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物纤维及其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綦开宇 张庆利 +3 位作者 邵长涛 姜立平 王洪升 韦其红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高性能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耐磨损、耐腐蚀、抗烧蚀等性能在航天航空及军用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陶瓷本身具有的脆性以及存在抗热震性能差等问题使其难以承受更加严苛的服役环境。利用陶瓷纤维制备纤维增强陶瓷... 高性能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耐磨损、耐腐蚀、抗烧蚀等性能在航天航空及军用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陶瓷本身具有的脆性以及存在抗热震性能差等问题使其难以承受更加严苛的服役环境。利用陶瓷纤维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克服以上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耐高温透波材料领域,与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氮化物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耐温性能,成为下一代高性能天线罩的首选材料。主要针对几种不同氮化物纤维、界面层及氮化物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氮化物纤维 界面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钝化HMX在PBX中应用的安全性
2
作者 段舒怡 许冰 +2 位作者 丁峰 祝青 李尚斌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9-686,I0004,共9页
通过逐级放大的方法获得了公斤级制备高效钝化HMX(HD-HMX)颗粒的能力,对不同放大级别制备获得的HD-HMX颗粒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HD-HMX基PBX的爆轰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通过落锤撞击、枪击试验、反向撞击法、绝热加速量... 通过逐级放大的方法获得了公斤级制备高效钝化HMX(HD-HMX)颗粒的能力,对不同放大级别制备获得的HD-HMX颗粒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HD-HMX基PBX的爆轰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通过落锤撞击、枪击试验、反向撞击法、绝热加速量热法、慢烤试验等方式,对其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D-HMX的摩擦感度、撞击感度均为0;HD-HMX基PBX的爆速为8551m/s、爆压为36.55GPa,相比于HMX基PBX没有明显降低,说明包覆引入的少量钝感剂并不会明显影响其爆轰性能;HD-HMX基PBX药片在落锤撞击下爆炸概率为0,12.7mm枪击反应等级为燃烧,慢速烤燃反应等级为燃烧。相比于未处理HMX基PBX药柱,HD-HMX基PBX药柱对机械刺激、冲击刺激、热刺激的反应剧烈程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HMX 表面包覆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爆轰性能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燃油控制系统滑阀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宇昊 冀宏 +3 位作者 陈乾鹏 柴文伟 罗畅敏 潘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7,共7页
颗粒污染会导致阀芯卡滞,从而影响燃油系统的可靠性。为了研究航空燃油控制系统中颗粒侵入滑阀间隙的机制,基于CFD方法建立颗粒在阀腔内运移的仿真模型,模拟颗粒在阀腔内的运移过程与颗粒侵入间隙的过程;设计滑阀二维模型的可视化试验,... 颗粒污染会导致阀芯卡滞,从而影响燃油系统的可靠性。为了研究航空燃油控制系统中颗粒侵入滑阀间隙的机制,基于CFD方法建立颗粒在阀腔内运移的仿真模型,模拟颗粒在阀腔内的运移过程与颗粒侵入间隙的过程;设计滑阀二维模型的可视化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颗粒在阀腔中的运移过程以及停机一段时间后颗粒沉积的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在阀腔内残留率为21.7%,侵入出口间隙和入口间隙的侵入率分别为4.2%和1.3%,侵入出口间隙的颗粒数量多于侵入入口间隙的,当间隙尺寸较长时,颗粒更容易滞留在间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颗粒运移特性 数值模拟 可视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指针式压力表识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 闫泽恩 +3 位作者 王思瑶 张贵斌 高腾 庞桂兵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38,144,共5页
针对指针式压力表自动检测读数时,受复杂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仪表图像检测难、读数困难和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YOLOv5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混合的指针式压力表读数识别方法,通过YOLOv5网络实现复杂背景环境下表盘的检测与提取,再通... 针对指针式压力表自动检测读数时,受复杂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仪表图像检测难、读数困难和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YOLOv5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混合的指针式压力表读数识别方法,通过YOLOv5网络实现复杂背景环境下表盘的检测与提取,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表盘圆心和指针直线的高精度定位,最后通过CRNN网络确定仪表量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较为高效准确地读取指针式压力表的示数,读数的平均基本误差为0.32%,较现有方法显著提高,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压力表 YOLOv5 数字图像处理 读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分析中红外脉冲超分辨探测
5
作者 范兴旺 穆世博 +3 位作者 王炜强 潘国庆 姜成舟 武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4,共6页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10^(12)W,脉宽达到飞秒甚至阿秒量级。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出现,为军事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尤其是中红外波段激光脉冲在激光告警技术、激光探测、激光主动制导等方面有着巨大的...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10^(12)W,脉宽达到飞秒甚至阿秒量级。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出现,为军事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尤其是中红外波段激光脉冲在激光告警技术、激光探测、激光主动制导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现有的探测技术对飞秒、阿秒量级的激光脉冲不敏感,急需一种新的飞秒激光脉冲探测技术,针对中红外波段激光脉冲提出了一种超分辨相干探测方法并对其探测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方法具有探测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应用于未来以飞秒甚至阿秒脉冲为主动光源的激光制导技术,为飞秒、阿秒激光脉冲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脉冲 相干探测 超分辨探测 强场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1钛合金回转体部件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刘仁志 孙汝剑 +4 位作者 张永鑫 崔向中 曹子文 郭伟 陈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3-81,共9页
针对某型飞机机身用TC21钛合金回转体部件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分布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搭接率、激光能量、冲击次数对其径向、周向及轴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对残余径向应力几乎无影响,... 针对某型飞机机身用TC21钛合金回转体部件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分布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搭接率、激光能量、冲击次数对其径向、周向及轴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对残余径向应力几乎无影响,仅对周向和轴向残余应力影响明显。低搭接率激光冲击下回转体芯部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但会随着搭接率的增加而改善。激光冲击在回转体内部诱导的残余应力层深度对激光能量和搭接率不敏感,仅在提高冲击次数时出现一定的增加。TC21钛合金回转体部件最佳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应选用50%搭接率和2次冲击,但激光能量需要根据部件的实际服役应力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LSP)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TC21钛合金 回转体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含非线性维纳退化过程的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家鑫 唐圣金 +3 位作者 李良 孙晓艳 祁帅 司小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8-340,共13页
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并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成本。工程应用中,由于不确定测量的影响,随机退化系统的非线性退化特征一般处于隐含状态。针对现有隐含尺度变换非线性维纳退化过程主要应用于退化建模和... 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并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成本。工程应用中,由于不确定测量的影响,随机退化系统的非线性退化特征一般处于隐含状态。针对现有隐含尺度变换非线性维纳退化过程主要应用于退化建模和寿命分布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隐含尺度变换非线性维纳退化过程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建立同时考虑测量误差和尺度变换非线性维纳过程的退化模型,并通过Kalman滤波方法根据设备现场退化数据进行参数在线更新。推导出考虑模型参数在线更新的剩余寿命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解析表达式。基于历史退化数据,提出一种针对隐含尺度变换非线性维纳退化过程模型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无偏估计方法。通过仿真退化数据和实际涡扇发动机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同时考虑测量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退化特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 非线性 尺度变换 不确定测量 维纳过程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431
8
作者 张学军 唐思熠 +4 位作者 肇恒跃 郭绍庆 李能 孙兵兵 陈冰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有关金属材料3D打印的几种方法:电子束熔化成形(EBM)、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DMD)。简述了金属材料3D打印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外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有关金属材料3D打印的几种方法:电子束熔化成形(EBM)、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DMD)。简述了金属材料3D打印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外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文章最后结合国内外金属材料3D打印的研究现状,指出金属材料3D打印需要在打印用粉末、金属3D打印设备、3D打印零件无损检测方法、3D打印零件的失效行为和寿命预测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建立3D打印零件的无损检测标准规范以及3D打印材料全面力学性能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模型抗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80
9
作者 朱锡 张振华 +1 位作者 刘润泉 朱云翔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对水面舰艇防雷舱结构模型进行水下抗爆能力系列试验,探讨了有无水中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系统研究了舰艇舷侧防御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对防雷舱进行水下抗爆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证明设计水下舷侧防雷... 对水面舰艇防雷舱结构模型进行水下抗爆能力系列试验,探讨了有无水中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系统研究了舰艇舷侧防御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对防雷舱进行水下抗爆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证明设计水下舷侧防雷舱结构能够大大减小水下接触爆炸对舰体的破坏作用,防止重要舱室进水,从而使结构的水下抗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舷侧防护 水面舰艇 水下爆炸 抗爆试验 防雷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1
10
作者 李海涛 朱锡 +1 位作者 石勇 董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4-938,共5页
本文阐述了吸声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地位和意义 ,简单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了多孔泡沫吸声材料 ,其内容涉及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吸声性能和影响因素 ,以及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和复合泡沫材料的特性、用途... 本文阐述了吸声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地位和意义 ,简单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了多孔泡沫吸声材料 ,其内容涉及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吸声性能和影响因素 ,以及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和复合泡沫材料的特性、用途、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性 泡沫玻璃 泡沫塑料 泡沫材料 制备工艺 复合 吸声材料 吸声性能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能量管理系统PMS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徐永法 韩旗 +1 位作者 杜军 晏顺兆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0,86,共4页
详细介绍了船舶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功能组成、结构及管理策略。首先阐述了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功能组成模块及各模块的功能要点;其次以船舶电力系统为例,叙述了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双层冗余网络体系结构;最后详细介绍了PMS系统能量优化管理... 详细介绍了船舶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功能组成、结构及管理策略。首先阐述了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功能组成模块及各模块的功能要点;其次以船舶电力系统为例,叙述了能量管理系统PMS的双层冗余网络体系结构;最后详细介绍了PMS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能量管理系统 研究 冗余网络 功能模块 能量管理系统 船舶电力系统 PMS 网络体系结构 组成模块 功能组成 系统能量 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谱法的翼伞系统归航轨迹容错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海涛 张利民 +3 位作者 孙青林 孙明玮 陈增强 亢晓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2-708,共7页
针对翼伞系统在归航过程中,控制电机工作异常致使控制性能发生变化,无法按原有规划轨迹到达目标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归航轨迹容错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翼伞系统控制特性的不同,分别建立了正常和单电机异常工作状态下的质点... 针对翼伞系统在归航过程中,控制电机工作异常致使控制性能发生变化,无法按原有规划轨迹到达目标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归航轨迹容错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翼伞系统控制特性的不同,分别建立了正常和单电机异常工作状态下的质点模型,并根据伞形参数确定了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其次,利用Gauss伪谱法分别对两种工作状态下轨迹规划的最优控制问题求解,获得翼伞系统不同状态下的最优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在约束情况下,翼伞系统无论在正常和单电机异常工作时都可以顺利到达目标点,获得高精度的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伪谱法 翼伞 归航轨迹 容错 容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峰 汪岳峰 +1 位作者 顾军 周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为实现PID参数的自动整定,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某型热像仪分子筛激活机中恒温炉温控系统的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它基于PID参数的优化规律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的自动整定。与常规PID温控系统比... 为实现PID参数的自动整定,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某型热像仪分子筛激活机中恒温炉温控系统的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它基于PID参数的优化规律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的自动整定。与常规PID温控系统比较,该控制器的系统超调量明显减小,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均得到改善,升温速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精度超过了设计指标,且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系统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PID控制 模糊控制 参数自整定 仿真 设计 控制器 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s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宋慧敏 李应红 +2 位作者 梁华 贾敏 廖明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2-1676,共5页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的测试诊断是揭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物理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为此,主要在常规大气环境条件下,对μs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进行电、光谱和流动特性的综合测试诊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μs脉冲放电的本质是丝...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的测试诊断是揭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物理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为此,主要在常规大气环境条件下,对μs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进行电、光谱和流动特性的综合测试诊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μs脉冲放电的本质是丝状放电,在一个周期内,放电集中在正电压脉冲和负电压脉冲的上升沿;随着激励电压幅值增大,发射光谱强度增大,但表征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典型谱线比变化不大;在放电的起始阶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了启动涡,启动涡随后发展成近壁面射流;激励电压和脉冲重复频率越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体积力越大;μs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为非定常激励,消耗的功率比激励电压波形为连续正弦波时减小约30%,对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更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发射光谱 体积力 诱导气流速度 测试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条纹测量扭转变形角的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乔彦峰 王成龙 +3 位作者 李向荣 高峰端 李波 李耀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32-2139,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干涉产生莫尔条纹测量扭转角的高精度光学测角方法。为了验证莫尔条纹测量设备间扭转变形精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实验分析。采用平行光管模拟设备,通过微调机械结构调节平行光管的扭转角来模拟三维物体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干涉产生莫尔条纹测量扭转角的高精度光学测角方法。为了验证莫尔条纹测量设备间扭转变形精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实验分析。采用平行光管模拟设备,通过微调机械结构调节平行光管的扭转角来模拟三维物体的扭转变形,在独立的地基平台上进行了方案设计测量实验,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的实验方案首先使CCD靶面在平行光管内像面处安装固定,然后采用滤波细化等图像处理方法得到采集到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进而根据条纹宽度变化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扭转变形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微调机构使平行光管在±7’的视场内旋转时,该方案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莫尔条纹图像,经过算法处理后,当莫尔条纹宽度为1615~1712μm时,扭转角的测量精度为4.3”(3σ)。该方法满足了设备间扭转角高精度测量的要求,为提高光电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变形 扭转角测量 莫尔奈纹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测量系统畸变的实时数字校正 被引量:27
16
作者 凌伟 王志乾 高峰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2,共6页
根据视场角为70°的大视场光电测量系统中光学系统产生畸变的机理及径向变化的特点,设计了由11个等距激光目标点组成的畸变检测装置。对于不同的光学测量系统,按照畸变检测的三个步骤对光学系统的畸变进行检测,根据测量得到的系统... 根据视场角为70°的大视场光电测量系统中光学系统产生畸变的机理及径向变化的特点,设计了由11个等距激光目标点组成的畸变检测装置。对于不同的光学测量系统,按照畸变检测的三个步骤对光学系统的畸变进行检测,根据测量得到的系统畸变变化情况,拟合出实时测量时目标点在线阵CCD上成像位置的补偿方程,编写出成像位置数据采集及实时处理的补偿程序,提高了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的精度。在对焦距为29.98 cm的光学系统进行实际校正测试中,结果表明,当目标物距为1 651.59 mm、物高为400.007 mm时,按照拟合的二次补偿方程进行计算补偿,可将畸变误差从校正前的-0.026 4 mm提高到校正后的-0.002 9 mm,并使系统整体检测精度从0.36%提高到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测量 畸变 检测装置 数字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对涡轮叶尖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2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铃 王惠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3,共6页
采用基于压力修正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结合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和剪切应力传输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方法,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详细计算了不同涡轮叶尖间隙高度和来流湍流度条件下雷诺数对涡轮转子间隙... 采用基于压力修正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结合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和剪切应力传输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方法,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详细计算了不同涡轮叶尖间隙高度和来流湍流度条件下雷诺数对涡轮转子间隙流场的影响,最后计算了转子效率。结果表明:当泄漏流流经叶尖时因为叶尖剪切力做功有块总压增大区;雷诺数带来的影响比湍流度和叶尖间隙高度带来的影响要大,湍流度的变化对流场影响不大;雷诺数对泄漏涡尺寸的影响不大,但低雷诺数会引起流动分离,带来损失,当雷诺数在文中的范围内变化时,效率下降近八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湍流度 叶尖泄漏涡^+ 雷诺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复合材料气瓶发展概况与标准分析(一) 被引量:23
18
作者 于斌 刘志栋 +4 位作者 赵为伟 申健 靳庆臣 栗刚 程彬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2,共6页
复合材料气瓶在航天、航空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复合材料气瓶的研制进展和典型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气瓶及其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综述了航天、航空和民用领域复合材料气瓶标准的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复合气瓶标... 复合材料气瓶在航天、航空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复合材料气瓶的研制进展和典型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气瓶及其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综述了航天、航空和民用领域复合材料气瓶标准的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复合气瓶标准制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气瓶 标准 金属内衬 纤维缠绕 应力断裂 疲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加速度计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翁海娜 胡小毛 +2 位作者 裴志 陈星 杨建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惯性导航系统实际工作时,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IMU的惯性器件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变化,其零偏和标度因子因此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和导航精度。通过两级温度控制,在水平和垂直位置对加速度计进行定点升温试验,利用... 惯性导航系统实际工作时,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IMU的惯性器件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变化,其零偏和标度因子因此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和导航精度。通过两级温度控制,在水平和垂直位置对加速度计进行定点升温试验,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起了加速度计的温度补偿模型。在自然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进行加速度计的温度补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补偿 最小二乘法 加速度计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钨极氩弧焊工艺及焊缝成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树保 张海宽 +1 位作者 冷雪松 吴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3 mm和4 mm厚度低碳钢板,对双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常规钨极氩弧焊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双钨极氩弧焊降低了电弧压力,提高了焊丝的熔敷率,因而在大电流高速度焊接时,极大地减少了凹坑、咬边等缺陷,实现了良好的焊缝成... 针对3 mm和4 mm厚度低碳钢板,对双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常规钨极氩弧焊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双钨极氩弧焊降低了电弧压力,提高了焊丝的熔敷率,因而在大电流高速度焊接时,极大地减少了凹坑、咬边等缺陷,实现了良好的焊缝成形,从而改善了常规钨极氩弧焊不适合大电流高速度焊接的不足,拓宽了钨极氩弧焊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焊接生产率。此外,在焊接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双钨极氩弧焊降低电弧压力、减少焊接缺陷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钨极氩弧焊 电弧压力 熔敷率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