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在大肠杆菌ST1b基因扩增及其基因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冯书章 刘晓明 +1 位作者 黄培堂 李丰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20,共2页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成功地扩增了产肠毒性大肠杆菌ST1b基因,在ST1b产量、活性和纯度上均满足了基因重组的要求。并利用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基因探针标记方法(基因扩增标记法),所制备的ST1b基因探针经相关菌菌落杂交试验证实具...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成功地扩增了产肠毒性大肠杆菌ST1b基因,在ST1b产量、活性和纯度上均满足了基因重组的要求。并利用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基因探针标记方法(基因扩增标记法),所制备的ST1b基因探针经相关菌菌落杂交试验证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对180株婴幼儿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52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和28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的基因诊断以及96株K99—ST1b基因重组转化菌的基因检测,菌落杂交阳性率分别为11/180、2/52、2/28和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ST1b基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99和ST_1双价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菌株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书章 许崇波 +6 位作者 刘子 黄培堂 刘晓明 孟锐奇 姚湘燕 李丰生 王玉炯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3期5-9,共5页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_1)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结构基因编码19个氨基酸,无免疫原性。作者以pSLM_(004)工程菌株为始发菌株,亚克隆ST_1基因,并将ST_1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_(99)菌毛抗原的pGK_(99)之K_(99)基因(pS...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_1)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结构基因编码19个氨基酸,无免疫原性。作者以pSLM_(004)工程菌株为始发菌株,亚克隆ST_1基因,并将ST_1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_(99)菌毛抗原的pGK_(99)之K_(99)基因(pSK_(219))和pUC_(18)多克隆位点中(pXST系列)。从而成功构建了能表达ST_1-K_(99)两种抗原的工程菌苗候选株pSK_(219)以及能表达ST_1抗原的工程菌株pXST。利用这两种基因重组株的表达产物制备了免疫原。经BALB/c鼠免疫效果研究证实,所构建的pS_(219)菌苗候选株安全无毒,且pSK_(219)中K_(99)基因赋于ST_1基因免疫原性。pSK_(219)免疫接种鼠血清及其初乳均可中和ST_1毒性(1个鼠单位),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pSK_(219)工程菌株作为菌苗候选株,为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多价工程菌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99 ST1 抗原 基因重组菌株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宫庭钰 关铮 +4 位作者 张卓梅 刘爱军 孙强 杨晓 李亚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8-149,159,I0002,共4页
目的建立雌激素受体β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β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平台。方法用外科手术方法对16只β基因敲除小鼠进行自体子宫移植,术后14d、21d取病灶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分... 目的建立雌激素受体β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β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平台。方法用外科手术方法对16只β基因敲除小鼠进行自体子宫移植,术后14d、21d取病灶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分析。结果建模成功率达95.8%,可形成明显囊肿,内含囊液,囊肿内壁有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长。结论应用本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转基因小鼠模型,便于研究雌激素受体β亚型及其相关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β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Red重组系统构建包装菌株DH-gIII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荣凯 王芃 王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是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良好手段,获得基因III缺陷的辅助噬菌体是构成SIP体系的关键。为制备基因III缺失的辅助噬菌体,利用λRed重组系统将完整的噬菌体基因III和氯霉素抗性基因整合到大肠埃希菌DH5α的染色体上组氨...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是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良好手段,获得基因III缺陷的辅助噬菌体是构成SIP体系的关键。为制备基因III缺失的辅助噬菌体,利用λRed重组系统将完整的噬菌体基因III和氯霉素抗性基因整合到大肠埃希菌DH5α的染色体上组氨酸操纵元位点构建包装菌株,经氯霉素抗性筛选并用PCR及组氨酸表型鉴定,获得包装菌株DH-gIII;将缺失功能基因III的缺陷型噬菌体基因组转化到包装菌株中培养制备辅助噬菌体,以集落形成试验来检测缺陷型噬菌体的感染能力,结果滴度可达到4.3×108,只具备一次感染力,表明包装菌株构建成功,能用来制备辅助噬菌体,有望用于SIP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菌株 RED重组系统 辅助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新型突变体克隆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周红 王国力 +1 位作者 黄培堂 黄翠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K10Q、R30I、S165W及K10Q/R30I/S165W4种t PA突变体。方法采用PCR重叠延伸法进行突变体的构建。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上述4种t PA突变体克隆质粒 ,测序结果表明构建完全正确。结论PCR重叠延伸法为构建突变体的可靠快捷的方法。
关键词 T-PA 突变体 克隆载体 质粒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