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党秀敏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5期96-96,共1页
1生物产量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这个总量是指整个植株即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干物质重量。一般情况下,根是不可回收的。所以,生物产量通常是指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的总量。... 1生物产量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这个总量是指整个植株即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干物质重量。一般情况下,根是不可回收的。所以,生物产量通常是指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的总量。在作物躯体的全部干物质中,有机物质占总干物质的90%-95%,矿物质占5%-10%。所以,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产量 总干物质 品质 生物产量 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 生育期间 地上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志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5期92-92,共1页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农作物生长即包括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农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花芽分化为界限,把生长过程大致分为两段。花芽...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农作物生长即包括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农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花芽分化为界限,把生长过程大致分为两段。花芽分化之前属于营养生长,之后则属于生殖生长期。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作物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之前,均有一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生长 生殖生长期 营养生长 花芽分化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生长过程 营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栽培的制度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志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6期102-102,共1页
1作物布局 作物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 1作物布局 作物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作物布局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是一种作物生产的布署,其原则就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作物布局,影响作物布局的依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是作物生态适应性。作物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的特性。一种作物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生长,作物对温、光、水、土等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地势导致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两者情况,作物布局出现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海拔差异等。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到作物布局,如水利、肥料、劳力、科技、资金等农业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 自然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作物布局 生产单位 生态环境 生态适应性 栽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党秀敏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6期105-105,共1页
1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作物产品的数量即作物产量。作物产量是作物与环境条件紧密联系中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以供作物生长的结果。具体地讲,作物... 1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作物产品的数量即作物产量。作物产量是作物与环境条件紧密联系中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以供作物生长的结果。具体地讲,作物产量是指种植作物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有价值的农产品的数量。通常把作物产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产量形成 经济价值 农产品 作物栽培 生命活动 作物生长 土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