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杜二小 赵沛义 +8 位作者 包珺玮 任永峰 高宇 高宏艳 韩云飞 张鹏 白红梅 王治宇 巴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内蒙古地膜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本区域内气候干旱寒冷、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膜使用量大、地膜质量差、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及回收难度大等。本文作者从内蒙古农用地膜覆盖应用现状、地膜残留主要危害和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内蒙古地... 内蒙古地膜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本区域内气候干旱寒冷、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膜使用量大、地膜质量差、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及回收难度大等。本文作者从内蒙古农用地膜覆盖应用现状、地膜残留主要危害和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内蒙古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防治途径,并提出了提高地膜质量、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的研究、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应用政策手段等治理农用残膜污染的措施,从而解决内蒙古农用地膜污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地膜 残膜污染 现状 对策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日平 赵思华 +3 位作者 高宇 韩云飞 任永峰 赵沛义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52-56,共5页
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实际问题,在清水河县进行秸秆直接还田小区试验,探究0,3000,6000,12000kg/hm^2秸秆还田量下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产量变化规律,旨在明确秸秆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 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实际问题,在清水河县进行秸秆直接还田小区试验,探究0,3000,6000,12000kg/hm^2秸秆还田量下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产量变化规律,旨在明确秸秆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壤养分提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提升,减缓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在产量方面,3000,6000,12000kg/hm^2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3%,13.1%,10.1%和8.5%,11.4%,9.3%。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秸秆还田可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其中以6000kg/hm^2还田措施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提质增效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秸秆还田 玉米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绿肥作物种植概况及发展潜力
3
作者 高宏艳 赵沛义 +6 位作者 段玉 任永峰 张鹏 高宇 高日平 韩云飞 刘小月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6期65-70,共6页
绿肥作物是提供生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提质、增产、肥田、改土等重要作用。文章从绿肥生产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出发,介绍了内蒙古主要的绿肥作物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及绿肥生产现状,阐述了内蒙... 绿肥作物是提供生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提质、增产、肥田、改土等重要作用。文章从绿肥生产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出发,介绍了内蒙古主要的绿肥作物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及绿肥生产现状,阐述了内蒙古主要绿肥作物的栽培利用方式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内蒙古绿肥产业的发展潜力,提出了绿肥作物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为内蒙古绿肥作物的研究和绿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绿肥作物 种植概况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替代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杜二小 包珺玮 +5 位作者 韩志刚 梁红伟 赵晓宇 任永峰 于伟卓 赵沛义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水氮利用效率以及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揭示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马铃薯田不同肥料替代化学氮肥的保墒增产作用机制。【方法】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主栽马铃薯...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水氮利用效率以及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揭示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马铃薯田不同肥料替代化学氮肥的保墒增产作用机制。【方法】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华颂7号为供试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在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情况下,设置不施用氮肥(CK)、氮肥习惯施用(NPK)、80%氮肥施用(RN)、80%氮肥施用+20%水溶肥(RN+WF)、80%氮肥施用+20%腐熟羊粪(RN+SM)、80%氮肥施用+20%生物有机肥(RN+BM)、80%氮肥施用+20%缓释尿素(RN+RUN)7个处理,分析不同肥料替代部分氮肥处理对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化以及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022年和2023年,不同肥料替代部分氮肥处理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低于CK;全生育期马铃薯田土壤耗水量均以RN+SM处理最高,较CK分别提高5.14%、6.59%;马铃薯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RN+SM处理最高,较CK分别增加19.70%、18.93%;不同肥料替代部分氮肥处理马铃薯产量较CK显著提高(P<0.05),增产幅度为3.40%~23.73%,以RN+SM处理最为明显;不同肥料替代部分氮肥处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以RN+SM处理最高,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17.68%、44.71%,氮肥偏生产力较NPK提高36.78%、42.38%。【结论】80%氮肥施用+20%腐熟羊粪可以增加马铃薯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氮利用效率,是适合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马铃薯种植的理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替代 马铃薯 水氮利用效率 产量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先芬 刘小月 +5 位作者 王殿清 张继 高日平 韩云飞 任永峰 赵沛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36-40,共5页
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玉米种植种类单一、品种退化严重、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于2018年和2019年在玉米主产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3个地区开展了小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比各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 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玉米种植种类单一、品种退化严重、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于2018年和2019年在玉米主产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3个地区开展了小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比各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和茎粗差异显著,以先玉696、金韵308、先玉335表现最好。在产量方面,土默特左旗先玉696品种产量最高,和林格尔县金韵308品种产量表现最好,托克托县先玉335品种产量最高。综合分析,推荐金韵308和先玉696为呼和浩特玉米主产区高产优质栽培品种,其他玉米小规模种植地区以及小型农户种植亦可参考本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产量性状 内蒙古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日平 赵沛义 +6 位作者 韩云飞 刘小月 杜二小 高宇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2-960,共9页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碳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籽粒...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碳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化规律及其耦合效应,明确秸秆还田玉米地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土壤水、碳、氮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且秸秆还田与全膜垄沟栽培结合后(FNS、HNS、RNS),二者的协同效应较单一地膜覆盖(FN、RN)增强了土壤纳雨增墒能力,为秸秆的正常腐解提供了适宜的水热环境;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较对照FN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以RNS和HNS处理提升效果最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增加,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FN处理和R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蔗糖酶、全氮和过氧化氢酶变化较敏感,对土壤性质变化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在产量方面,秸秆还田处理FNS、HNS、RNS较对照FN处理分别提高5.30%、10.93%、11.41%,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合土壤因子、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来看,秸秆还田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来平衡土壤碳氮收支,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其是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节氮、稳产、增效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后肥前移 土壤含水量 土壤碳氮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对阴山北麓旱作燕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小月 高日平 +5 位作者 韩云飞 高宇 高宏艳 张鹏 赵沛义 任永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共9页
为提高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农区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了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BM)、生物炭(B)、有机肥(M)、不施生物炭和有机肥(CK)4种不同耕种方式对燕麦、全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土壤耗水特征及燕麦关键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 为提高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农区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了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BM)、生物炭(B)、有机肥(M)、不施生物炭和有机肥(CK)4种不同耕种方式对燕麦、全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土壤耗水特征及燕麦关键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有机肥及两者配施均可促进燕麦生长发育,以灌浆期为例,与CK相比,B、M和BM处理下燕麦株高分别提高17.73%、22.29%和26.03%,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13.32%、17.05%和23.6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6.48%、7.39%和20.30%,燕麦生育前中期生物炭效果优于有机肥,生育后期有机肥施用效果优于生物炭,两者耦合效果最好;BM处理可提高0~40 cm土壤含水量1.65%~19.12%,显著降低燕麦土壤贮水消耗11.34%~20.09%,总耗水量降低0.38%~0.88%,施用生物炭保水减耗效果强于有机肥,随着生育期推进和降水增加,两者效果差异逐渐减小;在产量方面,BM处理可同时显著提高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促进燕麦籽粒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籽粒产量提高7.63%~14.8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62%~16.64%。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可显著促进旱作燕麦生长,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适宜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燕麦种植的抗旱保墒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肥 旱作燕麦 产量 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刁生鹏 高宇 +5 位作者 张雄 任永峰 赵沛义 贾有余 聂晶 骆洪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4期58-63,共6页
玉米为黄土高原区主栽作物,农民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而进行大量化肥投入,致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和作物产量降低,而施用有机肥是有效改善手段之一。试验设计5个处理,有机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M0)、11 250 kg/hm^2(M1)、22 500 kg/hm^2(M2... 玉米为黄土高原区主栽作物,农民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而进行大量化肥投入,致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和作物产量降低,而施用有机肥是有效改善手段之一。试验设计5个处理,有机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M0)、11 250 kg/hm^2(M1)、22 500 kg/hm^2(M2)、33 750 kg/hm^2(M3)和45 000 kg/hm^2(M4),分析不同处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等差异,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在有机肥施肥量为M2处理时各种指标均表现较好。其中叶面积指数为4.58,较对照高8.30%;干物质积累量为513 g/株,较对照高8.20%;水分利用效率为25.98 kg/(mm·hm^2),较对照高31.40%,籽粒产量为10 136.20 kg/hm^2,较对照高30.25%。因此,增施有机肥22 500 kg/hm^2可以作为当地玉米产量潜力提升的有效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有机肥 生长发育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日平 赵沛义 +7 位作者 韩云飞 刘小月 高宇 杜二小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梁广荣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的】探究内蒙古黄土风沙区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CK)、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配合... 【目的】探究内蒙古黄土风沙区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CK)、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大小顺序表现为RNS>HNS>FNS>FN>RN,秸秆还田处理FNS、HNS、RNS较FN(CK)净光合速率(Pn)提高20.21%~20.49%、21.69%~24.49%、25.50%~36.51%,蒸腾速率(Tr)提高10.64%~16.13%、13.83%~18.98%、18.62%~20.30%,气孔导度(Gs)提高11.50%~12.93%、14.95%~22.43%、18.65%~22.93%,胞间CO2浓度(Ci)提高12.30%~14.59%、20.31%~20.47%、17.08%~34.49%,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6.72%~9.87%、10.89%~12.50%、12.89%~13.38%,各处理间叶片水蒸气(VPD)差异不显著(P>0.05),光合指标总体表现为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不还田处理RN与FN(CK)基本无明显差异。在产量方面,RN处理较FN(CK)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FN(CK)相比,FNS、HNS、RNS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5.30%、10.93%、11.41%,茎秆产量分别提高8.55%、13.80%、10.55%,秸秆还田下额外增补氮肥和氮肥后肥前移玉米产量优于习惯氮肥施用。【结论】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施用较单一氮肥施用可显著提高玉米光合特性(P<0.05),增加作物产量,尤以氮肥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效果最佳,推荐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为内蒙古黄土风沙区秸秆还田高效施氮制度和玉米节本稳产增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氮肥前移 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日平 赵沛义 +7 位作者 韩云飞 刘小月 杜二小 高宇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梁广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1-5,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还田氮肥施用不合理这一实际问题,于2019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小区试验,探究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还田氮肥施用不合理这一实际问题,于2019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小区试验,探究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下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施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尤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和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提升效果最佳;在产量方面,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氮肥后肥前移施用较氮肥习惯施用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秸秆还田处理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较对照氮肥习惯施用籽粒产量分别提高5.30%、10.93%、11.41%,茎秆产量分别提高8.89%、14.16%、10.91%,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由此说明,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施用可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氮肥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措施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节本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氮肥前移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施与替代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二小 李焕春 +5 位作者 任永峰 康文钦 郑娜 白红梅 赵逸雯 赵沛义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0-17,共8页
【目的】明确氮肥减施与替代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以及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武川旱作试验站进行,设置平衡施肥(NPK,对照)、不施氮肥(PK)、减施氮肥(RN)、减施氮肥+水溶肥(... 【目的】明确氮肥减施与替代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以及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武川旱作试验站进行,设置平衡施肥(NPK,对照)、不施氮肥(PK)、减施氮肥(RN)、减施氮肥+水溶肥(RN+WF)、减施氮肥+腐熟羊粪有机肥(RN+SM)、减施氮肥+生物有机肥(RN+BM)、减施氮肥+缓释尿素(RN+RUN)7个处理,分析减施氮肥与不同肥料配施替代部分氮肥对马铃薯农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速效养分、有机质以及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RN+BM处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RN+RUN处理可显著提高1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0.05),分别较NPK处理提高1.62%、2.38%、1.54%;RN+BM处理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最明显,较NPK处理提高2.45%;RN+BM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P<0.05),产量较NPK处理提高16.95%,VC、淀粉、粗蛋白和还原性糖含量较NPK处理分别提高15.92%、2.96%、16.26%和6.67%,硝酸盐含量降低7.89%。【结论】减施氮肥+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有效改善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是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种植适宜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肥减施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