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力量集成研究
1
作者 施跃 张江水 +1 位作者 孙涛 赵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1-224,共4页
工程建设项目是军事设施建设的重要组分,对我军建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军军事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全军建设发展角度对军事建设项目进行优化,建立以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为主导,以动态联盟为特点,目标统一、利益一致、主... 工程建设项目是军事设施建设的重要组分,对我军建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军军事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全军建设发展角度对军事建设项目进行优化,建立以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为主导,以动态联盟为特点,目标统一、利益一致、主体集成的管理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力量集成 组织集成 军事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综合集成研究
2
作者 施跃 张江水 +2 位作者 孙涛 赵博 支鹏羽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4-207,共4页
工程建设项目是军事设施建设的重要组分,对我军建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军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集成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参与要素的动态影响关系,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即规划统筹阶段、计划统控阶... 工程建设项目是军事设施建设的重要组分,对我军建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军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管理集成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参与要素的动态影响关系,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即规划统筹阶段、计划统控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和跟踪管理阶段进行综合集成管理,并提出当前可应用于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综合集成管理的主要方法,对军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集成 项目管理 军事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硐室岩壁过渡型破坏模式及最大线应变理论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晓光 张普锦 +2 位作者 周春雷 赵亮 李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7,共9页
地下硐室所在的岩体应力条件复杂,破坏模式随着与开挖面距离的不同发生转变,开挖所引起的原位脆性岩体应力集中会导致平行于自由面的局部损伤演化,称为表面不稳定性。而在深层条件下,低强度硐室岩壁的表面不稳定性及过渡型破坏模式很常... 地下硐室所在的岩体应力条件复杂,破坏模式随着与开挖面距离的不同发生转变,开挖所引起的原位脆性岩体应力集中会导致平行于自由面的局部损伤演化,称为表面不稳定性。而在深层条件下,低强度硐室岩壁的表面不稳定性及过渡型破坏模式很常见。针对目前实验室中圆柱形试样在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受力不符合岩壁单元实际应力状态的局限性,研发一款可模拟硐室岩壁过渡式破坏的试验测试仪。对长方体砂岩、花岗岩试样进行单临空面双向应力加载试验,分析岩石试样的裂纹发展、应力应变规律和破坏模式过渡转化。基于最大线应变理论及胡克定律提出最大线应变强度分析公式,建立基于最大线应变理论的岩壁表面不稳定性破坏的试验测试和分析方法,并且同Mohr-Coulomb准则及Hoek-Brown强度理论进行比较,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最大线应变理论解释硐室岩壁过渡型破坏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剪过渡式破坏 表面不稳定性 最大线应变理论 岩石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红砂岩动态强度及破坏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浩宇 许金余 刘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3,共5页
为探究水化学损伤下红砂岩的动态强度和破坏机理,通过自然、干燥和饱水红砂岩试样的静态单轴压缩和动态单轴冲击试验,结合岩石碎块的电镜扫描(SEM)图像,分析了不同含水状态和应变率荷载等级下岩石的强度特性,并基于损伤断裂理论分析了... 为探究水化学损伤下红砂岩的动态强度和破坏机理,通过自然、干燥和饱水红砂岩试样的静态单轴压缩和动态单轴冲击试验,结合岩石碎块的电镜扫描(SEM)图像,分析了不同含水状态和应变率荷载等级下岩石的强度特性,并基于损伤断裂理论分析了含水岩石微裂纹起裂和扩展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红砂岩试样动态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饱水试样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冲击荷载下,饱水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显著的体积压缩现象,峰值应变最大,塑性变形明显,而干燥试样弹性变形最大,峰前塑性变形最小;受孔隙水影响,饱水试样颗粒结构疏松多孔,胶结物质被溶蚀而使胶结作用弱化。根据最大周向正应力理论,对含水岩石的微裂纹起裂条件和扩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对裂尖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破坏机理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最大线应变理论的多重破坏机制PMC强度模型
5
作者 李晓光 周春雷 +2 位作者 范栋珏 张力天 郑益武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1期149-157,共9页
随着深部开采工程的快速发展,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与浅埋条件下明显区别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岩石伸长、剪切及压密屈服等多种破坏机制共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最大线应变理论、PMC过渡型准则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适... 随着深部开采工程的快速发展,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与浅埋条件下明显区别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岩石伸长、剪切及压密屈服等多种破坏机制共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最大线应变理论、PMC过渡型准则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适合深部岩体破坏模式过渡特征的强度理论,揭示了岩体低强度破坏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广义剪应力、平均应力及应力洛德角为参量的多破坏机制影响下强度准则的不等式统一形式。同时,采用多重破坏机制PMC强度模型对砂岩和花岗岩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强度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分段强度特征,符合多重破坏机制影响下强度规律,从而验证了多重破坏机制PMC强度模型对于岩石材料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模式转化 岩石强度准则 最大线应变理论 PM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