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1株鸽圆环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亓玉卓 梁琳 +3 位作者 韩坤 梁瑞英 贾亚雄 崔尚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流行的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的基因组特征及变异规律。【方法】以3只发病鸽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检测病原。以检测阳性的肝脏组织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分段扩增PiCV的全基因序列。应...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流行的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的基因组特征及变异规律。【方法】以3只发病鸽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检测病原。以检测阳性的肝脏组织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分段扩增PiCV的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和Mega 7.0软件对扩增得到的全序列进行拼接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病毒基因组的2个开放阅读框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经PCR检测,3只病鸽中有1只病鸽的组织中检测到PiCV阳性,并未检出其他病毒。采用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1株PiCV的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PiCV BJ,该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034 bp,包含有2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s),ORF-V1编码Rep蛋白,ORF-C1编码Cap蛋白。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PiCV BJ株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参考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在86.0%~97.0%之间,与2011年分离自波兰的PL53相似性为97.0%。遗传进化结果显示,PiCV BJ株与2014年分离自波兰的PL124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禽源圆环病毒不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远。PiCV BJ株Cap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G,与2011年分离自比利时的11-08304株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8%和85.2%;Rep基因与2011年分离自波兰的PL53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高达94.6%和96.2%;Cap和Rep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也显示,PiCV BJ株均与PL53和11-08304株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这与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PiCV BJ株来自国外,可能由赛鸽引种传入中国,提示在外部引种时要做好病毒监测。本研究丰富了PiCV的遗传学研究资料,为进一步探究PiCV的遗传变异及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PiCV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圆环病毒(PiCV)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亓玉卓 梁琳 +5 位作者 林伟东 刘琪 梁瑞英 贾亚雄 张莉 崔尚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查明北京市某规模化鸽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濒死10日龄乳鸽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动物回归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鸽组织病理变化符合鸽沙... 为查明北京市某规模化鸽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濒死10日龄乳鸽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动物回归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鸽组织病理变化符合鸽沙门氏菌病的表现,从肝脏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特征符合鼠伤寒型沙门氏菌;16S rRNA后测序结果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源性达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细菌感染肉鸽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造成鸽场本次发病的主要病原,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罗培南表现敏感。研究结果为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鼠伤寒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圆环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亓玉卓 梁琳 +4 位作者 朱亚丽 梁瑞英 贾亚雄 单虎 崔尚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建立一种针对鸽圆环病毒(PiCV)的快速诊断方法,试验根据PiCV的Rep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i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 为建立一种针对鸽圆环病毒(PiCV)的快速诊断方法,试验根据PiCV的Rep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i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PiCV荧光定量PCR方法在1.43×10^(2)~1.43×10^(8)copies/μL标准品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43×10^(2)copies/μL标准品,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常见的鸽病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8%;所建立PiCV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临床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iCV阳性率达38.7%,高于常规PCR方法的检测阳性率(28.7%),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PiCV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及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圆环病毒 实时定量PCR Rep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腺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由欣月 郝雲峰 +1 位作者 崔尚金 秦彤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建立良好的犬腺病毒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犬腺病毒毒株(GenBank登录号:U77082.1)的E3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与pMD19-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以该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可快速检测犬... 为建立良好的犬腺病毒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犬腺病毒毒株(GenBank登录号:U77082.1)的E3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与pMD19-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以该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可快速检测犬腺病毒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经特异性方法验证,在常见的五种犬病毒病中,本方法只能检测出犬腺病毒存在。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灵敏性较普通PCR方法高出100倍。重复性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不高于0.95%。本方法的建立可为犬腺病毒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腺病毒 荧光定量PCR E3基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少晗 陈鑫 +2 位作者 张广智 刘维全 秦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36,共6页
为建立一种特异、高通量同时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Ⅰ型及Ⅱ型犬冠状病毒(CCoV)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选取CPV VP2基因、CDV H基因和CCoV M基因高度保守序列区域,设计引物分别用于扩增长度为573 ... 为建立一种特异、高通量同时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Ⅰ型及Ⅱ型犬冠状病毒(CCoV)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选取CPV VP2基因、CDV H基因和CCoV M基因高度保守序列区域,设计引物分别用于扩增长度为573 bp(CPV)、410 bp(CDV)、289 bp(CCoV-Ⅰ)、105 bp(CCoV-Ⅱ)的4条特异性目的片段。经反应条件优化,利用建立的多重PCR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到以上4种病毒,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多形拟杆菌、犬副流感病毒(CPIV)及犬腺病毒(CAV)均未检测到,CPV、CDV、CCoV-Ⅰ及CCoV-Ⅱ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7)copies/μL、1×10^(3)copies/μL、1×10^(6)copies/μL和1×10^(4)copies/μL,与单项PCR敏感性差异较小;3个不同浓度模板于不同时间、不同PCR仪器扩增,结果重复稳定性良好;使用该方法对50份临床病例进行检测,CPV、CDV、CCoV-Ⅰ及CCoV-Ⅱ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2%(16/50)、24%(12/50)、18%(9/50)、10%(5/50),发现有CPV+CCoV-Ⅰ、CCoV-Ⅰ+CCoV-Ⅱ及CDV+CCoV-Ⅰ+CCoV-Ⅱ混合感染病例。证明建立的多重PCR具有高效、敏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并能够实际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中,为今后犬重要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犬细小病毒 犬瘟热病毒 犬冠状病毒Ⅰ型 犬冠状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流感病毒5型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子宁 汤新明 +1 位作者 梁琳 崔尚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8,共7页
疫苗免疫是防控人类和动物疫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以适宜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或寄生虫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能激发宿主多类型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等优势,是目前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以病毒为疫苗载体的研究最为... 疫苗免疫是防控人类和动物疫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以适宜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或寄生虫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能激发宿主多类型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等优势,是目前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以病毒为疫苗载体的研究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并且已有许多商品化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5,PIV5)为单负链RNA病毒,感染宿主范围广,单独感染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致病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疫苗载体 免疫应答 动物疫病 活载体疫苗 负链RNA病毒 病毒载体疫苗 疫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蚀斑纯化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赵静杰 梁琳 +4 位作者 刘子宁 肖发沂 贾亚雄 梁瑞英 崔尚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共5页
猫杯状病毒(FCV)是引起猫科动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常用患病猫的口鼻眼拭子进行病原学诊断或病毒分离,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给病毒的分离纯化带来困难。为了快速获得纯化的FCV,本试验将临床检测FCV和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混合... 猫杯状病毒(FCV)是引起猫科动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常用患病猫的口鼻眼拭子进行病原学诊断或病毒分离,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给病毒的分离纯化带来困难。为了快速获得纯化的FCV,本试验将临床检测FCV和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混合病料处理后进行蚀斑纯化及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将细胞数约为7×10^(5)个/mL的F81细胞以每孔2 mL铺入6孔板中,待病毒吸附90 min后覆盖浓度为2%的第1层低熔点琼脂糖溶液,于37℃、5%CO_(2)培养箱倒置培养48 h,然后加入含0.01%中性红的第2层低熔点琼脂糖溶液,于37℃、5%CO_(2)培养箱培养,此条件所形成蚀斑的数量及大小均适合挑取。通过3次克隆纯化,挑取蚀斑进行了RT-PCR检测,成功从FCV和FHV-1的混合病毒中分离纯化到1株FCV。本试验首次建立的FCV蚀斑克隆方法,有助于FCV以及其他病毒的分离纯化,并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蚀斑纯化 病毒分离 病毒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