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猪舍内气溶胶中致病菌数量和内毒素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铭洙 张勇 +3 位作者 郭振东 严鸿林 张宏福 刘静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比较猪舍类型对舍内气溶胶致病菌数量和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32栋全封闭式猪舍,共计4种类型(保育舍、育肥舍、妊娠舍和分娩舍),每种类型猪舍8栋。采用AGI-30采样器和安德森6级采样器收集空气样品,用平板培养和RT-qPC... 【目的】比较猪舍类型对舍内气溶胶致病菌数量和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32栋全封闭式猪舍,共计4种类型(保育舍、育肥舍、妊娠舍和分娩舍),每种类型猪舍8栋。采用AGI-30采样器和安德森6级采样器收集空气样品,用平板培养和RT-qPCR的方法测定需氧菌和致病菌的丰度,并测定气溶胶中内毒素的含量。【结果】保育舍需氧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猪舍,而分娩舍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猪舍(P<0.05)。保育舍气溶胶中弯曲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猪舍(P<0.05)。此外,保育舍气溶胶中内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猪舍(P<0.05)。【结论】不同猪舍类型气溶胶中致病菌数量和内毒素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类型 气溶胶 致病菌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大肠埃希菌毒力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冰 纪雪 +4 位作者 祝令伟 王铁成 刘军 郭学军 孙洋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0-936,共7页
为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大肠埃希菌毒力及耐药性特征,采集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粪便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测定生化指标和耐药表型、ERIC指纹图谱、系统进化分群,检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获得大肠埃希菌共40株,分属... 为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大肠埃希菌毒力及耐药性特征,采集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粪便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测定生化指标和耐药表型、ERIC指纹图谱、系统进化分群,检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获得大肠埃希菌共40株,分属为35个ERIC指纹谱系,系统进化分群B2群(6/40)和D群(15/40)共占52.5%。25%(10/40)分离株检测到EAST1毒力基因。20%(8/40)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最小抑菌浓度32—128μg/mL。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型为tetA和tetB。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陆生野生动物大肠埃希菌携带毒力及耐药本底,为建立野生动物和人类耐药病原菌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野生动物 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依靠科技、加强诊断与免疫研究,保障非洲猪瘟有效防控的建议
3
作者 夏咸柱 《今日养猪业》 2018年第6期97-97,共1页
关于非洲猪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已经传入的我国来说,除了严把国门、严防再次传入,则是查明全部疫点及其被污染、带毒的肉品、饲料、分泌物、排泄物、场地、用具和蜱虫等传播媒介物,并彻底消毒清除。非洲猪瘟病死率极高、至今尚无疫... 关于非洲猪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已经传入的我国来说,除了严把国门、严防再次传入,则是查明全部疫点及其被污染、带毒的肉品、饲料、分泌物、排泄物、场地、用具和蜱虫等传播媒介物,并彻底消毒清除。非洲猪瘟病死率极高、至今尚无疫苗预防,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的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科技 免疫 诊断 防控 保障 疫苗预防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兽医专业宠物医疗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石达友 陈义洲 +2 位作者 吴玄光 孙永学 夏咸柱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年第3期1-3,30,共4页
近年来,中国宠物行业快速发展,宠物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带来宠物医疗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的局面,但是高校兽医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宠物临床诊疗工作的比例却非常低。因此,本文主要就高校兽医专业宠物医疗人才培养论题,从加强高校兽医专业宠物... 近年来,中国宠物行业快速发展,宠物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带来宠物医疗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的局面,但是高校兽医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宠物临床诊疗工作的比例却非常低。因此,本文主要就高校兽医专业宠物医疗人才培养论题,从加强高校兽医专业宠物临床教学工作、引导高校兽医学生主动了解与学习宠物医疗知识、吸引高校兽医学生主动到宠物医院实践学习与工作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吸引更多的兽医专业毕业生选择宠物临床诊疗工作,促使中国宠物临床诊疗行业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专业 宠物医疗人才 培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阿留申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王春霞 商金源 +10 位作者 吴顺 闫曼平 冯二凯 罗国良 易立 赵宗正 高华 于清平 朱先鹏 程悦宁 王振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937,共7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且灵敏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dd PCR),本研究根据AMDV-G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AMDV的dd 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分析... 为建立一种准确且灵敏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dd PCR),本研究根据AMDV-G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AMDV的dd 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d PCR的退火温度为55℃,最佳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均为10μmol/μL。绘制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核酸标准物质稀释倍数的对数与对应检出拷贝数的对数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5>0.99)。建立的dd PCR方法的特异性强,除能检测到AMDV以外,对相关病原如水貂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貂肠炎病毒、犬冠状病毒、犬腺病毒I型、狂犬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AMDV核酸标准物质的检测限为6.2拷贝/μL,敏感性高,比荧光定量PCR(q PCR)敏感性高10倍。对不同稀释度AMDV核酸标准物质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5%,重复性好。采用建立的dd 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貂场采集的40份水貂脏器组织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dd PCR敏感性更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AMDV定量检测方法,为水貂阿留申病毒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悬钩子苷对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杨爽 许娜 +4 位作者 张剑旭 孙成彪 王燕 董明鑫 刘文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探讨甜叶悬钩子苷(RUB)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法评估SCI小鼠后肢运... 目的:探讨甜叶悬钩子苷(RUB)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法评估SCI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含水量法检测SCI小鼠脊髓水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促炎细胞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CI小鼠脊髓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评分低至0分;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BBB评分逐步升高。脊髓组织含水量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COX-2、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COX-2、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LISA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血清中IL-1β(P<0.01)和TNF-α(P<0.001)水平升高;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磷酸化p65(p-p65)、p-65、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IκB-α、p-IκB-α、p-p65、p-65、p-p38、p-ER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HE染色观察,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可见组织疏松,有空泡形成,脊髓中间有一较大的坏死空洞区域;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中央坏死空洞区域明显减小(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结论:RUB可改善SCI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脊髓组织神经炎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组织中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悬钩子苷 脊髓损伤 神经炎症 核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军犬训练实战对我军犬转型工作的启示
7
作者 田宇飞 张守峰 +2 位作者 刘成功 徐兆云 李春松 《中国工作犬业》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伴随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加速演变,军犬正在由传统的遂行执勤巡逻、警戒安保等任务向破防突袭、特战合成等领域深度拓展。多年来美军长期处于作战或备战状态,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提升军犬部队战力,用以维护美国... 伴随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加速演变,军犬正在由传统的遂行执勤巡逻、警戒安保等任务向破防突袭、特战合成等领域深度拓展。多年来美军长期处于作战或备战状态,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提升军犬部队战力,用以维护美国本土安全及海外美属利益,美军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建设发展与创新研究。我们通过对美军现役搜索犬与巡逻犬日常训练情况的学习与分析,为我军军犬部队建设转型、功能拓展、作战训练提供一些借鉴思路,期望我军军犬部队新质战力加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经验 日常训练 新军事革命 军犬训练 本土安全 深度拓展 功能拓展 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圆环病毒Ca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汪伟 辛佳亮 +10 位作者 杜倩 韩知晓 易驰喆 闭璟珊 曹亮 庄忻雨 张赫 郑敏 孙文超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1,共6页
犬圆环病毒(CanineCV)是近年被发现的圆环病毒属新成员,获取CaineCV Cap蛋白,为研究Cap蛋白的功能以及抗原表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CaineCV GX2017株基因组作为模板,使用PCR方法扩增出Cap蛋白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克隆... 犬圆环病毒(CanineCV)是近年被发现的圆环病毒属新成员,获取CaineCV Cap蛋白,为研究Cap蛋白的功能以及抗原表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CaineCV GX2017株基因组作为模板,使用PCR方法扩增出Cap蛋白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克隆至pET-28a原,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GX2017的N端2~26位氨基酸存在一个核定位信号,同时含有3个B细胞表位(aa7~aa14;aa150~aa174;aa233~aa253);第134位氨基酸为N-糖基化位点,第169和第238位氨基酸为O-型糖基化位点;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的CanineCV Cap蛋白基因序列与欧美株同源性较低,且处在不同的分支;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Cap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不能正确表达,切除了NLS的d(1-26)Cap蛋白能在E.coli BL21(DE3)中大量表达;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Anti-His 标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d(1-26)Cap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水平表达,为进一步制备Cap蛋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圆环病毒 CAP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在动物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影 王燕 +2 位作者 孙成彪 徐梦 许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122,共4页
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与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安全、疾病防治等领域息息相关,动物实验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动物实验室的管理上存在动物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福利伦理制度执行不理想、从业人员素质不一等问题,不利于科... 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与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安全、疾病防治等领域息息相关,动物实验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动物实验室的管理上存在动物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福利伦理制度执行不理想、从业人员素质不一等问题,不利于科研活动的进行。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GRLP)作为实验室规范体系,在档案管理、质量监督、标准化程序、安全管控等科研活动中做了相关要求,有助于提升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因而对动物实验室高效运转也具有指导性意义。论文引入GRLP理念,旨在依据其原则,为改进动物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推进动物实验室认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 动物实验室 实验动物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南部地区蚊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和遗传进化分析
10
作者 肖朋朋 李成辉 +5 位作者 张金勇 韩继成 郭晓芳 周红宁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85-89,共5页
为探索云南省南部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流行及基因变异情况,将2016年8—10月在南部4个县级地区采集的6 952只蚊,根据采集地和蚊种合并为69份样品,采用RT-PCR检测JEV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7份JEV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0.14%... 为探索云南省南部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流行及基因变异情况,将2016年8—10月在南部4个县级地区采集的6 952只蚊,根据采集地和蚊种合并为69份样品,采用RT-PCR检测JEV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7份JEV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0.14%,其中思茅区和宁洱县蚊阳性率最高,均为25.00%;扩增的5条完整JEV E基因序列与2009年分离的JEV老挝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3%~98.7%,均属于基因I型;5条E基因序列(YN2016-1/2/3/4/5)在1 323位核苷酸位点首次出现C碱基替换,且YN2016-1在第340位氨基酸位点首次出现丙氨酸替换。结果表明:云南省南部地区蚊JEV的携带率较高,尤其是思茅区和宁洱县;蚊携带的JEV出现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应注意对其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变异分析 进化分析 监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璐 钟秋萍 +8 位作者 于婉琪 谢振华 张萌 刘英楠 叶建强 秦爱建 扈荣良 陈宗艳 陈鸿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8-165,共8页
本研究参考非洲猪瘟病毒(ASFV)国内分离株SY18株的CP204L基因(编码p30蛋白),进行人源偏嗜性密码子优化,并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ET-32a-p30和pCMV-2×Flag-p30。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pET-32a-p30重组蛋白,并以该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 本研究参考非洲猪瘟病毒(ASFV)国内分离株SY18株的CP204L基因(编码p30蛋白),进行人源偏嗜性密码子优化,并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ET-32a-p30和pCMV-2×Flag-p30。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pET-32a-p30重组蛋白,并以该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ASFV 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SDS-PAGE分析发现,在16℃、1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6 h后,该p30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包涵体中且表达量中等,蛋白分子量约为48 kDa。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获得的单克隆抗体3C2和4A3。结果显示,两株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免疫特性,且3C2株具有Western blot效价。本研究中p30原核重组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探究p30磷酸化修饰及功能解析奠定基础,并为ASFV特异性诊断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α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冠宇 黄海鑫 +11 位作者 张世亨 赵翠青 陆祎婷 夏秀秀 倪铭 李笨 汪伟 曹亮 郑敏 孙文超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建立猪肠道α冠状病毒(SeACo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eACoV N基因保守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EASY-Blun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EASY-Blunt-PA-N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其为模板建立SeACo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 为建立猪肠道α冠状病毒(SeACo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eACoV N基因保守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EASY-Blun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EASY-Blunt-PA-N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其为模板建立SeACo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9.47×101拷贝/μL~9.47×107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斜率为-3.91。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PEDV、TGEV、PDCo V、PRRSV等猪常见腹泻病样品检测无扩增,表明特异性良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9.47×101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变异系数在0.82%~1.01%,组间变异系数在1.20%~1.69%,重复性较好。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广西和云南等地7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阳性对照外,临床样品均为阴性,表明该病毒尚未传播至广东以外的省份。本实验首次建立了SeACoV N基因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SeACoV快速检测和病毒感染预防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肠道α冠状病毒 N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拉曼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琳 王玥 +6 位作者 曲晗 郝良玉 王洪利 田栢会 李志萍 李乾学 沈明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25-230,285,共7页
目的:应用SELEX技术筛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适配体,利用该适配体结合拉曼光谱技术建立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 目的:应用SELEX技术筛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适配体,利用该适配体结合拉曼光谱技术建立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whole-bacteria-SELEX)筛选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与SERS技术对筛选出的适配体亲和力及特异性进行评价,建立肠炎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通过对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十五轮SELEX筛选,并通过ELISA对其亲和力进行评价,筛选出Aptamer 4、Aptamer 10、Aptamer 12三条候选适配体,并通过SERS技术确认Aptamer 4为亲和力最佳适配体;将Aptamer 4与肠炎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5种混合菌结合,结果表明,通过SERS技术可特异的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且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其最低检测限的细菌浓度为102 CFU/mL。且在猪肉样品的检测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回收率为93.37%~100.18%。结论:应用SELEX方法成功筛选出与肠炎沙门氏菌高特异性、高亲和力适配体,并建立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快速简便,可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适配体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EV-RBD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伊立超 李乐天 +6 位作者 郝嘉翼 时小双 张爽 徐鹏 任世斌 高旭 李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70,共6页
旨在获得具有天然结构且有反应原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受体结合域(RBD)蛋白。受体结合域是决定病毒宿主和嗜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蛋白(S)序列(GenBank:ABC72414.1),设计、优化并合成其受体结合域(RBD)部分... 旨在获得具有天然结构且有反应原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受体结合域(RBD)蛋白。受体结合域是决定病毒宿主和嗜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蛋白(S)序列(GenBank:ABC72414.1),设计、优化并合成其受体结合域(RBD)部分,亚克隆至杆状病毒pFastBacTMDual上,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FBD-TGR。将该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筛选较大的白色菌落,获得重组杆状质粒Bacmid-TGR,转染至sf9细胞中进行拯救病毒,转染后5 d~7 d,收上清,传至第3代,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检测sf9细胞上清,进行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穿梭质粒Bacmid-TGR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证明,杆状病毒表达了TGEV-RBD蛋白且能与Strep tag抗体和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证明,成功地表达了TGEV-RBD蛋白,为进一步开展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研究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杆状病毒 受体结合域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乳头瘤病毒基因1型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玉莹 黄海鑫 +6 位作者 张杰 兰添 汪伟 鲁会军 郑敏 孙文超 金宁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1,共4页
猪乳头瘤(SsP)是由猪乳头瘤病毒(SsPV)引起的一种猪传染性肿瘤。为了解SsPV中国流行株基因组信息,本研究对采集自广西的56份猪皮肤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SsPV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6份广西猪皮肤... 猪乳头瘤(SsP)是由猪乳头瘤病毒(SsPV)引起的一种猪传染性肿瘤。为了解SsPV中国流行株基因组信息,本研究对采集自广西的56份猪皮肤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SsPV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6份广西猪皮肤组织样品中共检测出1份阳性样品,属于SsPV1,克隆序列拼接获得1株SsPV1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SsPV1/GX12(MT078972)。SsPV1/GX12基因组全长为7260 bp,编码7个主要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显示,SsPV1/GX12与参考株SsPV1a(EF395818)、SsPV1b(EF395819)、SsPV2(KY817993)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99.2%、66.1%,与其他哺乳动物乳头瘤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62.9%~69.5%。进化分析表明GX12属于SsPV1型。本研究首次获得中国SsPV分离株的全基因组信息,为开展SsP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乳头瘤病毒基因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S273R蛋白水解酶单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萌 刘英楠 +7 位作者 谢振华 敖清莹 吕璐 于婉琪 金文杰 秦爱建 扈荣良 陈鸿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8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S273R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S273R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S273R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 本研究旨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S273R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S273R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S273R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4株可稳定分泌抗ASFV S273R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测定了其免疫特性。4株单克隆抗体亚类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κ链。本研究获得的非洲猪瘟病毒S373R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研究ASFV pS273R的生物学功能及基因缺失毒株的鉴别诊断和疫苗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S273R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与吉林的部分地区蜱传黄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祥龙 闫晓敏 +2 位作者 董馨 何彪 朱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为检测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蜱传黄病毒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布旗法、动物体表摘取法于2018年~2019年对黑龙江、吉林9个采集点进行蜱采集,应用形态学、16S rRNA鉴定蜱种类,并建立RT-PCR方法对蜱携带的黄病毒进行检测,对获得的病毒基因序... 为检测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蜱传黄病毒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布旗法、动物体表摘取法于2018年~2019年对黑龙江、吉林9个采集点进行蜱采集,应用形态学、16S rRNA鉴定蜱种类,并建立RT-PCR方法对蜱携带的黄病毒进行检测,对获得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采集了2402只蜱,分属于硬蜱科革蜱属、血蜱属和硬蜱属,其中森林革蜱占60.3%(1449/2402)、日本血蜱占14.1%(339/2402)、嗜群血蜱占8.0%(192/2402)和全沟硬蜱占17.6%(422/2402)。从黑龙江全沟硬蜱中检测到阿龙山病毒(ALSV),扩增到1531 nt的NS3-like基因;吉林日本血蜱中检测到恩格耶病毒(NGOV),扩增到916 nt的NS5基因;吉林省森林革蜱中检测到蜱传脑炎病毒(TBEV),获得11051 nt该全长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ALSV与黑龙江ALSV H3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NGOV是一种新发现的蜱传黄病毒,所获得的TBEV属远东型,与疫苗株同源性为93.86%。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地区的优势蜱种分布,并首次发现了蜱传新型黄病毒NGOV,为该地区蜱传黄病毒的流行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病毒 遗传多样性 森林脑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纳米胶束构建及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延新 黄宇彬 金宁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0-1342,共3页
为了制备可缓释释放的黄体酮纳米胶束新剂型,构建了两嵌段聚合物载体聚乙二醇-聚丙烯基缩水甘油醚(PEG-PAGE),组装成胶束,对黄体酮担载,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筛选出最佳比例,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胶束能够担载黄... 为了制备可缓释释放的黄体酮纳米胶束新剂型,构建了两嵌段聚合物载体聚乙二醇-聚丙烯基缩水甘油醚(PEG-PAGE),组装成胶束,对黄体酮担载,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筛选出最佳比例,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胶束能够担载黄体酮,载药量为4.26%,包封率为21.30%,48 h内累计释放达61.31%,能够有效地延缓黄体酮的释放,为黄体酮纳米剂型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聚乙二醇-聚丙烯基缩水甘油醚 黄体酮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玥 邵琳 +4 位作者 李乾学 易乐 曲晗 王洪利 沈明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5-312,共8页
目的:基于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建立一种同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筛选出与目标菌结合特异性较好的2种适配体;利用免疫磁珠与适配体偶联... 目的:基于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建立一种同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筛选出与目标菌结合特异性较好的2种适配体;利用免疫磁珠与适配体偶联技术特异性捕获2种目标菌;选取不同发光原理的2种量子点,并结合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构建“磁珠+目标菌+量子点”的“三明治结构”,通过对结构条件优化确定2种目标菌的检出限,并应用到市售无菌牛乳实际样品中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本研究证明所选取的2条适配体与目标菌的结合具有高特异性,可实现对2种目标菌的同时检测。对“三明治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种目标菌的最佳捕获条件为免疫捕获时间45 min、磁分离时间2 min;适配体最适浓度为400 nmol/L;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限为101 CFU/mL,线性方程为Y=28.51X+126.67(R^(2)=0.973);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限均为102 CFU/mL,线性方程为Y=92.86X-64.67(R^(2)=0.987),其中,Y为荧光强度,X为细菌菌落数的对数值,拟合度良好。且在牛乳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回收率分别为94.6%~102.8%和93.4%~100.4%。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对2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高效检测,该方法易操作且灵敏度高,在食品加工生产安全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量子点 三明治结构 荧光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龙山病毒VP2蛋白原核表达纯化以及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员晓庆 李丽霞 +7 位作者 梁晓彤 王泽东 魏正凯 司兴奎 张浩吉 刘全 金宁一 刘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2,共5页
阿龙山病毒(ALSV)是一种新发现的分节段黄病毒,可通过蜱虫叮咬感染家畜和人。为了获得高纯度ALSV-VP2蛋白,利用密码子优化软件对ALSV H3株VP2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 阿龙山病毒(ALSV)是一种新发现的分节段黄病毒,可通过蜱虫叮咬感染家畜和人。为了获得高纯度ALSV-VP2蛋白,利用密码子优化软件对ALSV H3株VP2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VP2,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表达菌株利用IPTG、16℃低温诱导,表达的蛋白再通过亲和层析(Ni-IDA树脂)得到纯度较高ALSV-VP2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27 k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合,BCA检测蛋白浓度为0.236 mg/mL,证明ALSV-VP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Westen blot分析,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特异性。本研究为ALS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龙山病毒 VP2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