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光
陆江阳
+2 位作者
王宏伟
刘茜
杨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中促炎因子IL-1β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计量观察DC与炎症因子在病程中的变化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伤后6h组,脾脏中CD11c+/MHC-Ⅱ+DC数目与IL-1β+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至24h组达峰值。自48h组,CD11c+/MHC-Ⅱ+DC与IL-1β+细胞含量开始下降,在6天组和10~12天组降至正常组或低于正常组含量;而同时CD11c+/MHC-Ⅱ-DC和IL-10阳性细胞含量则相对增多,至10~12天组阳性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峰值。结论DC的活性在MODS病程早期与IL-1β表达呈正相关性,在病程晚期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脾脏DC活性变化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脾
树突状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光
陆江阳
王宏伟
刘茜
杨毅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病理研究室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基金
全军医学科研"十一五"计划基金(06MB307)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3-3025)
文摘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中促炎因子IL-1β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计量观察DC与炎症因子在病程中的变化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伤后6h组,脾脏中CD11c+/MHC-Ⅱ+DC数目与IL-1β+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至24h组达峰值。自48h组,CD11c+/MHC-Ⅱ+DC与IL-1β+细胞含量开始下降,在6天组和10~12天组降至正常组或低于正常组含量;而同时CD11c+/MHC-Ⅱ-DC和IL-10阳性细胞含量则相对增多,至10~12天组阳性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峰值。结论DC的活性在MODS病程早期与IL-1β表达呈正相关性,在病程晚期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脾脏DC活性变化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有密切的相关性。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脾
树突状细胞
炎症因子
Keywords
MODS
spleen
dendritic cell
inflammatory cytokines
分类号
R331.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92.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田光
陆江阳
王宏伟
刘茜
杨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