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技术的卫勤保障军事应用研究
1
作者 程宾 张鑫 +3 位作者 秦晓丽 陈平 陈恩 段德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重点研究并论述如何更好地体系化推广和创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技术在卫勤保障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提升战术战役卫生力量的精确态势感知、精确作业指挥、精确战伤救治、精确伤病员后送、精确核生化威胁处置、精确卫生物资保障、精确联合... 重点研究并论述如何更好地体系化推广和创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技术在卫勤保障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提升战术战役卫生力量的精确态势感知、精确作业指挥、精确战伤救治、精确伤病员后送、精确核生化威胁处置、精确卫生物资保障、精确联合搜救等方面的卫勤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北斗对我军卫勤保障体系发展技术引擎的支撑作用,为未来军事全领域包括侦察、指挥、打击、评估、保障等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时空服务 高精度 卫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无燃料低温燃烧氧烛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彦军 马军 +9 位作者 田涛 宋振兴 桑玮 龚仕洪 王宇航 黄维东 吴昊 向鑫 李仁杰 刘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7-1322,共6页
合成了一种钴盐催化剂,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氯酸钠分解过程。该催化剂能显著降低氯酸钠分解温度,使氯酸钠分解从超过500℃降低到近250℃。催化剂、粘结剂、抑氯剂和氯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得到了氯酸钠盐柱。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盐... 合成了一种钴盐催化剂,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氯酸钠分解过程。该催化剂能显著降低氯酸钠分解温度,使氯酸钠分解从超过500℃降低到近250℃。催化剂、粘结剂、抑氯剂和氯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得到了氯酸钠盐柱。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盐柱结构与各成分分布,利用气体检测方法研究了盐柱燃烧及放氧行为。比较了干法压制和湿法压制的成型方法以及各组分配比对盐柱结构和燃烧的影响。优化配比和压制工艺,制备了能在低温燃烧的无燃料便携式氯酸钠氧烛,其燃烧温度低于氯酸钠熔融温度,放氧速率可在0~5 L/min之间调节,氯气释放量低于0. 001 mg/L,达到了便携式氧烛对烛体体积小、产氧率高、燃烧外壳温度低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烛 氯酸钠 催化剂 燃料 低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介孔碳负载纳米金属颗粒及其SERS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沙 赵蕾 +5 位作者 赵友全 徐慧敏 邓橙 王尹 蔡田雨 朱孟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001-18006,共6页
为了提高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的检测性能,采用超声技术在有序介孔碳(OMC)上负载Ag和Au纳米颗粒(NPs)制备出OMC/Ag@Au NPs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SERS检测基底。通过TEM、SEM和XRD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6G(R6G)... 为了提高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的检测性能,采用超声技术在有序介孔碳(OMC)上负载Ag和Au纳米颗粒(NPs)制备出OMC/Ag@Au NPs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SERS检测基底。通过TEM、SEM和XRD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对材料的SERS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孔径为5.9 nm,比表面积高,为426.1 m^(2)·g^(-1),对有机物分子表现出较强的吸附富集作用,R6G的检测限达到10-8 mol/L,拉曼位移在613 cm^(-1)处峰值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且该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储存45 d后仍能保持高SERS活性。由此可见,采用超声技术制备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方法简便,复合材料的SERS检测灵敏度高、均一性和稳定性好。这是由于:一方面,Ag和Au NPs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产生电磁增强作用;另一方面,OMC对R6G分子的吸附作用产生化学增强作用。该复合材料在有机物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银纳米颗粒 金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SARS-CoV-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窦雪晨 王冠 +3 位作者 张宁 程智 杜耀华 田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0-1101,共12页
电化学传感器因具有灵敏、便携、稳健性高、小型化、成本低、无需前处理、检测快速等优点,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致病菌SARSCoV-2的组成部分,综述了基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病... 电化学传感器因具有灵敏、便携、稳健性高、小型化、成本低、无需前处理、检测快速等优点,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致病菌SARSCoV-2的组成部分,综述了基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病毒内部核衣壳蛋白和核糖核酸(RNA)3种可特异性检测SARS-CoV-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3种类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出限、检测时间、动态监测范围等关键参数。同时与其他检测SARS-CoV-2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优劣势;最后指出了未来可通过优化检测电极材料及反应条件、修饰检测探针等方面提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以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及早治疗,同时为设计现场快速诊断COVID-19设备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刺突蛋白 核衣壳蛋白 核糖核酸(RNA)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仿生骨支架成骨效应的研究
5
作者 李坡 程威 +4 位作者 王家强 姚伟涛 徐云强 李瑞欣 张西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探讨低温3D打印联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三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内BMSCs增殖、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低温3D打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支架,提取新西兰大...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探讨低温3D打印联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三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内BMSCs增殖、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低温3D打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支架,提取新西兰大白兔的BMSCs,用倒置显微镜及免疫组化鉴定BMSCs的形态及特征。将第3代BMSCs与支架复合培养,分成1cm支架培养组、2cm支架培养组和空白组。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分别进行MTT检测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细胞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培养的原代BMSCs呈梭形或三角形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8代内仍有很强的增殖能力。ALP染色和脂肪染色均为阴性,糖原染色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均为阳性,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44、CD5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本实验制备的三维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冻干后成白色立方体的多孔结构,HE染色及SEM可见细胞在支架孔壁黏附、增殖、生长良好,呈现伸展状态。在实验早期,复合培养组细胞增殖、ALP水平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大于空白组(P<0.05);在实验晚期,2cm支架培养组细胞增殖、ALP水平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1cm支架培养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以及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44、CD5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说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备BMSCs的特性。本实验室制备的丝素/胶原/羟基磷灰石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性,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能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为构建骨组织工程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仿生骨支架材料 成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舱室正负压控制技术
6
作者 许恋斯 刘嘉倬 +3 位作者 邰洋 李和薇 衣颖 张宗兴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为实现船舶舱室内正压环境与负压环境的建立和切换,以船舶舱室防疫机制的建立为背景,对船舶舱室正负压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原有的船舶舱室为基础,设计并建造正负压控制舱室,设计正负压控制原理并进行正负压控制试验,对比分析当固定送... 为实现船舶舱室内正压环境与负压环境的建立和切换,以船舶舱室防疫机制的建立为背景,对船舶舱室正负压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原有的船舶舱室为基础,设计并建造正负压控制舱室,设计正负压控制原理并进行正负压控制试验,对比分析当固定送风风量并按梯度规律变化排风风量时,舱室与外界及舱室各功能区的压差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该正负压控制技术能实现船舶舱室内正压环境与负压环境的建立和切换,证明船舶舱室内同时具备正压防护与负压隔离功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控制 负压控制 船舶舱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级生物安全模式实验室设计案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权 孟令坤 +7 位作者 陈清莹 王书要 曹冠朋 曹国庆 梁磊 吴东来 祁建城 王栋 《暖通空调》 2022年第7期69-73,共5页
以四级生物安全模式实验室设计为例,从关键防护设备实验环境要求、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系统消毒方式3个方面开展关键设计研究。提出在管道关键节点设置生物安全型密闭阀来保证围护结构气密性,为高效过滤装置提供试验条件;采用动态压力控... 以四级生物安全模式实验室设计为例,从关键防护设备实验环境要求、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系统消毒方式3个方面开展关键设计研究。提出在管道关键节点设置生物安全型密闭阀来保证围护结构气密性,为高效过滤装置提供试验条件;采用动态压力控制设计方法,保障实验室压力梯度稳定性,提升抗干扰能力,实现定向气流组织;采用房间单独消毒与系统消毒的双工况模式,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消毒剂和消毒产品测试验证提供试验平台,满足了同时具有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功能和生物安全关键防护设备试验功能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级生物安全模式实验室 围护结构气密性 压力梯度 动态控制 消毒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LSX分子筛的离子改性及氧氩吸附分离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富帮 邓橙 +3 位作者 邓宇 马军 刘圣军 朱孟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051-4055,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价态阳离子改性Li-LSX分子筛对其氧氩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分别以Ag^+、Ca^2+、Ce^3+为阳离子交换剂制备AgLi-LSX、CaLi-LSX、CeLi-LSX分子筛。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 为了探究不同价态阳离子改性Li-LSX分子筛对其氧氩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分别以Ag^+、Ca^2+、Ce^3+为阳离子交换剂制备AgLi-LSX、CaLi-LSX、CeLi-LSX分子筛。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分析(EDS)、拉曼光谱(Raman)、比表面积分析(BET)等技术手段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晶体构型、元素含量、孔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改性分子筛的氧氩吸附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晶体构型没有改变,仍为X型分子筛。在25℃下测定分子筛的氧气和氩气吸附量,CeLi-LSX、CaLi-LSX、AgLi-LSX分子筛的氧气吸附量分别为4.9786mL·g^-1、4.0427mL·g^-1、2.9755mL·g^-1,且三种分子筛的氩气吸附量相近,这表明CeLi-LSX分子筛是一种较好的氧氩吸附分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SX AgLi-LSX CaLi-LSX CeLi-LSX 离子改性 氧氩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纯煜 李素姣 +1 位作者 喻洪流 张西正(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75-38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多,康复训练目前已成为治疗脑卒中致残的最为有效方法之一。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便携性好,不但能够满足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需求,也可以辅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多,康复训练目前已成为治疗脑卒中致残的最为有效方法之一。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便携性好,不但能够满足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需求,也可以辅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在各类康复设备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在此背景下详细阐述了目前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分别从驱动系统、传动机构、训练模式、主动控制方案及自由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各类方案的特点与适用环境,并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对其进行比较。最后分析提出了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未来将向多自由度、轻量化、自适应助力、弹性与变刚度驱动等方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外骨骼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机械设计 发展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机在VPN专网信息安全防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宁洁 王懿男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7期183-184,186,共3页
为消除内部VPN专网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和管理使用上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漏洞威胁,应用密码机建立了服务器区和用户区之间的网状SSL VPN互通和视频信号传输的保密通道,实现了网络边界的整体防护、加强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防护,进一步... 为消除内部VPN专网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和管理使用上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漏洞威胁,应用密码机建立了服务器区和用户区之间的网状SSL VPN互通和视频信号传输的保密通道,实现了网络边界的整体防护、加强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防护,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信息安全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机 VPN专网 信息安全 防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升级改造的结构化布线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宁洁 张鹏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第17期52-54,共3页
针对单位网络现状与需求,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结合北科研楼主体节能改造的契机,按照结构化布线设计的原则,在网络机房的原址进行了布线改造,对工程实施与验收测试进行了方案设计。不仅弥补了原有网络建设的不足,更为... 针对单位网络现状与需求,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结合北科研楼主体节能改造的契机,按照结构化布线设计的原则,在网络机房的原址进行了布线改造,对工程实施与验收测试进行了方案设计。不仅弥补了原有网络建设的不足,更为未来的网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网络布线和网络应用并存,既锻炼了实操能力,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为今后处理网络应急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升级 网络改造 结构化布线 验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