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多样性水平对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惠珍 王天琦 +4 位作者 黄楠 闫文彬 罗雅琴 黄子轩 刘志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牧草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下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优化多年生混播草地物种配置、提高持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对象,按照1、2、4个... 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牧草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下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优化多年生混播草地物种配置、提高持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对象,按照1、2、4个物种丰富度梯度,构建3个多样性水平的人工草地。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及多样性水平下叶片的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播豆科牧草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高于禾本科牧草26.16%,与各物种单播相比,2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的Y(Ⅱ)分别增加了1.17%、14.23%、16.97%;4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的Y(Ⅱ)分别降低了4.48%、44.27%、1.70%、62.22%。2物种和4物种混播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播增加了13.99%和15.03%,且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扁蓿豆地上生物量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两物种混播更利于牧草充分利用光能,并且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牧草产量。这将为半干旱区人工草地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豆禾混播 荧光特性 生物量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