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彦高勒矿井集装箱辅助运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鹏 曹连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9,共4页
针对巴彦高勒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冗长环节多、运输效率低、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巴彦高勒矿井井上井下辅助运输工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换装模式下的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采用"集装箱换装模式"的方法,可以使矿井... 针对巴彦高勒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冗长环节多、运输效率低、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巴彦高勒矿井井上井下辅助运输工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换装模式下的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采用"集装箱换装模式"的方法,可以使矿井辅助运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依靠升级改进后的运输设备对于提高煤矿的产量、减低生产成本、提高辅助运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 辅助运输 集装箱 换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浓度对高强管线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阳 阎松 +1 位作者 张秀良 梁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9-41,共3页
通过Mott-Schottky曲线和点缺陷模型(PDM),计算了不同氯离子浓度下钝化膜的缺陷密度和缺陷扩散系数,测量了X100高强管线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的循环极化曲线,并对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X100高强管线钢表面钝化膜并不完整,随氯... 通过Mott-Schottky曲线和点缺陷模型(PDM),计算了不同氯离子浓度下钝化膜的缺陷密度和缺陷扩散系数,测量了X100高强管线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的循环极化曲线,并对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X100高强管线钢表面钝化膜并不完整,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加,缺陷密度随之增多,击破电位和保护电位随之下降,蚀坑数量随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 管线钢 氯离子 点缺陷 点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石渣—三乙烯四胺的多孔凝胶矿化固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伟 吴明跃 +5 位作者 吕茂云 李金亮 梁运涛 张茜 王昌祥 路瑶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有效矿化封存CO_(2)、提高煤矿防灭火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催化CO_(2)转化物质(三乙烯四胺溶液,TETA)和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多孔凝胶)协同提升矿化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TETA的质量分数和CO_(2)初始压力,借助高温高... 为有效矿化封存CO_(2)、提高煤矿防灭火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催化CO_(2)转化物质(三乙烯四胺溶液,TETA)和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多孔凝胶)协同提升矿化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TETA的质量分数和CO_(2)初始压力,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研究了多孔凝胶对CO_(2)矿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TETA储存和转化CO_(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O能增大反应釜内CO_(2)压降值,TETA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5%~7.5%,CO_(2)初始压力为0.4~0.8 MPa;单位质量的多孔凝胶在温度20、30、40℃条件下固定CO_(2)的质量分别为0.070、0.077、0.1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CO_(2)矿化封存 三乙烯四胺 CaO 多孔凝胶 单因素试验 储存—转化—矿化CO_(2)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风险智能监控预警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明鹏 曹连民 +1 位作者 李鹏 杨朋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针对目前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多以单物理量监控为主的研究现状,巴彦高勒煤矿结合"云技术",将应力监测、微震监测、钻屑量监测等数据采用多参量耦合预警算法体系进行系统融合,建立了冲击地压风险综合智能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了... 针对目前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多以单物理量监控为主的研究现状,巴彦高勒煤矿结合"云技术",将应力监测、微震监测、钻屑量监测等数据采用多参量耦合预警算法体系进行系统融合,建立了冲击地压风险综合智能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了原始数据与分析结果的云实时同步存储。应用结果表明:冲击地压风险综合智能监控预警平台可实现多参量数据自动采集、联合监控预警和分析,能够进行基于多参量的初次来压分析,极大提高了冲击地压的检测效率,减少了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监控预警 云技术 多参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切眼掘进巷道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龙泉 杜建鹏 +1 位作者 郭光辉 孔令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大采深孤岛工作面切眼掘进巷道是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难点之一,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考虑切眼贯通前超前应力、孤岛煤柱集中压力、构造应力等耦合影响,分析了切眼掘进冲击地压致灾因素,给出了切眼掘进巷道的冲击危险... 大采深孤岛工作面切眼掘进巷道是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难点之一,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考虑切眼贯通前超前应力、孤岛煤柱集中压力、构造应力等耦合影响,分析了切眼掘进冲击地压致灾因素,给出了切眼掘进巷道的冲击危险性;采取了切眼掘进巷道大断面设计方案,建立了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根据现场冲击事件统计结果,分析了掘进期间冲击事件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总结了孤岛工作面切眼掘进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的成果。研究表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效的,可为类似条件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深 孤岛工作面切眼 掘进巷道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合金中氧化膜TiO_2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佳石 张爱民 +2 位作者 赵志伟 张秀良 林成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0期198-200,共3页
采用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提出的自洽键距差(SCBLD)法,计算了TiO_2的价电子结构参数及其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晶体结构内最强键的键能很大(205.8282KJ/mol),且在晶体内均匀分布,TiO_2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TiO_2晶体内... 采用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提出的自洽键距差(SCBLD)法,计算了TiO_2的价电子结构参数及其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晶体结构内最强键的键能很大(205.8282KJ/mol),且在晶体内均匀分布,TiO_2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TiO_2晶体内两种主干键的键能值大(205.8282KJ/mol和137.5898KJ/mol),约占总能量的95%,晶体在升温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抵抗热运动的能力和较高的熔点;TiO_2中较弱共价键比较多,容易产生内应力,会引发TiAl合金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T 键距差法 价电子结构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7
作者 黄士星 林成 +5 位作者 张秀良 于佳石 尹桂丽 张爱民 赵志伟 郭丽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从β相区淬火后,合金的相组成为淬火ω相、α相和亚稳β相;在300、350、4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为α相、β相以及等温ω相;在45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只观察到α相和β相;在Ti-...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从β相区淬火后,合金的相组成为淬火ω相、α相和亚稳β相;在300、350、4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为α相、β相以及等温ω相;在45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只观察到α相和β相;在Ti-5Fe合金中,ω相大量存在的温度低于450℃。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硬度先升高后下降,这主要是由合金在时效过程中α相的析出和ω相的形成与分解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Fe 合金 时效处理 组织和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时效处理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8
作者 黄士星 林成 +4 位作者 张秀良 于佳石 尹桂丽 张爱民 赵志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82-187,共6页
研究了二级时效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889℃×40 min固溶并第一级时效(350℃)+第二级时效(600℃×8 h)处理后,合金组织中析出的α相弥散分布,未出现与β相混合的片状α相;第一级时效为300℃时,二... 研究了二级时效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889℃×40 min固溶并第一级时效(350℃)+第二级时效(600℃×8 h)处理后,合金组织中析出的α相弥散分布,未出现与β相混合的片状α相;第一级时效为300℃时,二级时效处理也能使合金组织中析出较多α相,但是α相发生聚集,合金组织不均匀;单级时效处理和第一级时效分别为400、450℃的二级时效处理后,Ti-3Al-7Fe合金组织中在晶界及亚晶界附近出现了夹杂残余β相的片状α相,且合金的组织不均匀。单级时效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较固溶处理具有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7Fe 二级时效 相变 组织和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AMIS M/E监测系统的新河矿微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岩 魏焕伟 +1 位作者 武海滨 王健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0,共3页
通过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对新河煤矿530采区煤岩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了地质构造、顶板破裂高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及爆破与微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河煤矿微震事件多集中于断层、褶曲轴部,微震活动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在"见方&... 通过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对新河煤矿530采区煤岩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了地质构造、顶板破裂高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及爆破与微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河煤矿微震事件多集中于断层、褶曲轴部,微震活动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在"见方"位置顶板破裂高度达到90m,在褶曲轴部,顶板破裂高度达到110m;工作面推进速度超过4m/d后,微震活动与推进速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爆破作业后微震活动有明显变化,微震监测能够作为一种爆破卸压效果检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地质构造 推进速度 爆破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