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日平 王伟妮 +6 位作者 狄彩霞 苏伟 刘小月 康文钦 刘俊梅 赵举 景宇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3,共11页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耕地土壤的培肥效果及改土效应,以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施肥(CK)、化肥(CF)、化肥+有机肥(CFM)、化肥+秸秆还田(CFS)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和微生物...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耕地土壤的培肥效果及改土效应,以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施肥(CK)、化肥(CF)、化肥+有机肥(CFM)、化肥+秸秆还田(CFS)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等氮条件下浅层(0~20 cm)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的驱动因子,明确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这2种主要培肥措施下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CFM和CFS处理的土壤p H分别降低了1.36%~1.78%和1.02%~1.44%,土壤盐渍化得到改善;CFM和CFS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显著增加,且施用有机肥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还田;在土壤微生物方面,CFM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数量(53.44%~59.78%)和放线菌数量(10.08%~16.79%),CFS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真菌数量(29.99%~49.06%)。综上所述,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同时改善了土壤微环境,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的改土培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有机物料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结合不同肥料配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二小 李焕春 +6 位作者 任永峰 韩云飞 白红梅 巴图 胡达古拉 于东 赵沛义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5期440-451,共12页
为研究减氮结合不同肥料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氮肥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的综合影响,2020~2021年设计平衡施用氮磷钾肥(NPK,对照)、不施氮肥(PK,空白)、减少施氮量20%(RN,磷钾肥用量同NPK)、减少施氮量20%+水溶肥替代总施氮量的20%(R... 为研究减氮结合不同肥料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氮肥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的综合影响,2020~2021年设计平衡施用氮磷钾肥(NPK,对照)、不施氮肥(PK,空白)、减少施氮量20%(RN,磷钾肥用量同NPK)、减少施氮量20%+水溶肥替代总施氮量的20%(RN+WF)、减少施氮量20%+腐熟羊粪替代总施氮量的20%(RN+SM)、减少施氮量20%+生物有机肥替代总施氮量的20%(RN+BM)、减少施氮量20%+缓释尿素替代总施氮量的20%(RN+RUN)7个处理,以便明确对马铃薯田温室气体排放、马铃薯生长季内全球增温潜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氮肥减施与不同肥料配施能够明显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2020和2021年,RN+SM处理CO_(2)和N2O排放通量均值较NPK处理增加10.97%~22.70%、7.86%~14.66%,RN+SM处理CO_(2)、N2O和CH4累积排放量最大,分别为9299.77~11401.35、3.65~3.77和-1.35~-1.20 kg/hm^(2),RN+SM处理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较NPK处理显著增加36.10%~79.66%。氮肥减施与不同肥料配施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P<0.05)。与NPK处理相比,RN+BM处理氮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pplied nitrogen,PFPN)和氮肥农学利用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NAE)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46.19%~47.26%和150.51%~236.38%,产量增产16.95%~17.77%。因此,有机肥(羊粪)可增加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处理可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温室气体 马铃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阴山北麓旱作区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景宇鹏 赵沛义 +7 位作者 康文钦 连海飞 张君 栗艳芳 梁俊梅 于伟卓 段玉 李蕾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36-4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阴山北麓旱作区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阴山北麓旱作区土壤施肥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旱作试验站,采用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NPK、有机肥、NPK+有机肥...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阴山北麓旱作区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阴山北麓旱作区土壤施肥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旱作试验站,采用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NPK、有机肥、NPK+有机肥和不施肥(CK)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0~4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含量及马铃薯产量和肥料贡献率。【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其中,有机肥、NPK+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较为显著(P<0.05),土壤容重较CK分别降低了13.25%、10.60%,土壤总孔隙度较CK分别增加了17.55%、15.77%。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单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P<0.05),分别较CK提高了42.96%、38.68%;NPK+有机肥处理能显著提高0~10、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70.70%~78.33%和73.53%~82.08%;有机肥、NPK+有机肥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与CK相比,0~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了45.90%~157.84%、有效磷含量提高了4.80~7.67 mg/kg、速效钾含量提高了59.66~179.66 mg/kg。NPK、有机肥、NPK+有机肥3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NPK+有机肥处理表现最佳,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较CK分别提高了171.64%和50.87个百分点,且肥料贡献率高达63.18%。【结论】在阴山北麓旱作区应该更加注重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并大力推广有机肥,以实现土壤肥力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旱作区 有机肥 氮磷钾 土壤肥力 马铃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