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免疫系统的双链RNA受体及其抗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何珊 李双洁 +3 位作者 周荣云 朱美芹 朱聪 朱建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5,共8页
天然免疫系统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在病原体识别和保护性免疫应答启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宿主防御微生物感染。核酸分子包括RNA和DNA,都是非常重要的PAMPs,对病毒而言更是如此。RNA病毒对人类和... 天然免疫系统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在病原体识别和保护性免疫应答启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宿主防御微生物感染。核酸分子包括RNA和DNA,都是非常重要的PAMPs,对病毒而言更是如此。RNA病毒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RNA受体的免疫生物学对于控制病毒感染至关重要。RNA受体由TLR3、TLR7、TLR8、RIG-1、MDA5、NLRP3、NOD2和其他少数PRRs组成。本文主要聚焦双链RNA(dsRNA)识别受体TLR3、RIG-I和MDA5,通过对受体结构和功能、配体识别、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受体间互作来介绍这些RNA受体,试图探究TLR与RLR交叉作用,并对其抗病毒的防御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dsRNA受体 TLR3 RIG-I MD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敖大 陈南华 +4 位作者 钱莺娟 陈鸿军 郭晓宇 张泉 朱建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8,共9页
非洲猪瘟(ASF)自2018年8月在我国暴发,对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该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养猪高热、急性和高死亡率的出血症和淋巴组织坏死症;认识和了解病原ASF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理解致病机制的基础和疫病防控的前提.本文对A... 非洲猪瘟(ASF)自2018年8月在我国暴发,对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该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养猪高热、急性和高死亡率的出血症和淋巴组织坏死症;认识和了解病原ASF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理解致病机制的基础和疫病防控的前提.本文对ASFV与宿主细胞受体和内体系统的互作、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系统的互作、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系统的互作、天然免疫干扰素应答系统的互作、抗原递呈细胞的互作五个方面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理解ASFV的免疫保护和免疫逃逸作用,思考ASFV与宿主互作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为研制保护性疫苗和深入认识ASF致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宿主 相互作用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DNA模式识别受体的抗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荣云 何珊 +1 位作者 朱美芹 朱建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共9页
天然免疫系统在识别病原和激发获得性免疫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目前已... 天然免疫系统在识别病原和激发获得性免疫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目前已知的天然免疫受体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解旋酶受体(retinoid acid-inducible gene-Ⅰ(RIG-Ⅰ)-likereceptors,RLR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oligomerizationdomain(NOD)-likereceptors,NLRs)、C型凝集素样受体(C-typelectinreceptors,CLRs)以及DNA识别受体。其中,释放到胞内的病原核酸(RNA和DNA)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能被多种天然免疫受体识别。参与识别DNA的受体主要包括TLR9、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γ-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NA-dependent activator of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s,DAI)、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及最近发现的环鸟苷一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等,这些受体能激活I型干扰素途径早已被人熟知。近年来随着对DNA受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其参与机体抗病毒应答分子机制的认识更为深刻。本文主要对DNA识别受体的种类、DNA诱导的信号通路类型、cGAS-STING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受体间的互作及对疾病的防御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DNA受体 cGAS IFI16 干扰素刺激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DNA感受器及其抗动物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洁 季星妤 +1 位作者 朱媛媛 朱建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天然免疫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侵入宿主机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DNA受体主要识别病原DNA,并通过接头蛋白MyD88和STING诱导产生Ⅰ型干扰素或炎性因子抵御病原入侵。近年来,DNA病原对我国畜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威胁,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侵入宿主机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DNA受体主要识别病原DNA,并通过接头蛋白MyD88和STING诱导产生Ⅰ型干扰素或炎性因子抵御病原入侵。近年来,DNA病原对我国畜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威胁,天然免疫DNA受体在抗动物疫病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将重点介绍TLR9、DAI、DDX41、AIM2、IFI16、cGAS等常见DNA感受器的信号通路及其在畜禽抗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DNA感受器 胞质 胞核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外环形DNA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曹修凯 王珊 +2 位作者 葛玲 张卫博 孙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指来源于基因组DNA并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eccDNA在数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来源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端粒可变延长、rDN... 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指来源于基因组DNA并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eccDNA在数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来源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端粒可变延长、rDNA拷贝数维持、衰老、耐药性和肿瘤发生等,eccDNA与畜禽表型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综述了eccDNA的分类、产生机制、功能研究和鉴定方法等,并就eccDNA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DNA ecDNA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动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TLR5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琨 季星妤 +2 位作者 杨洁 姜森 朱建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81,共6页
Toll样受体(TLRs)是最早发现的哺乳动物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其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免疫生物学内涵。TLRs和其他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可以激活细胞信号通路,产生各种炎症细胞因子,趋... Toll样受体(TLRs)是最早发现的哺乳动物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其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免疫生物学内涵。TLRs和其他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可以激活细胞信号通路,产生各种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Ⅰ型干扰素(IFNs),从而迅速触发一系列抗微生物免疫反应。文章主要讨论家禽TLR5基本结构特点、信号通路及其抗感染作用,以为家禽TLR5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TOLL样受体5 信号通路 抗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双链RNA受体RIG-I和MDA5及其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季星妤 杨洁 +2 位作者 朱媛媛 王琨 朱建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90,共6页
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受体识别微生物的保守结构并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级联反应,产生抗病毒效应。Toll样受体和RIG-I样受体是识别RNA的两大主要受体家族,其中能够识别病毒双链RNA(dsRNA)的RIG-I样家族在抗病... 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受体识别微生物的保守结构并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级联反应,产生抗病毒效应。Toll样受体和RIG-I样受体是识别RNA的两大主要受体家族,其中能够识别病毒双链RNA(dsRNA)的RIG-I样家族在抗病毒免疫方面发挥关键作用。RIG-I样家族(RLR)的主要成员是RIG-I和MDA5,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其能够引发相同的天然免疫信号,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两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包括两者结构与定位、下游信号通路、抗病毒免疫、病毒对RLR信号的调节和逃逸,以及在禽类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RIG-I与MDA5多方面异同点的了解,能够对这些受体蛋白质以及家禽相关天然免疫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免疫调节并控制病毒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dsRNA受体 RIG-I MDA5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Toll样受体8的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学良 敖大 +4 位作者 姜森 李鑫帅 李树斌 夏能文 朱建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中最早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是生物界最古老的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之一,在识别病原和影响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Toll样受体8(TLR8)属于Toll样受体中的TLR7/8/9亚家族,通过识别配体激活信号级联反应,导致促...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中最早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是生物界最古老的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之一,在识别病原和影响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Toll样受体8(TLR8)属于Toll样受体中的TLR7/8/9亚家族,通过识别配体激活信号级联反应,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作用。论文就TLR8的结构与活化、配体识别、细胞分布、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产生和疾病相关性等进行简要综述,可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TLR8,对于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以及动物疫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信号通路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RIG-I样受体LGP2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邵琦 曹琦 +5 位作者 张佳佳 张友文 罗佳 刘学良 夏能文 朱建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82-90,共9页
RIG-I样受体(RLRs)是细胞质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LGP2是其重要的家族成员之一。LGP2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具有特殊功能,能够双向调控RIG-I、MDA5介导的I型干扰素(IFNs)信号通路。在不同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LGP2也表现出明显... RIG-I样受体(RLRs)是细胞质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LGP2是其重要的家族成员之一。LGP2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具有特殊功能,能够双向调控RIG-I、MDA5介导的I型干扰素(IFNs)信号通路。在不同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LGP2也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差异。在双链DNA病毒中,LGP2在RIG-I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单链DNA病毒中,LGP2能够促进CARDs区失活的RIG-I与非典型泛素链结合,从而诱导I型IFNs产生;在双链RNA病毒中,正常表达可增强RIG-I、MDA5对dsRNA的识别能力;在正义单链RNA病毒中,LGP2参与对正义单链RNA病毒的识别过程;在负义单链RNA病毒中,LGP2有时可作为IFNs的诱导剂。另外,LGP2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调控T细胞存活与凋亡。目前在调控RIG-I、MDA5介导的信号通路与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尚不清楚LGP2发挥的确切功能和其作用机制,未来可进一步加深LGP2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本文就近年来LGP2在R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和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作综述,以期为LGP2的进一步研究和机体抵御病毒感染新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样受体 LGP2 信号通路 调控作用 抗病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通过抑制大鼠肺细胞凋亡缓解镉致肺组织损伤
10
作者 仝锡帅 余耿生 +6 位作者 李雅文 冉迪 顾建红 邹辉 袁燕 卞建春 刘宗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41-325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镉(Cd)致去卵巢大鼠肺细胞凋亡和肺组织损伤的缓解作用。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Cd组、NAC组和NAC+Cd组,每组10只。18个月后,取大鼠肺组织,镜检观察组织HE染色与Masson染色... 本试验旨在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镉(Cd)致去卵巢大鼠肺细胞凋亡和肺组织损伤的缓解作用。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Cd组、NAC组和NAC+Cd组,每组10只。18个月后,取大鼠肺组织,镜检观察组织HE染色与Masson染色后的病理学变化,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组织中Cd的含量,应用qRT-PCR法检测组织纤维化关键蛋白Col-I和Col-III mRNA水平,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Bcl-2、Bax及cleaved caspase-3)及p53的表达与Akt磷酸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d组肺组织中肺泡结构消失和纤维组织增生,Cd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Col-I和Col-III mRNA水平、Bax/Bcl-2比值、cleaved caspase-3与p53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Akt磷酸化受抑制。与Cd组相比,NAC+Cd组减轻了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P<0.01)降低了肺组织中Cd的含量,下调了Col-I和Col-III mRNA水平和Bax/Bcl-2比值、cleaved caspase-3与p53的表达,提高了Akt磷酸化水平。综上表明,NAC对Cd致大鼠肺组织损伤和肺细胞凋亡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N-乙酰半胱氨酸(NAC) 肺组织 大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