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构造地貌的遥感分析——以内蒙大青山山前断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永权 《遥感信息》 CSCD 1991年第2期21-22,共2页
现代构造地貌的形成,是地壳长期运动的结果,不仅是地球表层物质,更是地球深部物质运动的反映。笔者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80年编制的1:50万陆地卫星假彩色影像图及部分航片对大青山山前断裂进行了解译和探讨。卫星像片上,在现代构... 现代构造地貌的形成,是地壳长期运动的结果,不仅是地球表层物质,更是地球深部物质运动的反映。笔者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80年编制的1:50万陆地卫星假彩色影像图及部分航片对大青山山前断裂进行了解译和探讨。卫星像片上,在现代构造地貌影像背景的衬托下,大青山山前展现着一条粗大、醒目的彩色亮带。这条彩色亮带能说明一些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地貌 遥感 构造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reeqci和netpath联合反演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以小秦岭太峪水库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瑞平 徐友宁 亢文婷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9-243,共5页
为了研究超基性岩区山区河流水化学形成机制,笔者以小秦岭金矿区太峪水库为解剖对象,通过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与测试数据的分析可知,太峪水库中水化学组分含量虽然较上游河水补给区并非普遍升高,但是矿化度有所增加,且水化学类型为HCO3... 为了研究超基性岩区山区河流水化学形成机制,笔者以小秦岭金矿区太峪水库为解剖对象,通过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与测试数据的分析可知,太峪水库中水化学组分含量虽然较上游河水补给区并非普遍升高,但是矿化度有所增加,且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基于两方面化学反应和蒸发作用,以化学反应为主。①基于phreeqci正演计算了各水样点矿物饱和指数,利用netpath模拟水质质量平衡反演拟合,得出水库水质发生了Ca/Na交换和矿物溶解和沉淀作用。而水化学作用主要包括岩盐、石膏、方解石的溶解以及超基性岩矿物成分的沉淀。②通过蒸发作用使各组分质量浓度增大0.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太峪水库 水文地球化学 质量平衡模拟 phreeqci net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水污染与水生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士悦 史艇 +9 位作者 张久根 张毅 李敏 阎雨平 李中菊 宋福 赵蔚苓 马卫东 周云龙 刘天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8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乌梁素海水化学特点对水生生物区系的影响,生物区系特点与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 发现湖泊中浮游植物87种,浮游动物64种,底栖动物12种。其中富营养型的生物种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为绿藻+兰藻+硅藻型,而兰藻为优势种... 本文研究了乌梁素海水化学特点对水生生物区系的影响,生物区系特点与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 发现湖泊中浮游植物87种,浮游动物64种,底栖动物12种。其中富营养型的生物种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为绿藻+兰藻+硅藻型,而兰藻为优势种,占各站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属的46%;浮游动物中轮虫和原生动物合计占73%;底栖动物中羽摇蚊在十个站点中有六个的数量占90%以上。同时,湖水中营养成分N、P含量丰富,总磷和三氮的含量均已超出或接近日本规定的富营养化标准,表明湖泊已富营养化。 但是,BOD、DO、pH、矿化度、钾离子量和一价离子与二价阳离子数量的比例,可能尚不是湖中限制因子,故湖泊富营养化未达到严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湖泊富营养化 兰藻 底栖动物 绿藻门 水生生物学 生物区系 二价阳离子 富营养型 摇蚊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的碳化与耐久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瑾 郭超江 粟湘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是在我国80年代较大规模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调查基础上,对现有水工混凝土的碳化严峻现状及目前存在的突出反差,应用碳化动力学扩散机理分析和大量试验研究结果,明晰得出影响碳化速度各主要因素及其制约限范畴。 通过对水工... 本文是在我国80年代较大规模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调查基础上,对现有水工混凝土的碳化严峻现状及目前存在的突出反差,应用碳化动力学扩散机理分析和大量试验研究结果,明晰得出影响碳化速度各主要因素及其制约限范畴。 通过对水工混凝土碳化速度与耐久性之间关系的大量分析研究,本文对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中对混凝土耐久性与裂缝宽度间含混相关的笼统提法,提出了:“以混凝土质量为保证的以减缓混凝土碳化速度为主要控制限的混凝土耐久性保证系”的论点,并提出应补充于相应的规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耐用性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经济配筋率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瑾 郭历生 +1 位作者 郭超江 粟湘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7-59,共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设计中,如何能根据材料各自的价格及施工费用,获取到一个造价最低的经济配筋率,是设计者关注的焦点。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中,材料费用施工费用等由于截面尺寸可自行选择的余地较大,可选出处在最经济的一个范畴...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设计中,如何能根据材料各自的价格及施工费用,获取到一个造价最低的经济配筋率,是设计者关注的焦点。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中,材料费用施工费用等由于截面尺寸可自行选择的余地较大,可选出处在最经济的一个范畴,谓之经济配筋率。如受弯构件板:(0.4~0.8%);矩形截面梁:(0.6~1.5%);T形梁:(0.9~1.8%对梁腹而言),在确定偏压构件配筋率时,更为复杂一些。受压构件的截面尺寸受到构造规定的控制,一般截面尺寸已定(或选择幅度较小)、偏心距的变化、纵向弯曲、徐变以及二次矩等影响,都使偏压构件经济配筋率确定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偏心受压构件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