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2对肺癌细胞系PLA801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张金强 孟宇宏 +5 位作者 刘刚 陈惠华 王妍 徐元基 杜芝燕 陆应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13-51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及转移是多种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情况改变积累的结果。MAG-2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与肺癌转移相关的新基因,实验证实该基因与肺巨细胞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基因MAG-...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及转移是多种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情况改变积累的结果。MAG-2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与肺癌转移相关的新基因,实验证实该基因与肺巨细胞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基因MAG-2对肺巨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MAG-2的正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PLA801C和PLA801D,获得稳定表达相应序列的细胞株;然后利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Fluo-3-Am荧光染料染色实验观察了这两株稳定转染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的组成、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并用Westernblot及RT-PCR实验检测MAG-2对p53、PCNA等分子的影响。结果MAG-2正义载体转染能增加PLA801C株细胞内PCNA的转录,抑制p53突变蛋白的水平,增加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对细胞具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MAG-2反义载体转染可以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抑制PLA801D株细胞的增殖,但是对p53和PCNA的影响不明显。结论MAG-2对肺癌细胞PLA801具有促增殖的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来实现对细胞增殖的调节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增殖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MAG-1和MAG-2的克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金强 孟宇宏 +4 位作者 杜芝燕 陈泽建 凌贤龙 徐元基 陆应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 从两株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并鉴定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为探讨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细胞系PLA 80 1的两个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亚克隆为模型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 目的 从两株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并鉴定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为探讨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细胞系PLA 80 1的两个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亚克隆为模型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术克隆差异片段 ,对得到的片段经基因芯片筛选后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 ,然后用Northern杂交和RT PCR对其中的两条序列进行验证 ,并进行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获得了 79条在高转移细胞中高表达而在低转移细胞中低表达的序列 ,在与这些序列同源的己知基因中包括两条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序列BC0 0 62 3 6和BC0 0 2 42 0 ,分别命名为MAG 1和MAG 2。MAG 1定位于 4q2 1,由 4个外显子组成 ,MAG 2定位于 2 q3 5 ,由 9个外显子组成 ,基因长度分别为8.5kb和 5 .2kb。二条序列均有开放阅读框架 (ORF) ,编码产物以α螺旋为主并含有部分片层结构和无规卷曲。结论 MAG 1和MAG 2在高低转移性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 ,二者的表达与高转移潜能具有相关性 ,提示MAG 1和MAG 2可能参与肿瘤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 克隆 肺癌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阻断MAPK信号通路并诱导HL-60细胞凋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颖 王生余 +3 位作者 侯春梅 徐元基 杜芝燕 于晓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acid)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瑞氏-姬姆萨染色和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方法,检测SAHA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acid)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瑞氏-姬姆萨染色和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方法,检测SAHA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方法测定HL-60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及多种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SAHA可以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经2μmol/L SAHA处理12-48小时,HL-60细胞显示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经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小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AHA作用HL-60细胞后caspase3被激活,其底物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发生剪切,细胞发生凋亡;对细胞凋亡相关信号转导通路P44/42 MAPK及PI3K/Akt检测结果表明,涉及MAPK信号通路的Raf及ERK激酶磷酸化受到明显抑制,而Akt及其下游mTOR激酶的活性没有明显改变。结论:SAHA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44/42 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是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SAHA MAPK 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凌贤龙 陆应麟 杜芝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损伤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获得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TT方法测定细胞长状态。结果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较...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损伤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获得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TT方法测定细胞长状态。结果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较之于其母本细胞系,具有更强的集落形成和侵袭能力,以及更明显的生长优势结论线粒体损伤可能参与了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肺癌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75与姜黄素联用阻断细胞生存信号通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芝燕 赵名 +2 位作者 徐元基 马健 于晓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MS-275+姜黄素组(1μmol/LMS-27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单用或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S-275和姜黄素单用都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杀伤DU145细胞;小剂量MS-275(1μmol/L)+姜黄素(20μmol/L)联用时能够协同杀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细胞48h后,细胞的生存率仅为45.9%;细胞周期检测表明MS-275和姜黄素联用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亚G1峰,提示DU145细胞被诱导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联合用药48h后,细胞内生存信号蛋白激酶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凋亡标志蛋白PARP发生剪切。结论 MS-275和姜黄素联用可以协同杀伤DU145细胞,并通过抑制细胞内Akt和ERK生存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75 姜黄素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丝分裂的灾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辉 于晓妉 +3 位作者 赵名 易欣 杜芝燕 徐元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曲古菌素(trichostatina A,TS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探讨HDACi杀伤肿瘤细胞的新机制。方法:将前列腺癌DC-145细胞分成不加药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0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曲古菌素(trichostatina A,TS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探讨HDACi杀伤肿瘤细胞的新机制。方法:将前列腺癌DC-145细胞分成不加药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00、200、300、400nmol/L)TSA加药组,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TSA对DU145细胞的杀伤效应,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U145细胞异常的有丝分裂现象,Western blotting检测TSA处理对DU145细胞某些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SA处理诱导DU145细胞发生有丝分裂,TSA处理24h后多核细胞数目由0.24%增加至1.21%。细胞周期计数结果显示,TSA处理后有丝分裂各期细胞比例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后末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出现多极纺锤体、染色体分离滞后等异常有丝分裂现象。TSA作用于DU145细胞后,能明显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的乙酰化,并诱导P21蛋白高表达。结论:TSA能够诱使DU145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变,其机制可能与TSA降低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强微管蛋白的乙酰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曲古菌素A 前列腺癌细胞 有丝分裂 灾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53AIP1的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云波 陆应麟 +5 位作者 贾海泉 徐元基 陈惠华 刘刚 王妍 杜芝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08-515,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53AIP1(p53-regulated apoptosis-inducing protein 1)基因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评估p53AIP1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携带p53AIP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53AIP1,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 目的:探讨外源性p53AIP1(p53-regulated apoptosis-inducing protein 1)基因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评估p53AIP1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携带p53AIP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53AIP1,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应用MTT比色法、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罗丹明染色以及电镜等观察外源性p53AIP1基因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小鼠皮下接种感染Ad-p53AIP1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观察Ad-p53AIP1对肿瘤细胞体内成瘤性的影响;建立4T1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直接瘤内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观察Ad-p53AIP1的抗肿瘤疗效。结果:感染Ad-p53AIP1的HepG2细胞能够高效表达P53AIP1蛋白。MTT检测显示Ad-p53AIP1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率达50%以上;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p53AIP1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罗丹明染色、电镜观察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ARP表达的检测均证实p53AIP1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凋亡。感染Ad-p53AIP1的肿瘤细胞体内成瘤受到非常明显的抑制(P<0.01),Ad-p53AIP1瘤体注射对移植瘤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检测证实Ad-p53AIP1对p53 mRNA表达无影响,能下调mdm2基因的表达;p53AIP1能上调P53蛋白的表达、下调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还影响P21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p53AIP1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反向调控P53蛋白、调控多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该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AIP1 肝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抗瘤效应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转移相关基因的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应麟 张金强 +8 位作者 陈惠华 孟宇宏 贾海泉 蔺会云 谭晓刚 刘刚 王妍 徐元基 杜芝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I0046-I0047,共2页
背景与目的围绕本实验室筛选鉴定的MAG-1,MAG-2,14—3—3f和PAR1等转移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在肿瘤转移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评估。方法MAG-1,MAG-2,14—3.3ζ黾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 背景与目的围绕本实验室筛选鉴定的MAG-1,MAG-2,14—3—3f和PAR1等转移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在肿瘤转移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评估。方法MAG-1,MAG-2,14—3.3ζ黾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以同源性人巨细胞肺癌细胞系PLA-801亚克隆得到的一对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细胞株为模型,结合cDNA微阵列(cDNA microarry)得到了99条在高转移性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和98条在低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从高转移性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中选择具有自主创新性的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MAG—1,MAG-2;从低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选出已知基因14.3.3ζ。PAR1是凝血酶受体基因。对以上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克隆和基因转染表达于肺癌细胞株,结合正反义和RNA干涉技术,检测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变化。并对其可能涉及的相关分子及信号传导路径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标本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消减杂交SSH 肿瘤转移 MTOR信号通路 RNA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1对人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24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强 孟宇宏 +6 位作者 蔺会云 刘刚 王妍 陈惠华 徐元基 杜芝燕 陆应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3-99,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转移相关基因-1(Pulmonary cancer 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AG-1)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与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基因MAG-1对肺巨细胞癌细胞的转移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24例肺癌... 背景与目的肺癌转移相关基因-1(Pulmonary cancer 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AG-1)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与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基因MAG-1对肺巨细胞癌细胞的转移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24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MAG-1的正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PLA801C和PLA801D,获得稳定表达相应序列的细胞株,观察稳定转染细胞的多种肿瘤转移相关能力的改变,并检测MAG-1对CD44、MMP-2等分子的影响,最后还检测了MAG-1在源于不同转移状况患者的肺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AG-1对细胞生长、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以及侵袭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细胞中CD44和MMP-2的表达;MAG-1mRNA在有转移的肺癌中的阳性率(7/12)高于其在无转移的肺癌标本中的阳性率(2/12)。结论MAG-1具有增强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功能,并且在转移性肺癌组织中其mRNA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是可能的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P基因稳定转染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诱发有丝分裂异常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莹 王妍 +4 位作者 张旭辉 陈国柱 杜芝燕 徐元基 于晓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63-767,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稳定高效表达E3泛素连接酶CHIP(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Hsp70-interactingprotein)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模型,以观察过表达CHIP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稳定高效表达E3泛素连接酶CHIP(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Hsp70-interactingprotein)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模型,以观察过表达CHIP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法成功建立了可稳定表达野生型CHIP及其TPR及U-box结构域缺失突变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克隆。对过表达CHIP的K562细胞用MTT法检测体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瑞氏-姬姆萨染色进行细胞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过表达野生型CHIP对K56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比率增加,CHIP对BCR-ABL激酶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但却明显导致细胞形态异常,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及异常核细胞数目增多,出现异常有丝分裂相等,提示CHIP分子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能具有调控作用。结论:野生型CHIP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P CML K562细胞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脱氧腺苷(2-CDA)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11
作者 汪长林 赵名 +2 位作者 马健 张琪 于晓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索2-氯脱氧腺苷(2-CDA)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375细胞,MTT比色法检测2-CDA对其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水平的变化。结... 目的探索2-氯脱氧腺苷(2-CDA)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375细胞,MTT比色法检测2-CDA对其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2-CDA对A375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48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4μmol/L;Annexin V/PI双染并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2-CDA能够明显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2-CDA能够显著下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2-CDA作用后细胞凋亡信号蛋白caspase-3发生剪切而活化,导致其下游蛋白PARP发生剪切而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2-CDA可通过抑制Stat3蛋白活性并激活Caspase-3而诱导A375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利屈滨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