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蒋雨洲
崔馨宇
+5 位作者
张燕
张宏媛
石云强
邵勇
王鹏
李玉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3-955,共13页
【目的】探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与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为维护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连续两年在黑龙江大庆进行,试验包括1个单施化肥对照(CK)和3个...
【目的】探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与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为维护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连续两年在黑龙江大庆进行,试验包括1个单施化肥对照(CK)和3个化肥配施有机物料(腐熟秸秆、腐植酸、鸡粪)处理。在玉米收获期,采样测定玉米地上部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与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与CK相比,配施有机物料处理提高了玉米地上部氮、磷的积累量。腐熟秸秆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与单施化肥对照相比,施用鸡粪和腐熟秸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差异细菌的数量,降低了差异真菌的数量,腐植酸处理降低了差异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所有处理中,细菌特有的差异微生物种类数量均高于真菌,相对丰度>5%的4个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性菌门(Acid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3个细菌科分别为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维近单胞菌科(Vicinamibacteraceae),1个细菌属为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5%的3个真菌门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1个真菌科为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1个真菌属为柄孢壳菌属(Podospora)。除腐植酸处理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腐熟秸秆和腐植酸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他有机物料处理的酶活性相较于CK没有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中酸性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P<0.05),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与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P<0.01);真菌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与玉米植株氮、钾积累呈负相关(P<0.05);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与玉米植株钾积累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化肥基础上配施不同有机物料显著增加了玉米地上部的氮、磷养分积累量,提高了玉米产量。腐熟秸秆与化肥配施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组成,施用鸡粪和腐熟秸秆增加了土壤中差异细菌的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细菌和真菌属水平上的Sphingomonas和Podospora,并且玉米植株氮、磷积累均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化肥
玉米养分积累
微生物组成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蒋雨洲
崔馨宇
张燕
张宏媛
石云强
邵勇
王鹏
李玉义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业农村部东北低碳绿色农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黑龙江省
农业
科学院绥化分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3-955,共13页
基金
黑龙江省“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建设项目(LJGXCG2022-107)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24)。
文摘
【目的】探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与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为维护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连续两年在黑龙江大庆进行,试验包括1个单施化肥对照(CK)和3个化肥配施有机物料(腐熟秸秆、腐植酸、鸡粪)处理。在玉米收获期,采样测定玉米地上部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与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与CK相比,配施有机物料处理提高了玉米地上部氮、磷的积累量。腐熟秸秆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与单施化肥对照相比,施用鸡粪和腐熟秸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差异细菌的数量,降低了差异真菌的数量,腐植酸处理降低了差异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所有处理中,细菌特有的差异微生物种类数量均高于真菌,相对丰度>5%的4个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性菌门(Acid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3个细菌科分别为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维近单胞菌科(Vicinamibacteraceae),1个细菌属为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5%的3个真菌门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1个真菌科为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1个真菌属为柄孢壳菌属(Podospora)。除腐植酸处理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腐熟秸秆和腐植酸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他有机物料处理的酶活性相较于CK没有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中酸性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P<0.05),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与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P<0.01);真菌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与玉米植株氮、钾积累呈负相关(P<0.05);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与玉米植株钾积累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化肥基础上配施不同有机物料显著增加了玉米地上部的氮、磷养分积累量,提高了玉米产量。腐熟秸秆与化肥配施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组成,施用鸡粪和腐熟秸秆增加了土壤中差异细菌的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细菌和真菌属水平上的Sphingomonas和Podospora,并且玉米植株氮、磷积累均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化肥
玉米养分积累
微生物组成
土壤酶活性
Keywords
organic materials
chemical fertilizer
maize nutrient accumulation
microbial composition
soil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蒋雨洲
崔馨宇
张燕
张宏媛
石云强
邵勇
王鹏
李玉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