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端到端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玺竣
范斌
廖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5,共18页
提出一种支持可见光与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计算成像的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通过在同一基底的前后两面上应用不同深度的衍射结构,并利用端到端优化框架对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640~800nm可见光波段和3700~4700nmM...
提出一种支持可见光与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计算成像的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通过在同一基底的前后两面上应用不同深度的衍射结构,并利用端到端优化框架对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640~800nm可见光波段和3700~4700nmMWIR波段实现高效聚焦的衍射器件。结合专门设计的图像重建网络,实现单片式双波段计算成像系统,具备结构简单、轻量化及低成本等优势。实验结果显示,直径为40 mm的原型样机分别在可见光波段和MWIR波段的静态传函达到50.0%和4.4%;在室温条件下,红外波段噪声等效温差不超过80 mK,验证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端到端优化
衍射元件
双波段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端到端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玺竣
范斌
廖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光场调控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
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薄膜光学相机总体
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军事航天部队装备部军事代表局驻成都地区军事代表室
出处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5,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5220)。
文摘
提出一种支持可见光与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计算成像的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通过在同一基底的前后两面上应用不同深度的衍射结构,并利用端到端优化框架对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640~800nm可见光波段和3700~4700nmMWIR波段实现高效聚焦的衍射器件。结合专门设计的图像重建网络,实现单片式双波段计算成像系统,具备结构简单、轻量化及低成本等优势。实验结果显示,直径为40 mm的原型样机分别在可见光波段和MWIR波段的静态传函达到50.0%和4.4%;在室温条件下,红外波段噪声等效温差不超过80 mK,验证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计算成像
端到端优化
衍射元件
双波段成像
Keywords
computational imaging
end-to-end optimization
diffractive elements
dual-band imaging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端到端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赵玺竣
范斌
廖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