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冰环境下运动体入水空泡演化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鹿麟 杨鹏杰 +3 位作者 刘澜洋 邹瑞 陈凯敏 胡彦晓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3,共7页
为研究随机冰场对运动体入水过程的影响,引入随机冰场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碎冰环境下的运动体垂直入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无冰环境与碎冰环境下的运动体入水过程中的差异,入水过程分为入水冲击阶段和带空泡运动阶段两个阶段进行研究,... 为研究随机冰场对运动体入水过程的影响,引入随机冰场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碎冰环境下的运动体垂直入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无冰环境与碎冰环境下的运动体入水过程中的差异,入水过程分为入水冲击阶段和带空泡运动阶段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得到了碎冰环境下运动体入水的空泡演化特性;通过对比不同碎冰密度下运动体入水的空泡演化过程,总结得出了碎冰密度对于运动体空泡演化特性以及入水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入水冲击阶段,与无冰环境相比,碎冰环境下同一深度处空泡直径较大并且空泡扩张持续的时间更长;在带空泡运动阶段,碎冰阻碍了空泡收缩,空泡收缩时间延长;相比于无冰环境,空泡直径与空泡长度均较大,产生的溃灭尾迹更加严重;随着碎冰密度的增加,空泡的闭合长度和最大直径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空泡表面闭合的时间也相应推迟,运动体速度衰减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体 垂直入水 碎冰环境 空泡演化 入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AP羟基类型比率与固化反应速率研究
2
作者 张晶 杨荣杰 +8 位作者 倪志辉 冯亚亚 郑国鹏 王艳学 孙建军 刘晓晗 张建伟 崔丽萍 张安杰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08,I0004,共8页
为量化支化聚叠氮缩水甘油醚(B-GAP)羟基类型比率与固化反应速率,鉴于B-GAP中伯羟基与亚甲基(—CH_(2)—)相连,仲羟基与次甲基(—CH—)相连,伯羟基、仲羟基与异氰酸酯发生聚氨酯化反应后,—CH_(2)—和—CH—在核磁氢谱中的化学位移差别... 为量化支化聚叠氮缩水甘油醚(B-GAP)羟基类型比率与固化反应速率,鉴于B-GAP中伯羟基与亚甲基(—CH_(2)—)相连,仲羟基与次甲基(—CH—)相连,伯羟基、仲羟基与异氰酸酯发生聚氨酯化反应后,—CH_(2)—和—CH—在核磁氢谱中的化学位移差别明显,故通过核磁氢谱中—CH_(2)—和—CH—的强度计算伯羟基和仲羟基的比率。合成了B-GAP中伯羟基小分子类结构化合物M_(1)、仲羟基小分子类结构化合物M_(2),采用原位变温核磁测试这两种化合物与对甲基苯异氰酸酯反应速率。结果表明:M_(1)、M_(2)中—CH_(2)—和—CH—的化学位移分别为3.74~3.58(多重峰)、3.96~3.91(多重峰);M_(1)或M_(2)和对甲苯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与羟基浓度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M_(1)、M_(2)的反应速率常数在25、30、35、40℃下分别为0.038、0.0095,0.088、0.0146,0.114、0.0219,0.172、0.0272,伯羟基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所得结果可为B-GAP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控制、产品选择及结构优化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AP 聚氨酯化反应 羟基类型 固化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水攻角弹丸倾斜入水弹道特性研究
3
作者 胡彦晓 鹿麟 +2 位作者 杨哲 侯宇 程勇东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9,共13页
为研究入水攻角对弹丸倾斜入水性能的影响,基于高速摄影技术开展多工况弹丸倾斜入水试验,研究入水攻角对弹丸入水空泡演化及运动的影响,并基于有限体积法及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弹丸倾斜入水数值方法,对比分析入水攻角为0°、±0.5&... 为研究入水攻角对弹丸倾斜入水性能的影响,基于高速摄影技术开展多工况弹丸倾斜入水试验,研究入水攻角对弹丸入水空泡演化及运动的影响,并基于有限体积法及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弹丸倾斜入水数值方法,对比分析入水攻角为0°、±0.5°、±1.5°、±2.5°、±3.5°时弹丸入水运动稳定性及受力特性,并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入水攻角为正时,弹丸入水后沿逆时针偏转并向上侧偏移;入水攻角为负时则沿顺时针偏转并向下侧偏移;入水攻角为零时弹丸运动比较稳定。随着入水攻角的绝对值逐渐增大,相同时刻弹丸偏移量及偏转角的绝对值均呈递增趋势,弹丸发生尾拍的时刻逐渐提前,且当绝对值相同时,入水攻角小于0°会使弹丸更快发生第一次尾拍,弹丸入水稳定性更差。受入水攻角影响,入水前期弹丸阻力及升力均会剧烈振荡,随着入水攻角逐渐增大,弹丸升力呈现递减趋势,而阻力受入水攻角影响不是很明显,只有在攻角为−3.5°工况下阻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入水 入水试验 数值模拟 入水攻角扰动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浮冰环境下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实验研究
4
作者 杨帅 鹿麟 +2 位作者 胡彦晓 杨哲 陈凯敏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为探究破碎浮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入水空泡演化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不同破碎浮冰覆盖密度下结构物倾斜入水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碎冰覆盖密度工况下的结构物倾斜入水过程,获得了碎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的影响... 为探究破碎浮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入水空泡演化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不同破碎浮冰覆盖密度下结构物倾斜入水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碎冰覆盖密度工况下的结构物倾斜入水过程,获得了碎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冰环境相比,当空泡扩张时,破碎浮冰通过阻碍液面流体向外扩张,致使空泡直径减小;而空泡闭合时,碎冰会阻碍液面流体向内收缩,延长空泡扩张时间,此时空泡内空气总量增加,空泡内外压差减小,最终导致空泡闭合延迟。碎冰覆盖密度较小的工况在空泡溃灭时会出现指向空泡内部的射流。随着碎冰覆盖密度的逐渐增大,其对液面流体向内收缩的阻碍作用逐渐增强,进一步延迟了空泡的闭合时间,空泡的长度和最大直径也相应增大。此外,碎冰覆盖密度较大的工况下,流体的无规则冲击使得空泡壁出现褶皱。随着结构物入水深度的增加,空泡在环境压力作用下会出现深颈缩现象;随着碎冰覆盖密度的逐渐增大,结构物的水下运动速度相较于无冰环境呈现更快的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冰环境 倾斜入水 入水实验 空泡演化 结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与HMX在硝酸酯体系下的共晶现象
5
作者 郑晓林 左国平 张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3,I0006,共6页
通过固体推进剂加速老化贮存试验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模量、伸长率均出现降低,说明推进剂力学性能呈现劣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揭示推进剂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基于溶剂法制备了CL-... 通过固体推进剂加速老化贮存试验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模量、伸长率均出现降低,说明推进剂力学性能呈现劣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揭示推进剂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基于溶剂法制备了CL-20/HMX共晶,开展了CL-20和HMX在硝酸酯体系下的共晶现象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对共晶的形貌、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分离法从推进剂老化后表面提取出一种新的晶体,采用SEM、XRD、FTIR对新晶体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L-20与HMX在硝酸酯黏合剂中发生溶解后晶型未发生改变,高温加速老化过程中CL-20和HMX形成了共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CL-20 HMX 硝酸酯类推进剂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润滑条件下工艺参数对Al6063金刚石线切表面粗糙度影响
6
作者 高永华 吕涵 +3 位作者 杜倡 武胜 李士鹏 秦旭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2,共5页
金刚石线锯因具有超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切削各种硬质材料,因加工过程摩擦较为剧烈,通常加冷却润滑介质,但一些特殊需求下,铝合金需要线切时无法施加冷却液。基于单因素试验法,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了Al6063材料的线锯试验,分析了加... 金刚石线锯因具有超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切削各种硬质材料,因加工过程摩擦较为剧烈,通常加冷却润滑介质,但一些特殊需求下,铝合金需要线切时无法施加冷却液。基于单因素试验法,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了Al6063材料的线锯试验,分析了加工表面不同区域粗糙度的分布规律以及配重、线速度与进给速度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工面中间位置表面粗糙度最大;在试验范围内配重越大,对应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金刚石线锯线速度越大,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进给速度越小,所对应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试验结果对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线锯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白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侵彻平面薄靶板等效模型建立与仿真模拟
7
作者 肖有才 王海 +2 位作者 范晨阳 邹宇 韩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43-250,共8页
基于极限穿透速度相等原则,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推导出适用于不同钢材薄靶板抗尖卵形弹侵彻的等效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12.7 mm穿甲弹芯垂直侵彻30CrMnSi靶板和45号钢靶板过程进行仿真,对得到的等效厚度进行拟合,确定30CrMnSi... 基于极限穿透速度相等原则,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推导出适用于不同钢材薄靶板抗尖卵形弹侵彻的等效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12.7 mm穿甲弹芯垂直侵彻30CrMnSi靶板和45号钢靶板过程进行仿真,对得到的等效厚度进行拟合,确定30CrMnSi靶板和45号钢靶板等效模型系数。并对30CrMnSi靶板和其等效的45号钢靶板进行12.7 mm穿甲弹芯侵彻试验,两者极限穿透速度误差小于2.7%,验证了等效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可为子弹侵彻火箭发动机等效试验中等效靶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穿透速度 弹体侵彻 平面薄靶板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煤样典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云红 余天骄 +5 位作者 周小计 管今哥 郑永秋 张成飞 程博 杨婷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5-1512,共8页
为了准确检测煤样的各种元素含量、灰分和发热量等工业指标,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行煤样的光谱强度信息采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聚集在样品表面,分析等离子体释放出的元素谱... 为了准确检测煤样的各种元素含量、灰分和发热量等工业指标,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行煤样的光谱强度信息采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聚集在样品表面,分析等离子体释放出的元素谱线信息,得出样品元素含量和组成。而光谱信息采样的延迟时间是光谱检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研究延迟时间对煤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弱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连续背景强度变化和相对标准偏差计算来判定测量煤样的最佳延迟时间。本研究选取山东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的三种标准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试使用Nd∶YAG脉冲激光器,波长为1064nm。对于煤质的检测,采用AvaSpec Dual型光纤光谱仪,光谱探测波长范围为两通道195~467nm和615~973nm。延迟时间为247~252μs对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信息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光谱信号强度和连续背景强度随延迟时间变化的关系,判断出247~252μs范围内的最佳延迟时间。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连续背景强度快速衰减,在250μs时,连续背景强度和光谱信号强度分别衰减到延迟时间为247μs时的30和50。其次通过在不同延迟时间下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判断出标准煤样样本中Al、Si、Fe三种元素最佳延迟时间为247μs、248μs、249μs所对应的标准偏差达到最小值,得到因选用标准煤样对象不同其相对标准偏差对应元素的最佳延迟时间也会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强度在247~252μs的最佳采样延迟时间为250μs。此实验研究结果,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探测和分析煤质检测的最佳延迟时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延迟时间 谱线强度 相对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煤灰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云红 余天骄 +4 位作者 周小计 管今哥 郑永秋 张成飞 程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7-1664,共8页
灰分是衡量煤炭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是衡量煤矿和选煤厂煤炭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针对传统煤灰分含量识别效率低、煤样本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BP神经网络,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煤炭灰分预测模型。目... 灰分是衡量煤炭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是衡量煤矿和选煤厂煤炭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针对传统煤灰分含量识别效率低、煤样本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BP神经网络,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煤炭灰分预测模型。目的是快速识别出煤炭产品中灰分的含量,为煤炭开采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选取了180个标准煤粉样品,1~140号样本数据用于训练集,141~180号样本数据作为测试集。应用PSO-BP模型对煤炭灰分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维BP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8501越接近1,表明建立的PSO-BP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灰分预测值与灰分真值无限逼近。进而表明所构建的灰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为后续的LIBS术应用于煤炭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分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LIBS 光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羟复合推进剂过载燃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猛 赵凤起 +2 位作者 张国辉 姚志成 李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31,共9页
过载环境会对丁羟复合推进剂装药燃烧产生重要影响。从过载燃烧测试表征、过载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内弹道性能、燃烧流场的影响4个方面,对丁羟复合推进剂装药过载燃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完善深化过载燃烧特性测试表征方法,集成燃... 过载环境会对丁羟复合推进剂装药燃烧产生重要影响。从过载燃烧测试表征、过载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内弹道性能、燃烧流场的影响4个方面,对丁羟复合推进剂装药过载燃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完善深化过载燃烧特性测试表征方法,集成燃烧流场、热结构、侵蚀燃烧及内弹道特性开展耦合仿真、建立过载燃烧推进剂及装药设计方法等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复合推进剂 装药 过载燃烧 固体火箭发动机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房火灾事故中弹药热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李欣 崔彦成 +2 位作者 张海军 徐星 聂建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7,共6页
为研究不同火灾条件下弹药发生慢速烤燃的升温速率,以典型地面仓库和舰船舱室火灾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模拟计算发生火灾时弹药贮存环境的热激源强度及其演化规律,针对发动机在此类环境下的热安全性开展仿真计算,分析其响应规律。... 为研究不同火灾条件下弹药发生慢速烤燃的升温速率,以典型地面仓库和舰船舱室火灾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模拟计算发生火灾时弹药贮存环境的热激源强度及其演化规律,针对发动机在此类环境下的热安全性开展仿真计算,分析其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火灾条件下弹药慢速烤燃的升温速率有很大区别且往往高于标准慢速烤燃试验常用的升温速率3.3 K/h。随着慢速烤燃升温速率的提高,发动机烤燃点火时间提前,点火时刻发动机中间位置温度下降,两端温度升高,且点火位置向发动机喉部移动。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弹药库房的设计及弹药安全性增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烤燃 升温速率 火灾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CCD同步耦合的动态燃烧场三维辐射测温(特邀)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鹏程 程博 +5 位作者 管今哥 陈坤 张成飞 程耀瑜 薛晨阳 郑永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50,共10页
为满足燃烧场温度参量时空演化特征诊断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CCD同步耦合的动态三维辐射测温方法。在多视线方向测量基础上,通过代数重建技术对燃烧场进行体素分割,根据Plank辐射定律采用标准黑体辐射源对光电信号的映射关系进行标定,利... 为满足燃烧场温度参量时空演化特征诊断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CCD同步耦合的动态三维辐射测温方法。在多视线方向测量基础上,通过代数重建技术对燃烧场进行体素分割,根据Plank辐射定律采用标准黑体辐射源对光电信号的映射关系进行标定,利用比色法实现三维温度场表征。进一步在时间序列上控制多CCD相机来同步获取燃烧场不同视线方向的辐射信息,基于R、G通道内的灰度信息,对实验室蜡烛火焰与外场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器尾喷焰的瞬态燃烧场温度参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内,蜡烛火焰温度分布范围为805.4~1280.8 K,使用热电偶进行时空点位验证,平均误差为3.8%,最大误差为4.36%;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器尾喷焰最高温度为2125.7 K,经近红外测温仪验证,测试误差在8%以内。该研究能够在保证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条件下对燃烧场的三维温度参量进行特征诊断,在航天测试领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温度参量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燃烧场 三维温度场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比色测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基复合炸药能量释放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正 聂建新 +5 位作者 徐星 朱英中 刘攀 郭学永 闫石 张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研究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复合炸药爆炸能量释放特性,实验测试了药氧比为0.35~1.00炸药样品内爆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基于理想气体绝热模型和铝粒子气化燃烧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药氧比样品爆炸的能量释放过程,应用... 为研究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复合炸药爆炸能量释放特性,实验测试了药氧比为0.35~1.00炸药样品内爆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基于理想气体绝热模型和铝粒子气化燃烧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药氧比样品爆炸的能量释放过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AUTODYN软件模拟了不同药氧比炸药样品密闭空间内爆炸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药氧比的增加,复合炸药的准静态压力先升高后降低,在药氧比为0.83时准静态压力达到最大;复合炸药在20 ms内释放的能量随药氧比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密闭空间内炸药爆炸产生的准静态压力主要由一定时间内炸药实际释放的能量和能量释放的时间尺度共同决定;准静态压力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4.7%。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温压战斗部用高能炸药配方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基复合炸药 准静态压力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薄板高速高功率激光对接焊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永丰 宋玉英 +1 位作者 李铁 王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了优化高速高功率激光焊的焊接工艺,需要准确预测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首先通过不锈钢薄板对接焊实验校核了组合热源模型,然后利用Simufact Welding软件对焊接材料的温度场和等效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实验焊... 为了优化高速高功率激光焊的焊接工艺,需要准确预测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首先通过不锈钢薄板对接焊实验校核了组合热源模型,然后利用Simufact Welding软件对焊接材料的温度场和等效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实验焊缝截面形状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激光热源前半部分温度梯度较大,后半部分温度梯度小;焊接过程中热输入量越大,冷却后焊缝区域的残余应力越大;在金属熔化作用下,焊缝区域的等效应力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在保证焊接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减小激光功率或增加焊接速度,可以减小焊接变形和出现裂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组合热源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中颗粒速度的粒子轨迹法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相恒升 程博 +2 位作者 张成飞 乔文生 徐海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7-796,共10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中存在浓密的小尺寸颗粒和稀疏的大尺寸颗粒。利用高速相机直接对尾焰进行拍摄,采用粒子轨迹法对尾焰中大颗粒速度测量。粒子轨迹法测速的关键是正确识别粒子轨迹并确定其长度,为此发展了从图像中判别粒子轨迹的算法...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中存在浓密的小尺寸颗粒和稀疏的大尺寸颗粒。利用高速相机直接对尾焰进行拍摄,采用粒子轨迹法对尾焰中大颗粒速度测量。粒子轨迹法测速的关键是正确识别粒子轨迹并确定其长度,为此发展了从图像中判别粒子轨迹的算法,提出了确定轨迹长度的一维拟合算法。通过对模拟粒子轨迹图像的计算分析,检验了一维拟合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利用文中发展的粒子轨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中大尺寸颗粒进行了全流场速度测量。测量结果展示了尾焰中粒子速度随时间的演化,揭示了在超音速尾焰中大尺寸粒子速度随着距喷管出口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定量特征。在全部测量区域内及测量时间内,没有观察到粒子速度的突变,这表明大颗粒的运动速度没有受到尾焰中激波的影响。该测量手段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中大尺寸颗粒的速度测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尾焰 颗粒速度测量 粒子轨迹法 亚像素精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号发动机级间分离试验电磁释放系统
16
作者 岳永丰 陈欣欣 宋玉英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提高级间分离试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费比,针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级间分离的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原理和晶体管驱动的释放系统。从分离试验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释放系统电磁器件和驱动电路的设计,利用Ansoft软件建立释放... 为了提高级间分离试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费比,针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级间分离的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原理和晶体管驱动的释放系统。从分离试验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释放系统电磁器件和驱动电路的设计,利用Ansoft软件建立释放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受力工况和输入要求分析了其静态和瞬态工作过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系统分离时间为0.2~0.5 ms,满足分离试验要求,能够实现可靠吸合和快速释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释放 结构设计 动态特性 ANSOFT 时间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流量测量系统校准装置设计
17
作者 岳永丰 宋玉英 陈欣欣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98,103,共5页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测量流量的实时变化,就能区分是药柱烧蚀还是喷管烧蚀引起的推力变化,对发动机喷管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流量测量方式和校准方法的分析,设计了移动可调力源装置来模拟...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测量流量的实时变化,就能区分是药柱烧蚀还是喷管烧蚀引起的推力变化,对发动机喷管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流量测量方式和校准方法的分析,设计了移动可调力源装置来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重量变化,用于校准测量发动机重量变化的称重传感器。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可调力源装置的静态加载精度优于0.05%,动态精度优于1%,达到了发动机流量校准装置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流量 校准 液压系统 伺服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准分布式光纤漏水传感器的自适应调节
18
作者 王欢 乔文生 +3 位作者 卢春霖 苑佳馨 侯钰龙 张彦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5年第9期71-75,共5页
针对现有准分布式光纤漏水传感器中所需的LED灯电流稳定输出要求,提出一种光强和电流反馈的双闭环LED驱动控制系统。首先,LED驱动电路采用带有缓启动的降压(Buck)电路,并建立LED数学模型;其次,设计电流环,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光强环;最后,... 针对现有准分布式光纤漏水传感器中所需的LED灯电流稳定输出要求,提出一种光强和电流反馈的双闭环LED驱动控制系统。首先,LED驱动电路采用带有缓启动的降压(Buck)电路,并建立LED数学模型;其次,设计电流环,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光强环;最后,设计LED光强控制的模糊自适应PI调节器,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调节器,模糊自适应PI调节器调节时间从0.007 s缩短至0.003 s,超调量从15%降低至1%,跟踪性能较好,可以更快更精准地达到传感器中LED灯需要的光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水检测 光纤 LED 降压驱动电路 模糊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