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瑞婷 王华 吴祖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9-1053,共5页
放射性肠损伤是急性放射病的重要组织损伤类型,也是腹部肿瘤放疗引起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放射性肠损伤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研发新的防治策略,对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实... 放射性肠损伤是急性放射病的重要组织损伤类型,也是腹部肿瘤放疗引起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放射性肠损伤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研发新的防治策略,对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实验药理学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特别是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干细胞治疗和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双重优势,并具有协同作用,这为急性放射性肠损伤的救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辐射损伤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KIP介导的ERK通路在电磁辐射致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左红艳 王德文 +4 位作者 彭瑞云 王水明 高亚兵 张志毅 肖凤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0-662,667,共4页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应用MEK的抑制剂U0126探讨RKIP介导的ERK通路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采用X-HPM、S-HPM及EMP作为辐射源,分别建立3种电磁...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应用MEK的抑制剂U0126探讨RKIP介导的ERK通路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采用X-HPM、S-HPM及EMP作为辐射源,分别建立3种电磁辐射细胞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KIP和磷酸化ERK的表达;利用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率。结果:三种电磁辐射后海马神经元RKIP表达均减少,磷酸化ERK表达均增加,且胞核移位发生,辐射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U0126预处理组较单纯辐射组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假辐射组。结论:RKIP介导的ERK通路过度激活是电磁辐射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U0126对电磁辐射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海马神经元 RKIP ERK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照射对肺泡Ⅱ型细胞和肺泡隔间质细胞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刁瑞英 宋良文 +1 位作者 王少霞 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照射对肺泡II型细胞和肺泡隔间质细胞的生物效应。方法:原代分离肺内II型上皮细胞(AT-Ⅱ)和间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0、3、5、7Gy的γ射线照射,用细胞核嗜银染色观察照射对AT-Ⅱ增殖的影响;用酶...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照射对肺泡II型细胞和肺泡隔间质细胞的生物效应。方法:原代分离肺内II型上皮细胞(AT-Ⅱ)和间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0、3、5、7Gy的γ射线照射,用细胞核嗜银染色观察照射对AT-Ⅱ增殖的影响;用酶谱分析检测照射后AT-Ⅱ和间质细胞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用ELISA检测间质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和IV型胶原含量。结果:AT-Ⅱ的核仁数量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多,其中7Gy组最高;AT-II培养上清中MMP-2、-9活性随照射剂量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间质细胞上清中MMP-2、-9活性和TGF-β1水平逐渐升高,IV型胶原分泌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AT-Ⅱ、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参与肺组织无效性重建过程,与晚期肺纤维化启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MMPS TGF-Β1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0-RKIP重组质粒构建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涛 左红艳 +5 位作者 王德文 彭瑞云 周培岚 王水明 高亚兵 王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9-401,404,共4页
目的:构建RKIP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巢式PCR技术,扩增获得RK IP基因编码序列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以Vigofect非脂质体介... 目的:构建RKIP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巢式PCR技术,扩增获得RK IP基因编码序列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以Vigofect非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PC1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KIP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pcDNA3.0-RKIP重组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将其转染PC12细胞后,RKI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pcDNA3.0-RKIP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PC12细胞内表达,为深入研究RKIP的神经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KIP 重组质粒 基因转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