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和浩特市丁香属植物调查
1
作者 邵志刚 郝亮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37-39,共3页
丁香属植物是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及阿富汗、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其丁香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花香浓郁,是优秀的园林绿化树种,亦为蜜源植物,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丁香作为呼和浩特市市花,在市区公园内... 丁香属植物是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及阿富汗、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其丁香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花香浓郁,是优秀的园林绿化树种,亦为蜜源植物,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丁香作为呼和浩特市市花,在市区公园内广泛种植,用于绿化和美化,已形成丰富的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库。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呼和浩特市丁香资源,2024年4—7月,呼和浩特市滨河景观养护中心和新城区绿化服务中心联合对呼和浩特市区15个公园的丁香属灌木进行了调查,为呼和浩特市丁香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属植物 利用 美化 调查 开发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背景下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发展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川 南海风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迁地保护国家本土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的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的机构,要求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在生物多... 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迁地保护国家本土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的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的机构,要求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发掘利用和科学传播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国家植物园体系是指国家批准设立,由若干个国家植物园和区域性综合植物园组成的覆盖全国主要气候带与生态系统类型的迁地保护研究网络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园艺 生态文明教育 科普教育 植物园 迁地保护 物种保护 标准规范 科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 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3
作者 张鑫 李虎虎 +3 位作者 郭城峰 周慧 唐海军 王刚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5期4-5,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北”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北”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全国人民的希冀,更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攻方向 战略定位 防沙治沙 生态安全屏障 系统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发展理念 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水体生态治理实践
4
作者 李强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期40-41,共2页
青城公园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中心公园,其水体质量直接影响公园水体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水体生态治理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区内严格限制采用地下水,公园水体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一度出现水质变差、水位下降、水体... 青城公园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中心公园,其水体质量直接影响公园水体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水体生态治理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区内严格限制采用地下水,公园水体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一度出现水质变差、水位下降、水体生态恶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相关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不错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景观 水体生态 水体质量 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中心公园 治理实践 水位下降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数字园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应用分析
5
作者 高海燕 刘利 +1 位作者 王塔拉 白雪冬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要让城市园林更好造福人民,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尊重科学规律,强化精细养管。城市园林发展应由增量建设向质量优先转变,园林部门的工作重点应从工程建设向精细化管... 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要让城市园林更好造福人民,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尊重科学规律,强化精细养管。城市园林发展应由增量建设向质量优先转变,园林部门的工作重点应从工程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城市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人居环境 精细化管理 数字园林 生态环境改善 工程建设 首府城市 尊重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刘江 宿敏 +3 位作者 张静 李方祯 敖门达来 赵凯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1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内蒙古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构筑生物安全屏障,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确保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生态支撑。一、... 近年来,内蒙古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构筑生物安全屏障,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确保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生态支撑。一、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1.野生动植物内蒙古生境多样、复杂,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陆生野生动物共计6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 野生动植物资源 生态安全屏障 陆生野生动物 生态系统多样性 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全面推进“三北”工程高质量建设
7
作者 董素清 王凤贤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2-7,共6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防治风沙危害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现已进入第六期实施阶段。工程涉及13个省区、725个旗县(市、...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防治风沙危害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现已进入第六期实施阶段。工程涉及13个省区、725个旗县(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占国土面积的45.3%。内蒙古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三北”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全区12个盟市的生态环境,加快了自治区国土绿化进程,从东向西建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带动了区域林草沙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展示了自治区防沙治沙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三北工程 国土绿化 林草沙产业 绿色生态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系统观念 奋力书写内蒙古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新篇章
8
作者 王凤贤 董素清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6期2-6,共5页
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七位一体”理念。生态建设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化向精细化,绿起来向美起来、富起来,单目标、单工程... 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七位一体”理念。生态建设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化向精细化,绿起来向美起来、富起来,单目标、单工程、单措施向多目标、综合性、多举措转变,逐步形成既遵循各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又注重生态系统间整体性、联通性、结构性、功能性,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综合治理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系统观念 三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分析的预测方法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风电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长青 齐舆 杨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单位产值能耗法对2010年~2020年呼和浩特市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未来10年的发电量进行预测,通过3种情景的构造及分析,提出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单位产值能耗法对2010年~2020年呼和浩特市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未来10年的发电量进行预测,通过3种情景的构造及分析,提出呼和浩特市风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产业发展 情境分析法 单位产值能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森林公园游客游憩需求调查分析
10
作者 南海风 田川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2期8-8,共1页
为了解呼和浩特市森林公园游客游憩特征,把握游客的游憩需求,对呼和浩特市近郊公园游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本文分析了调查结果,旨在为呼和浩特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游憩需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6-166,共1页
本文利用呼和浩特市1988—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对呼和浩特市近30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呼和浩特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整体上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降... 本文利用呼和浩特市1988—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对呼和浩特市近30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呼和浩特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整体上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为405.2 mm,大致呈略微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806 mm/10 a;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变化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呈减少趋势,而秋季和冬季近30年降水量大体上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内蒙古呼和浩特 1988—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成效、问题与相应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士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S2期117-119,共3页
建国以来,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116.8km2,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3.2%,近年来,每年可拦截泥沙1350万t,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水保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投入不足,科研技术相对落后,宣传和执法... 建国以来,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116.8km2,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3.2%,近年来,每年可拦截泥沙1350万t,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水保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投入不足,科研技术相对落后,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大。需唤起全民环境意识;建立有效地管理体系;加大投入;继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科技支撑,提高防治水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治理成效 问题与对策 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节约型园林理念在公园改造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亮 孔繁慧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9期15-22,共8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传统,这在园林中一直有所体现,正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城市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废弃材料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国家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传统,这在园林中一直有所体现,正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城市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废弃材料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和人们节约意识逐步增强的今天,建设节约型模式下的低成本、低能耗、再循环型景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006年8月,在"全国节约型园林城市绿化经验交流会"上,有人提出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主要是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最大程度节约资源、能源、资金,降低损耗,实现最为理想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 公园改造 城市空气污染 废弃材料 降低损耗 城市绿化 经验交流会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建立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利 温超 +1 位作者 秦俊珂 邹文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9期23-26,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园林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的平衡、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园林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的平衡、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建设 智慧园林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管理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 基础设施 呼和浩特市 绿色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彩叶及观果植物应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玉萍 秦永生 +3 位作者 董丽华 朱宏 刘利怡 张亚春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0期34-39,共6页
彩叶植物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正常的立地条件下、整个生长期或生长期的某一阶段能够稳定呈现出鲜艳叶色,明显区别于自然绿色或灰褐色的植物。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彩叶乔木、彩叶灌木、彩叶藤本、彩叶草本4类,也可按照彩叶观赏期的出... 彩叶植物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正常的立地条件下、整个生长期或生长期的某一阶段能够稳定呈现出鲜艳叶色,明显区别于自然绿色或灰褐色的植物。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彩叶乔木、彩叶灌木、彩叶藤本、彩叶草本4类,也可按照彩叶观赏期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分为春色叶类、秋色叶类和常色叶类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观果植物 立地条件 观赏期 彩叶草 秋色叶 彩叶灌木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云霞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9期15-15,共1页
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1060米。赛罕区林地面积为36万亩,监测面积为35万亩,主要有杨树、榆树、柳树、油松、云杉、槐树、山杏等抗旱抗寒性树种。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病虫害防治 林业 林地面积 东南部 抗寒性 杨树 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下好五步“先手棋”着力谱写林长制工作新篇章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少琳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期7-8,共2页
为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2021年,呼和浩特市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率先研究... 为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2021年,呼和浩特市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率先研究出台了全区第一个盟市级《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管护区域与责任,健全完善五项制度,细化林长制成员单位任务清单。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保护发展需要,全市设立市级林长、副林长12名,旗县区林长、副林长106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林长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主体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 实施方案 生态系统功能 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旱作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林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S2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呼和浩特市 旱作区 平衡施肥 技术推广 旱作农业技术 旱地覆膜 旱坡地 旱地作物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乌兰其其格 樊霞霞 张展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3期56-59,共4页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是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和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特点、现有水土流失治...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是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和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特点、现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并充分考虑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三区”划分成果及划分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按照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集中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要求,进行了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合理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为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为全市水土流失防治明确了重点工作区域,确定了分区防治方略,为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重点预防区 重点治理区 划分 防治对策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智慧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10期20-21,共2页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的迅速增长,多数城市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同步进...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的迅速增长,多数城市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同步进行,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园林植物病虫害 生态防治方法 呼和浩特市 人类文明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措施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