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多维辩证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萍
王兵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6-100,共5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史研究>(12CKS006)
-
文摘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是不尽相同的,因而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自相矛盾、充满"冲突"的。比如,从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来看,它是"虚假的观念体系"还是"客观的历史现象"?就意识形态的特征而言,它"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怎么又"经过了独立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到底是"科学的世界观"还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看似"冲突"的观点实质上正体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辩证关系。
-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多维辩证关系
主体性
历史性
价值性
-
Keywords
ideology
multi - dimension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subjectivity
historical
value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早期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成逻辑
- 2
-
-
作者
李萍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1,共6页
-
基金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史研究"(12CKS006)
-
文摘
早期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功能和实践价值,这一客观历史进程的内在生成逻辑是:通过文本转换,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俄罗斯文化语境中;在视界交融中,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民众的"时空壁垒";通过与各种思想派别的论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体系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现实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实践版本。这一逻辑关系体现在早期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中。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在逻辑
文本转换
视界融合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