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年大鼠甲状腺γ线损伤效应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雪峰 郭力生 +3 位作者 涂开成 马柳舫 杨怡 刘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6-369,共4页
15日龄大鼠甲状腺γ线局部单次外照射后6周,观察和测量滤泡和滤泡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甲状腺辐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幼年大鼠甲状腺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0.5Gy照后即可出现显著性变化。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形... 15日龄大鼠甲状腺γ线局部单次外照射后6周,观察和测量滤泡和滤泡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甲状腺辐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幼年大鼠甲状腺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0.5Gy照后即可出现显著性变化。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形态计量学指标变化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甲状腺 幼年大鼠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化学反应方法制作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模型
2
作者 任晓鸥 宋琛 +2 位作者 韩素义 曹英敏 汪宝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Z2期58-62,共5页
静脉内注射光敏剂孟加拉玫红(Rose kengal,RB)后,将兔的左眼鼻侧光照6min,同眼的颞侧注射RB前光照6min作为对照,所有动物左眼的鼻侧出现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阻塞,颞侧无任何改变。在光照前和光照后1h及第1、3、7、14、21和28d进行荧光血管... 静脉内注射光敏剂孟加拉玫红(Rose kengal,RB)后,将兔的左眼鼻侧光照6min,同眼的颞侧注射RB前光照6min作为对照,所有动物左眼的鼻侧出现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阻塞,颞侧无任何改变。在光照前和光照后1h及第1、3、7、14、21和28d进行荧光血管造影、光镜和电镜检查。光照1h,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严重损伤或血管完全阻塞,管腔内有血小板聚集。在阻塞的血管周围有大面积荧光素渗漏。血管阻塞持续3d后出现再通;一周出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床的再灌注。网膜色素上皮和有髓神经纤维出现缺血性损伤,色素上皮一周开始恢复,而有髓神经纤维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该模型有利于缺血性眼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玫红 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