离出的1株解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Y8为研究菌株,通过盆栽试验探究PSB Y8对枳生长以及土壤磷素、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解磷机制。结果表明:接种PSB Y8极显著增加了枳的生物量以及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了土壤中与磷活化相关的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pho D的丰度,极显著增加了葡萄糖酸编码基因gcd的丰度;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无机磷中Al-P的含量,显著增加了有机磷总含量和MLPo含量,影响了土壤中不同磷素的转化。综上,PSB Y8的解磷机制可以归纳为其通过上调磷酸酶相关功能基因pho D的丰度,增加土壤磷酸酶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磷素组分的转化,增加土壤有机磷和MLPo的含量,可能促进枳对磷素的吸收,进而增加枳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细菌 磷酸酶 促生效应 磷循环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BWT1.221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小林 王勇 +4 位作者 陈猛 周莲 李成江 刘玉敏 朱红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4-1234,共11页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菌株的固态发酵工艺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化。为了获得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生防功能的哈茨木霉BWT1.221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通过测...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菌株的固态发酵工艺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化。为了获得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生防功能的哈茨木霉BWT1.221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通过测定发酵菌物烘干前后菌体有效活菌数及菌体数量占比对哈茨木霉BWT1.221固态发酵不同物料构比、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BWT1.221固态发酵最佳发酵物料成分以麸皮和玉米粉混合物为发酵基质,物料比例为麸皮:玉米粉=0.25:1,速效碳源蔗糖添加量为5%,速效氮源尿素和硫酸铵的添加量分别为0.15%和0.8%,料水比为1:0.7。固态发酵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7 d,液体接种量为5%,在28℃烘干条件下烘干24 h,制备获得微生物菌剂,其有效活菌数达10.78×109CFU/g,杂菌率≤0.01%。本研究为哈茨木霉的大规模发酵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促进我国应用生防制剂防治植物病害,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固态发酵 菌体有效活菌数 菌体数量占比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集微量元素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慧阳 王彤 +1 位作者 胡惠萍 姜明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微量元素是一类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但是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外源补充。与普通食用菌相比,部分富集微量元素的食用菌在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同时,药理活性有所提升。因此,通过对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一类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但是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外源补充。与普通食用菌相比,部分富集微量元素的食用菌在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同时,药理活性有所提升。因此,通过对富微量元素食用菌的抗氧化、降血糖和血脂、抗肿瘤、预防肝损伤、抑菌等药理作用、产品开发及菌糠的利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富集微量元素食用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精深加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贝类中人源诺如病毒检出状况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淑珍 李贻静 +5 位作者 薛亮 高珺珊 蔡伟程 徐明芳 吴清平 张菊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89,共13页
人源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是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病原微生物。贝类为滤食性动物,是HuNoVs污染传播的重要媒介。本研究搜集了我国贝类污染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文献,综合评价了贝类中HuNoVs的污染现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 人源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是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病原微生物。贝类为滤食性动物,是HuNoVs污染传播的重要媒介。本研究搜集了我国贝类污染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文献,综合评价了贝类中HuNoVs的污染现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从所获得的600篇关于贝类污染HuNoVs相关文献中筛选纳入37篇。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贝类中不同基因型HuNoVs的混合检出率达15%(95%CI:11%~18%)。亚组分析显示,GⅡ基因群检出率(11%)高于GⅠ基因群(4%);地理位置对贝类中病毒污染水平影响显著(P<0.01),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的检出率分别达到19%、17%和11%,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分别为4%和9%;此外,季节差异明显,其中,冬季的病毒检出率最高(25%),而夏季仅为10%,春季、秋季则分别为16%和12%;不同品种贝类的病毒污染同样存在差异,其中,牡蛎(Ostreidae)(16%)、贻贝(Mytilusedulis)(10%)和蛤(Mactridae)(9%)中病毒检出率居前三。综上所述,我国贝类中HuNoVs污染较为普遍,地区、季节、贝类品种等因素均对病毒污染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综合掌握我国贝类中食源性病毒污染现状,为精准防控食源性HuNoVs传播提供研判依据,促进贝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贝类 人源诺如病毒 检出率 荟萃分析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