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病毒组装及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昆 王兰 +2 位作者 赵志虎 张彦 余国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4-2659,共6页
冠状病毒在近几十年中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病毒的组装与释放是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冠状病毒组装和释放机制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对冠状病毒组装包装机制、冠... 冠状病毒在近几十年中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病毒的组装与释放是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冠状病毒组装和释放机制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对冠状病毒组装包装机制、冠状病毒多种释放途径以及相应的靶向抗病毒药物进行阐述,为其应对冠状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结构蛋白 包装信号 液-液相分离 释放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研博 王健 +2 位作者 郑梦竹 刘良发 李山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研究模型,由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自我组装而成。它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经长期传代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因此类器官在构建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研究模型,由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自我组装而成。它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经长期传代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因此类器官在构建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食道、胃、肠、肝、胰、前列腺和乳腺等结构的类器官和相应的肿瘤类器官均已面世,开拓了体外培养的新平台。本文将对类器官的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三维培养 干细胞 药物筛选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32突变基因地域和人群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晓祎 黄红艳 孙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失突变时,其在细胞膜的表达量减少,导致HIV-1无法有效地入侵细胞。我们把这种突变的CCR5称为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近年来,通过对CCR5-△32的深入研究, AIDS的治疗获得很大进展。我们主要总结了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并且详细统计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该基因的分布情况,以期对AIDS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族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庆芳 王东澍 +2 位作者 吕宇飞 王恒樑 刘先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
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包括几个具有密切系统发育关系的芽胞杆菌物种,产生的毒素种类繁多,备受人们关注。质粒在菌株中的水平转移,会改变其表型、致病性和毒力,同时也带来分类的问题。通过综述几种蜡样芽胞杆菌毒... 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包括几个具有密切系统发育关系的芽胞杆菌物种,产生的毒素种类繁多,备受人们关注。质粒在菌株中的水平转移,会改变其表型、致病性和毒力,同时也带来分类的问题。通过综述几种蜡样芽胞杆菌毒素的结构特性、作用机制及其危害或生物应用,从质粒水平转移的角度介绍蜡样芽胞杆菌族成员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族 炭疽毒素 肠毒素 呕吐毒素 Cry毒素 致病机制 质粒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斯锦 潘超 +2 位作者 朱力 王恒樑 马莲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7-10,共4页
Toll样受体2(TLR2)是Toll样家族中识别配体范围最大的一类Toll样受体(TLR),能够识别包括脂蛋白、脂肽等成分在内的多种配体。通过这些配体激活后的TLR2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简要综述近年来对TLR2配体... Toll样受体2(TLR2)是Toll样家族中识别配体范围最大的一类Toll样受体(TLR),能够识别包括脂蛋白、脂肽等成分在内的多种配体。通过这些配体激活后的TLR2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简要综述近年来对TLR2配体激动剂作为潜在的疫苗佐剂及免疫类药物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在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优势将为解决疫苗研发中的多种挑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免疫反应 疫苗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73中和抗体抑制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家茏 杨晓莉 +2 位作者 张雪苗 杨小盼 魏从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8-1403,共6页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含量;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由ORO染色和HE染色进行观察;qRT-PCR检测肝组织ACC1、HMGR、TIMP1、TGF-β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和SR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P73中和抗体会降低由MCD饮食诱导的血清ALT、AST积累(P<0.001),提高血清TG、TC的水平(P<0.001);肝组织HGMR(P<0.001)、TGF-β(P<0.05)、ACC1(P<0.01)的基因表达水平和α-SMA(P<0.05)、SREBP1(P<0.0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下降,改善脂肪堆积。结论GP73中和抗体通过减缓肝脏纤维化进程,减轻肝脏脂质蓄积,抑制MCD诱导的NAFL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中和抗体 非酒精性脂肪肝 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调控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俊霞 王友亮 王征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8-1177,共10页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对细胞和生物体基因组一小段DNA进行定点修饰或者删除、插入的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基因功能调控、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和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中也逐渐显现出脱...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对细胞和生物体基因组一小段DNA进行定点修饰或者删除、插入的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基因功能调控、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和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中也逐渐显现出脱靶、基因毒性等副作用问题。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中核酸酶Cas9蛋白能通过与gRNA(guide RNA)结合特异性识别靶DNA并进行酶切反应,由于Cas9蛋白和gRNA在其自身活性、识别位点及结合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应用中可以通过对Cas9蛋白酶的活性以及与靶DNA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进行精准调控,主要调控方法包括使用光、温度和药物等调节Cas9融合蛋白、抗CRISPR蛋白、核酸类和小分子类化合物抑制剂的使用等,从而能有效地防范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和增强精准调控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际应用性。本文就目前如何精准调控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精准调控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类疾病治疗、作物育种、家畜遗传改良和防范生物技术缪用等提供借鉴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调控 抗CRISPR蛋白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研究
8
作者 袁璐 陈楠 +5 位作者 王东澍 吕宇飞 郭艳 陈杰 刘先凯 王恒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通过比较四种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确定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攻毒合适的动物模型。采用炭疽杆菌弱毒株A16Q1(pXO1-、pXO2+)和A16PI2(pXO1+、pXO2-)的芽胞对四种品系小鼠(DBA/2、K... 通过比较四种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确定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攻毒合适的动物模型。采用炭疽杆菌弱毒株A16Q1(pXO1-、pXO2+)和A16PI2(pXO1+、pXO2-)的芽胞对四种品系小鼠(DBA/2、KM、ICR和BALB/c)进行腹腔攻毒,记录小鼠死亡时间,计算LD50、绘制存活曲线并统计分析。运用较敏感的KM小鼠研究不同canSNP基因型毒素缺陷株(含pXO2拷贝数不同)芽胞的毒力差异。利用更为敏感的DBA/2小鼠评价S-层蛋白BA3338对荚膜缺陷株芽胞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品系小鼠中,毒素缺陷株芽胞的毒力均高于荚膜缺陷株芽胞的毒力。DBA/2小鼠对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剂量依赖关系最好,最为敏感,其次是KM小鼠,而ICR小鼠和BALB/c小鼠对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不敏感。确定了DBA/2小鼠和KM小鼠在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研究中的适用性。使用KM小鼠评价了不同canSNP基因型炭疽杆菌芽胞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canSNP基因型炭疽杆菌由于所含pXO2质粒拷贝数的差异导致芽胞的毒力不同。使用DBA/2小鼠评价了S-层蛋白BA3338缺失对炭疽杆菌芽胞毒力的影响,表明BA3338基因的缺失导致炭疽杆菌芽胞毒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弱毒株 小鼠品系 canSNP基因型 S-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p53的调节作用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海静 刘琪 +2 位作者 刘昱圻 程龙 陈韵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端粒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性。近年来发现,端粒磨损通过激活p53蛋白调节一系列分子变化,或可成为冠心病早期风险评估因子或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在冠心病中端粒-p53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P53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u元件在染色质三维结构层次上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超 沈文龙 +4 位作者 李平 张彦 曾晶 殷作明 赵志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4-261,共8页
染色质在细胞核内三维高级结构包括最底层的核小体、核小体组成的"串珠"结构、螺线管纤维结构、染色质/DNA环结构(chromatin/DNA loop)、拓扑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 TAD)等多层次结构。其中,TAD因在不同的... 染色质在细胞核内三维高级结构包括最底层的核小体、核小体组成的"串珠"结构、螺线管纤维结构、染色质/DNA环结构(chromatin/DNA loop)、拓扑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 TAD)等多层次结构。其中,TAD因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相对稳定且保守,被认为是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基本单元。Alu元件是一种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占据了较大比例的短散在重复元件,其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目前关于Alu元件功能上的研究尚不透彻。本研究对Alu元件与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Alu元件在染色质三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并通过染色质三维结构上的距离关系对Alu元件子族的演化流程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Alu元件参与的染色质间相互作用在高强度的染色质相互作用中的比例随着强度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Alu在染色质三维结构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Alu元件在染色质上相互作用的强度与进化上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表现在一维序列进化距离上比较接近的Alu元件在染色质的三维结构上也会彼此相互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三维结构 Alu元件 生物信息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炭疽气溶胶恐怖事件医学处置效果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斌 许晴 +3 位作者 叶玲玲 杜飞 祖正虎 郑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炭疽气溶胶恐怖事件医学处置效果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首先构建炭疽暴露后医学干预的决策树模型、关键资源消耗配置模型及不同干预措施下人群状态转移模型,从而形成一个资源约束下炭疽事件医学处置效果的评估框架。然后基... 目的构建一种炭疽气溶胶恐怖事件医学处置效果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首先构建炭疽暴露后医学干预的决策树模型、关键资源消耗配置模型及不同干预措施下人群状态转移模型,从而形成一个资源约束下炭疽事件医学处置效果的评估框架。然后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技术,以我国大城市遭受炭疽恐怖袭击为情景,分析评估52种干预策略对发病人数、峰值、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干预效果对介入延迟时间和资源储备量2个因素均敏感。在仿真案例中,当介入延迟时间为事发后1 h时,将资源储备量从25%提高到100%可减少约59.91%的死亡人数;当介入延迟时间为事发后145时,将资源储备量从25%提高到100%只能减少约7.33%的死亡人数。干预策略对发病人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影响很小,最大值为10.52 d,最小值为9.67 d;对峰值人数影响较大,最大值为255 072人,最小值为103 943人。结论建立了一种炭疽气溶胶恐怖事件医学处置效果的定量评估方法,在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策略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生物恐怖 医学干预 状态转移模型 仿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轻链肽类抑制剂CPI-1衍生物的合成及解毒活性评价
12
作者 徐书静 沈锦涛 +5 位作者 刘佳 黄悦 余硕 余云舟 孙黔云 戴秋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2-600,共9页
目的合成多肽CPI-1的N端或C端衍生物并进行活性评价,以获得活性更高、药动学性质更好的A型肉毒毒素(BoNT/A)轻链抑制剂。方法采用固相方法合成CPI-1 C端增加不同氨基酸的非长链衍生物〔CPI-1-L(1),CPI-I-GL(2),CPI-1-W(3),CPI-1-Y(4),CP... 目的合成多肽CPI-1的N端或C端衍生物并进行活性评价,以获得活性更高、药动学性质更好的A型肉毒毒素(BoNT/A)轻链抑制剂。方法采用固相方法合成CPI-1 C端增加不同氨基酸的非长链衍生物〔CPI-1-L(1),CPI-I-GL(2),CPI-1-W(3),CPI-1-Y(4),CPI-1-R(5),CPI-1-K(6)和CPI-1-E(7)〕及C端或N端引入长链脂肪酸的长链衍生物〔CPI-1-K(stearic)GG(8),CPI-1-LK(stearic)GG(9),CPI-1-LGK(stearic)GG(10),C_(8)-CPI-1(11),C_(12)-CPI-1(12),C_(14)-CPI-1(13)和C_(16)-CPI-1(14)〕。线性肽CPI-1及非长链修饰衍生物完成固相合成后,脱除保护基后在NH_(4)HCO_(3)溶液中氧化折叠成环状目标肽;CPI-1长链修饰衍生物线性肽完成固相合成后,在树脂上直接碘氧化关环,然后裂解。各粗肽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纯化后得到目标肽。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目标多肽对轻链片段LC424的抑制活性,HPLC测定多肽对胰蛋白酶酶解的稳定性。小鼠随机分为毒素组、毒素+CPI-1组及毒素+CPI-1衍生物组,①将生理盐水、5 mg·kg^(-1) CPI-1或CPI-1衍生物分别与2×LD_(50)(或2.5×LD_(50))BoNT/A孵育后ip给予小鼠,测定72 h内小鼠存活率;②以2×LD_(50) BoNT/A攻毒2和6 h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5 mg·kg^(-1) CPI-1或CPI-1衍生物进行解救,观察72 h内小鼠存活率。结果共合成14个CPI-1衍生物,其中7个非长链修饰衍生物,7个长链修饰衍生物,经质谱鉴定相对分子质量正确。LC424抑制实验结果表明,CPI-1 C端引入疏水氨基酸亮氨酸(CPI-1-L)、色氨酸(CPI-1-W)、酪氨酸(CPI-1-Y)及碱性氨基酸精氨酸(CPI-1-R)后,其对轻链的抑制活性(IC_(50)=0.06~0.15μmol·L^(-1))较CPI-1提高3.5~0.8倍(P<0.01),引入酸性氨基酸谷氨酸(Glu)(CPI-1-E)抑制活性(IC_(50)=1.26±0.28μmol·L^(-1))降低78.6%(P<0.01);C端或N端引入长链脂肪酸修饰后抑制活性(IC_(50)>1.36μmol·L^(-1))下降>80%(P<0.01)。酶降解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C端或N端引入长链脂肪酸修饰后,CPI-1-K(stearic)GG和C_(12)-CPI-1的8 h胰蛋白酶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P<0.01)。小鼠实验结果表明,2×LD_(50) BoNT/A与CPI非长修饰衍生物共孵育30 min后ip给予小鼠,与毒素组相比,毒素+CPI-1组小鼠72 h内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毒素+衍生物CPI-1-L,CPI-1-W,CPI-1-Y,CPI-1-R和CPI-1-K组小鼠72 h内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且与毒素+CPI-1组相比也均明显提高(P<0.05);2.5×LD_(50) BoNT/A与CPI长链修饰衍生物共孵育30 min后ip给予小鼠,与毒素组相比,毒素+CPI-1组及毒素+衍生物CPI-1-LK(stearic)GG、C_(12)-CPI-1、C_(14)-CPI-1和C_(16)-CPI-1组小鼠72 h内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毒素+衍生物CPI-1-K(stearic)GG,CPI-1-LGK(stearic)GG及C_(8)-CPI-1组无明显差异;与毒素+CPI-1组相比,毒素+衍生物各组均无明显差异。2×LD_(50) BoNT/A攻毒2和6 h后给予CPI衍生物进行解救,与毒素组相比,毒素+C_(12)-CPI组小鼠72 h内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毒素+CPI-1及其余衍生物组无明显差异;与毒素+CPI-1相比,毒素+各衍生物组小鼠72 h内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PI-1 C端引入疏水或碱性氨基酸可提高对轻链的抑制活性,C端脂肪链修饰衍生物抗酶解能力增强,N端月桂酸修饰衍生物在小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BoNT/A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轻链抑制剂 CPI-衍生物 抑制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是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形成的负调控分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鹏飞 刘辰瑜 +5 位作者 黄一诺 孙卓然 张揚易 黄红艳 王晨曦 王小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826,共8页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heterotypic cell-in-cell structure,heCICs)介导独特的非自主性细胞死亡,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等多种重要的病理学过程。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ethylenetetrahydrofolata dehydrogenase 2,MTHFD2)...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heterotypic cell-in-cell structure,heCICs)介导独特的非自主性细胞死亡,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等多种重要的病理学过程。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ethylenetetrahydrofolata dehydrogenase 2,MTHFD2)作为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本研究中,为了探究MTHFD2对heCICs形成能力的影响,首先应用活细胞染料对肝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分别进行标记,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进行拍摄分析建立heCICs模型。进一步通过RNAi技术瞬时敲低细胞中的MTHFD 2,结果显示,MTHFD 2敲低后,PLC/PRF/5和Hep3B分别与免疫细胞形成heCICs的能力显著升高(均P<0.01)。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MTHFD2重组表达质粒,进一步构建MTHFD2过表达细胞系;将过表达细胞系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检测MTHFD2过表达对heCICs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MTHFD2后heCICs形成率显著降低(均P<0.001)。综上,本研究表明,MTHFD2是heCICs形成的负调控因子,为靶向MTHFD2促进heCICs形成增强免疫细胞胞内杀伤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 肝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ke蛋白介导细胞融合程度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慕仪 张畅 +7 位作者 李辉龙 刘家茏 焉秋林 杨孟欣 黄麟飞 万禄明 钟辉 魏从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介导细胞融合的发生,为进一步探究新冠感染合胞体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致病机制,明确关键蛋白靶点,筛选干预合胞体形成的药物,笔者拟构建新冠S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程度的定量方法.利用pCDH-CMV-... 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介导细胞融合的发生,为进一步探究新冠感染合胞体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致病机制,明确关键蛋白靶点,筛选干预合胞体形成的药物,笔者拟构建新冠S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程度的定量方法.利用pCDH-CMV-MCS-EF1-Puro、pLV-CMV-MCS-3FLAG-IRES-Bla、S蛋白基因序列、ACE2基因序列、LacZ基因序列、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及同源重组酶构建慢病毒穿梭质粒pCDH-S,pCDH-ACE2,pLV-α与pLV-ω,利用该慢病毒质粒分别构建稳定表达S蛋白与ACE2蛋白的293FT和A549细胞系,随后利用pLV-α与pLV-ω慢病毒质粒分别感染上述稳定细胞系,构建出可以定量细胞融合程度的细胞系293FT-S_(1-56),A549-S_(1-56),293FT-ACE2△_(11-41),A549-ACE2△_(11-41).最后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鉴定上述融合定量细胞系中S蛋白与ACE2蛋白的过表达效果,并通过细胞共培养确定融合效果,用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定量细胞融合程度.结果显示,慢病毒载体和稳定细胞系构建成功,时间梯度、转染梯度实验显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定量灵敏度,并能用于卡莫司他(Camostat mesylate)和氯硝柳胺(Niclosamide)等药物抗融合效果的定量评价.成功构建的新冠病毒Spike蛋白介导细胞融合程度定量系统,可用于不同S蛋白突变体致融合能力评价和抗融合药物筛选评价,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PIKE蛋白 ACE2受体 细胞融合定量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甲醇脱氢酶在食甲基杆菌甲醇代谢中的作用
15
作者 郭雅卿 王东澍 +3 位作者 朱力 张惟材 刘颖 王恒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本研究以食葡糖食甲基杆菌MP688(Methylobacterium glucophilum MP688)的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高产突变株J1-1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组上找到两个甲醇脱氢酶(methanol dehydrogenase,MDH)基因mpq077... 本研究以食葡糖食甲基杆菌MP688(Methylobacterium glucophilum MP688)的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高产突变株J1-1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组上找到两个甲醇脱氢酶(methanol dehydrogenase,MDH)基因mpq0771和mpq2496。考察了Ca^(2+)及La^(3+)对菌体生长、PQQ合成、MDH表达及酶活力的影响,并研究两种酶在甲醇代谢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a^(2+)和La^(3+)均能促进J1-1菌体生长,且在菌体快速生长的情况下导致PQQ合成下降;Ca^(2+)存在时,菌株J1-1中mpq0771表达量较高,添加La^(3+)后mpq0771表达受到阻遏,但增强了mpq2496表达,菌体MDH总活力也有所提高;敲除菌J1-1Δmpq0771不能利用甲醇生长,添加La^(3+)后可利用甲醇生长并能合成PQQ,且能检测到MDH活性。mpq0771编码产物是Ca^(2+)依赖的MDH,mpq2496编码产物是严格依赖La^(3+)的MDH,且La^(3+)能够诱导mpq2496表达并替代mpq0771发挥甲醇脱氢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甲基杆菌 甲醇脱氢酶 吡咯喹啉醌 L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秀娟 于海威 +2 位作者 刘栋琦 赵晋彤 熊向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88,共6页
按大肠杆菌偏好优化密码子并合成高活性突变型srt A基因,构建Trx蛋白共表达载体pTIG-srtA,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低温诱导表达,通过Ni^(2+)柱亲和层析纯化SrtA蛋白,连接LH_N-LPETG和G-H_C蛋白检测SrtA蛋白活性。菌液PCR鉴定和测定序... 按大肠杆菌偏好优化密码子并合成高活性突变型srt A基因,构建Trx蛋白共表达载体pTIG-srtA,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低温诱导表达,通过Ni^(2+)柱亲和层析纯化SrtA蛋白,连接LH_N-LPETG和G-H_C蛋白检测SrtA蛋白活性。菌液PCR鉴定和测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构建pTIG-srtA载体成功;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SrtA蛋白的可溶性高表达,Ni^(2+)柱亲和层析后得到纯度大于95%的SrtA蛋白,LH_N-LPETG和G-H_C蛋白成功连接表明,原核系统表达纯化的SrtA蛋白具有良好的转肽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A 密码子优化 酶连接法 A型肉毒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振宇 武鸿彪 +6 位作者 刘宁 徐胤淇 周健 陈雪健 王伟 徐力善 袁旦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7,49,共6页
目的 使用三种造模方法以建立小鼠的原发性肝癌模型,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80只14~16日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DEN组、高剂量DEN组、DEN+CCl4组、对照组):低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25 mg/kg的二乙基亚硝胺(di... 目的 使用三种造模方法以建立小鼠的原发性肝癌模型,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80只14~16日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DEN组、高剂量DEN组、DEN+CCl4组、对照组):低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25 mg/kg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染毒;高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40 mg/kg的DEN染毒;DEN+CCl4组小鼠腹腔注射2 mg/kg的DEN染毒,两周后按20%浓度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按5 m L/kg剂量腹腔注射小鼠,每周给药2次共16周;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统计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各组小鼠在造模的第24周集中麻醉断颈处死后剖取肝,比较各组间肝的外观、肿瘤的数目及肿瘤的发生率,并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三个实验组的ALT(P<0. 001)、AST(P<0. 001)、GP73(P<0. 001)、AFP (P<0. 01)、肿瘤发生率(P<0. 001)和肿瘤数目显著增加(P<0. 001)。截止造模后的24周,低剂量DEN组小鼠死亡率为15%,肝癌发生率为35%;高剂量DEN组小鼠死亡率为30%,肝癌发生率为86%;DEN+CCl4组小鼠死亡率为20%,肝癌发生率为56%;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且肝未发现异常。结论 各实验组的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进行小鼠肝癌造模,但高剂量DEN组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的建立起高发生率且稳定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为小鼠肝癌造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小鼠模型 二乙基亚硝胺 四氯化碳 化学诱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hylovorus sp.J1-1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优化吡咯喹啉醌合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寇航 王艳梅 +4 位作者 李彤 薄明井 张惟材 熊向华 黎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通过构建Methylovorus sp.J1-1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genome scale of metabolic network model,GSMM),发掘能够提升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产量的发酵策略和相关靶基因。基于其注释的基因组和生化信息,构建J1-1的G... 通过构建Methylovorus sp.J1-1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genome scale of metabolic network model,GSMM),发掘能够提升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产量的发酵策略和相关靶基因。基于其注释的基因组和生化信息,构建J1-1的GSMM。再通过COBRApy预测可能使PQQ产量提高的氨基酸和潜在的靶基因并进行验证。构建了Methylovorus sp.J1-1的GSMM模型iKH584,共有584个基因,779个生化反应,121个交换反应与765个代谢产物,且可以用于后续模拟。根据iKH584模拟,外源添加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脯氨酸、过表达glyA与hps1以及敲除hps2基因,均具有促进PQQ合成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谷氨酸与脯氨酸时,PQQ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0.4%与22.9%;过表达基因glyA与hps1,PQQ产量分别提高20.6%与14.6%;敲除基因hps2,PQQ产量最高可达140.84 mg/L,提高了8.0%,这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构建的模型基本正确。最后,在5 L发酵罐进行J1-1△hps2的分批补料发酵,PQQ的产量为812.64 mg/L,比亲本菌株提高了11.1%。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指导J1-1的发酵和菌株改造,提高PQQ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ylovorus sp.J1-1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 吡咯喹啉醌 氨基酸 靶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VHL)的表达、纯化及结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娟 闫志凤 +4 位作者 叶棋浓 刘文鹏 朱祥 杨超 孙万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纯化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重组蛋白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PCR从人乳腺c DNA中获得VHL基因序列,该序列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中,得到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VHL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小量... 目的纯化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重组蛋白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PCR从人乳腺c DNA中获得VHL基因序列,该序列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中,得到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VHL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小量诱导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蛋白表达情况,使用GST微珠纯化该重组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验证其功能。结果获得的重组质粒可成功双酶切,基因测序表明VHL序列正确且无突变;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并小量诱导,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约56 000的重组蛋白; GST pull-down技术证明GST-VHL重组蛋白在体外具有结合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功能。结论纯化出GST-VHL重组蛋白并可与HIF-1α蛋白在体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BC307的分离鉴定及其RsiP蛋白的抗体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庆芳 刘丽娜 +4 位作者 刘先凯 吕宇飞 王恒樑 王东澍 邱泽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3-58,共6页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从食物中毒病人的食物残渣中分离到1株产呕吐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BC307,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性。抗SigP因子RsiP是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细菌...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从食物中毒病人的食物残渣中分离到1株产呕吐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BC307,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性。抗SigP因子RsiP是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细菌青霉素耐药的重要调控因子。该实验利用原核系统表达RsiP蛋白并利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RsiP蛋白在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中高度同源,在Western Blotting实验中RsiP抗血清与这3种菌的全菌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研究结果为探究RsiP对蜡样芽胞杆菌群细菌的青霉素耐药性调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分离鉴定 青霉素耐药 RSIP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