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速冲击下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袁海杰 曹英 +4 位作者 韩登佳 李雅琴 王梓霖 赵凯歌 付一政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研究超高速冲击作用下防护材料的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首先构建了以刚性球形金刚石为弹丸、上层为单层石墨烯、下层为环氧树脂的分子模型(防护模型),其中环氧树脂分子模型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通过Perl脚本... 为了研究超高速冲击作用下防护材料的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首先构建了以刚性球形金刚石为弹丸、上层为单层石墨烯、下层为环氧树脂的分子模型(防护模型),其中环氧树脂分子模型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通过Perl脚本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构建完成。然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刚性球形金刚石弹丸以不同的超高速(10,20,30,40,50km/s和60km/s)冲击防护模型的过程,分析了冲击过程中防护模型结构、能量、动态损伤与破坏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弹丸侵入防护模型后,受到防护模型的阻碍,速度急速下降,初始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下降的越快;在弹丸的高速冲击作用下,防护模型会形成空洞,侵入速度越大,空洞面积越大,势能变化量越大,同时石墨烯和环氧树脂中的部分化学键会发生断裂。当弹丸速度较小时,弹丸滞留在防护模型中,动能损耗接近100%,当弹丸速度为40,50,60km/s时,动能损耗率分别为98.32%,92.51%和6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冲击 分子动力学 石墨烯 环氧树脂 交联 动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激励下风电叶片损伤的红外热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国境 王健 +3 位作者 张永 王超誉 杜国正 高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358,共6页
以附有人工损伤的2 kW风电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式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秋季室外环境中自然激励下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磨损类型的损伤在白天太阳辐照度达到200~750 W/m^2时可有效检测;表面裂纹类型的损伤在... 以附有人工损伤的2 kW风电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式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秋季室外环境中自然激励下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磨损类型的损伤在白天太阳辐照度达到200~750 W/m^2时可有效检测;表面裂纹类型的损伤在午后太阳辐照度达到400~700 W/m^2时可有效检测;内部胶粘类型的损伤在太阳辐照度达到600~700 W/m^2的午间或太阳辐照度达到0~100 W/m^2的傍晚可有效检测。可验证红外热像技术检测风电叶片表面及内部损伤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损伤检测 红外成像 叶片 自然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涂层沙蚀磨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健 杜国正 +3 位作者 张永 武政 高靖 苏力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77-4180,共4页
通过对运行状态下的1.5 MW风力机叶片缩微模型进行冲蚀磨损试验,模拟真实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涂层的冲蚀磨损过程,研究不同叶轮转速、叶片分区、沙粒粒径对叶片涂层冲蚀磨损量的影响,分析叶尖前缘和近后缘处表面磨损的微观形貌,明确了... 通过对运行状态下的1.5 MW风力机叶片缩微模型进行冲蚀磨损试验,模拟真实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涂层的冲蚀磨损过程,研究不同叶轮转速、叶片分区、沙粒粒径对叶片涂层冲蚀磨损量的影响,分析叶尖前缘和近后缘处表面磨损的微观形貌,明确了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与沙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冲蚀磨损机理。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涂层冲蚀磨损进程特征依次为麻面、冲蚀坑、冲蚀坑合并、涂层小块剥落和涂层大面积剥落。不同叶轮转速下叶片涂层的冲蚀磨损量虽存在差异,但冲蚀磨损进程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可将整个过程分为磨损孕育期、快速磨损期和缓慢磨损期。随着冲蚀区域与叶根距离的增大,叶片涂层的冲蚀磨损量不断增大。不同粒径沙粒冲击叶片涂层,冲蚀磨损进程总体趋势相似,但粒径越小,冲蚀磨损进程的发展越缓慢。沙粒冲蚀前缘处的相对运动可近似为垂直冲击,冲蚀磨损特征主要为近圆形冲蚀坑及横向裂纹扩展下的涂层脱落;冲击近后缘处时,冲蚀磨损程度明显低于前缘处,冲蚀磨损形式主要为凹形压痕及鳞片状薄片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运行状态 沙蚀磨损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重构的风力机叶片损伤热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吴国境 +3 位作者 张永 武政 高靖 苏力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0-355,共6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损伤类型产生可观察热对比的驱动机制,该文在风力机叶片损伤红外热像检测室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热传导理论,对沙蚀磨损、裂纹和内部胶粘损伤的热效应开展基于场景重构的数值模拟研究。从热对比效果和多点温度测量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损伤类型产生可观察热对比的驱动机制,该文在风力机叶片损伤红外热像检测室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热传导理论,对沙蚀磨损、裂纹和内部胶粘损伤的热效应开展基于场景重构的数值模拟研究。从热对比效果和多点温度测量2个方面对比验证,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场景重构 叶片损伤 热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