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1
作者 罗义灿 李今朝 +6 位作者 邓有展 姚金洁 刘力 王运儒 林鹰 韦再行 马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5-1847,共13页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金煌品种单果质量(748.86 g)、果皮厚度(2.30 mm)、果核质量(98.37 g)、可食率(89.91%)、果形指数(1.92)、硬度(10.53 N)、固酸比(52.73)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桂七品种色差值(19.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7%)、维生素C含量(52.73 mg/100 g)、总糖含量(52.73 mg/g)、β-胡萝卜素含量(39.30 mg/g)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区域同一品种芒果果实果皮厚度、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核质量、可食率、果形指数呈强正相关(r=0.78),色差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呈强正相关(r=0.75),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呈强正相关(r=0.81),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呈强正相关(r=0.87),果形指数与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呈强负相关(r=–0.85),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呈强负相关(r=–0.80);聚类分析将13项指标分为4类,分别为外观形态描述、皮层描述、理化性质描述、营养品质描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41%),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品种品质得分排序为:桂七>金煌>台农>贵妃,区域品质得分排序为:百色>南宁>玉林>钦州。综上,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品质特征,桂七较甜,贵妃偏酸,桂七在营养品质及综合表现上具显著优势,百色桂七、南宁金煌、南宁贵妃、玉林台农果实品质特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不同区域 品质特性 主成分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主要特色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2
作者 陈羽烨 黄婵婵 +5 位作者 李冬桂 陈壮美 谢晋 陆覃昱 甘志勇 吕丽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7,共7页
为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食用健康风险,采集区内6种主要特色蔬菜样品214份,包括甘薯叶、蕹菜(空心菜)、龙葵(白花菜)、南瓜嫩茎、南瓜花、一点红,检测样品中5种重金属铅(Pb)、镉(Cd)、铬(Cr)、汞(Hg)和砷(As)的... 为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食用健康风险,采集区内6种主要特色蔬菜样品214份,包括甘薯叶、蕹菜(空心菜)、龙葵(白花菜)、南瓜嫩茎、南瓜花、一点红,检测样品中5种重金属铅(Pb)、镉(Cd)、铬(Cr)、汞(Hg)和砷(As)的含量,对不同地区和种类之间的特色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估食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镉,达96.7%。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一点红、龙葵重金属污染程度为重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5.83和4.77,其他蔬菜处在安全等级范围值之内。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食用龙葵、一点红以及儿童食用龙葵、一点红和蕹菜的综合重金属健康风险TTHQ(综合目标危害系数)均大于1。综合来看,广西6种特色蔬菜大部分种类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镉,长期大量食用龙葵、一点红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蔬菜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静娜 韦璐阳 +3 位作者 邓有展 时鹏涛 李今朝 杨秀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41,共8页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6.0、0.3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6.0、10.0、20.0、1.0μg/kg;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8.9%~107%、RSD为2.6%~5.8%。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浸果浓度越高残留量越高,残留物随贮藏时间延长由果皮逐渐迁移到果肉中。全果和果皮中抑霉唑、咪鲜胺的残留量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果肉则于浸泡后第7 d达到最大值再逐渐消解。代谢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随着贮藏时间增加不断升高。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抑霉唑、咪鲜胺溶液分别浸泡保鲜,安全间隔期14 d内荔枝咪鲜胺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霉唑 咪鲜胺 咪唑乙醇 2 4 6-三氯苯酚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荔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特征分布与膳食风险评估
4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李今朝 韦璐阳 张宇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了探究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和食用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150份茄果类蔬菜样品中7种矿质元素(Fe、Mn、Zn、Cu、Mo、Co、Ni)和5种常见危害重金属(Pb、Cd、As、Hg、Cr)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 为了探究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和食用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150份茄果类蔬菜样品中7种矿质元素(Fe、Mn、Zn、Cu、Mo、Co、Ni)和5种常见危害重金属(Pb、Cd、As、Hg、Cr)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茄果类蔬菜中7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Ni>Mo>Co,变异系数介于44.7%(Fe)~247.8%(Ni),不同样品之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辣椒中6种矿质元素(Fe、Zn、Ni、Mn、Cu、Co)含量均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Fe、Mn、Zn、Cu、Co和Ni是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的特征无机元素,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983%。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综合得分排序为辣椒>番茄>茄子,表明辣椒中的有益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茄果类蔬菜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但存在Cd超标情况,辣椒、番茄和茄子超标率分别为10.4%、10.3%和8.0%。5种重金属对不同人群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和综合目标危害系数(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TTHQ)均远小于1。总体而言,儿童或成人食用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Cd是今后茄果类蔬菜需要重点监控的重金属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矿质元素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
5
作者 陈丽霞 何燕 +2 位作者 许丽建 王明月 李备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33-38,共6页
本文建立了香蕉、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代森锰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乙撑硫脲残留。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乙撑硫... 本文建立了香蕉、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代森锰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乙撑硫脲残留。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0.1、0.5和2.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101%和82%~103%。本方法可满足热带水果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 代森锰锌 乙撑硫脲 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加热-冷凝回流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缓效钾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轶 吴小芳 +1 位作者 陈泰芳 白小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为解决行业标准NY/T 889—2004测定土壤中缓效钾时油浴加热操作困难、硝酸易溅射、火焰光度计灵敏度低等问题,用石墨加热替代油浴加热,用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替代NY/T 889—2004中的消化管和漏斗,提出了题示研究。取过16目(1 mm)筛的风... 为解决行业标准NY/T 889—2004测定土壤中缓效钾时油浴加热操作困难、硝酸易溅射、火焰光度计灵敏度低等问题,用石墨加热替代油浴加热,用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替代NY/T 889—2004中的消化管和漏斗,提出了题示研究。取过16目(1 mm)筛的风干土壤样品2.50 g置于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中,加入1 mol·L^(-1)硝酸溶液25.0 m L,摇匀,置于石墨消解仪中,于135℃煮沸12 min(从沸腾开始计时),趁热倒入漏斗中,滤液置于100 m L容量瓶中,用0.1 mol·L^(-1)硝酸溶液15 m L冲洗消化管,再倒入漏斗,共重复4次,合并所有滤液,最后用水定容。在射频功率1 150 W,辅助气流量0.6 L·min^(-1),分析谱线766.491 nm的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缓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钾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10~30.00 mg·L^(-1)内与对应的响应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0%~97.5%。方法用于15种标准物质分析,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不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加热-冷凝回流消煮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土壤 缓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变化及综合评价
8
作者 秦玉燕 罗义灿 +4 位作者 吴凤 邓有展 张利伟 赵媛 王运儒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0-976,共17页
为了明确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变化,同时为不同砧木沃柑果实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枳壳砧沃柑、香橙砧沃柑、酸橘砧沃柑果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生长发... 为了明确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变化,同时为不同砧木沃柑果实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枳壳砧沃柑、香橙砧沃柑、酸橘砧沃柑果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和果皮中15种类黄酮化合物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沃柑果肉和果皮中含有的类黄酮化合物种类相同,均以橙皮苷、新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为主;但是含量差异较大,果皮中的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香叶木素、橘皮素、甜橙黄酮、芦丁、槲皮素等含量高于果肉。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沃柑果皮和果肉中各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果实整个发育周期内(当年7月至次年4月),枳壳砧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7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8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香橙砧沃柑和酸橘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均在7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在果实采收期内(1-4月),以2月份酸橘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枳壳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1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香橙砧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2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1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酸橘砧沃柑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整个发育期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其他砧木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成熟期1月、2月和4月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另外2种砧木沃柑。基于类黄酮化合物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沃柑最佳采收期为:枳壳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月,酸橘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2月,香橙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月或2月。以类黄酮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功能食品开发宜选择酸橘砧沃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砧木 果实 类黄酮化合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9
作者 秦玉燕 王运儒 +5 位作者 吴凤 吕丽兰 时鹏涛 陈羽烨 姚金洁 张利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为研明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获得小白菜富硒降砷的适宜施硒技术,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研究轻度砷胁迫(100 mg/kg)条件下土施不同硒量(0~2.0 mg/kg)水平、不同价态硒即四价硒[Se(Ⅳ)]和六价硒[Se(Ⅵ)]以及叶面喷硒(... 为研明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获得小白菜富硒降砷的适宜施硒技术,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研究轻度砷胁迫(100 mg/kg)条件下土施不同硒量(0~2.0 mg/kg)水平、不同价态硒即四价硒[Se(Ⅳ)]和六价硒[Se(Ⅵ)]以及叶面喷硒(2.0、8.0 mg/L)对小白菜地上部和根系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0.5~2.0 mg/kg Se(Ⅳ)和Se(Ⅵ)及叶面喷施2.0、8.0 mg/L Se(Ⅳ)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不同部位总硒含量,且小白菜对Se(Ⅵ)的积累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Ⅳ)。土施0.25、1.0、2.0 mg/kg Se(Ⅳ)和2.0 mg/kg Se(Ⅵ)显著抑制砷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的能力,使得地上部砷积累显著降低,但土施0.5 mg/kg Se(Ⅳ)和0.5 mg/kg Se(Ⅵ)对小白菜积累和转运砷的影响均不显著。叶面喷施2.0、8.0 mg/L Se(Ⅳ)显著抑制小白菜向地上部转运砷的能力,使得根系砷积累显著增加,但对地上部砷积累影响不显著。综之,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积累和转运砷的影响在不同施硒量水平和不同施硒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在相同施硒量水平不同价态硒上表现较为一致;土施Se(Ⅳ)和Se(Ⅵ)可有效降低小白菜可食用部位砷含量,轻度砷胁迫下生产富硒小白菜宜选择土施1.0 mg/kg Se(Ⅳ),这样可同时达到降砷和安全富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砷胁迫 小白菜 硒砷积累和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猪肉中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10
作者 程秀玉 何燕 李红兴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黑猪肉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西马特罗、克伦特罗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高氯酸去除蛋白质,乙酸乙酯和叔丁基甲醚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电...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黑猪肉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西马特罗、克伦特罗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高氯酸去除蛋白质,乙酸乙酯和叔丁基甲醚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电离方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西马特罗、克伦特罗浓度为0.002~0.100 mg/L对动物源性食品基质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15µg/kg,定量限为0.50µg/kg。在高、中、低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为86%~11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符合残留分析方法标准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好,可满足黑猪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西马特罗、克伦特罗等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莱克多巴胺 西马特罗 克伦特罗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山区果园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会来 马嘉伟 +2 位作者 柳丹 孔海民 钱建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7-1111,共15页
[目的]以浙南地区典型果园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土壤肥力状况,为果园土壤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莲都区桃、柑橘、杨梅和枇杷四种主要类型果园进行土壤采集分析,选取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和有... [目的]以浙南地区典型果园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土壤肥力状况,为果园土壤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莲都区桃、柑橘、杨梅和枇杷四种主要类型果园进行土壤采集分析,选取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铁、锰、铜、锌含量16项指标,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诊断,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比较四种果园土壤的肥力差异。[结果]四种果园土壤均呈强酸性,部分果园土壤具有盐渍化倾向。四种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中、高等级。所有果园土壤交换性钙、镁,有效硫、铁、锰、铜和锌均能满足果树生长的需求,部分枇杷园出现锰和铜缺乏。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评价标准,土壤肥力综合得分依次为:枇杷园>柑橘园>桃园>杨梅园。按照系统聚类分析,枇杷园和桃园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一等;杨梅园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二等;柑橘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三等。[结论]研究区内枇杷园和桃园土壤肥力质量较高,柑橘园土壤肥力质量较低。土壤酸化严重,部分果园存在土壤盐渍化倾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元素极为丰富,部分果园出现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应增加有机肥投入,减少酸性化学肥料施用,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中和土壤酸性;选择合适肥料品种,减少盐分离子的累积,从而提升果园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菠萝蜜生态适宜性区划和种植空间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云婕 唐桓伟 +4 位作者 唐秀观 杜英俊 周海兰 欧景莉 朱鹏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4-1014,共11页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模型,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菠萝蜜种植区的分布情况对区划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进一步结合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探索菠萝蜜种植空间潜力。结果表明:菠萝蜜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全年热量充足、越冬条件佳、光热水条件好的海南岛、广西南部、广东南部、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和福建南部。菠萝蜜在中国可种植的总面积约为47.85×10^(4) km^(2),适宜种植的区域面积约达22.71×10^(4) km^(2),包括可耕地8.89×10^(4) km^(2)和未利用地182.05 km^(2),仅潜在适宜种植的可耕地面积为前人研究成果中现有种植面积的58倍。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政策扶持等因素,表明菠萝蜜在中国适宜和较适宜的可耕地及未利用地上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和生产潜力,并且可优先开发广西及云南的南部等菠萝蜜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菠萝蜜种植的区域布局与产业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生态适宜 种植区划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胡柚与鸡尾葡萄柚有性杂交创制三倍体新种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天予 张迟 +5 位作者 王刚 叶潇玲 陈翔 叶生月 张小琴 张敏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柑橘三倍体具有无核或少核的特点,通过4x×2x杂交方式创制三倍体种质,以弥补鸡尾葡萄柚种子多、抗寒性差的缺点。【方法】以四倍体(双二倍体)胡柚为母本与二倍体鸡尾葡萄柚杂交,果实成熟后对种子大小进行分类并进行组织培养... 【目的】柑橘三倍体具有无核或少核的特点,通过4x×2x杂交方式创制三倍体种质,以弥补鸡尾葡萄柚种子多、抗寒性差的缺点。【方法】以四倍体(双二倍体)胡柚为母本与二倍体鸡尾葡萄柚杂交,果实成熟后对种子大小进行分类并进行组织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SSR分子标记鉴定再生子代的倍性及遗传组成。【结果】共授粉40朵花,坐果19个,坐果率为47.5%。获得的230粒种子中,大种子占56粒,再生49株,2株为三倍体(占大种子再生后代的4.08%);小种子117粒,再生69株,35株为三倍体(占小种子再生后代的50.72%);败育种子57粒,再生4株,2株为三倍体。经SSR分子标记鉴定,39株三倍体子代均为双亲杂交后代,同时鉴定出1株杂种四倍体后代。【结论】创制了一批异源三倍体和四倍体新种质,为选育抗寒、无核的杂种葡萄柚新品种奠定了种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葡萄柚 胡柚 倍性育种 三倍体 四倍体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枯萎病与健康番木瓜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比较分析
14
作者 胡艺帆 潘祖建 +3 位作者 黄雪梅 何江 陈豪军 陈燕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05-2415,共11页
【目的】探讨番木瓜患枯萎病对植株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患枯萎病番木瓜植株根际土壤(DS)和健康番木瓜植株根际土壤(HS)真菌和细菌的结构及丰度差异。【结果】HS中的真菌群落多样性... 【目的】探讨番木瓜患枯萎病对植株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患枯萎病番木瓜植株根际土壤(DS)和健康番木瓜植株根际土壤(HS)真菌和细菌的结构及丰度差异。【结果】HS中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要高于DS。DS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要高于HS。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真菌中HS和DS的最优势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HS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高于DS,分别为0.48%、0.04%,DS中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高于HS,分别为0.59%、0.09%。细菌中HS和DS的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DS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较高,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丰度较低。在属水平上,真菌中HS的优势属为Agaricomycetes_unclassified,相对丰度为21.34%,而在DS中的相对丰度仅为0.01%,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根金藻属(Rhizopycnis)、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等菌属在HS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DS。DS中的优势属为锥盖伞属(Conocybe),相对丰度为18.51%,而在HS的相对丰度仅为0.24%,梭孢壳属(Thielavi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等菌属在DS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HS。细菌中Actinomycetales_unclassified在HS中相对丰度最高,为7.52%,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Gaiella、Gp1的相对丰度较高,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在DS中的相对丰度最高,为7.00%。【结论】Agaricomycetes_unclassified、Actinomycetales_unclassified、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根金藻属(Rhizopycnis)等菌属在HS中富集;锥盖伞属(Conocybe)、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等菌属在DS中富集。本研究结果为探明番木瓜枯萎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有效的番木瓜枯萎病生防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枯萎病 根际土壤 细菌 真菌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土壤中的消解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杜颂 汤涛 +7 位作者 程曦 赵学平 张春荣 梁晓宇 王萌 张震 李永成 章程辉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7-857,共11页
砜吡草唑是新型异唑类芽前除草剂,已被登记在小麦上使用,但其主要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环境的风险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黑土、褐土、红土3种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研究了不同理化条件对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消解性的影响,以及砜吡草唑... 砜吡草唑是新型异唑类芽前除草剂,已被登记在小麦上使用,但其主要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环境的风险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黑土、褐土、红土3种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研究了不同理化条件对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消解性的影响,以及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3在不同土壤中的消解速率低于母体,3种土壤培养120 d后,砜吡草唑的消解速率为12.3%~38.0%;M-1的消解速率为3.8%~4.6%;M-3的消解率为4.6%~21.0%。砜吡草唑易在高pH值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黑土)中消解,M-1易在高阳离子交换量的土壤(黑土)中消解,M-3易在低pH值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红土)中消解。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是影响M-1和M-3消解的主要因素。同时,M-1和M-3均在母体消解过程中逐渐累积,3种土壤中M-1和M-3的总累积量分别占砜吡草唑消解总量的41.0%、27.2%、32.6%。M-1易在有机质含量高的环境中生成,而M-3易在高pH值环境中生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砜吡草唑母体及其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脱氢酶等均具有明显的活性抑制作用,而且代谢物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母体。因此,在评估砜吡草唑对土壤的潜在风险时,需综合考虑砜吡草唑及其代谢物的生态风险,为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代谢物 消解动态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黄瓜CsPIP2;4过表达复合植株获得及耐盐性鉴定
16
作者 陈思 陈梅 +2 位作者 赖梦霞 杜长霞 樊怀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明确CsPIP2;4在黄瓜盐胁迫耐性中的功能,本研究将含有pCAMBIA2300s载体的空质粒和pCAMBIA2300s:CsPIP2;4质粒分别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菌株中,通过下胚轴注射法获得根系CsPIP2;4过表达(OP)复合植株和空载(EV)复合植株。比较了盐胁迫处理... 为明确CsPIP2;4在黄瓜盐胁迫耐性中的功能,本研究将含有pCAMBIA2300s载体的空质粒和pCAMBIA2300s:CsPIP2;4质粒分别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菌株中,通过下胚轴注射法获得根系CsPIP2;4过表达(OP)复合植株和空载(EV)复合植株。比较了盐胁迫处理后2个不同复合植株形态特征,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与EV复合植株相比,盐胁迫下OP复合黄瓜植株长势更好,叶片失绿和边缘焦枯症状较轻,根系更发达。同时,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在胁迫7 d后各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综上可知,CsPIP2;4正调控黄瓜植株的耐盐性且与其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sPIP2 4 发根农杆菌 复合植株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豆花青素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田程飘 黄惠芳 +3 位作者 李慧敏 黄秋伟 黄燕婷 王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共7页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稳定性均较好;蝶豆花青素随着过氧化氢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产生愈加明显的消色效果,其稳定性对强还原剂亚硫酸钠比较敏感,但受抗坏血酸的影响不大;苯甲酸钠(质量浓度1 mg/mL)、山梨酸钾(质量浓度1 mg/mL)和蔗糖(质量浓度100 mg/mL)3种防腐剂均对蝶豆花青素影响较小;通过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发现,蝶豆花提取液染色具有较好的色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豆 花青素 稳定性 染色米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沃柑成熟期果肉香气成分及特征物
18
作者 罗义灿 邓有展 +4 位作者 姚金洁 吴凤 秦玉燕 刘力 王运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6,共9页
为探明不同砧木沃柑成熟期果肉香气成分的差异,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腾翔村同一果园中,取酸橘砧、资阳香橙砧和枳砧沃柑果肉样品进行HS-SPME-GC-MS分析,共鉴定出60种香气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烷类和酯类等,其中,D-柠... 为探明不同砧木沃柑成熟期果肉香气成分的差异,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腾翔村同一果园中,取酸橘砧、资阳香橙砧和枳砧沃柑果肉样品进行HS-SPME-GC-MS分析,共鉴定出60种香气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烷类和酯类等,其中,D-柠檬烯为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在香气物质中含量占比为73.66%~80.41%。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了不同砧木沃柑在果肉香气成分上的特征物(潜在生物标志物),D-柠檬烯、β-月桂烯、正辛醛和(2Z)-3-(3,4-二甲氧基苯基)-2-(3-吡啶基)丙烯腈是区分酸橘砧和资阳香橙砧沃柑果肉香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D-柠檬烯、β-月桂烯、正辛醛和正辛醇是区分酸橘砧和枳砧沃柑果肉香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正辛醛、(Z)-3,7-二甲基-1,3,6-十八烷三烯、正辛醇、(2Z)-3-(3,4-二甲氧基苯基)-2-(3-吡啶基)丙烯腈、(-)-α-蒎烯和萜品油烯是区分酸橘砧和资阳香橙砧沃柑果肉香气的标志物,正辛醛是区分3种砧木沃柑果肉香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沃柑砧木选择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砧木 果肉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d在树仔菜-土壤系统中的富集迁移及安全阈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琼 冯剑 +5 位作者 邹冬梅 酒元达 苏初连 吴小芳 吴彬 赵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92,共7页
为建立树仔菜产地土壤的镉(Cd)安全阈值,保障树仔菜安全生产,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树仔菜在不同Cd浓度土壤下对Cd的富集迁移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树仔菜Cd迁移积累的关键环境制约因子,建立树仔菜可食部位与土壤C... 为建立树仔菜产地土壤的镉(Cd)安全阈值,保障树仔菜安全生产,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树仔菜在不同Cd浓度土壤下对Cd的富集迁移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树仔菜Cd迁移积累的关键环境制约因子,建立树仔菜可食部位与土壤Cd总量的模型,推导出树仔菜土壤的Cd安全阈值。结果表明,树仔菜的积累系数大于1,当土壤Cd浓度(w,后同)<0.28 mg·kg^(-1)时,树仔菜各部位积累表现为叶>茎>根>嫩梢,迁移系数大小为TF2>TF3>TF1>TF4;当Cd浓度为0.28 mg·kg^(-1)时,树仔菜各部位积累顺序为根>叶>茎>嫩梢;Cd浓度≥0.65 mg·kg^(-1)时,树仔菜各部位迁移系数顺序为TF1>TF3>TF2>TF4,说明树仔菜是一种易富集土壤Cd的蔬菜。但随着土壤Cd浓度增加,Cd从根部和茎部向叶子迁移能力逐渐下降,在根部富集较多。除了土壤Cd总量的影响外,土壤pH值和Cd有效态含量是影响树仔菜Cd积累的关键因子;通过树仔菜可食部位的Cd含量与土壤Cd总量构建回归模型推导出树仔菜土壤Cd安全阈值为0.087 mg·kg^(-1),远低于现行标准,为树仔菜安全种植和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仔菜 富集 迁移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基质氮含量快速检测
20
作者 吴昊霖 王淑珍 +1 位作者 朱祝军 何勇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9-1171,共13页
为建立常见基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测定的近红外模型,采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对3种基质进行处理,采集基质的近红外光谱;并采用化学法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 为建立常见基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测定的近红外模型,采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对3种基质进行处理,采集基质的近红外光谱;并采用化学法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3种基质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铵态氮含量而言,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平滑处理;对硝态氮含量而言,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多元散射校正+平滑、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平滑。采用PLSR法和SVM法均能建立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预测模型,且SVM模型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_(p)^(2))和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高于PLSR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低于PLSR模型。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的铵态氮含量SVM模型的R_(p)^(2)分别为0.983、0.936和0.925,RMSEP分别为0.073、0.528和0.540,RPD分别为7.74、4.50和4.80。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的硝态氮含量SVM模型的R_(p)^(2)分别为0.912、0.956和0.921,RMSEP分别为0.716、0.933和0.976,RPD分别为3.23、3.75和3.30。本试验所构建的泥炭、蛭石和珍珠岩SVM模型可靠,可用于分析基质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硝态氮 铵态氮 近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