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诊断 被引量:63
1
作者 陆虹 王艳萍 +3 位作者 邢旭东 任辉 李凤雏 方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期乳腺癌 11例 ;每例均行双侧乳腺轴位 (正位 )及斜位摄片 ,必要时加拍病灶局部加压放大和 /或切线位摄片。 8例对乳腺各个象限作纵横切超声...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期乳腺癌 11例 ;每例均行双侧乳腺轴位 (正位 )及斜位摄片 ,必要时加拍病灶局部加压放大和 /或切线位摄片。 8例对乳腺各个象限作纵横切超声扫描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X线表现为结节肿块影 9例(81.82 % ) ,小灶致密影 1例 (9.0 9% ) ,微小钙化 4例 (36 .36 % ) ,局部血运增加 5例 (4 5 .4 5 % ) ,脂肪层浑浊 4例 (36 .36 % ) ,皮肤增厚、凹陷 3例 (2 7.2 7% ) ,乳头固定、内陷 3例 (2 7.2 7% ) ,彗星尾征 4例 (36 .36 % ) ,伪足征 4例 (36 .36 % ) ,导管征 2例 (18.18% )。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 7例 (87.5 % ) ,低回声带 1例 (12 .5 0 % ) ,细点状钙化 3例(37.5 0 % ) ,血流信号 6例 (75 .0 0 % )。结论 ①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太典型 ,需格外注意 ,尤其要注意间接X线征象。②超声扫描辅助X线检查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最基本和互补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钼靶X线摄影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脏灌注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方捷 杨立 +2 位作者 肖越勇 邢宁 李功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MSCT肝血流灌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 10例正常和 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经右侧肘静脉以 6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 40ml,行肝血流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肝血流量(HBF)、血容量 (HBV )、平...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MSCT肝血流灌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 10例正常和 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经右侧肘静脉以 6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 40ml,行肝血流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肝血流量(HBF)、血容量 (HBV )、平均通过时间 (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 (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 (HAI)等。根据各参数图评价正常与原发性肝癌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 13例肝肿瘤患者HAI、BF明显高于正常组[HAI值 :0 .19± 0 .0 6vs 0 .5 8± 0 .2 0 ,P =0 .0 0 0 ;HBF值 :( 13 1.3 1± 3 8.2 5 )ml/( 10 0ml·min)vs ( 3 44.5 2± 95 .42 )ml/( 10 0ml·min) ,P =0 .0 0 2 ) ] ;M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 [( 12± 2 )svs ( 8± 4)s ,P =0 .0 2 8] ;HBV [( 2 7.49± 11.48)ml/10 0mlvs( 2 8.67± 16.81)ml/10 0ml ,P =0 .913 ]与PS[( 2 8.0 9± 15 .5 0 )ml/( 10 0ml·min)vs ( 3 1.3 6± 2 3 .98)ml/( 10 0ml·min) ,P =0 .678]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肝血流灌注参数HAI、HBF和MTT在正常和肝癌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细胞癌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动态增强MRI参数与肿瘤血管的相关性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1
3
作者 李敏 金真 +5 位作者 李功杰 张磊 曾亚伟 李科 崔彦 张建忠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DCE)MRI的各项参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增强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最大强化率(SImax)、达峰时间(Tpeak)、MIP图血管计数(NTV)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乳...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DCE)MRI的各项参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增强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最大强化率(SImax)、达峰时间(Tpeak)、MIP图血管计数(NTV)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52例确定一周内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行术前DCE-MRI扫描,记录上述参数。对切除病变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边缘MVD(mMVD)、中心MVD(cMVD)和VEGF的表达。将DCE-MRI各项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病变的mMVD、VEGF表达与TIC类型、Tpeak、及NTV有相关性;其中TIC类型与mMVD关系最为密切,Tpeak与VEGF之间的关系最密切;cMVD与各参数间无明显线性关系。52例患者中乳腺癌22例,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的TIC呈Ⅲ或Ⅱ型,EER、NTV和MVD、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Tpeak及SImax显著低于良性病变(P<0.005)。Slope在良、恶性病变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DCE-MRI多项参数中,TIC类型、NTV、Tpeak与MVD和VEGF有相关性,反映了良、恶性病变的血管生长差异,具有很大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患者不同分期脑内缺血性病变MRI特点 被引量:8
4
作者 乔鹏岗 韩聪 +4 位作者 左智炜 王一托 邢旭东 钱天翼 李功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93-89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174侧受累大脑半球脑内缺血病灶分布特点,进行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174侧受累大脑半球脑内缺血病灶分布特点,进行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评分,并比较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74侧受累大脑半球Ⅰ期6侧,Ⅱ期26侧,Ⅲ期23侧,Ⅳ期50侧,Ⅴ期49侧,Ⅵ期20侧;其中156侧大脑半球出现缺血病灶,114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仅累及皮层下组织,42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累及皮层,145侧大脑半球缺血灶仅累及前循环,11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累及后循环;174侧受累大脑半球CVA评分0分18侧,1分74侧,2分40侧,3分42侧。随着血管造影分期的进展,脑内缺血病灶由皮层下区域逐渐累及皮层(r=0.32859,P<0.0001),且缺血病灶CVA评分逐渐增加(r=0.30375,P<0.0001)。结论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病灶的分布模式和病灶大小随着病情进展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该特点对烟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意外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磁共振淋巴成像评估健康小鼠乳腺淋巴引流的价值
5
作者 周娟 徐莉莉 +4 位作者 乔鹏岗 张洪涛 邢旭东 胡艳梅 盛复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对BALB/c小鼠乳腺采用Gd-DTPA行间质性磁共振淋巴成像(MRL)的检查技术并评价其可行性;比较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乳腺间质性MRL的差异。方法:在3只BALB/c小鼠右侧第5组乳腺邻近皮内注射10μL(1.0μmol)Gd-DTPA溶液,用同样方法... 目的:探讨对BALB/c小鼠乳腺采用Gd-DTPA行间质性磁共振淋巴成像(MRL)的检查技术并评价其可行性;比较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乳腺间质性MRL的差异。方法:在3只BALB/c小鼠右侧第5组乳腺邻近皮内注射10μL(1.0μmol)Gd-DTPA溶液,用同样方法分别于5只BALB/c小鼠和5只昆明小鼠(雌性,大小约10周)右侧第5组乳腺邻近皮内注射相同剂量Gd-DTPA溶液。每只实验动物均在注射对比剂前及对比剂注射后40s、2min 10s、5min10s、8min 10s、11min 10s、14min 10s、17min 10s、20min 10s行乳腺MRL扫描,测量增强后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淋巴结-肌肉信号强度比(SIR)。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比曲线,比较两种小鼠淋巴结增强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Gd-DTPA后40s,可见BALB/c小鼠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比曲线在注射对比剂后40s内快速上升,随后快速下降,20min时恢复至平扫时的信号强度;对比剂注射前后各时间点BALB/c小鼠与昆明小鼠右侧腹股沟淋巴结SIR的比较采用F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小鼠皮内注射Gd-DTPA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利用Gd-DTPA进行小鼠乳腺间质性MR淋巴成像是一种安全、重复性好的可行性检查技术;2昆明小鼠可代替BALB/c小鼠进行乳腺间质MRL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淋巴成像 对比剂 乳腺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儿童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一托 韩聪 +3 位作者 左智炜 邢旭东 乔鹏岗 李功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定量分析儿童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与传统脑血管造影之间的关系,评估首次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烟雾病患者... 目的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定量分析儿童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与传统脑血管造影之间的关系,评估首次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烟雾病患者(5~15岁,平均9.88岁)血管重建术前及首次术后(平均间隔4.08个月)MR-PWI参数,包括局部达峰时间(regional time to peak,r TTP)、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 ow,r CBF)、局部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r MTT)及每侧大脑半球(共32侧)的铃木分期(Suzuki Stages)情况,并与临床预后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MR-PWI参数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PWI参数变化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MR-PWI参数与铃木分期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水准:P〈0.05。结果儿童烟雾病患者早期血流灌注变化与铃木分期相关,当疾病进展至Ⅱ期以上时,灌注参数变化与铃木分期不相匹配;血管重建术后,r TTP较术前显著缩短,而r CBV、r CBF、r MT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 TTP的变化情况与不同的临床效果相关。结论利用磁共振灌注扫描可以定量评估儿童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且由于其无辐射与简便易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儿童 磁共振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管重建术 血流动力学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左智炜 乔鹏岗 +3 位作者 邢旭东 王祥超 王一托 李功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采用结构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正常人群大脑皮层言语相关区域的结构性不对称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对60例健康志愿者行高分辨三维T1结构性MRI扫描,选择以下5个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OI):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颞横回、颞平面及岛... 目的采用结构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正常人群大脑皮层言语相关区域的结构性不对称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对60例健康志愿者行高分辨三维T1结构性MRI扫描,选择以下5个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OI):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颞横回、颞平面及岛叶,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表面的重建及皮层厚度、皮层表面面积和皮层体积等解剖学结构的测量。比较每个ROI的两侧解剖学测量值和偏侧化指数(LI),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颞横回皮层厚度呈右侧化不对称,岛叶皮层厚度呈左侧化不对称,额下回岛盖部、颞横回、颞平面及岛叶皮层表面面积与皮层体积均呈左侧化不对称;所有ROI的皮层厚度与皮层表面面积均无明显相关;皮层厚度的不对称与皮层体积的不对称无明显相关,皮层表面面积的不对称与皮层体积的不对称均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言语相关脑区皮层结构主要表现为左侧化的不对称,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面积是相互独立的,皮层体积的不对称主要由皮层表面面积的不对称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言语 结构性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方捷 杨立 +2 位作者 张爱莲 缪国专 李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2例临床确诊为颅颈交界区畸形行MSCT增强扫描后结合三维后处理 ,分析椎动脉 (vertebralartery ,VA)的异常走行形式。 12例均行MR检查 ,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2例临床确诊为颅颈交界区畸形行MSCT增强扫描后结合三维后处理 ,分析椎动脉 (vertebralartery ,VA)的异常走行形式。 12例均行MR检查 ,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 :本组颅底交界区畸形共观察到 5类VA走行异常及发育异常 :( 1)走行于融合的骨结构中 17条 ;( 2 )走行于融合的寰枕部下方 6条 ;( 3 )开窗现象 1条 ;( 4 )距离齿突较近 2条 ;( 5 )发育不良 3条。MSCT观察椎动脉形态与DSA显示一致。结论 :MSCT观察VA与骨等结构关系准确、方便 ,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DSA有创技术。同时椎动脉第3段走行趋势可预测寰枕侧块融合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颅颈交界区畸形 MSCT 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一托 李功杰 杨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86-790,共5页
烟雾病患者脑内低灌注水平随着病程的不同而变化各异,临床医生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大脑灌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工作中,评估大脑灌注状态的常用方法为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诱发对比剂过敏的风... 烟雾病患者脑内低灌注水平随着病程的不同而变化各异,临床医生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大脑灌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工作中,评估大脑灌注状态的常用方法为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诱发对比剂过敏的风险。近年来,随着以血氧水平依赖测量为原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的飞速发展,无创性研究烟雾病患者大脑灌注状态及神经重塑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综述BOLD-f MRI技术在烟雾病脑血管反应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无创性评估烟雾病血流延迟信息和神经重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判断最佳手术时机以及评估临床预后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功能 脑血管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