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草原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官能团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乔羽
刘华民
+6 位作者
王建
寇欣
曹晓霭
温璐
梁存柱
赵玲
王立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0,共10页
选择锡林浩特东部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生态监测研究样地,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枯落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表明:(1)枯落物分解...
选择锡林浩特东部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生态监测研究样地,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枯落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表明:(1)枯落物分解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知母枯落物分解速率高于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枯落物总碳(TC)含量为富集-释放模式,在第120d时,知母枯落物TC含量高于其他3种植物。(2)大针茅、羊草、知母、糙隐子草枯落物所含的主要官能团为-OH;=C-H、-CH 2、-CH 3;C=O;C=O、C=C;C-O。(3)不同植物枯落物官能团含量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知母的含碳官能团含量在分解结束后最低,而羊草的则最大,且知母和糙隐子草损失量最大,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TC含量的特征一致。(4)大针茅的支链化指数最大,羊草的最小;糙隐子草的芳香性指数最大,知母的最小。不同植物芳香性指数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分解
红外光谱
官能团
芳香性
支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多样性水平对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惠珍
王天琦
+4 位作者
黄楠
闫文彬
罗雅琴
黄子轩
刘志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牧草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下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优化多年生混播草地物种配置、提高持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对象,按照1、2、4个...
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牧草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下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优化多年生混播草地物种配置、提高持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对象,按照1、2、4个物种丰富度梯度,构建3个多样性水平的人工草地。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及多样性水平下叶片的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播豆科牧草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高于禾本科牧草26.16%,与各物种单播相比,2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的Y(Ⅱ)分别增加了1.17%、14.23%、16.97%;4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的Y(Ⅱ)分别降低了4.48%、44.27%、1.70%、62.22%。2物种和4物种混播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播增加了13.99%和15.03%,且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扁蓿豆地上生物量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两物种混播更利于牧草充分利用光能,并且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牧草产量。这将为半干旱区人工草地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豆禾混播
荧光特性
生物量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间锦鸡儿叶表皮微形态的经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亚杰
杨九艳
+2 位作者
耿倩倩
杨欢
李奉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58-1868,共11页
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种内变异的主要因素,而叶片是植物体最易受环境影响的器官。为了探究中间锦鸡儿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是否具有经度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在内蒙古高原调查了8个中间锦鸡儿种群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毛密度、...
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种内变异的主要因素,而叶片是植物体最易受环境影响的器官。为了探究中间锦鸡儿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是否具有经度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在内蒙古高原调查了8个中间锦鸡儿种群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毛密度、气孔器长、气孔器宽,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究其变异程度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锦鸡儿上下表皮均被有单细胞非腺毛,角质层粗糙,气孔下陷,为抗旱特征;中间锦鸡儿上表皮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毛密度、气孔器长和气孔器宽的均值分别为302.81个/mm2、9.94、204.81个/mm2、11.78μm和5.95μm,而叶片下表皮分别为272.83个/mm2、10.43、187.45个/mm2、12.49μm和6.18μm。(2)中间锦鸡儿叶片的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表皮毛密度随经度的增加却减小。(3)叶片上下表皮的可塑性指数排序均为: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宽>气孔器长;中间锦鸡儿的叶表皮主要通过调节表皮毛密度及气孔密度来响应环境的变化,环境因子中日照时数、有效积温、相对湿度、土壤全碳、全磷、全氮含量显著影响叶片表皮的微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叶表皮微形态
经度变异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草原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官能团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乔羽
刘华民
王建
寇欣
曹晓霭
温璐
梁存柱
赵玲
王立新
机构
内蒙古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院
草原
生态
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内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0,共10页
基金
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项目(ZDZX2018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46)
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1802100)资助。
文摘
选择锡林浩特东部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生态监测研究样地,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枯落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表明:(1)枯落物分解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知母枯落物分解速率高于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枯落物总碳(TC)含量为富集-释放模式,在第120d时,知母枯落物TC含量高于其他3种植物。(2)大针茅、羊草、知母、糙隐子草枯落物所含的主要官能团为-OH;=C-H、-CH 2、-CH 3;C=O;C=O、C=C;C-O。(3)不同植物枯落物官能团含量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知母的含碳官能团含量在分解结束后最低,而羊草的则最大,且知母和糙隐子草损失量最大,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TC含量的特征一致。(4)大针茅的支链化指数最大,羊草的最小;糙隐子草的芳香性指数最大,知母的最小。不同植物芳香性指数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枯落物分解
红外光谱
官能团
芳香性
支链化
Keywords
Withered litter decomposition
Infrared spectrum,Functional groups
Aromaticity
Branched-chai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多样性水平对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惠珍
王天琦
黄楠
闫文彬
罗雅琴
黄子轩
刘志英
机构
内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内蒙古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318606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1143)项目资助。
文摘
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牧草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下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优化多年生混播草地物种配置、提高持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对象,按照1、2、4个物种丰富度梯度,构建3个多样性水平的人工草地。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及多样性水平下叶片的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播豆科牧草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高于禾本科牧草26.16%,与各物种单播相比,2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的Y(Ⅱ)分别增加了1.17%、14.23%、16.97%;4物种混播下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的Y(Ⅱ)分别降低了4.48%、44.27%、1.70%、62.22%。2物种和4物种混播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播增加了13.99%和15.03%,且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扁蓿豆地上生物量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两物种混播更利于牧草充分利用光能,并且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牧草产量。这将为半干旱区人工草地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豆禾混播
荧光特性
生物量
人工草地
Keywords
Plant diversity
Leguminous and gramineous forage mixture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Artificial grassland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间锦鸡儿叶表皮微形态的经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亚杰
杨九艳
耿倩倩
杨欢
李奉时
机构
内蒙古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院
内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暨
内蒙古
自治区草地
生态学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58-186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006)
内蒙古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4255)
文摘
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种内变异的主要因素,而叶片是植物体最易受环境影响的器官。为了探究中间锦鸡儿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是否具有经度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在内蒙古高原调查了8个中间锦鸡儿种群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毛密度、气孔器长、气孔器宽,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究其变异程度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锦鸡儿上下表皮均被有单细胞非腺毛,角质层粗糙,气孔下陷,为抗旱特征;中间锦鸡儿上表皮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毛密度、气孔器长和气孔器宽的均值分别为302.81个/mm2、9.94、204.81个/mm2、11.78μm和5.95μm,而叶片下表皮分别为272.83个/mm2、10.43、187.45个/mm2、12.49μm和6.18μm。(2)中间锦鸡儿叶片的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表皮毛密度随经度的增加却减小。(3)叶片上下表皮的可塑性指数排序均为: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宽>气孔器长;中间锦鸡儿的叶表皮主要通过调节表皮毛密度及气孔密度来响应环境的变化,环境因子中日照时数、有效积温、相对湿度、土壤全碳、全磷、全氮含量显著影响叶片表皮的微形态特征。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叶表皮微形态
经度变异
影响因子
Keywords
Caragana intermedia
leaf epidermal micromorphology
longitude variation
influence factor
分类号
Q94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草原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官能团的动态特征
乔羽
刘华民
王建
寇欣
曹晓霭
温璐
梁存柱
赵玲
王立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多样性水平对牧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李惠珍
王天琦
黄楠
闫文彬
罗雅琴
黄子轩
刘志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间锦鸡儿叶表皮微形态的经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张亚杰
杨九艳
耿倩倩
杨欢
李奉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