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械装备保障异构数据集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维宁 冀亚林 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3期3656-3659,共4页
以往我军各军械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新军事技术发展,为提高全军军械业务系统工作效率,提出了对各军械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的思想,采用了基于XML的数据集成方法实现军械装备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并对XML的优点、... 以往我军各军械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新军事技术发展,为提高全军军械业务系统工作效率,提出了对各军械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的思想,采用了基于XML的数据集成方法实现军械装备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并对XML的优点、数据集成过程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军械装备保障 异构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超 张培林 +3 位作者 任国全 王正军 李一宁 吕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对传感器的输出一致性以及油液温度、黏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超声磨粒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润滑油中小至45μm的磨粒并且具有良好的输出一致性;传感器的输出随着油液温度与黏度...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对传感器的输出一致性以及油液温度、黏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超声磨粒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润滑油中小至45μm的磨粒并且具有良好的输出一致性;传感器的输出随着油液温度与黏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温时,因温度升高导致的换能器性能下降明显;低温时,高黏度油液对声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显著.提出了磨粒在检测区域中的轴向位置及油液温度、黏度影响因素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监测 磨粒传感器 超声波 传感器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隔离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邓智群 刘福 +1 位作者 慕德俊 唐三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9-221,共3页
阐述了物理隔离与网络隔离的概念、内涵,对网络隔离技术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实际正在开发的一种网络隔离体系结构,提出了网络隔离技术的参考模型。
关键词 物理隔离 网络隔离 信息安全 体系结构 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贾昊楠 路桂娥 +4 位作者 安振涛 江劲勇 葛强 王韶光 陈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9-794,共6页
为研究具有高固含量(黑索金RDX质量分数为48.5%)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危险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加速量热仪ARC,对比分析了双基推进剂S0,改性双基推进剂GHT-1A和单质炸药RDX的热分解特性,并从两个方面评估了GHT-1A... 为研究具有高固含量(黑索金RDX质量分数为48.5%)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危险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加速量热仪ARC,对比分析了双基推进剂S0,改性双基推进剂GHT-1A和单质炸药RDX的热分解特性,并从两个方面评估了GHT-1A的热危险性。TG/DSC实验结果显示GHT-1A中双基组分的分解峰温高于S0的分解峰温,而其炸药组分的分解峰温与单质炸药RDX接近。ARC的实验结果显示GHT-1A在理想绝热条件下的起始分解温度为138.9℃,绝热温升为1415.3℃,达到最大温升速率所需时间为13.8min,单位质量产生气体最大压力为13.1MPa·g-1。研究结果表明,GHT-1A发生热爆炸的可能性略低于双基推进剂S0,而高于单质炸药RDX,爆炸破坏性则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含量 改性双基推进剂 黑索金 绝热分解 热危险性 加速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加速量热仪研究双基发射药的绝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贾昊楠 路桂娥 +2 位作者 江路明 安振涛 江劲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1,共5页
针对固体含能材料的均相反应,用反应物质的转变分数代替反应物密度并引入了绝热升温速率方程。建立了计算绝热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热惰性因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双基发射药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绝热分解温... 针对固体含能材料的均相反应,用反应物质的转变分数代替反应物密度并引入了绝热升温速率方程。建立了计算绝热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热惰性因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双基发射药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绝热分解温度和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温升速率、压力上升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较大时双基发射药发生缓慢的分解反应,起始分解温度较高;较小时则发生快速的燃烧反应,放热量却大大增加。用速率常数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时双基发射药绝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绝热加速量热仪 绝热分解 绝热动力学 热惰性因子 双基发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飒飒 王光平 赵守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20-2523,共4页
将软件可靠性测试阶段获得的失效数据作为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对分解到不同尺度上的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时序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软件可靠性多尺度预测模型。数据实验表明与单一时序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逼近和预测效果良好,具有较... 将软件可靠性测试阶段获得的失效数据作为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对分解到不同尺度上的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时序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软件可靠性多尺度预测模型。数据实验表明与单一时序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逼近和预测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很好的模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 时间序列 多尺度分析 失效数据 RBF神经网络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8HF和PL油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本力 付洪瑞 +1 位作者 刘淑真 史程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59,共5页
通过测定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8HF基础油的黏温性能较差,而PL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温性能,而其调和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 通过测定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8HF基础油的黏温性能较差,而PL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温性能,而其调和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单一基础油之间,且随着混合油样中PL基础油含量的增加,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变好。以试验测得的离散黏温数据为基础,采用Andrade方程、Walther方程和Vogel方程对基础油的黏温特性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比较3种黏温关系式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Vogel方程能更准确地描述这类基础油的黏温特性,从而可以预测和评估试验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可靠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黏度 黏温性能 黏温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丝式电火工品射频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华 张国安 +1 位作者 陆瑞卿 邢立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7-549,552,共4页
为了研究射频对电火工品的影响,利用传导方法分别测定了三种不同的桥丝式电火工品试样的敏感频率,然后在敏感频率条件下根据升降法对试样的射频感度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对三种各30发电火工品进行了敏感频率探测试验,确定射频敏感频率均为... 为了研究射频对电火工品的影响,利用传导方法分别测定了三种不同的桥丝式电火工品试样的敏感频率,然后在敏感频率条件下根据升降法对试样的射频感度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对三种各30发电火工品进行了敏感频率探测试验,确定射频敏感频率均为0.4 GHz;在敏感频率条件下,利用升降法对三种各30发电火工品的射频感度进行了测试,射频感度随桥丝电阻增加而降低,计算得到50%发火功率分别为2.818 W、0.428 W和0.897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 桥丝式电火工品 射频 感度 升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4Al_3/PTFE红外诱饵剂的辐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明华 焦清介 +1 位作者 温玉全 卢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0-503,共4页
文章介绍了镁铝合金/聚四氟乙烯(Mg4 Al3/PTFE)红外诱饵剂的配比对燃烧速度、辐射强度和质量辐射能量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当镁铝合金与聚四氟乙烯的配比为70∶ 30时,中、远红外的辐射强度最大;当镁铝合金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时,比... 文章介绍了镁铝合金/聚四氟乙烯(Mg4 Al3/PTFE)红外诱饵剂的配比对燃烧速度、辐射强度和质量辐射能量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当镁铝合金与聚四氟乙烯的配比为70∶ 30时,中、远红外的辐射强度最大;当镁铝合金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时,比辐射能最大;随着镁铝合金含量的增加,燃烧速度迅速增加.通过分析确定了导温系数是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而碳和碳化铝是影响红外辐射强度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诱饵剂 辐射强度 比辐射能 燃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自行火炮输弹机液压-控制系统故障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广斌 陆继山 +1 位作者 孙华刚 张云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30-134,共5页
分析了输弹机液压传动系统电机转动异常和电磁阀失灵、液压系统泄漏等典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利用Matlab/Simulink、Recur Dyn、AMESim软件建立了输弹机机电液一体化联合仿真平台,对典型故障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得出了故障影响规律,并提出... 分析了输弹机液压传动系统电机转动异常和电磁阀失灵、液压系统泄漏等典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利用Matlab/Simulink、Recur Dyn、AMESim软件建立了输弹机机电液一体化联合仿真平台,对典型故障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得出了故障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弹机 MATLAB/SIMULINK RECUR Dyn AMESIM 故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黑体温控的热成像仪MRTD野外在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志斌 宋岩 +2 位作者 张超 刘羽翔 侯章亚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满足红外热像仪MRTD野外在线全自动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RTD检测方法。硬件采用单黑体温差控制技术,在减小检测设备体积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黑体目标与环境背景的温差控制精度,采用串口通信控制与CCD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 为满足红外热像仪MRTD野外在线全自动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RTD检测方法。硬件采用单黑体温差控制技术,在减小检测设备体积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黑体目标与环境背景的温差控制精度,采用串口通信控制与CCD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温差控制及图像采集处理的协调统一;在软件上采用优化的处理算法精确地提取目标及背景区域,并利用不同温差下目标与背景区域的灰度差计算出被测热像仪MRTD参数值。经实验检验,该结果与人眼观测所得结果误差在0.02℃以内,研制出的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及质量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黑体温控 红外热像仪 全自动检测 野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角点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辉 穆希辉 +2 位作者 马振书 杜峰坡 兰箭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期230-231,276,共3页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统计学习方法,具有小样本学习、推广能力强、解为全局最优等优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角点检测方法,不需要梯度信息,只需对角点样本进行学习,找出角点的特征信息,便可实现对角点的正...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统计学习方法,具有小样本学习、推广能力强、解为全局最优等优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角点检测方法,不需要梯度信息,只需对角点样本进行学习,找出角点的特征信息,便可实现对角点的正确检测。通过恰当选取核函数、参数值以及训练样本集,实现了对摄像机标定模板角点的正确检测,并且对畸变角点和含噪声角点也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强的角点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标定模板 支持向量机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身管弯曲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惠勇 张培林 +2 位作者 阎鹏程 傅建平 孔国杰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9期19-21,共3页
为实现对火炮身管弯曲度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提出不完全整体式结构下的检测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准直光束作为测量参考基准,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作为接受器件,应用单片机实现系统的总体控制,最大程度减化系统外部结构。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为实现对火炮身管弯曲度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提出不完全整体式结构下的检测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准直光束作为测量参考基准,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作为接受器件,应用单片机实现系统的总体控制,最大程度减化系统外部结构。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实现火炮身管直线度的非接触无损自动检测,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身管 弯曲度 数学模型 PSD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销毁弹药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桂飞 李成国 +2 位作者 王韶光 夏福君 肖东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2-935,共4页
阐释了激光打孔侵彻销毁弹药基本原理,评述和分析了当前激光打孔实验、仿真以及激光辐照带壳含能材料研究现状,探讨了激光销毁弹药热点问题。
关键词 弹药工程 激光打孔 侵彻 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防爆电动叉车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峰坡 穆希辉 +1 位作者 张宝富 来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6,共3页
从电动叉车防爆设计理念出发,结合防爆设计的基本要求,针对电动叉车防爆处理可控点多、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防爆电动叉车作业过程中的各个能量转换环节,提出了电动叉车防爆设计优化方案。即采用单电机驱动液压传动技术代替原有... 从电动叉车防爆设计理念出发,结合防爆设计的基本要求,针对电动叉车防爆处理可控点多、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防爆电动叉车作业过程中的各个能量转换环节,提出了电动叉车防爆设计优化方案。即采用单电机驱动液压传动技术代替原有的多电机驱动,并且采用防爆永磁电机代替防爆交流电机与防爆直流电机,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运用永磁电机进行反向蓄能和多种工况下进行能量回收,较大幅度地延长了蓄电池动力叉车的作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 防爆 永磁 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销毁危险爆炸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桂飞 李良春 +1 位作者 王韶光 夏福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为解决炸药包殉爆法处理危险爆炸物存在的勤务环节多、安全系数低、机动销毁能力差等问题,提高危险爆炸物远距离销毁效果,满足复杂环境条件下危险爆炸物销毁需求,介绍了国内外成功利用激光远距离销毁危险爆炸物相关研究,分析了激光在未... 为解决炸药包殉爆法处理危险爆炸物存在的勤务环节多、安全系数低、机动销毁能力差等问题,提高危险爆炸物远距离销毁效果,满足复杂环境条件下危险爆炸物销毁需求,介绍了国内外成功利用激光远距离销毁危险爆炸物相关研究,分析了激光在未爆弹、简易爆炸装置、地雷及报废弹药等不同类型危险爆炸物销毁应用特点,从应用效果出发,探讨了激光销毁危险爆炸物存在的理论热点问题与工程实践困难,进一步指出了激光销毁危险爆炸物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危险爆炸物 销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检测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超 张连武 +4 位作者 马振书 陈学军 王正军 楚军 原瑞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搭建测试实验系统对设计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的磨粒检测能力进行实验分析。利用不同尺寸范围的模拟磨粒对传感器的尺寸检测能力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45~220μm的磨粒,检测尺寸上限约为220μm,且具有检测更小磨粒... 搭建测试实验系统对设计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的磨粒检测能力进行实验分析。利用不同尺寸范围的模拟磨粒对传感器的尺寸检测能力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45~220μm的磨粒,检测尺寸上限约为220μm,且具有检测更小磨粒的能力。通过理论计算并与Spectro LNF Q^(200)磨粒自动分析仪进行磨粒浓度检测对比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磨粒数量浓度高达14 000个/m L的油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在线监测 磨粒传感器 超声波 检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与酯类油混合基础油黏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付洪瑞 刘淑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1,共3页
研究3种硅油与癸二酸二异辛酯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发现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硅油与酯类油的混合基础油,其低温运动黏度比硅油与酯类油的低温运动黏度都要小。因此,硅油与酯类油能够相互作为低温降黏剂使用。这对调制低温性能优异的润滑油... 研究3种硅油与癸二酸二异辛酯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发现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硅油与酯类油的混合基础油,其低温运动黏度比硅油与酯类油的低温运动黏度都要小。因此,硅油与酯类油能够相互作为低温降黏剂使用。这对调制低温性能优异的润滑油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酯类油 低温性能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装甲目标检测中背景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志斌 张超 +2 位作者 王伟明 刘羽翔 刘宝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7-531,共5页
鉴于红外装甲目标检测中红外图像对比度低、背景复杂,导致图像的信噪比低而难于进行目标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改进的分形理论相结合的背景抑制方法。针对红外图像呈现的相关性强的特点,利用小波分析将图像中的低频缓变背景滤除,得... 鉴于红外装甲目标检测中红外图像对比度低、背景复杂,导致图像的信噪比低而难于进行目标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改进的分形理论相结合的背景抑制方法。针对红外图像呈现的相关性强的特点,利用小波分析将图像中的低频缓变背景滤除,得到包含目标和强边缘杂波的图像;又由于目标分形维数对尺度的敏感程度高于边缘杂波的分形维数,提出通过计算图像在不同尺度内不规则因子的变化率来进一步抑制背景中的边缘杂波。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信噪比增益在2左右),对背景边缘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抑制 小波 分形理论 多尺度不规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侵彻引爆薄壁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桂飞 李成国 +2 位作者 夏福君 肖东胜 王韶光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7,103,共3页
针对废旧弹药炸毁处理特点和当前炸毁方法不足,利用聚能效应原理,设计1种用于废旧危险弹药销毁的轴对称射流聚能引爆器,该装置呈圆柱体结构,主要由聚能体、起爆组件和壳体组成,一端开口,用于聚能射流形成与侵彻并在圆柱体前端设计了有... 针对废旧弹药炸毁处理特点和当前炸毁方法不足,利用聚能效应原理,设计1种用于废旧危险弹药销毁的轴对称射流聚能引爆器,该装置呈圆柱体结构,主要由聚能体、起爆组件和壳体组成,一端开口,用于聚能射流形成与侵彻并在圆柱体前端设计了有利炸高,另一端用于固定起爆组件。聚能体由截锥形药型罩、高能炸药组成;起爆组件由雷管、导爆管组成;壳体材质为工程塑料。根据废旧弹药炸毁要求,介绍了聚能引爆器操作使用方法,利用该装置开展了某小口径薄壁弹丸销毁试验。销毁试验证明,该聚能引爆器可以有效销毁废旧危险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薄壁弹 销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