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钛合金TPMS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浩 杭平平 +7 位作者 于国际 苗成 张智美 王琦程 高龙 杨子臻 党伟 姜春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探究增材制造钛合金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PMS)材料在防护领域的应用,设计了不同相对密度的IWP(I-wrapped package)型曲面力学超材料,采用激光选区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钛合金极... 为探究增材制造钛合金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PMS)材料在防护领域的应用,设计了不同相对密度的IWP(I-wrapped package)型曲面力学超材料,采用激光选区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钛合金极小曲面结构试样,采用单轴面内压缩力学试验和直接撞击式霍普金森杆(DIHB)系统方法,研究其准静态及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相对密度范围内,IWP力学超材料的初始峰值应力和平台应力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比吸能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增值递减。不同相对密度的IWP力学超材料在静态试验中的变形模式相似,出现倾斜剪切带和应力下降的现象。比较结构静动态力学特性发现,IWP力学超材料在高应变率下表现出一定的应变率敏感性,高应变率下结构的初始峰值应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为TPMS力学超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周期极小曲面力学超材料 准静态压缩 变形模式 动态冲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高闯 牟晓明 +6 位作者 王思嘉 于楷鸿 于永波 王洪林 郭建斌 曹剑武 刘发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统地总结了烧结工艺,包括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对AlON原料粉体和陶瓷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对AlON透明陶瓷光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AlON透明陶瓷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N透明陶瓷 AlON粉体制备方法 烧结工艺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SiC颗粒增强AlMgScZr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3
作者 马国楠 张乐 +4 位作者 欧阳 史利军 鲁仁义 程英晔 陈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硬度高、切削加工难度大的特点。为了实现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形,该文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10%(体积分数)微米级SiC颗粒增强AlMgScZr复合材料,建立了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率与复合材料成形质...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硬度高、切削加工难度大的特点。为了实现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形,该文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10%(体积分数)微米级SiC颗粒增强AlMgScZr复合材料,建立了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率与复合材料成形质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试验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探讨了微米级SiC颗粒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铝基复合材料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铺粉层厚为30μm、扫描间距为0.12mm、激光功率为260W、扫描速率为1000mm/s的工艺参数下,可获得成形质量最佳的SiC/AlMgScZr复合材料,其致密度可达99.81%;激光熔覆过程中,SiC颗粒与Al基体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界面反应,SiC颗粒尖角明显钝化,原位生成的微米级针状Al4SiC4条带与残余SiC颗粒形成混合增强结构;时效态SiC/AlMgScZr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379MPa、延伸率为12%、弹性模量为84 GPa,其断裂形式为Al基体的韧性断裂和Al4SiC4相的脆性解理断裂,大量交错分布的针状Al4SiC4条带是材料发生过早失效断裂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铝基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界面反应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透明装甲迎弹层冲击破坏特性及抗弹机理研究
4
作者 王思嘉 于楷鸿 +6 位作者 牟晓明 高闯 于永波 梁家毅 刘博文 张恒郡 刘发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4,共9页
单晶氧化铝(蓝宝石)是一种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透明防护材料,在低面密度和高防护透明装甲方面具有大的应用价值。为了探究蓝宝石透明装甲的破坏机制和抗弹机理,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了穿甲燃烧弹侵彻蓝宝石透明复合装甲的... 单晶氧化铝(蓝宝石)是一种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透明防护材料,在低面密度和高防护透明装甲方面具有大的应用价值。为了探究蓝宝石透明装甲的破坏机制和抗弹机理,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了穿甲燃烧弹侵彻蓝宝石透明复合装甲的瞬态过程。通过分析迎弹层的裂纹扩展形式,研究了蓝宝石和玻璃迎弹层抗穿甲燃烧弹侵彻的破坏特性及迎弹层厚度对其抗弹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2.7 mm穿甲燃烧弹侵彻下,蓝宝石迎弹层径向裂纹扩展速度为2512.8 m/s,裂纹末端分叉形成树枝状裂纹簇。当蓝宝石厚度从6 mm增至8 mm时,裂纹扩展速度降至2274.1 m/s,透明装甲迎弹层抗弹能力提高。结合碎片显微组织分析,揭示了蓝宝石透明装甲迎弹层微观结构-宏观破坏特性-抗弹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迎弹层裂纹萌生、裂纹扩展、破碎失效的抗弹机理。为迎弹层材料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也为蓝宝石透明复合装甲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迎弹层 高速摄影 穿甲燃烧弹 冲击破坏 抗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烧结制备稀土氧化镥增强氮化硅陶瓷研究
5
作者 孙孟勇 曲俊峰 +3 位作者 李国斌 王雯龙 孙淑丽 冯莹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氮化硅(Si_(3)N_(4))陶瓷具耐高温、高强度、抗热震等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高温和极端环境下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部件,成为高温结构材料的理想候选材料。如何提高氮化硅陶瓷的综合高温性能是其在热端部件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氮化硅(Si_(3)N_(4))陶瓷具耐高温、高强度、抗热震等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高温和极端环境下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部件,成为高温结构材料的理想候选材料。如何提高氮化硅陶瓷的综合高温性能是其在热端部件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常规氧化铝、氧化钇等烧结助剂体系的氮化硅陶瓷在1 100℃以上性能衰减严重。鉴于此,需要开发具有高熔点晶界相的烧结助剂体系,本工作采用气压烧结制备稀土氧化镥(Lu_(2)O_(3))增强氮化硅(Si_(3)N_(4))陶瓷。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氮气压力、保温时间的增加,陶瓷的体积密度由2.85增加至3.3 g/cm^(3),线收缩率由14.2%增加至20.6%,失重由0.9%增加至1.4%,弯曲强度由400增加到720 MPa;XRD分析表面,材料主相为β-Si_(3)N_(4),并伴随Lu_(2)SiO_(5)、Lu_(2)Si_(2)O_(7)与Lu4Si_(2)O_(7)N_(2)稀土硅酸盐生成;SEM分析表明,氮化硅晶粒在烧结过程中逐步生长并实现致密化。本工作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耐高温陶瓷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烧结 氮化硅 弯曲强度 氧化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涂层刀具铣削堆焊合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尹亮 赵红瑞 李海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234,241,共6页
对试验堆焊合金合理加工参数与涂层刀具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逆变直流焊机与特制的含稀土药皮耐磨堆焊焊条在试板表面进行堆焊焊接,采用数控铣床分组加工试验堆焊合金,分别对堆焊层进行了成分检测与金相组织分析,对试验用APMT1604P... 对试验堆焊合金合理加工参数与涂层刀具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逆变直流焊机与特制的含稀土药皮耐磨堆焊焊条在试板表面进行堆焊焊接,采用数控铣床分组加工试验堆焊合金,分别对堆焊层进行了成分检测与金相组织分析,对试验用APMT1604PDER型硬质合金涂层刀具进行了金相分析、电镜形貌观测以及能谱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及加工量条件下刀具涂层与内部基体铣削表面特征以及磨损分析。数控铣床采用4齿刀盘时,相同每齿进给量试验堆焊合金材料的合理加工参数为Vc:0.085r/min,ft:≤0.05mm/min,ap:≤0.2mm。试验刀具的表面涂层为AlTiN类型,刀具基体材料主要为500nm~2μm不规则碳化钴、碳化钨合金粉末组成;试验刀具的失效形式:初期为磨粒磨损,中期与后期以黏结磨损与扩散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涂层 刀具 堆焊 组织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P)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压缩性能及损伤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法和 田时雨 +1 位作者 王建军 宋顺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用气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 4 0 %~ 5 0 %Al2 O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使用了四种不同尺寸的Al2 O3颗粒 ,其平均粒径分别为 5、10、30和 6 0 μm。测定了这些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压缩性能 ,并通过材料压缩前后密度变化的测量 ,定... 用气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 4 0 %~ 5 0 %Al2 O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使用了四种不同尺寸的Al2 O3颗粒 ,其平均粒径分别为 5、10、30和 6 0 μm。测定了这些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压缩性能 ,并通过材料压缩前后密度变化的测量 ,定量表征了材料的累计损伤。结果表明 ,与基体材料相似 ,这些复合材料表现了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 ;当增强颗粒平均粒径小于 6 0 μm时 ,材料的累计损伤基本与应变率无关 ,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应变。材料中颗粒的破裂主要是由颗粒间的作用引起的。较小尺寸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流动应力和较小的累计损伤 ,并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 ,材料的流动应力和损伤率都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金属基复合材料 浸渗工艺 压缩变形 应变率敏感性 内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TiC/AlMgScZr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国楠 樊子煜 +4 位作者 杨鹏伟 钟亮 郭维敏 张乐 郑顺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7,共7页
为了获得组织均匀且高致密的TiC/AlMgScZr复合材料,用低能球磨技术将50 nmTiC增强颗粒和15~53μm铝合金粉末进行预分散处理,基于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研究激光能量密度、功率和扫描速率对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层厚为30μ... 为了获得组织均匀且高致密的TiC/AlMgScZr复合材料,用低能球磨技术将50 nmTiC增强颗粒和15~53μm铝合金粉末进行预分散处理,基于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研究激光能量密度、功率和扫描速率对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层厚为30μm、扫描间距为0.12 mm、激光功率为280 W、扫描速率为800 mm/s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成形质量最佳的复合材料,其致密度为99.49%。显微组织表征发现,沉积态复合材料中存在少量的Al3(Sc、Zr)相,无界面反应产物和其他杂质。复合材料平均晶粒尺寸为720 nm,TiC颗粒使热影响区的晶粒明显细化,呈均匀的等轴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铝基复合材料 球磨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性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石智成 孙凌夫 +4 位作者 李海豹 孙全喜 刘泽林 宋亚辉 白晓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7-1273,共7页
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隐身材料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单一隐身材料,所以兼容复合隐身材料就成了研究重点。本文从材料的角度上介绍了雷达、红外、激光及兼容隐身原理,揭示了兼容隐身的方法,对现有雷达红外、激光红外、... 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隐身材料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单一隐身材料,所以兼容复合隐身材料就成了研究重点。本文从材料的角度上介绍了雷达、红外、激光及兼容隐身原理,揭示了兼容隐身的方法,对现有雷达红外、激光红外、激光雷达和雷达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原理做了简述,并对未来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做了总结与展望,并指出质轻、料薄、智能、宽波带、强吸收是未来隐身材料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隐身原理 兼容隐身原理 兼容隐身材料 宽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星宇 刘红伟 田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2-430,共9页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因其焊接过程中较低的热输入和低飞溅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CMT技术的历史由来、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进行简要回顾;并且罗列了各种CMT技术类别。对于CMT技术最近以来在同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因其焊接过程中较低的热输入和低飞溅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CMT技术的历史由来、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进行简要回顾;并且罗列了各种CMT技术类别。对于CMT技术最近以来在同种金属焊接、异种金属焊接和增材制造三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一些CMT辅助手段的应用。最后,对CMT技术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 同种金属焊接 异种金属焊接 电弧增材制造 CMT辅助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研究
11
作者 王新瑞 赵金茹 李胜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03-503,共1页
铝基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研究王新瑞赵金茹李胜杰(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包头014034)复合材料中纤维(长纤维、短纤维、颗粒)与基体界面是增强或增韧复合材料的关键,界面是纤维和基体连接的桥梁,既实现载荷的传递,又是热膨胀... 铝基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研究王新瑞赵金茹李胜杰(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包头014034)复合材料中纤维(长纤维、短纤维、颗粒)与基体界面是增强或增韧复合材料的关键,界面是纤维和基体连接的桥梁,既实现载荷的传递,又是热膨胀及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的发源地。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铝基 界面 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正交相界处的PLZST反铁电陶瓷电性能研究
12
作者 申震 夏翔 +4 位作者 李怡 李荣 杨晓禹 程英晔 史秀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采用固相法烧结制备(Pb_(0.97)La_(0.02))(Zr_(y)Sn_(1-x-y)Ti_(x))O_(3)反铁电陶瓷样品(x=0.01,0.03,0.05,0.07;y值沿La^(3+)掺杂PZST三元相图反铁电相界处取得),系统研究了B位不同Ti含量对PLZST体系反铁电陶瓷结构、微观形貌、铁电、... 采用固相法烧结制备(Pb_(0.97)La_(0.02))(Zr_(y)Sn_(1-x-y)Ti_(x))O_(3)反铁电陶瓷样品(x=0.01,0.03,0.05,0.07;y值沿La^(3+)掺杂PZST三元相图反铁电相界处取得),系统研究了B位不同Ti含量对PLZST体系反铁电陶瓷结构、微观形貌、铁电、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PLZST反铁电陶瓷为简单钙钛矿(ABO_(3))结构;且随Ti含量增加,其晶粒尺寸、陶瓷致密度均增大,材料最大极化强度相应提高,同时耐击穿电场强度有所降低;在B位Ti的质量分数为5%时储能特性最佳(W_(re)=1.7 J/cm^(3),η=90.14%);同时,该系列陶瓷具有良好的介电温度稳定性(350℃时介电损耗低于5%)和介电频率稳定性(测试频率在1MHz时介电常数变化率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陶瓷 PLZST 组分调节 反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微观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13
作者 周迅 王洪武 +4 位作者 王旭升 王正 曲俊峰 孙孟勇 潘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陶瓷在长时高温和高应力下工作时会发生蠕变,蠕变损伤累积将最终导致失效发生。蠕变损伤的演化与陶瓷的微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立陶瓷材料的微观有限元模型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系。以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 陶瓷在长时高温和高应力下工作时会发生蠕变,蠕变损伤累积将最终导致失效发生。蠕变损伤的演化与陶瓷的微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立陶瓷材料的微观有限元模型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系。以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三维晶体沉积数值模型,结合Monte Carlo Potts结晶生长模型对氮化硅陶瓷的烧结过程进行模拟,力求还原氮化硅陶瓷的动态生长过程以及结晶后晶体大小、形状、取向分布以及空洞的大小、形状、分布等微观结构特征。基于该模拟生成的几何边界描述自动生成Python脚本,在有限元软件中完成建模。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对氮化硅陶瓷的统计弹性常数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相对误差约为4.5%,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沉积算法 动态模型 Monte Carlo Potts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型有机硅缓蚀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强 魏伦 +9 位作者 崔艳芳 郑双 严文荣 王锋 刘少武 李梓超 于慧芳 姚月娟 刘波 马方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为了研究缓蚀剂组分及添加条件对发射药性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含新型有机硅的缓蚀剂材料;采用烧蚀管法,对比石蜡+TiO2型缓蚀剂,研究了新型有机硅缓蚀剂的静态降烧蚀效果;采用密闭爆发器研究了不同缓蚀剂添加条件对高能硝胺发射药点... 为了研究缓蚀剂组分及添加条件对发射药性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含新型有机硅的缓蚀剂材料;采用烧蚀管法,对比石蜡+TiO2型缓蚀剂,研究了新型有机硅缓蚀剂的静态降烧蚀效果;采用密闭爆发器研究了不同缓蚀剂添加条件对高能硝胺发射药点火和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14.5mm弹道枪和壁温测试装置,研究不同缓蚀剂添加条件对膛壁温度、内弹道性能和枪口烟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新型有机硅的缓蚀剂,降烧蚀效果更为显著;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压力峰值、弹丸初速也会产生小幅下降,但总体影响幅度较小;添加缓蚀剂后,射击过程膛壁峰值温度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缓蚀剂质量分数为3%时,对身管壁温降低幅度可达17.1%,且产生的枪口烟雾量较少;在缓蚀剂质量分数为5%时,缓蚀剂添加过量,枪口产生较大烟雾。该缓蚀剂及添加条件有望应用于低烧蚀发射药配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降烧蚀 有机硅缓蚀剂 身管壁温 发射药 烟雾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增韧SiC-B_(4)C-ZrB_(2)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5
作者 王雯龙 刘凯 +4 位作者 王红杰 陈刚 田兆永 谭波 李俊莹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3,共7页
为了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自增韧SiC-B_(4)C-ZrB_(2)复相陶瓷,以SiC、B_(4)C、ZrO_(2)和石墨碳微粉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烧结经2200℃保温2 h制备SiC-B_(4)C-ZrB_(2)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ZrO_(2)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60%、10.... 为了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自增韧SiC-B_(4)C-ZrB_(2)复相陶瓷,以SiC、B_(4)C、ZrO_(2)和石墨碳微粉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烧结经2200℃保温2 h制备SiC-B_(4)C-ZrB_(2)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ZrO_(2)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60%、10.90%、15.93%、20.69%和25.25%)对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ZrO_(2)的添加有助于烧结致密化,并促进SiC晶粒异向生长,形成了独特的多模态晶粒互锁显微结构,显著提升材料的损伤容限。2)随着ZrO_(2)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相对密度、弯曲强度和硬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ZrO_(2)加入量为10.90%(w)时,相对密度最高,可达98.23%,维氏硬度和弯曲强度达到峰值,分别为29.7 GPa和443 MPa。此外,ZrO_(2)加入量为15.93%(w)时,试样展现出最高的断裂韧性,可达6.43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 复相陶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志强 夏向东 +1 位作者 李建国 王来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0-23,共4页
通过焊条药皮向1Cr18Ni9Ti不锈钢焊缝中过渡稀土,用高温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稀土对焊缝耐内蒙古天然碱苛化烧碱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焊条药皮配方和焊接工艺可使稀土元素过渡到焊缝金属中,适量稀土元素改变了... 通过焊条药皮向1Cr18Ni9Ti不锈钢焊缝中过渡稀土,用高温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稀土对焊缝耐内蒙古天然碱苛化烧碱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焊条药皮配方和焊接工艺可使稀土元素过渡到焊缝金属中,适量稀土元素改变了不锈钢焊接接头阳极极化曲线的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天然碱 稀土 焊接接头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冲击力学性能及冲击诱发相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顺成 丁桂保 +1 位作者 田时雨 王建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2,共7页
选择了 3 0 1、3 0 4不锈钢材料实验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应变率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冲击力学性能及冲击诱发马氏体相变 ,测试了这两种材料受冲击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冲击 相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铀合金材料自锻弹丸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顺成 高平 才鸿年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51-955,共5页
 利用SPH(SmoothParticleHydrodynamic)算法对贫铀合金材料自锻弹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中使用了人造爆轰压力,即给定了爆轰压力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 为了描述材料在高压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材料模型采用了Johnson_Coo...  利用SPH(SmoothParticleHydrodynamic)算法对贫铀合金材料自锻弹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中使用了人造爆轰压力,即给定了爆轰压力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 为了描述材料在高压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材料模型采用了Johnson_Cook关系· 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自锻弹丸的飞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锻弹丸 爆轰 SPH算法 人造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γ-TiAl合金粉末热等静压数值模拟及显微组织调控
19
作者 高文强 楚玉东 +4 位作者 郭亚山 周东妍 刘艳 冯菁铭 王艺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传统铸造工艺制备TiAl合金存在成分偏析、组织不均匀及易开裂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粉末热等静压法制备TiAl合金,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了TiAl合金粉末体在热等静压过程中致密度变化规律,以及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 传统铸造工艺制备TiAl合金存在成分偏析、组织不均匀及易开裂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粉末热等静压法制备TiAl合金,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了TiAl合金粉末体在热等静压过程中致密度变化规律,以及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等静压工艺1280℃/170 MPa/4 h条件下,TiAl合金锭无裂纹、孔洞等缺陷,主要由细小α_(2)和γ晶粒组成,呈近γ组织特征。粉末体芯部和边角区域致密度变化滞后于边部。结合简单热处理工艺可调控出双态和片层组织特征,合金显微硬度由初始态329.5HV最高提升至482.5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热等静压 TIAL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80-Ce0.9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雅仙 马冰 +3 位作者 石磊 张迎迎 王英 杜乐一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提高铸态AZ80镁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焊接85 mm厚的AZ80-Ce0.9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万能试验机等研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晶粒细小,尺寸为5~10μm,晶... 为提高铸态AZ80镁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焊接85 mm厚的AZ80-Ce0.9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万能试验机等研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晶粒细小,尺寸为5~10μm,晶内存在点状Al3Ce相,其尺寸和数量均小于母材,且焊缝区硬度高于母材,平均硬度为66.94HV;焊接接头拉伸断裂均发生在母材位置,抗拉强度、伸长率为184.6 MPa、5.2%;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呈解理台阶和韧窝状特征的混合断裂形式;添加Ce可提高AZ80-Ce0.9镁合金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AZ80镁合金 CE 真空电子束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